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pdf_第1页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pdf_第2页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pdf_第3页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pdf_第4页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的确定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亓国红 1 概述 影响渐开线圆柱齿轮 以下简称齿轮 侧隙的主要几何参数是互啮齿轮的齿厚和中心距 此外 齿廓 螺旋线 齿距等齿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以及轴线的平行度精度 也会影响侧 隙的均匀性 为了获得合理的侧隙 主要通过对互啮齿轮齿厚的控制 因为在切齿过程中 只要改变 切齿深度就可以控制齿厚 从而满足装配侧隙的要求 齿厚偏差和齿轮的精度等级没有直接 的关系 在很多场合下 允许用较宽的齿厚公差和侧隙 这样做不会影响齿轮的性能和承载 能力 却可以获得较为经济的制造成本 齿轮副的最小侧隙应满足补偿安装误差和温度变形 以及工作齿面间润滑的需要 最小 侧隙通常以最小法向侧隙jnmin的型式表达 通过实测公法线长度Wk及其上下偏差Ebns Ebni来 控制 2 公法线长度Wk及其上下偏差Ebns Ebni 2 1 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 渐开线齿轮跨k个齿的公法线长度Wk等于 k 1 个基圆齿距Pbn与一个基圆齿厚Sbn之和 即 bnbnk SPkW 1 1 这里 nnbn mP cos 2 xinvzmS ntnnbn tan2 2 cos 3 可得 xinvzkmW ntnnk tan25 0cos 4 式中 mn 法向模数 单位为mm k 跨齿数 x z k7491 1 5 0 9 5 k值最终值需四舍五入 取整数 注 式 5 是经简化的计算公式 GB Z18620 2 2008第6 2中有详细的关于跨齿数k的计 算 需要时可参考 z 齿数 x 变位系数 有正负值之分 2 n 法向压力角 一般为20度 t 端面压力角 单位为度 斜齿轮螺旋角 单位为度 其中 渐开线函数 ttt inv 180 tan 6 cos tan arctan n t 7 注 0149044 0 20 inv 2 2 圆柱直齿轮公法线长度简化计算 当法向压力角为20度 圆柱直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xzkmW nk 728 0 015 0 5 094 0 8 2 3 齿轮公法线长度 Wk 上 下偏差Ebns Ebni的计算 2 3 1 齿轮传动最小法向侧隙jnmin的确定 1 对于中大模数齿轮 当齿轮和箱体均由黑色金属制造 工作时节圆切线速度小于 15m s 常规润滑模式 齿轮传动的最小法向侧隙jnmin可由公式 9 计算 或查表1直接得出 nn maj03 0 0005 0 06 0 3 2 min 9 式中 mn 法向模数 单位为mm a 中心距尺寸 单位为mm 3 表 1 对于中 大模数齿轮最小侧隙jnmin的推荐数据 单位为毫米 c 最小中心距ai a 法 向 模数 b m d 50 e 100 f 200 g 400 h 800 i 1600 j 1 5 k 0 0 9 l 0 1 1 m n o p q 2 r 0 1 0 s 0 1 2 t 0 1 5 u v w x 3 y 0 1 2 z 0 1 4 aa 0 1 7 bb 0 2 4 cc dd ee 5 ff gg 0 1 8 hh 0 2 1 ii 0 2 8 jj kk ll 8 mm nn 0 2 4 oo 0 2 7 pp 0 3 4 qq 0 4 7 rr ss 12 tt uu vv 0 3 5 ww 0 4 2 xx 0 5 5 yy zz 18 aaa bbb ccc ddd 0 5 4 eee 0 6 7 fff 0 9 4 2 超出上表的适用范围时 可采用分别计算补偿温度变形所需的最小极限侧隙jnmin1和 保证正常润滑所需的最小极限侧隙jnmin2 见表2 方法 2min1minminnnn jjj 10 nn ttaj sin2 22111min 11 1 2分别为齿轮和箱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量纲为10 6 度 t1 t2分别为工作状态下 齿轮和箱体温度与标准温度 20 的温差 jnmin1和ai单位为mm 表 2 保证正常润滑的最小极限侧隙jnmin2 ggg 润滑方式 hhh 工作速度 v iii m s jjj jnmin2 mm kkk 油池润滑 lll mmm 0 005 0 01 m n 4 ppp V 10 qqq 0 01 m n rrr 10 V 25 sss 0 02 m n ttt 2560 www 0 03 0 05 m n 2 3 2 齿轮副齿厚上下偏差 Esns Esni 的确定 1 齿轮副齿厚上偏差Esns的计算 n nn nasnssns Jj fEE cos tan2 min 21 12 式中 fa 中心距允许偏差 按表3的规定 Jn 齿轮加工误差 安装误差对侧隙造成的影响 2 2 2 2 2 1 1cos25 1 coscos FffJ nnptnptn 13 注 为计算方便 jnmin单位须转换为微米 1毫米 1000微米 注 取 2 1 21 FFF 当两个齿轮齿数基本相等时 取 2121 2 1 snssnssnssns EEEE 当两个齿轮齿 数相差较大是 可采用等强度分配原理 按式14 式15计算 3 2 3 1 3 1 211 zz z EEE snssnssns 14 3 2 3 1 3 2 212 zz z EEE snssnssns 15 表 3 安装距极限偏差 fa 单位为微米 xxx 精度等级 yyy 5 6 zzz 7 8 aaaa 9 10 bbbb fa ffff gggg 大于 hhhh 到 cccc 2 1 IT7 dddd 2 1 IT8 eeee 2 1 IT9 jjjj 18 kkkk 30 llll 10 5 mmmm 16 5 nnnn 