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三).doc_第1页
高考地理 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三).doc_第2页
高考地理 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三).doc_第3页
高考地理 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三).doc_第4页
高考地理 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三)一、选择题右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c8月2日6时和8月3日6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答案: 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图表数据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河流“出现险情”,即是河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时间段,对应在时间段时还需要用直尺。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河流水文过程线的变化及其可能原因分析。解题思路:相同雨量条件下,河段上游大量退耕还湖或恢复植被,会使水文过程线变缓,洪峰推迟(右移)变低。而河段下游的水库修建对该河段水文过程线影响不大。下游开挖泄洪通道会加速泄洪,洪峰值会降低。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左图)和“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分布图”(右图),读图回答23-24题。3.下列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气压低于处b.处气压低于处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处比处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处比处高答案:a命题立意:该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以及气压高低的比较,要求考生能够读图分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解题思路:由右图可知近地面与600米高空气压差甲地大于乙地,而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说明甲地盛行下沉气流,乙地盛行上升气流。所以左图中的热力环流呈逆时针。气压变高处等压面往海拔高处凸出,气压变低处等压面往地处凸出。4.下列说法可能的是:a.a地风向为东北风 b.c地风向为西南风c.b为上升气流 d.d为阴雨天气答案:d命题思路: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不同气流影响下的天气状况。解题思路:“我国”处于北半球,由上题处形成高压,处形成低压,a处吹西北风。d处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回答56题。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5. 图中反映出中国a. 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b. 人口增长速度减缓c. 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 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特征及问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思路:读图分析,从1953年到2010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青少年人口比重不断降低,a项错误;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有减少的趋势,b项正确;1982年之前,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乡村人口数量仍在增加,1982年以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乡村人口数量减少,c项错误;我国人口增长率降低,但人口总数仍在不断增长,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d项错误。6. 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a. 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 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c. 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 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思路:读图可知,东部人口比重在1982年以来迅速增加,表面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持续增加,c项正确;东部人口比重先减后增,而人口数量一直增加,a项错误;目前我国基本上全国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化,均为“三低”模式,而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主要来自于其他地区人口的迁入,b项错误;目前,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d项错误。易错点点拨:人口增长既包括自然增长,也包括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三低”模式是针对人口自然增长而言,而我国东部地区目前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口迁移。因此本题的b选项跟题干的意思不符合,考生在答题时注意区分。下图为2011年2月至7月期间,110e120e平均降水量纬度-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110e120e平均降水量纬度-时间分布图7. 由图可知,对该区域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东多西少b. 中纬度最多c. 24月少、57月多d. 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区域降水特征及其判读,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思路: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110e120e平均降水量,无法判断东西方向上降水差异,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30n以南地区降水量最多,应为低纬度最多,b项错误;图中显示,24月降水量少、57月降水量多,c项正确;图中显示出6月降水量比7月降水量稍多,d项错误。易错点点拨:注意图中横坐标为月份,并不是经度范围,且图示区域降水量是110e120e平均降水量,即东西方向上的降水量差异无法判断,南北方向上的降水差异可根据纵坐标的纬度数读出。8. 关于北纬30度降水最多的月份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 4月,西风带影响b. 5月,副热带高压控制c. 6月,锋面控制d. 7月,夏季风最强盛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封面雨带移动规律,考查考生知识分析能力。解题思路: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每年在4月到10月间受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降水区域呈现南北移动的现象。4、5月份,锋面雨带到达我国华南地区,华南出现春雨;6月,锋面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流域(30n)附近,形成准静止锋,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徘徊1个多月时间,降水量较多;7、8月份,锋面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一带出现降水,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伏旱”天气;9、10月份,由于冷气团势力加强,锋面雨带难以,到10月份整个雨带区移出中国大陆。9. 2012年2月25日,我国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卫星成功发射时,地球在下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位置是a. 之间b. 之间c. 之间d. 之间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特征,考查考生的知识识记与判断能力。解题思路:卫星发射时间为2月25日,即地球公转到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结合图示分析,为冬至日,为春分日,故b项正确。阅读表1,回答1012题。表1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人口普查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10年人口 增长()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城市化水平()第五次 (2000年)12711662289667810333 611人362第六次(2010年)1345841660701413268 930人49710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数据分析,变化原因。解题思路: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降,即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但10年人口增长率为正值,人口仍然是增加的。11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得到我国劳动力的转移趋向这一结论。采用排除法。12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产业转移等知识。解题思路: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出现“民工荒”现象,也就是存在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而中西部由于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当地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这些廉价劳动力在自家门口也能有相应的就业机会。下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区分布、种植与收获玉米的时间图表”。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主要位于高原地区b.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c.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d.该地畜牧业较发达答案:c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从图中,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空间定位,从而判断该国的自然,人文地理特点。解题思路:玉米生长对水热有一定的要求。图中玉米种植期1012月,收获期在46月,说明生长期在13月,水热条件较丰富,所以该国在南半球。结合经纬度位置,“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等信息可知该国为南非。该题选择“错误的”的选项c。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14.该国甲地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在玉米主产区收获玉米的季节,甲地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a.葡萄 b.小麦 c.甘蔗 d. 棉花答案:a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根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判别甲地和玉米区的气候。对考生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的掌握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并且还考查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解题思路:甲地地中海气候,玉米区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适宜葡萄的生长。右图中p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0且位于陆地上,弧acb为晨线,此时国际标准时为14时。读图回答1516题。15b点的地理坐标是a0,30w b75n,30w c15s,30e d75n,150e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对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在理解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够推算出经纬度。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p点为极点且在陆地上,所以为南极点。所以a点为75s,pa,pb弧为两条相对的经线,晨线弧acb与地球表面相切与a、b点,b点为75n.又由于国际标准是14点,即0经线地方时。pb弧为12点所在经线,所以可以算出其经度为30w。(也可根据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