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题库.docx_第1页
仪器分析题库.docx_第2页
仪器分析题库.docx_第3页
仪器分析题库.docx_第4页
仪器分析题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位分析法一、计算题1.在 -0.96V(vs SCE) 时,硝基苯在汞阴极上发生如下反应: C6H5NO2 + 4H+ 4e- C6H5NHOH + H2O把 210mg 含有硝基苯的有机试样溶解在 100mL 甲醇中,电解 30min 后反应完成。从电子库仑计上测得电量为 26.7C,计算试样中硝基苯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接成如下电池: SCE|Cl-(X mol/L) ISE试推导标准加入法测定氯离子的计算公式。3.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E A g/AgCl=0.2223V。内参比溶液为 0.10mol/LNaCl和1.0103mol/LNaF,计算它在1.05mol/LF,pH7的试液 中,25oC时测量的电位值。4.由Cl-浓度为 1mol/L 的甘汞电极和氢电极组成一电对,浸入 100mL HCl 试液中。已知摩尔甘汞电极作阴极,电极电位为 0.28V,Eq (H+/ H2)= 0.00V,氢气分压为 101325Pa。Ar(H) = 1.008,Ar(Cl) = 35.4 该电池电动势为0.40V。 (1) 用电池组成符号表示电池的组成形式 (2) 计算试液含有多少克 HCl5.Ca2选择电极为负极与另一参比电极组成电池,测得0.010mol/L的Ca2溶液的电动势为0.250V,同样情况下,测得未知钙离子溶液电动势为0.271V。两种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同,计算求未知Ca2溶液的浓度。6.流动载体钾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测量电池,以醋酸锂为盐桥,在1.0102mol/L氯化钠溶液中测得电池 电动势为60.0mV(钾电极为负极),在1.0102 mol/L氯化钾溶液中测得电池电动势为90.8mV(钾电极为正极),钾电极的响应斜率为 55.0mV/pK。计算值。7.在干净的烧杯中准确加入试液50.0mL,用铜离子选择电极(为正极)和另一个参比电极组成测量电池,测得其电动势 Ex-0.0225V。然后向试液中加入0.10mol/LCu2的标准溶液0.50mL(搅拌均匀),测得电动势E-0.0145V。计算原试液中Cu2的浓度。(25oC)8.某钠离子选择电极,其,如用它来测定pNa3的溶液,要求误差小于5,试液的pH值应如何控制?二、填空题9.需要消耗外电源的电能才能产生电流而促使化学反应进行的装置_。凡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_极, 按照习惯的写法, 电池符号的左边发生 _反应,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_。10.电位法测量常以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 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三、选择题11. 在直接电位法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为A与其对数成正比;B与其成正比;C. 与其对数成反比; 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12. 氟化镧单晶氟离子选择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 氟离子在膜表面的氧化层传递电子; B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C 氟离子穿越膜而使膜内外溶液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D 氟离子在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13. 产生pH玻璃电极不对称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膜内外表面的结构与特性差异;B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 玻璃膜内外参比电极不同;D. 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活度不同;14. 单点定位法测定溶液pH值时,用标准pH缓冲溶液校正pH玻璃电极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校正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B为了校正电极的不对称电位;C为了校正液接电位;D. 为了校正温度的影响。15. 当pH玻璃电极测量超出企使用的pH范围的溶液时,测量值将发生酸差和碱差。 酸差和碱差使得测量pH值值将是:A. 偏高和偏高; B. 偏低和偏低 C. 偏高和偏低;D. 偏低和偏高16. 在含有的溶液中,用银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得的离子活度为:A. 的总浓度; B游离的活度;C. 游离的活度; D. 游离的活度。17. K选择电极对Mg2的选择系数。当用该电极测定浓度为和的溶液时,由于引起的测定误差为: A B. 134% C. 1.8 D. 3.6%18. 玻璃膜选择电极对的电位选择系数,该电极用于测定的时,要满足测定的现对误差小于1%,则应控制溶液的pH:A. 大于7 B. 大于8 C. 大于9 D. 大于1019. 电池:,测得电动势为0.367V。用一未知溶液代替上述的已知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425V。