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宋元时期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6 川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宋元时期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6 川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宋元时期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6 川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宋元时期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6 川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宋元时期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6 川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苏湖熟 天下足 南宋民间谚语 宋代 耕获图 此图存于故宫博物院 采自 宋人画册 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 展现了宋代农业生产的新发展 新气象 农业的发展 1 大量兴修水利 大力开辟耕地 培育出大量稳产高产良田 2 农作物品种繁多 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 粟 豆类扩大种植 棉花 茶叶 种药和养花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作物 3 精耕细作的技术走向成熟 先进的生产工具大量使用 秧马 牛转翻车等 南方农业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 稻米成为主食 食物多样化2 棉织品走进人们的生活 衣料发生变革 3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拓宽了人们的收入来源 秧马 秧马歌引宋苏轼予昔游武昌 见农夫皆骑秧马 以榆枣为腹 欲其滑 以楸桐为背 欲其轻 腹如小舟 昂其首尾 背如覆瓦 以便两髀 雀跃于泥中 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日行千畦 较之伛偻而作者 劳佚相绝矣 牛翻车图 手工业的进步 1 制瓷业大规模发展 名窑 景德镇窑 哥窑 龙泉窑 2 造船业的发展 如 江船 海船 车船 3 丝织业的发展 纺车图卷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物 也称 刻丝 缂丝与织锦 刺绣不同 采用的是 通经断纬 的织法 就是在织造时 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 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 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 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 而经线则贯穿织品 南宋 缂丝翠羽秋荷 蛱蝶山茶花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座南宋墓葬里 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棉毯 长2 51米 宽1 16米 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 细密 红 紫瓷 河南 禹县 钧窑 青瓷 浙江 龙泉 哥窑 体薄色青 河南 开封 官窑 青瓷 河南 临汝 汝窑 白瓷 河北 定县 定窑 宋代 五大名窑 官窑 汝窑 哥窑 定窑 钧窑 南宋景德镇窑观音坐像 宋 景德镇影青瓷碗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哥窑灰青葵瓣口小碗 定窑孩儿枕 福建泉州后渚港挖掘宋代沉船 摄于1974年 宋代沉船 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 经济因素 大量人口南迁 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使得南方农业得以迅猛发展 最主要的原因 1 社会秩序 北方战乱不断 而南方相对安定 2 生态环境 南方优越的地理 气候条件 前提 经济南移的三个阶段 1 进入经济开发时期 东汉末年2 形成江南基本经济区时期 两晋南北朝3 完成重心转移时期 唐末 五代十国 南方人口第一次与北方持平两宋时期 南方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说说 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的原因 南方在人口增长 农业 手工业 海外贸易的发展及税收在全国的比重都超过北方 p51 2 南宋陆游写道 朝廷在故都时 实仰东南财赋 怎么理解 1 故都指的是东京 河南开封 2 国家财政收入 实仰东南财赋 说明了 南方经济发展 成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