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0题,共75分)1.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 b. 说明古代农业懂得了精耕细作 c. 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 d. 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 a商周时期 b春秋末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3.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b.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c.封建王权的强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5.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非常精美,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有最优秀工匠 b控制最好的原料 c生产不计成本 d市场竞争的需要6.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井田制 b. 封建土地私有制 c. 礼乐制 d. 土地兼并7.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8.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 c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d白天在城郊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9.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 )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10.下列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它首先出现于中国的四川地区 c.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它最早是由南宋政府印制和发行的11.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 ) a.曲辕犁 b.水排 c.耧车 d.高转筒车12.“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列选项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 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13.下列最早“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是() a. 迪亚士b. 亨利王子 c. 达伽马 d. 麦哲伦14. 据统计,16至17世纪,美洲的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伤寒等外来病毒争先恐后地坐上了杀手的头把交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 印第安人体质羸弱 b.新航路开辟后源自欧洲大陆的病菌传播 c. 印第安人对这些外来病菌免疫力低d.欧洲殖民者为消灭印第安人传播病菌15.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16.下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 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17. 经过长期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于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a. 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 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c. 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 d. 海岛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18.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条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b.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c.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 d.手工劳动发展的必然趋势19. 悉尼在1804年时,这是一处“遍地都是树桩和枯树”的营地;而到1810年,“来到悉尼湾的人会认为自己置身于一个大城市”。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移民素质的不断提高b. 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c. 工业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d.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20.铁路大王范比尔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金融大王摩根及汽车大王福特。这些名震一时的美国富豪家族的崛起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手工工场兴起 b. 工厂制度建立 c. 垄断组织形成 d. 股份公司出现21. 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重大发明,它们都()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发电机 内燃机 a. 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 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c. 催生了新工业部门 d. 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2.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是头脚倒立、逆向发展的,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器物”阶段应开始于() a. 新航路开辟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23.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24.1793年英使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国家礼 单英国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 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 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25.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d. 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26.华侨商人陈启沅鉴于世界生丝市场的厂丝(即机器所缫之丝)热销行情和广州土丝出口衰落的状况,于1873年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它所缫之丝粗细均匀,色泽洁净,弹性较大,售价也高1/3,获利颇丰。以上内容可以印证() a. 传统自然经济全面瓦解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大力发展实业 d. 近代中国缫丝业世界领先27.“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机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这位官员主张洋务运动应() a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大力发展民办企业 c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d实现全面超越西方28.以下的机构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是( ) a.发昌机器厂 b.京师同文馆 c.北洋海军 d.轮船招商局29.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经营广告中说:“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业务: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下列有关轮船招商局说法错误的是( ) a.企业性质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c.打破外国垄断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局面 d.体现西方先进文明对中国的影响30.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 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 西学在中国发展 c. 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d. 中国日益与世界潮流接轨31. 济南瑞蚨祥成立于1868年,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一战期间,瑞蚨祥在北京开办了几处新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这一时期,瑞蚨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a.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国民政府制定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d. 纺织业和面粉制造业发展迅速3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难以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是()a半殖半封的社会环境 b外资的压制 c封建势力的压制 d技术、资金缺少33.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国营企业改革34.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 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 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 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35.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建设的四大重点分别是能源、国防工业、机器制造业、冶金工业,这四大工业合计占近90%。这一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分布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 a.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 c. 加强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 d. 发展生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6.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这一决议()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37.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的风尘和沧桑。从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图1粮票图2股票 a. 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 b. 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c.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38.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 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 b. 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 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39.我们都知道,深圳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这种“特”的实质() a. 不必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b. 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不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40.有专家指出:“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下列措施中属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 决定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b.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c. 决定上海为对外开放城市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1.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 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和行使主权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42. 黄遵宪(18481905)在一首诗中写道:“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此诗反映了当时() a. 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 近代通讯事业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c. 大众传播媒体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西方服装和礼仪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43.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44.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中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最早是在( ) a.太平天国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45.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经计划利用外资60亿,十年内修筑20万里铁路,并说:“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这说明( )a西方国家乐于帮助中国修筑铁路 b修筑铁路的重要性高于维护民国c修筑铁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 d中国的经济实力足以修筑大量铁路46.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47.旗袍源于满族女装。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近来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妻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此理解正确的( ) 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b.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c.说明当时文明婚俗之风盛行 d.新旧思想观念激烈碰撞48.新发明改变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49.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b.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1905年定军山拍摄成功。 b.东方电视台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c.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 d.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51题13分,52题12分)51.(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减少向中国出口棉纱,列强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竟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原因。(9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原因。(4分)5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