《虎门销烟》《练习2》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虎门销烟》《练习2》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虎门销烟》《练习2》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虎门销烟》《练习2》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虎门销烟》《练习2》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共几课时 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能够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理解生词的意思。3.指导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初读课文,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初步感知虎门销烟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针对四年级的学习特点,可布置学生查字典的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工具书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待课堂中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资源ppt 鸦片战争视频预习作业设计1.初读课文3遍,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2.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查找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林则徐的简介、鸦片的危害等。)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一、导入新课: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交流林则徐的资料。2.学生读题,解题。(1)“销”字的解释大致有:a.解除;b.卖,出售;c.消耗,花费;d.毁掉,烧掉。(2)学生简单介绍收集到的鸦片的资料说说鸦片的危害。(3)学生补充介绍。(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汇报预习情况:1.学生字词:(1)自读。(2)开火车读。 (3)集体朗读。(4)学生说说书写“毁”的注意点,并书空。 学生完成语文书后的“用钢笔描红”。2.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逐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理解上下文生词的意思。3.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简单回答为什么说这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2.学生带着骄傲的、兴奋的语气朗读此段。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上一课,我们认识了著名的画家徐悲鸿,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林则徐。你们了解他吗?2.出示课题:虎门销烟(1)“销”字怎么理解呢?请大家查查字典,看看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在这里应该选择哪一种?(2)课题中“烟”是不是我们现在我们抽的香烟呢?那是什么?(3)教师简单介绍“虎门销烟”的背景。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投影出示生词:历史 值得 应邀 健步 盐巴销毁 响彻 卷进 壮举 咆哮收缴 烟渣 虎门寨 一担担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群情沸腾 嚣张气焰 震惊中外 不可欺侮(1)指名朗读,相机提示:“担”在这里应读作第四声,表示重量单位;“应”也读第四声。“寨”“渣”是翘舌音。(2)指导书写:a.教师范写“毁”。b.“寨”的最后一笔应根据最新的写法调整为“竖”。 2.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1)师生共同评价朗读的情况,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错误。(2)逐段理解生词的意思,不能让只停留在词典语言的表述之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说说在文中的意思。3.指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三、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呢? 2.指导学生朗读。四、小结: 林则徐是怎样销毁鸦片的呢?虎门销烟又又什么伟大的意义呢?我们下一课继续学习。作业设计1.完成习字册中虎门销烟的生字。2.有条件的可观看电影鸦片战争。教学内容虎门销烟(第二课时)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三维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虎门销烟是一件伟大壮举,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意思。 3.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中“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仪式隆重”“销毁的鸦片数量多”来感受虎门销烟确实是一件伟大的壮举。教学资源ppt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盐巴 历史 销毁 响彻 欺侮 学生订正错误。2.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品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1.学生浏览课文,找一找答案。2.学生读本段,思考: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 3.学生朗读。 同学相互评价,说说读得怎样,好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去读。 全班齐读第一和第六自然段,感受文章的首尾呼应。 4.“壮举“就是壮烈伟大的举动或行为。三、抓住“壮”,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圈画出:让我们感受到场面的壮观的语句。然后把这些句子好好读一读。2.全班交流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再次读课文,找出感受场面的壮观三部分的语句。再交流。板块一:“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1)学生找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感受人多;找出“文武官员”“外国商人”感受人广。 (2)学生感情朗读。板块二:“仪式隆重”(1)学生找出表现“仪式隆重”的语句。(2)学生感情朗读。板块三:“销毁的鸦片数量多”(1)找出文中的数词,体会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点评。四、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人民的兴奋激动。 1.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 2.学生带着兴奋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五、小结: 集体朗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一、复习导入:1.默写词语:盐巴 历史 销毁 响彻 欺侮2.师生评议。3.提问: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二、品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1.教师提示:值得纪念的原因,同学们可以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投影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读。3.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4.告诉学生这样的写法叫做“首尾呼应”。5.过渡:同学们,壮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伟大的壮举呢?让我们好好地品味课文吧!三、抓住“壮”,品读课文: 1.教师提问:请大家深入地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场面的壮观。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感受场面的壮观: “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仪式隆重”“销毁的鸦片数量多”。板块一:“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1)投影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学生说说: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观看的人多而广。(2)指导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板块二:“仪式隆重”(1)根据学生找到的词语,出示相关的语句。(2)指导学生朗读。板块三:“销毁的鸦片数量多”(1)出示第五自然段,请学生找出文中一些数词,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这些数词读出味道。四、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人民的兴奋激动。 1.当老百姓们看到这么多的鸦片被销毁了,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请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2.想起可恶的鸦片害得我妻离子散,我激动地欢呼: !想起可恶的鸦片害得亲人丧命黄泉,我激动地欢呼: !想起可恶的鸦片害得我大清国民不聊生,我激动地欢呼: !