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尿素循环水系统操作规程.doc_第1页
一化尿素循环水系统操作规程.doc_第2页
一化尿素循环水系统操作规程.doc_第3页
一化尿素循环水系统操作规程.doc_第4页
一化尿素循环水系统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化尿素循环水系统操作规程1、总则在化工生产中,用作循环冷却介质的水称循环冷却水。由换热器、冷却塔、水泵、管道以及其它有关设备所构成的用水作循环冷却介质的系统称为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循环冷却水能节约用水,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减少换热面积,节约钢材;减少排污和防止热污染,确保各换热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化工生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11循环水岗位的基本任务保证尿素系统各工序有足够的冷却水量;严格控制水质和工艺指标;防止换热设备、管道的腐蚀、结垢及菌藻类的滋生、繁殖;维护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降低水、电、药品的消耗。1.2本岗位的管辖范围循环水泵、加药间无阀滤池、风机及凉水塔等所属设备、管道、阀门及电器、仪表等。1.3本岗位与外界联系 根据生产需要、本岗位应与总控保持密切关系,在班长及车间领导的指挥下进行本岗位生产控制的调整。开停车、事故的处理,紧急情况可边处理边汇报。2、水质稳定技术、无阀滤池、凉水塔冷却工作原理21水质稳定技术及杀菌原理211用化学药剂来防止循环水系统设备管线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危害的控制技术称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习惯称为循环冷却水有水质稳定技术。用来控制循环冷却水的腐蚀、结垢、结污和微生物的化学药剂统称为水质稳定剂。其中把能降低腐蚀速度的化学药剂称为缓蚀剂;把能防止污泥沉积的化学药剂称为阻垢剂;把能抑制和杀死微生物的化学药剂称为杀菌剂。上述三类药剂统称为水质稳定剂。水质控制除直接起作用的主剂外,还需要一些起间接作用的辅助性药剂,这些药剂称为水质稳定助剂。常用的水稳剂有各种药剂和各种配方,如铬系、磷系钼系、硅系、有机膦系配方,公司研究院供给。212浓缩倍数的计算浓缩倍数的含义是以循环水的含盐量与补充水含盐量之比,是衡量水稳剂配方与生产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其简易计算为:=循环水中【Ca2+】/补充水中【Ca2+】实际循环水中,大于1,值增大,补充水量、排污水量下降。值受抽风量、系统渗漏的限制不能无限提高。浓缩倍数的大小可由补充水及排污量的大小来控制。总的来讲:浓缩倍数低,则说明排污量大,消耗高,相应的补充水量大,水稳剂消耗大。浓缩倍数与蒸发水量(E),排污水量(D),飞溅水量(F)的关系如下:=(E+D+F)/(D+F),补充水量M=E+D+F即=M/(M-E)即=M/(M-E)213杀菌(1)杀菌剂的意义凡能控制和毒杀引起危害的微生物的滋生和代谢的药物,都称为杀菌剂。由于循环水的量很大,对用于循环水中的杀菌剂必须有一个量的限制。故循环水的杀菌剂的定义是:只有在一定量或一定尝试下能起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杀菌剂。杀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同一种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某些菌类或藻类是杀菌剂,而对另一种菌或藻可能是抑制剂。这是因为各种菌藻细胞构造和代谢类型不同,他们对化学物质的吸收和运转途径也不同,因而同一种药剂对不同的菌藻表现出不同的活性。杀菌剂的“杀菌”涵义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把菌杀死。有的杀菌剂的作用,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及生命活动,当条件适宜,微生物就会恢复其生命活动。这就是杀菌剂的杀菌抑菌作用。(2)氯的杀菌机理a氯的杀菌原理杀菌主剂选用液氯。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IO)。容易透过微生物细胞壁,由于次氯酸强大的氧化能力,从而杀死微生物。b影响氯杀菌的主要因素PH值对氯的影响。