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2).doc_第1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2).doc_第2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2).doc_第3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2).doc_第4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北京市朝阳区2015届高三4月第一次综合练习文综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在当时(见图7)的中国存在的文化现象是( )A.道教出现 B.儒学兴起 C.罢黜百家 D.理学诞生【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依据地图中封国的信息,可知应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上来说,则是儒学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B项正确。A项是在东汉末;C项是在西汉时期;D项是在北宋时期。13.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陈寿的作品于明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 B.此时鲜卑拓跋部改国号为魏,定都平城 C.汉武帝时期的海上交通线促进文化交流D.儒家文化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解析】材料无法反映陈寿作品在明清时期的影响与地位,A项错误;386年,鲜卑拓跋部改国号为魏,定都平城。B项错误;C项时间有误,不是描写汉武帝时期;材料反映东北亚鲜卑族、百济王国与日本存在战争或文化上的联系,注意“论语”的信息,可知D项正确。14.与图8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曲辕犁。【解析】与图中形状相似的农具应是曲辕犁,出现于唐朝江东地区,C项正确。15.司马光曾谈到“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这里的“言事官”是指( )A. 丞相 B. 监察官C. 内阁首辅 D. 军机大臣【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解析】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言官的权利算是比较大的。统治者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故本题选B。【举一反三】丞相属于政府法定的行政机构首脑,权力极大。内阁属于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权力受到皇帝的严厉制约。军机处完全是皇帝的上传下达机构。御史属于监察官,负责对百官的监察,类似的由汉代的刺史,宋代的判。16.下列哪幅作品能更准确地反映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的历史瞬间( )【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侵略中国的只有西方殖民国家,A图反映了这一信息,符合题意。B图反映日俄战争对中国的争夺;C图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列强对峙中国的瓜分;D图寓意抗日战争必然取得胜利。17.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 )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的“一体均沽”原则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反映的是甲午战后民间要求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反映实业家们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与列强商战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与侵略条款无关,A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B项错误;材料与政治改革的信息无关,D项错误。18.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 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 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 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A.B.C.D.【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的外债。【解析】军政借款与赔款借款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实业借款,正确;实业借款一定程度上为工业发展筹集了部分资金,正确;通过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政治与外交,正确。北洋政府时期款项最多,国民政府时期数额最大,错误。故本题选C。【易错警示】甲午之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投资办厂、开采矿山、兴建铁路、以及向中国进行政治性借款都属于资本输出的范围。资本输出的形式是多样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对中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19.“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 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 A.不结盟原则 B.睦邻友好原则C.“一国两制”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D项正确。20.“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 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 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完成国家工业化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实现了民族独立 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A. B. C. D.【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解析】抓住时间信息1911年到1956年。该阶段我国未完成国家工业化,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错误。故本题选D。21.观察图10(“15、16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 A.合成橡胶已投人生产 B.支持着哥伦布的探险C.启蒙运动正走向高潮 D.英雄交响曲问世【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开辟新航路。【解析】关键信息:“15、16世纪的欧洲疆域”。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C项是在18世纪的法国;D项英雄交响曲问世于1804年。哥伦布探险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B项正确。22.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宪法试验”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 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A.B.C. D.【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近代法国政治的发展。【解析】法国第一部宪法是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错误,正确。宪法数量多,规定的政体多,更迭快,体现法国近代政局的动荡,正确。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是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错误。故本题选C。2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宗法制。【解析】总产值高不代表发展速度高,A项错误;普鲁士是君主专制的封建邦国,无法反应社会制度的先进,B项错误;墨西哥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D项错误。C项分析合理。故本题选C。第卷(非选择题,共48分)37.(36分)历史,记录着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进行的不间断的努力。依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历代王朝统治核心区域的变化”与“中国古代经济 重心迁移”有何不同,并归纳出影响核心区域变化的因素。(14分)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跃入世人的眼球而一发不可收拾直至1763年会告的发布,英国最终打败法国,近代英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 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2)在下列词语中任选4个,运用这4个词对“英国的崛起”进行简要阐释。(8分)要求:选词准确、阐释清晰 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破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20世纪50,60年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工业迅猛发展与公害泛滥的年代,至今被称为“世界八大污染事件”中的六件发生于此时期的美国、日本以及英国。 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世界上133个国家代表出席。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中国政府派出40人的代表团参加。1979年9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原则并被广泛接受;199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九五”期间全国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2014年9月召开联合国气候峰会,众多发展中国家代表提出历史上的欧美国家通过基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发展模式已不应再被模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益的基础上,提出遵循会平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关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4分)【答案】(1)经济重心迁移: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南方取代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3分)秦汉至隋唐,核心区域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中游;此后逐渐东移北上;明清时期,核心区域以北京为中心并扩展。(3分)自然条件变化;过度开发;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南方经济发展。(8分)(2)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答案示例: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关注环保问题,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并通过立法方式推动环保进程;90年代联合国重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环保与国际社会同步;21世纪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维护自身主权和权益与环保问题紧密相连。(6分)环境问题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利用科技革命成果积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应对世界性环保问题;中国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并发挥积极作用(8分)【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疆域的扩展;环境保护的发展历史。【解析】(1)第一问不同点需分别归纳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迁移的线索、依据结构图分析古代统治中心的空间转移规律,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问影响因素可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去思考。(2)任选四个词,正确描述史实即可,注意分析该事件在英国崛起中的地位。(3)第一问首先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分别归纳不同时期的主题内容,然后综合评述环境保护的意义,正确途径即可。40、 “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好了举行对于中国新的大规模的进攻,我有五千余年光荣历史的中华民族处在空前未有的危急存亡地位的时候,我民族革命战争的急先锋,第一、第二和第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境内会合了,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1936年10月10日中央为庆祝红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对“新阶段”的理解。(6分)【答案】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2分)长征胜利,革命形势转危为安;(2分)革命的中心地区从南方转移到北方。(2分)【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红军长征的意义。【解析】对“新阶段”的理解可从时间信息分析长征胜利时的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形势与革命中心的转移方面分析。41、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3)分析材料,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