五、小结: 教师引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作业设计1.继续观看电影鸦片战争。 2.完成一课一练部分。教学内容虎门销烟(第三课时)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3三维目标 1.学习虎门销烟的过程,用上“先、再、然后”说一段表示先后顺序的话。 2.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3.指导学生以“我站在林则徐雕像前”为题,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多角度,以“我站在林则徐雕像前”为题,写一段话。教学资源ppt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一、复习检查: 交流汇报:1.虎门销烟的“壮”体现在什么地方?2.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二、学习虎门销烟的过程: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撒盐 抛烟 倒石灰 先再然后 3.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上“先、再、然后”说一段话。三、复述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学生练习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2)到讲台前复述。四、练习说话,写话: 1.学生观看插图,想象画面:a想到林则徐指挥硝烟的场景,想说林则徐给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感谢林大人。 b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联系现在的生活,说说怎样做一个报效国家的人。 2.根据刚才的话题,进行说话练习。 3完成写话。一、复习检查: 提问:1.虎门销烟的“壮”体现在什么地方?2.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二、学习虎门销烟的过程:1.出示文字。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3.小结: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三、指导学生复述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2.讨论上述思考题。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3.指导复述。(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四、练习说话,写话:1.指导说话,拓宽学生的思路:请大家看看p36插图,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你可以说话他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表现中国人不可侮的斗争精神。你还可以联系现在很多身陷毒品不能自拔,害人害己,说说你的看法。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时间来得及话,进行点评。作业设计1.继续完成写话。2.完成一课一练部分。“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练习2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 能够介绍家庭住址,谁说附近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2. 能够根据家庭住址和走法,画一张示意图。3.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地介绍家庭住址。难点:根据家庭住址,画一张简洁明了的示意图。教学资源ppt 街道资料 (了解地名的变迁) 预习作业设计1.观察一下家庭周围的路名和典型建筑。2.拜访老人、走访街道,了解周围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等。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一.学范写: 1.学生自由读题,思考学法。 2.学生读一读小芳的家庭住址。 3.根据小芳的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具体的走法。二、练习写住址,画示意图: 1.学生读题,明白练习要求。 2.小组讨论:怎样写住址才能让别人明白?写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要注意什么?3.小组讨论: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较远,应该怎么办呢? 4.学生试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 5.展示自己的作业。三、交流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1.学生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课前找到的资料。 2.小组内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一.学范写: 1.创设情景:开学了,新换的班主任李老师要去家访,请同学们各自写一下家庭住址,并写一写学校到家的走法。2.指名学生读读小芳写的家庭住址,并根据示意图说一说具体走法。二、指导写住址,画示意图: 1.审题,明确要求。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写住址应该注意区域名称的大小顺序,先写大的,再把住址写清楚具体,别人才能找到你的家。写走法时要弄清方向,必要时可以用数据来具体说明,语言要简洁通顺。 3.教师补充小结:如果离学校较远,可以适当变通,从大家都熟悉二又离自家较近的标志性建筑写起。 4.教师个别指导,个别交流。 5.全班交流,出示几份代表性的作业,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小结点评:只有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更好地完成此题。三、交流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1.教师适当介绍本地一些地名的由来和变迁。2. 师生共同评议,对说得详细具体事物学生进行表扬,对说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纠正和指导。作业设计1.完善家庭住址示意图。 2.完成一课一练中的部分。教学内容练习2共几课时3 新授课型第几课时2三维目标1.能够熟记8个成语,知道成语的大致意思。2.背诵两句名言,知道两句的意思。3丰富学生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注意“木”在不同位置的字形变化。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熟练背诵8个成语和两则名言。教学资源ppt 有关文天祥和顾宪成的资料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一、学成语:1学生自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或者问问同桌。2了解大意。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3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2)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3)个别背诵。4巩固积累。学生说说学过的表示爱国的成语。二、学习名人名言:1读正确,读通顺。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2了解大意,感情朗读。 (1)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学生说说这两话的大概意思。(3)学生感情朗读,同学点评。4熟读成诵。(1)自由练背。(2)同座位之间互背。(3)指名背诵。(4)集体背诵。三、写好钢笔字: 1.学生认读三个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并说说“木”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字形有何变化。 2.观察教师示范书写“寨”。 3.学生练习。 4.全班交流、评价。一、教学熟记成语:1准确认读。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2了解大意。(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3熟读成诵。4巩固积累。二、教学名人名言:1读正确,读通顺。指名试读,教师正音。2了解大意,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三、写好钢笔字: 1.指名学生认读三个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并说说“木”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字形有何变化。 2.教师示范书写“寨”。 3.教师个别指导。 4.全班交流、评价。作业设计1.熟练背诵成语和名人名言。2收集更多的爱国名言。教学内容练习2(第三课时)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3三维目标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地介绍朋友的情况。 2.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兴趣。 3.学写毛笔字,练习“提土旁”“王字旁”。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如何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教学资源ppt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口语交际一、介绍朋友,指导选材: 1.学生向同学们介绍结实的朋友。 2.学生自由说说知道的要求。3.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伙伴。二、讲伙伴,指导交际: 1.学生练习说话。2.学生交流,相互评价。三、表演,练习对话: 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学写毛笔字一、审题: 明白本次毛笔字练习的要求:学会两个偏旁“提土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