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考试指导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解题方略素材 苏教版近几年来,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型和分值,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考查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筛选辨别文中重要信息,文意的分析归纳和翻译等。考生在复习这一块时投入的精力最多,但得分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方法,没有探索传记文的特点,没有发现出题规律,也没有总结做题的方法,把精力都投入到死记硬背或大量的机械训练上,结果事倍功半!一、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文体特点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知人知人,就是清楚地认识人物及人物关系。高考文言文,几乎都考史传类文章,而且多选择廉吏的一生小传,选择突出人物的某一点。其一,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般都要写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其二,为了突出这一点,常采用人物对比的手段,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人物链,阅读时一定要理清这个人物链上的有关人物。明确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对比人物、陪衬人物等以及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次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纠葛,对比人物的可比性,陪衬人物的陪衬点。2.明事高考文言文考题一般是人物的良好品行,在选材上是优秀人物,那么依据人物传记是“整理”而来的原则,这个整理出来的事迹一定比较集中,我们在阅读中就要牢牢抓住这一点信息去体会。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3.评价所谓评价,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评价”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分析,也就是准确地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品行。首先,高考选文一般思想性较强,所以把握人物的品质、才能、贡献、才华、特长等是完成人物传记阅读命题的重点。这些年的文言文试题都有明确的指向。就内容而言,大多为古代良臣名吏,重要人物的美言、佳话、善行,要么雄才大略、运筹帷幄、深谋远虑,要么高风亮节、勤政爱民、执法如山、廉洁奉公、刚直不阿,要么写其瞻亲奉母、相夫教子、兄弟和睦等人伦品德,都暗合时代特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向上。其次,抓评述性语言,议论性语言。史记中常有“太史公曰”的文字,还有其他文章中的“异史氏曰”等,这是作者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要体味。诸如此类的还有对文章中事件的一些议论、说明性的文字,综合起来有:对人物性格、人物思想的评价。对事件意义及社会影响的评价。对事件情感取向及其简易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对事件的认识。4.觅线觅线,就是寻觅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样的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传记一般结构形如纺锤,头尾细,中间粗。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记主人公(简称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二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部分常交待人物或事件的结局。史传文学中,人物的表现常在于它的不同地点中的不同表现,依地点理出事件依事件带出事迹依事迹看人物的思想境界、社会二、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解题方法1.通读只有注重整体阅读这个“根本”,读懂传记内容才是关键,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和准确。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要反复阅读文章,总览全篇文章,即使碰到个别词或句子一时不能理解,或者觉得不是很有把握,也要读下去,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和需要认真对待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克服草率的通病,对有考题的文中信息的阅读宜细不宜粗,而在枝节情节上又不必过分纠缠而造成思维疲劳。无论是平时还是考试,时刻都要有整体阅读意识。2.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不妨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3.跳读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深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字;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尽管如此,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跳”过去。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过多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4.推断就是在阅读文言文时,从文章的实际出发,对其字词句篇的含义进行合乎本意的逻辑推断。“推断”绝非主观臆断,而是依据文章内在的语法、语义、结构等关系所得出的准确断定。推断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自己的社会阅历、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去推断,二是分析字词所在语言环境,整体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和语言环境去推断,三要根据语法知识对照现代汉语知识去推断。“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是阅读文言文的难点。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供测试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一定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实词处理能力“推断”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主要有形象推断法、结构推断法、语法推断法、语境推断法、成语推断法、联想法、代入法等。联想法,在选项中,遇见有不熟悉的词语,就应该联想一个自己熟悉的词语或句子,从已知的一点推及其他,通过与它相似的句子中词语含义进行比较来推断其意义。代入法,就是把文言实词或虚词的释义,代入原文句,联系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当。例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两句同出石钟山记,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三、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知识储备1.文化常识的储备包括古代数量词、古代少数民族特称、兄弟排行称谓、古代年龄特称、古代官场专用词语、古代礼仪、古代科举、天文历法、古代时间词语、古代器具、古代地名、古代服饰、古代建筑、尊称敬辞、谦称谦辞、文化现象等。2.字法句法常识的储备包括高考常见的文言实词、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方面的分类分点识记与整理。文言文复习,往往有这样的误区:重课外资料,轻课本内容;重重复训练,轻课文整理;重死记硬背,轻迁移推断。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复习方法。教材中的文言文,经过专家选定,难易适中,有其经典性、示范性和系统性的意义。我们复习文言文,应该以此为源头活水,重视教材的作用。从历年高考卷看,文言文的试题与现行语文课本都存在或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例如:2010年卷对文言实、虚词的考查,四个实词解释,其中“造”、“素”、“徙”三个词全部出自初、高中课本,选项中“以吾一日长乎尔”、“他植者则不然”、“恍惊起而长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分别出自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种树郭橐驼传、梦游天姥吟留别、鸿门宴。2011年卷第17题,四个文言实字,第1个“劝”是300实词高中范围,劝学中的劝就是此意“鼓励”。“乐”考意动。“所从”“从”是300实词初中范围。第19题,(1)重点是“进”:举荐;“于”字介后;“自代”是提宾。(2)“居”与“岁”,过了半年。“悉”与“高”,“都”“把提高”,“高”是使动用法。第25题“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是联系课内文章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类比。2012年卷卜式传第17题“(1)闻(2)履(3)息(4)善”四个实词的答案分别是“(1)使知道使动(2)穿着布衣名做动(3)繁殖(4)认为好意动”。它们也都出自课内的知识点。18题选项中“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分别出自课文秦晋殽之战、鸿门宴和劝学。“选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告诉我们,任何能力都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上,所以必须强化课内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复习文言文时,一是要复习三年高中课本中的文言篇目,包括自读课文;做到课文熟,字词明,句式清。二是要借助高中六册课本中的“文言知识”、“文化常识”单元,对文言文知识,以及文化和文学常识做系统的梳理、归类。三是要记诵一些名家名篇,强化语感,以便阅读课外材料、分析句子、判别含义时,有一个权威性的参照对象。四、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解题步骤1.初读文章、明确梗概。(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2)理通语句:添加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2.再读文章、推断文意。(1)方法:利用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对文意的推断。(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3.核对文章、完成答题。(1)语言题:依照全文意思,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2)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填空答题。另外,有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阅读答题的效率也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心理准备,既指一般意义的平静、专心等,又指由知识、技能等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文言文阅读的“前经验”,见多不怪。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验,树立起自信心,在阅读时就能指向明确,解题准确。附:兼职、代理:兼、领、署、权降职、罢免:贬、谪、出、左迁、罢、免、黜、废执掌、主持:知、行、主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中央文官: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掾(yu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有关的官员。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基础知识(暖通空调+动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从现实到虚拟探索数字化教育中的老年课堂建设
- AI赋能商业创新-智能版权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 商业领域的数字化创新与机遇
- 企业数字化战略与绩效评估的关联分析
- 医疗领域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探索
- 在智慧化发展中促进生产力释放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之路探讨
- 基于云计算的销售数据分析平台建设
- 沿江污水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知识考核试卷
- 工程车驾驶员安全培训
-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件
- 《水浒传演讲》课件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汤姆索亚历险记》测试题(含答案)
- 工厂实验室规划和建设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MOOC】金融法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DB32T 3293-2017 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和管理规范
- 道路施工交通分流方案终版
- 小班社会活动欢庆六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