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0.058/z。则未知溶液的pMg值为: A5.50 B. 5.00 C. 4.50 D. 4.0020. 电池组成为,移取未知试液25.00ml,加入TISAB25.00mL,测得电动势为316.2mV。向上述测量溶液中加入2.50mL,的标准溶液。得到电动势为374.7mV,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5mV/pCl-则未知试液中的的浓度应为:A. ; B. ;C. ; D. 电位分析法答案一、计算题1.答 (1) 求出含硝基苯的有机试样中硝基苯的量 m = QM/nF = 26.7123.0/496487 = 8.52110-3 g (2) W(C6H5NO2) =( 8.521/210 ) = 0.04052. 答 设待测试液体积为 Vx ,浓度为 cx,测得电位为 E 1;加入浓度 cs体积为 Vs 的标准溶液,又测得电位为 E 2。由题可知:E 1 = b - Slgfcx (1) Vscs + VxcxE 2 = b - Slgf (2) Vs + Vx f(Vscs + Vxcx)式 (1) - (2) 得 E 1 - E 2 = Slg f ( Vs + Vx)cx 假定 f = f ,则 Vscscx = ( Vs + Vx)10 - Vx当 Vx Vs 时 3. 答 4. 答 1. PtH2 ( 101325Pa ) , HCl (x mol/L) KCl ( 1 mol/L ) , Hg2Cl2Hg 2. E = E (右) - E (左) = E (NCE) - E (H+/H2) (H+/H2) = E(NCE) - E = - 0.12 = E (H+/H2) + 0.0592lg(H+/pH2) = 0.0592lgH+ lgH+ = - 0.12/0.0592 = - 2.0 , H+ = 1.010-2 mol/L 含 HCl 的质量 m= 3.7 g3. 答 6. 答 7. 答8. pH应控制在大于6。二、填空题9. 电解池; 阴; 氧化; E阴E阳。10. 待测试液; 电动势 。三、选择题11:(D)、12:(B)、13:(A)、14:(A)、15:(C)16:(B)、17:(C)、18:(C)、19:(B)、20:(D) 电位分析一、填空题 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 它没有_性和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电位。2.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_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_;第二_;第三_。3. 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来表示。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 这种现象称为 _。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 这种现象称为_。4. 由LaF3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是电荷的传递者, 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 内参比电极由_组成。5.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 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测量电动势为_;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_,其中若使用_电极的则称为_; 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测量电量的方法称为_。6. 电位法测量常以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7. 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表明_离子选择电极抗_离子干扰的能力。系数越小表明_。8. 离子选择电极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 对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体积要_,浓度要_,目的是_。二、选择题1. 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 )A KNO3 B KCl C KBr D KI2.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3. M1| M1n+| M2m+ |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A正极 B 参比电极 C 阴极 D 阳极4. 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5.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6. 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A KNO3 B KCl C KBr D KI7. 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成 ( )A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B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C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D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8. 