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近代中国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近代中国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近代中国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近代中国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近代中国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温故知新】考点一、工业革命(前提与条件、成就和影响)考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成就、影响)考点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途径、过程及其历史作用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考纲内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标解读】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 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耕织分离是小农经济瓦解的标志【学习过程】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时间:_后,_开始解体2、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_的冲击 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_,扩大对中国的侵略。3、表现:大批农民和_破产。丝、_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4、影响:中国逐渐依附于_,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的_发生了变化: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二、洋务企业的兴起1.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2.目的: 旨在“_”、“_”。根本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内容:第一阶段:(19世纪6070年代)创办军事工业 a.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 b.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工业。 第二阶段:(19世纪7090年代)创办民用工业,目的是辅助军事工业。 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4评价(1)局限性:洋务企业未能真正达到 的目的。(2)积极意义:它对中国的早期 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一)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1.条件: 和 的刺激和影响。2.代表企业主要有 、 和 等。(二)初步发展(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1.原因:主观: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 的限制。(1903设商部,奖励工商) 的热潮、 运动的推动。2.表现: 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速。【知识拓展】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革命思想产生。四.民族工业的处境及原因(1)处境: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2)原因:列强的压制: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它们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封建势力的阻碍: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级官吏敲诈勒索等,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知识拓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1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2社会结构的变化: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是指受外商雇佣和支配,是为外国资本主义服务的中介人物。)产业工人的出现。(先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3.作用: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基础练习】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生产茶、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己命运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农村手工业者日益趋于破产人民负担加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a. b. c.d.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成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 “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4.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自强”、“求富”的目标有望实现 b对外国经济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c使中国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d对民办企业起到了诱导的作用6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与传统的官办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在于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等实行专营专卖采用机器大生产采用雇佣劳动方式部分实行成本核算 a b c d7小明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 此厂已濒于停业。”这家公司的性质是 ( )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8(2007海南历史卷)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兴起实业救国的内部原因有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收回利权运动外国的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ab c d10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a b c d【提高练习】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2013北京文综)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4.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6.(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7.(2009年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8.材料一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宴,始自1 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洋务派开始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近代企业,如:1861年,中国第一个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立;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的成立;差不多同时,一些民用企业和民族企业也相继成立。 材料三 中国洋务派从鸦片战争中以朦胧的非系统的形态,萌动着对域外文明的新知,洋务运动在创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同时,积极的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立北京同文馆、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机器学堂、1866年在福州创办船政学堂,均开有关教育之先河。 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同时也扮演着清王朝这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 (1)材料一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2)材料二中“近代企业”的含义是什么?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带有近代性质的企业为什么最早在通商口岸出现? (3)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洋务派是“种豆得瓜”? (4)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含义? 第9课答案【基础】1-5 abdcc 6-10 accca 提高 1-5 ccccb ;6c 材料题(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其它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消耗它们的原料,在全世界占有工业垄断地位。;(2)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