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9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和文艺复兴 岳麓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9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和文艺复兴 岳麓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9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和文艺复兴 岳麓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9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和文艺复兴 岳麓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二十九)第29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和文艺复兴1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22012大连模拟 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法直接源于希腊()a长期的海外贸易b繁荣的商品经济c丰富的人文精神 d成熟的民主制度32012滁州质检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42012哈尔滨模考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进步,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践行这种观点的方式是()a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b修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c到希腊和罗马修学、旅游d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52012枣庄模考 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a知识与美德b人性与神性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62012阳泉质检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求教他唱。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啊?”这个伟人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唱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人自己c知识即美德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7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观点蕴含的文化精神是()a蒙昧主义b人文主义c理想主义 d现实主义8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a反对君主制b主张民主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d维护君主权威92012郴州质检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102011德州一模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梭伦 d彼特拉克11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与“圣像图”明显不同,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a揭露教会的腐败与神学的荒谬反动b倡导民主改革与反抗精神c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d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122012温州质检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以下关于这段独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b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c说明了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132012长沙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苏格拉底材料三“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弗吉里奥(13491420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时期的教育状况。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与材料一中反映的教育思想有何区别?(3)材料三反映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什么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教育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状况如何?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4)你认为影响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因素有哪些?142012娄底调研 阅读下列材料: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请回答:(1)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归纳儒家人文主义“体现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的主要表现。(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的表现。(3)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课时作业(二十九)【基础演练】1b解析 根据“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和所学史实,普罗塔哥拉属于智者学派,其思想的特点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神。由此排除a、c两项,选b项。d项是题干材料的表象不是内涵,应排除。2c解析 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等思想。这些人文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希腊人们思想的解放。据此符合题意的因素是希腊丰富的人文精神。3d解析 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4d解析 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形式抨击宗教神学,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了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a、b两项只是一种想象,不符合题干中的“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5b解析 从题“15世纪中期”“意大利”等信息,可以联系到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能力提升】6c解析 b、c两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材料信息表明,苏格拉底临死不忘学习知识,实践了其“知识即美德”的主张。a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7b解析 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本题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8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先哲思想比较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恤民情,重视道德的力量;而苏格拉底既不主张寡头制也不主张民主制,他主张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统治国家;两者都主张知识和道德的作用,正确答案是c项。a、b两项不符合孔子,d项不符合苏格拉底,排除此三项。9c解析 “认识人自己”,这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其含义与“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相似,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只有左右自己,才能左右世界,故选c项。a、b、d三项人物与题干材料无关。10b解析 从材料中的“求知,智慧,向善”等可知此与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最契合,选b项。普罗塔哥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排除a项;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排除c项;彼特拉克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排除d项。11d解析 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都被刻画成现实生活中的人,所有人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真实,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其他三项属于政治领域的事情,和绘画没有关系。12b解析 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题干材料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描写、抒发、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据此判断b项说法不正确。13答案 (1)状况: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太学设立;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目的:实现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2)思想:教育可以让人认识自己的美德。区别:苏格拉底的教育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材料一的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3)主题:人文主义。背景:中世纪教育为基督教会所控制,教育处于宗教神学的桎梏之下;受古希腊罗马早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思想束缚。状况:明代教育依然被官府所垄断,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实行八股取士,教育日益僵化。影响:儒学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巩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近代科技的产生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4)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治者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求;科技发展水平;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教育家的个人因素等。(任答两点即可)解析 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兴太学,置明师”“郡守、县令,民之师帅”及教材等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目的回答,注意将答案进行升华。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提炼思想;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中强调的个人的作用体现与材料一中体现的是“数考问以尽其材”回答。第(3)问中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作者生活的时间阶段和材料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分析是人文主义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文艺复兴出现的相关史实回答;第三小问从文艺复兴和中国明代教育角度做横向比较,结合公元14、15世纪我国明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回答;第四小问从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别回答其影响。第(4)问可以从时代背景下的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回答。【选做习题】14答案 (1)表现: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2)表现: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的权威。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认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尊崇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