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B 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值偏低C 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 pH增高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传递困难,pH增高9.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A 3 B 5 C 7 D 910.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 )A 0.002 倍 B 500 倍 C 2000 倍 D 5000 倍11.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时,由 Mg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A 0.00018% B 134% C 1.8% D 3.6%12. 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A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13. 在电位滴定中,以 DE/DVV(j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D DE /DV 为零时的点14.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 A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15.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三、简答题1. 请画图说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并说明这种电极薄膜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测定时氟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构成电池的表达式及其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2. 简单说明电位法中标准加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 简述玻璃膜电极产生不对称电位的因素?四、计算题1.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一含F的试样溶液50.0mL,测得其电位为86.5mV。加入5.00102mol/L氟标准溶液0.50mL后测得其电位为68.0mV。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 59.0mV/pF,试求试样溶液中F的含量为多少(mol/L)?2.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E A g/AgCl=0.2223V。内参比溶液为0.10mol/LNaCl和1.0103mol/LNaF,计算它在1.05mol/LF,pH7的试液中,25oC时测量的电位值。3. 用 pH 玻璃电极测定 pH = 5.0 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0.0435V;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电极电位则为+0.0145V,电极的响应斜率每 pH 改变为 58.0mV,求此未知液的 pH值。4. 某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系数约为30,如用该电极测 pNa = 3 的钠离子溶液,并要求浓度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的pH 值必须大于多少?电位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扩散电位; 强制; 选择; Donnan。2. 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 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 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3. ; 偏高; 酸差; 偏低; 碱差或钠差。4. F; La3; Ag|AgCl; 0.1mol/LNaCl和0.1mol/LNaF溶液。5. 电位分析法; 伏安法;滴汞;极谱法; 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6.待测试液;电动势 。7. A;B;抗干扰的能力越强。8. 小;高;减小稀释效应。二、选择题1.A 2. A 3. D 4. D 5. B 6.A 7. A 8. D 9. D 10 B11. C 12. C 13. C 14. B 15.B三、简答题1. 氟离子选择电极示意于图。 电极薄膜是 LaF3单晶掺杂 0.5 % EuF2,以增加导电性。 测定时组成的电池为: AgAgCl,Cl-,F-(恒定)LaF3F-(试液)| SCE E = - E (Ag/AgCl) + -(RT/F)ln a) = 常数 + (RT/F)ln aF-2. 标准加入法是通过测量已知体积的试液和加入量较少但定量的标准溶液后的试液。它们具有相近的总离子强度和活度系数,将测量值根据电位与浓度的基本公式计算,求得含量。它适用于组成较为复杂,份数不多的试样分析。3. 不对称电位是玻璃模内外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引起的,如: 半径不同,内外表面应力不同; 内外表面化学腐蚀与沾污不同; 内外膜浸泡水的时间不等,吸水量不同也会造成差异。四、计算题1. 