26 oooo 30 pppp 50 qqqq 12 5 rrrr 19 5 ssss 31 tttt 50 uuuu 80 vvvv 1 5 wwww 23 xxxx 37 yyyy 80 zzzz 120 aaaaa 17 5 bbbbb 27 ccccc 43 5 iiii 齿 轮副 的安 装距 ddddd 12eeeee 180 fffff 2ggggg 31hhhhh 50 5 0 0 5 iiiii 18 0 jjjjj 250 kkkkk 2 3 lllll 36 mmmmm 57 5 nnnnn 25 0 ooooo 315 ppppp 2 6 qqqqq 40 5 rrrrr 65 sssss 31 5 ttttt 400 uuuuu 28 5 vvvvv 44 5 wwwww 70 xxxxx 40 0 yyyyy 500 zzzzz 31 5 aaaaaa 48 5 bbbbbb 77 5 cccccc 50 0 dddddd 630 eeeeee 3 5 ffffff 55 gggggg 8 7 hhhhhh 63 0 iiiiii 800 jjjjjj 4 0 kkkkkk 62 llllll 1 00 mmmmmm 80 0 nnnnnn 100 0 oooooo 4 5 pppppp 70 qqqqqq 1 15 2 齿轮副齿厚下偏差Esni的计算 ssnssni TEE 16 式中 Ts为齿厚公差 nrr bFTs tan2 22 17 br为切齿径向进刀公差 单位为微米 其数值按表4的规定 表 4 切齿径向进刀公差 rrrrrr 精 度等 级 ssssss 5 tttttt 6 uuuuuu 7 vvvvvv 8 wwwwww 9 xxxxxx b r值 yyyyyy IT 8 zzzzzz 1 26I T8 aaaaaaa IT 9 bbbbbbb 1 26I T9 ccccccc IT1 0 注 这里基本尺寸为齿轮分度圆直径 再查公差等级表 2 3 3 公法线 Wk 上 下偏差 Ebns Ebni 的计算 nrnsnsbns FEE sin72 0 cos 18 nrnsnibni FEE sin72 0 cos 19 3 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计算实例i A 6 3 1 直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示例 已知 mn 5 z 28 20 0 x 0 求 k 和 Wk 解 1 k按公式 5 得 61 3 5 0 9 28 5 0 9 z k 取k 4 2 Wk 按公式 8 得 653 53728 0 015 0 5 094 0 mmxzkmW nk 3 2 变位直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示例 已知 mn 3 z 33 20 0 20 tn 0 x 0 32 求 k 和 Wk 解 1 k按公式 5 得 73 4 7491 1 5 0 9 x z k 取k 5 2 Wk 按公式 4 得 897 41tan25 0cosmmxinvzkmW ntnnk 3 3 变位斜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示例 已知 m 4 z 27 20 n 12 034 x 0 2 求 k和Wk 解 1 k按公式 5 得 84 3 7491 1 5 0 9 x z k 取k 4 2 Wk 按公式 4 得 mmxinvzkmW ntnnk 498 43tan25 0cos 说明 对于斜齿轮 跨齿数k的计算一般可以采用用公式 5 也可以采用如下算 法 t b t xz k tan 2 5 0 cos180 2 cos tan n t arctg 基圆螺旋角 nb cossinarcsin 3 4 齿轮公法线长度及上下偏差计算示例 7 已知 一对斜齿轮 m 5 Z1 20 z2 100 20 n 12 034 d 1 102 45 d2 512 27 a 307 36 b 45 精度等级为7级 两齿轮材料为40Cr 箱体为HT200 齿轮线膨胀系数 1 11 5x10 6 箱体线膨胀系数 2 10 5 x10 6 传动中齿轮温升t1 75 箱体温升t2 50 工作速度v 14m s 喷油润滑 求 公法线长度Wk及其上下偏差Ebns Ebni 解 1 计算jnmin mmmttaj nn 7 66 0667 0 sin2 22111min 查表8得 jnmin2 0 02mn 0 01mm 100 m mjjj nnn 7 166 2min1minmin 2 齿轮副齿厚上偏差Esns的计算 m Jj fEE n nn nasnssns 294 245 cos tan2 min 21 式中 fa 中心距允许偏差 查表10得 fa 40 5 m mFffJ nnptnptn 098 361cos25 1 coscos 2 2 2 2 2 1 查表1得 fpt1 13 m fpt2 16 m 查表得 F 0 5 20 22 21 m 按等等强度原则分配齿厚减薄量 m zz z EEE snssnssns 515 90 3 2 3 1 3 1 211 m zz z EEE snssnssns 779 154 3 2 3 1 3 2 212 3 齿厚公差 齿厚下偏差的计算 nrr bFTs tan2 2 1 2 1 1 67 231 m nrr bFTs tan2 2 2 2 2 2 133 104 m 其中 查表6得Fr1 31 m Fr2 53 m br1 IT9 87 m br2 IT9 175 m 所以 有 8 mTEE ssnssni 747 15723 6709 81 111 mTEE ssnssni 883 2871 13374 138 222 4 小齿轮 z 20 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的计算 72 2 7491 1 5 0 9 x z k 取k 3 xinvzkmW ntnnk tan25 0cos 这里 cos tan arctan n t 渐开线函数016 0 180 tan ttt inv 所以 404 38tan25 0cosmmxinvzkmW ntnnk mFEE nrnsnsbns 9320sin3172 0 20cos515 90sin72 0 cos 111 mFE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