氯溶解于水生成次氯酸:CI2+H2O=HCIO+H+CI-同时次氯酸在碱性环境中会离解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和H2O ,其反应为:HCIO+OH-=H2O+CIO-,次氯酸的杀菌能力比CIO-高达80倍,由此可以看出PH值高低影响水中HCIO浓度。氨对氯的影响。尿素车间的循环水中最易含氨,次氯酸与氨反应生成氯胺,反应如下:NH3+HCIO=NH2CI+H2O氯胺的杀菌效果比氯差,循环水中NH3的存在对氯杀菌作用是不利的。亚硝酸根()对氯的影响。循环水中的主要由硝化菌群这类细菌产生的水中的会与反应,使氯的杀菌效果降低,反应如下:C氯杀菌的特点是氯在水中溶解后呈酸性,会降低系统的值,剂量过大会造成金属腐蚀。氯的挥发性较大,易损失,药效持久性差。氯还会破坏某些水稳药剂如有机膦酸盐等,使其溶解失效。氯易与水中还原性的物质起反应而消耗降低其杀菌效果。水中过高的对不锈钢设备的腐蚀影响较大,所以对不锈钢设备较多的系统,尽量避免用氯杀菌,用氯必须控制较低的余氯指标。氯被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严重者会死亡,操作使用不方便,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2.2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2.2.1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无阀滤池分为压力式和重力式两大类,我厂用重力式无阀滤池,它是一种自动虹吸滤池,滤池的进水过滤和反洗排水都是采用自动虹吸原理进行控制的。()结构结构见示意图。水箱:过滤水收集于水箱内再引出,水箱内的集水也同时作为反冲洗水的水源。过滤室:内装滤料,是滤池的核心。过滤室被罩于隔离罩的下面。进出水管路及配水槽。虹吸系统:由虹吸管路组成。()工作原理a.过滤:原水由配水槽经进水管进入过滤室,穿过滤层完成过滤后,经出水通道向上进入水箱,再由出水管引出。b.反冲洗:在过滤过程中,由于滤层逐渐积累泥渣,阻力不断上升,这时过滤室内水位也随之上升;当水位沿虹吸上升管升至最高点时,虹吸辅助管开始向外出水。由于出水吸力作用,很快把虹吸上升管顶端及虹吸下降管排出,形成虹吸排水。此时,水箱内的水由滤层下面反压回过滤室并不断经虹吸管排出,形成冲洗过程。当水箱内水位下降到虹吸破坏管的管口而进入空气时,虹吸破坏,反洗停止。c.反洗停止后,过滤过程自动恢复。2.3凉水塔2.3.1凉水塔的冷却原理本车间采用敞开式机械通风型循环冷却水系统、其流程图见22,原水经无阀滤池处理后作为补充水(M)进入水池,系统贮水量为V立方米,水经水泵以S立方米/小时的流量输入到系统内各个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以流量为R立方米/小时的回水进入冷却塔顶部,通过一系列分水管、喷嘴均匀地分布在塔的横截面上,淋洒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在塔顶风机的作用下,空气A由塔底进入塔内在填料上和热水膜逆流接触进行热交换,同时部分热水蒸发吸热使热水冷却降温,大部分热水被冷却后进入水池,再循环使用。冷却塔(凉水塔)是循环水系统中的主体设备之一,它是热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场所。2.3.2凉水塔的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塔构架:由钢筋混凝土所构成的框架,填料、除沫器、风机、电动机、布水器、喷头都安装在框架上。下部水池:水池及基础均是钢筋混凝土,表面抹四氯乙烯防腐涂料。除沫器:用组装块A:1230540160,628件(含备用4件),组装块B:1230450160,50件(含备用2件),双边为圈边成型1=1+0.05mm,材料为改性自熄式聚氯乙烯,固定在填料上层与风机的进风之间,可防止水沫被风机抽起,减少飞沫损失。门:便于运行或试车时检查塔内喷洒水及填料的使用情况。填料:为0.4mm改性自熄式聚氯乙烯波纹板,组装块:1240500500,垂直紧固组装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内,填装于塔中,热增加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了接触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热水与空气间的传热及水蒸发,提高了冷却效果。3、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简介 3.1.1工艺流程叙述生产水厂至界区630管线送入浊度10PPm、压力0.4MPa、流量250t/h的原水经无阀滤池过滤后(浊度5PPm),引入循环水池。循环水池里的冷却水,用水泵提压0.5MPa,送入冷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