根据标准加入法公式:2 3. E = E - 0.058 pH + 0.0435 = E - 0.0585 (1) + 0.0145 = E - 0.058 pH (2) 解 (1) 和 (2) 式 则 pH = 5.54. pNa = 3 则 Na+ = 10-3 mol/L 这一浓度的 3% 为: Na+ = 10-33% = 310-5 mol/L Na+, H+ 同为一价离子,故 则 H+ = 10-6 molL-1 即 pH = 6 为使测量误差小于 3%, 试液之 pH 值必须大于 6。伏安极谱法一、选择题1.极谱分析中在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 ( ) (1) 极谱极大电流 (2) 迁移电流 (3) 残余电流 (4) 充电电流2.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很高, 其主要原因是 ( ) (1) 对被测定物质进行了预电解富集 (2) 在悬汞电极上充电电流很小 (3) 电压扫描速率较快 (4) 与高灵敏度的伏安法相配合3.直流极谱法中将滴汞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电解电池,两个电极的性质应为 ( ) (1) 两个电极都是极化电极 (2) 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3) 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 (4) 滴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极化电极4.二只 50mL 容量瓶,分别为 (1)、(2),在 (1) 号容量瓶中加入 Cd2+未知液 5.0mL,测得扩散电流为 10A,在 (2) 号容量瓶中加入 Cd2+未知液 5.0mL,再加0.005mol/LCd2+标准溶液 5.0mL,测得扩散电流为 15A,未知溶液中 Cd2+的浓度是多少 (mol/L) ? ( ) (1) 0.0025 (2) 0.005 (3) 0.010 (4) 0.0205.某金属离子可逆还原, 生成二个极谱波, 其直流极谱波的波高近似为1:2, 请问在单扫极谱中它们的峰高比近似为 ( ) (1)1:2 (2)1:2 (4)相等6.方波极谱法中采用225Hz的频率是为了满足方波半周期时间t与时间常数RC有以下关系 ( ) (1)t=RC (2)t=3RC (3)t=4RC (4)t=5RC7.某有机化合物在滴汞上还原产生极谱波 n+n-n请问其E 1/2( ) (1)与的浓度有关 (2)与+的浓度有关 (3)与n的浓度有关 (4)与谁都无关8.交流极谱法, 常常用来研究电化学中的吸附现象, 这是由于 ( ) (1)交流极谱分辨率较高 (2)交流极谱对可逆体系较敏感 (3)交流极谱可测到双电层电容引起的非法拉第电流 (4)交流极谱中氧的影响较小9.在极谱分析中,在底液中加入配合剂后,金属离子则以配合物形式存在,随着配合剂浓度增加,半波电位变化的方式为 ( ) (1) 向更正的方向移动 (2) 向更负的方向移动 (3) 不改变 (4) 决定于配合剂的性质,可能向正,可能向负移动10.极谱定量测定时, 试样溶液和标准溶液的组分保持基本一致, 是由于 ( ) (1)被测离子的活度系数在离子强度相同时才一致 (2)使被测离子的扩散系数相一致 (3)使迁移电流的大小保持一致 (4)使残余电流的量一致11.方波极谱法的检出限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电流限制? ( ) (1) 充电电流 (2) 残余电流 (3) 毛细管噪声电流 (4) 氧的还原电流12. JP-1型单扫极谱仪, 采用汞滴周期为7s, 在后2s扫描, 是由于 ( ) (1)前5s可使被测物充分地吸附到电极上 (2)滴汞后期, 面积变化小. (3)前5s可使测定的各种条件达到稳定 (4)后期面积大, 电流大13.在极谱分析中, 通氮气除氧后, 需静置溶液半分钟, 其目的是 ( ) (1) 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 (2) 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 (3) 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 (4) 使汞滴周期恒定14.极谱分析中, 与扩散电流无关的因素是 ( ) (1) 电极反应电子数 (2) 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 (3) 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数 (4) 电极面积15.与可逆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有关的因素是 ( ) (1) 被测离子的浓度 (2) 支持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 (3) 汞滴下落时间 (4) 通氮气时间16.若欲测定10-9mol/L的Pb2+,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 ) (1)直流极谱法 (2)方波极谱法 (3)阳极溶出法 (4)脉冲极谱法17.不可逆极谱波在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时,控制电流的因素是 ( ) (1) 电极反应速度 (2) 扩散速度 (3) 电极反应与扩散速度 (4) 支持电解质的迁移速度18.在恒电位极谱分析中,滴汞电极的面积与汞的流速和滴下的时间 t 的关系是( ) (1) m2/3 t1/6 (2) m2/3 t2/3 (3) mt (4) t1/6/m1/319.常规脉冲和微分脉冲极谱法的区别是 ( ) (1)示差脉冲是加一个等振幅的脉冲电压, 它扣除了直流电压引起背景电流的影响 (2)示差脉冲类似交流极谱,电容电流的影响较大 (3)常规脉冲极谱,电容电流的影响较小 (4)示差脉冲仅对常规脉冲的结果进行了数学上的微分处理20.请指出方波极谱加电压的方式 ( ) (1)线性扫描电压, 速度为200mV/min (2)线性扫描电压, 速度为200mV/s (3)线性扫描同时加上50250Hz的方波电压 (4)线性扫描同时在每滴汞的后期加上一个480ms的方波电压二、填空题 21.