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能力提升(含解析)中图版选修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能力提升(含解析)中图版选修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能力提升(含解析)中图版选修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能力提升(含解析)中图版选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能力提升(含解析)中图版选修11.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化学消毒灼烧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巴氏消毒法abc d解析:选a。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为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对牛奶可采用巴氏消毒法。2.固氮菌可以从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分离出来,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选用大且红润的豆科植物根瘤b分离培养固氮菌的关键是杀死表面杂菌c因材料过大,不能采用平板培养基分离技术d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纯化解析:选c。题目中的固氮菌应是根瘤菌。可以在缺氮的培养基上选择培养,也可以利用琼脂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当然,杀死根瘤表面杂菌,将内部根瘤菌制成菌落是实验的关键。3.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答案:c4.(2012成都七中高二检测)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解析:选d。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对接种环也要灭菌;含菌种的试管在打开后和塞棉塞前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每次划线后都要盖上培养皿盖。5.划线的方法包括连续划线法和交叉划线法,两者比较准确的是()a两者都是连续划线不间断b两者都可以划破平板,但不能划出平板c两者都可以达到分散微生物,分离得到典型菌落的目的d两者也可以在液体培养基上操作解析:选c。连续划线法不间断操作,交叉划线法一般进行三次交叉,每一次交叉前都需转动培养皿,接种环要灭菌冷却;划线时要均匀用力,不能划破平板;两种方法都只能在固体平板上操作。6.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分离和纯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环需要灭菌操作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c接种环灼烧后立即伸入试管内沾取菌液d接种时,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解析:选c。接种环灼烧后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冷却,以免温度过高杀死菌种。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解析:选b。霉菌适宜的ph为5.06.0;细菌适宜的ph为6.57.5;放线菌适宜的ph为7.58.5。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 恒温箱的目的是()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解析:选b。通过设计对照实验,目的是为了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成功,即是否被杂菌污染。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出现了以下三种结果:培养基上只有单纯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上有大肠杆菌菌落,还有细菌、真菌存在;培养基上没有任何菌落生长。(1)根据上述结果,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析这三种结果的最可能原因。结果_;结果_;结果_。(2)培养基上的单纯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_结构层次;既有大肠杆菌菌落生长又有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生物存在,属于生命系统的_结构层次。(3)请你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的结构,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说明细胞具有_性;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具有_、_、_,说明细胞具有_性。解析:本题考查了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实验结果的成因,也就是正规操作,菌种不纯或过程中有杂菌混入、未接种等引起的不同结果,同时复习了生物界的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答案:(1)说明实验操作正确可能是在接种过程中受到污染所致,或者所提供的菌种不纯净,混有细菌、真菌等可能是用接种环挑取大肠杆菌菌种时没有取到,未接种上大肠杆菌(2)种群群落(3)大肠杆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多样细胞膜细胞质核酸分布的场所统一某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是_。(2)于是,某同学假设了“造成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d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3)参照上述题目中给出的有关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第(2)题所做的选择进行验证,简述你的实验步骤及结论。方法步骤:第一步:_。第二步:_。第三步:_。第四步:_。结果:_。结论:_。解析:(1)由题意可知r细菌与周围细菌是竞争关系,r细菌产生的某种物质可能抑制其他细菌的生存。(2)验证r细菌产生某种物质抑制了其他细菌的生长,可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进行。实验变量是r细菌的存在与否。(3)对照组和实验组中要求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完全一致,通过观察其他某种细菌的生长状况得出结论。答案:(1)竞争(2)c(3)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营养成分配制甲、乙两个培养基第二步:甲培养基上接种r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r细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r细菌作对照第三步:两个培养基分别接种相同的其他细菌第四步:在相同的条件下,让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繁殖,观察细菌生长状况甲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不能繁殖。乙培养基上细菌能正常生长繁殖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1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以及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等类群。2在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时,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的需要,将各种营养物质混合在一起,配制成适合微生物生存的营养基质培养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