极谱电流完全受去极剂向电极表面扩散所控制, 加入大量的_以清 除_电流, 溶液保持_以消除_电流。22.溶出伏安法的操作步骤, 通常分为二步, 第一步是_, 目的_ 第二步是_。23.双指示电极安培滴定法中, 在电解池上外加电压约_V, 当用可逆体系滴 定可逆体系时, 滴定曲线为_形状, 滴定终点在_处。24.残余电流主要是由_和_组成。25.极谱波的性质, 可以通过观察其电流与汞柱高的关系来决定, 可逆极谱波波高与_呈正比, 不可逆极谱波只在极限扩散电流时波高与_成正比.26.在极谱分析中为了建立浓差极化, 要求极化电极_, 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_, 溶液_搅拌。27.析出电位与被测物质浓度_, 半波电位与被测物质浓度_, 故后者可用 于物质的_。28.用恒电位极谱法分析某试样中的 Pb,如果用悬汞电极,则极谱波的波形如 _。29.在极谱分析中, 电流完全由_所控制的极谱波称为可逆波, 电流受_和_控制的极谱波称不可逆波。30.在恒电位下, 由于充电电流随时间按_关系衰减, 电解电流按_关系衰减, 前者衰减比后衰减_, 因此方波极谱可消除充电电流的干扰。31.在Ilkovic电流公式中, 不受温度影响的参数是_。32.金属离子Mn+在电极上反应可逆, 其直流极谱波方程式表示为_, 极谱波的半波电位可以由_关系测量。33.在阴极上,析出电位愈 _ ,愈易 _ ;在阳极上,析出电位愈 _,愈易 _ 。34.氢波和氢催化波都是由于_的还原而产生的极谱波,氢催化波是溶液中某些物质能_, 在正常氢波较_的电位时还原出来。35.平行催化波是 n- K(速率常数) 物质应该是这样的一种物质, 它本身_在电极上还原, 但可以_,而且K_。三、计算题36.若1.21103mol/L M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测得其扩散电流为6.72mA,汞滴滴落时间为3.93s,汞的流速为1.37mg/s,计算该金属离子在试液中的扩散系数和扩散电流常数。37.在 1mol/L HCl 电解质中,某金属离子的极谱还原波是可逆的, (1) 用经典极谱法测得如下数据:电极电位,E (vs SCE)/V扩散电流,i/A-0.5152.0-0.5394.0-0.5616.0平均极限扩散电流为 10.024A,计算此还原波的 j1/2 和 n。 (2) 汞柱高度为 64cm 时,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id = 10.024A;当汞柱高度升到 81cm 时,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id为多少?四、问答题38.用盐桥来降低液接电位时,对选用的电解质有什么要求,为什么?39.某极谱测定液由以下成分组成:除被测离子外,还有: (1)NH3NH4Cl (2)Na2SO3(3)动物胶,扼要说明加入各成分的作用是什么?仪器分析试卷 答案一、选择题1.(2)2.(1)3.(3)4. (3)5. (2)6. (4)7. (2)8. (3)9. (2)10. (2)11.(3)12. (2)13. (1)14.(3)15. (2)16. (3)17. (2)18. (1)19. (1)20. (3)二、填空题21.支持电解质; 迁移电流; 静止; 对流电流。22.预电解过程; 是为了富集被测痕量组分; 溶出过程。23. 0.2; 抛物线与直线交点处。24.充电电流或电容电流 试剂中杂质的电解电流25.汞柱高平方根 汞柱高平方根26.表面积小 要低 不能27.有关; 无关; 定性分析。28. :29.扩散速度 电极反应速度 扩散速度30. exp(tRC) t -1/2 快31.电极反应电子数32. 33.正;还原;负;氧化。34.+ 减低氢的超电位 正35.不能 氧化 较大三、计算题36.(1)由尤考维奇方程得: 37. (1) 根据 E = E 1/2 + 0.059/ z lg(id-i)/i 可知 - 0.515 = E 1/2 + 0.059/ z lg(10.0 - 2.0)/2.0 . - 0.539 = E 1/2 + 0.059/ z lg(10.0-4.0)/4.0 . 解联立方程组,得 z = 1 E 1/2 = - 0.55 V (2) 已知 , h1= 64 cm , id1 = 10.0 mA h2=81cm id1/id2= h11/2/h21/2 id2 = id1(h2/h1)1/2=10.09/8 = 11.25mA四、问答题38.电解质的正负离子迁移数相等,减少界面电荷分离程度。电解质的浓度较大,离子迁移量主要由盐桥的电解质向试液移动。39. (1)NH3NH4Cl :支持电解质,用于消除被测离子的迁移电流; (2)Na2SO3:还原剂,用于消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3)动物胶:表面活性剂,用于消除滴汞电极表面各处电荷密度差异产生的极谱 极大。伏安与极谱分析一、填空题 1. 在极谱分析中滴汞电极称_,又称_,饱和甘汞电极称为_,又称_。2. 充电电流的大小,相当于浓度为_的物质所产生的扩散电流,其电性符号为_,它限制了普通直流极谱的灵敏度。新的极谱技术, 如_、_就是克服了它的影响。3. 可逆波电极反应速度_,极谱波上任何一点的电流都是受_所控制;不可逆波电极反应速度_,只有达到_电流时才受扩散控制。4. 金属离子M与配体 L-发生如下的配位、扩散、解离、电极上还原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产生一极谱还原波: Mn+ +pL- MLp MLp (配位) (扩散) Mn+ + ne- M(Hg) + (还原) pL-试回答: (1) 受 _ 控制时该极谱波是可逆波 (2) 受 _ 控制时该极谱波是不可逆波 (3) 受 _ 控制时该极谱波是动力波。5. 在经典极谱法中, 极谱图上会出现电流峰, 这个现象在极谱中称为_,它是由于滴汞表面的_不均,致使表面运动导致电极表面溶液产生_,使还原物质增多。此干扰电流可加入_消除。6. 极谱分析的创始人是_。7. 极谱分析是利用被测离子或它的配离子的_电流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迁移电流的消除可在底液中加入_, 残余电流可用_解决,极大现象可加入_来消除。8. 极谱波的性质, 可以通过观察其电流与汞柱高的关系来决定, 可逆极谱波波高与_呈正比, 不可逆极谱波只在极限扩散电流时波高与_成正比.9. 在极谱分析中为了建立浓差极化, 要求极化电极_, 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_, 溶液_搅拌。10. 单扫描极谱和经典直流极谱所加电压都是_,但前者速度_;使其前者极谱图呈_形,后者呈_形。二、选择题 1. 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 C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D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2. 交流极谱的灵敏度为 10-5 mol/L 左右,和经典极谱法相当,其灵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在电解过程中没有加直流电压 B 采用了快速加电压方式,有较大的充电电流 C 迁移电流太大 D 电极反应跟不上电压变化速度3. 对可逆电极反应,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E1/2(OxRed) B E 1/2与条件电位完全相等 C Ox的阴极波的半波电位与Red的阳极波的半波电位相等 D 阴极波和阳极波的半波电位不等4.经典的直流极谱中的充电电流是 ( ) A其大小与滴汞电位无关 B其大小与被测离子的浓度有关 C其大小主要与支持电解质的浓度有关 D其大小与滴汞的电位, 滴汞的大小有关5. 极谱分析时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是为了消除下列哪种干扰电流? ( )A 极谱极大电流 B 迁移电流 C 残余电流 D 残留氧的还原电流6. 极谱扣除底电流后得到的电流包含 ( )A残余电流 B扩散电流 C电容电流 D迁移电流7. 在电化学分析中溶液不能进行搅拌的方法是 ( ) A电解分析法 B库仑分析法 C极谱分析法 D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分析法8. 在酸性底液中不能用于清除溶解氧的方法是 ( ) A通入氮气 B通入氢气 C加入2O3 D加入2O39. 在极谱分析方法中较好消除了充电电流的方法是 ( )A 经典极谱法 B 方波极谱法 C 交流极谱法 D 单扫描极谱法10. 在极谱分析中与被分析物质浓度呈正比例的电流是 ( )A极限扩散电流 B迁移电流 C残余电流 D极限电流11. 在任何溶液中都能除氧的物质是 ( ) A N2 B CO2 C Na2SO3 D 还原铁粉12. 某未知液 10.0mL 中锌的波高为 4.0cm,将 0.50mL 110-3mol/L 的锌标准溶液加到该未知液中去,混合液中锌的波高增至 9.0cm,未知液中锌的浓度是多少(mol/L)? ( )A 1.3410-4 B 210-4 C 3.6710-4 D 410-413. 交流极谱与经典极谱相比 ( )A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大, 但分辨率高B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大, 分辨率也差C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小, 分辨率也差D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小, 分辨率高14. 在极谱分析中, 通氮气除氧后, 需静置溶液半分钟, 其目的是 ( ) A 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 B 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 C 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 D 使汞滴周期恒定15. 迁移电流来源于 ( ) A 电极表面双电层的充电过程 B 底液中的杂质的电极反应C 电极表面离子的扩散 D 电解池中两电极间产生的库仑力三、简答题 1. 何谓迁移电流?怎样消除?2. 当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后,外加电压的改变是否不再引起滴汞电极的电位及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在电极表面附近浓度的变化?3. 请简述方波极谱能消除电容电流影响的原理。4. 极限扩散电流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定量分析时,怎样消除这些影响?5. 为什么方波极谱比交流极谱的灵敏度高?6. 在 0.1molL-1氢氧化钠介质中,用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 S2-。以悬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0.40 V时电解富集,然后溶出。 (l)分别写出富集和溶出时的电极反应式。 (2)画出它的溶出伏安曲线。四、计算题 1. 用极谱法测定铟获得如下数据溶 液在-0.70V处观测到的电流/mA25.0mL0.40 molL-1 KCl稀释到100.0mL8.725.0mL0.40 molL-1 KCl和20.0mL试样稀释到100.0mL49.125.0mL0.40 molL-1 KCl和20.0mL试样并加入10.0 mL2.010-4 molL-1 In()稀释到100.0mL64.6计算样品溶液中铟的含量(mgL-1)。2. 将3.000g锡矿试样, 经溶样化学处理后配制成250mL溶液, 吸取25.0mL试样进行极谱分析, 其极限扩散电流为24.9A, 然后在电解池中再加入5.0mL6.010-3mol/L的标准锡溶液, 测得混合溶液的极限扩散电流为28.3A, 计算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伏安与极谱分析习题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