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 电子题库 第二编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三节优化演练知能闯关 新人教版(通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警为保护大学生坠崖获救学子表现冷漠十多名复旦大学的学生被困在黄山上一段未开放的区域,为救学生,一名民警坠崖牺牲。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复旦学子不但没有感恩和反思,反而在论坛上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该由谁来掌权,发表冷漠的言论“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复旦学子的冷漠寒了网友的心,高校学子对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引来网上如潮的批评。“一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网友“z思沫”说,“中国走到该重读鲁迅的时候了。”获救学子返校忙“夺权”12月12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安徽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在当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大学生全部安全脱险,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们走出危险区时,不幸坠崖牺牲。“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12月14日13时,安徽媒体记者“淡淡esse香”在新浪微博中对复旦学生的冷漠提出了谴责。“淡淡esse香”说,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18个大学生,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采访都是我们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我们一路跟到他们乘坐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 这位记者说:“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淡淡esse香”随后连续更新了数条微博,他为张宁海的牺牲感到不值,揭露了复旦学生在获救现场的无情无义,微博转发达4800多次。这些获救的学子,回到学校后,已经不再是山上恐慌的迷路人,摇身一变又成了校园精英。获救的18人中的杜彬是复旦登山协会成员,他在人人网与同学的一段对话,昨日被网友截图后放上微博。刚刚获救回校的杜彬“心理状态还可以”,在给同学的留言中透露“校方让大家克制”,“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风波),登协是你的了”,“你要学着去建立秩序去协调关系,去利用资源。这是这个协会可以给你的”,杜彬回应“这次还得靠你们,我经验太不足了”,“先度(渡)过这次难关吧”。校园网不谈哀悼谈公关 面对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在微博和其他论坛上,各地网友在沉痛哀悼,而最该反思的复旦校园论坛,却被网友连续爆出复旦学生们忙着讨论如何控制媒体,如何进行危机公关。昨日,有网友在天涯论坛贴出了复旦大学bbs的几封站内信,发信人“ciang”在信中说,“现在媒体都在宣扬复旦学生推卸责任,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ciang”说,“复旦的新闻人若能在更广泛的媒体上客观地报道这件事,针对复旦的情绪就会很快消失”。他还表扬了上海某记者(复旦毕业)的报道,说其对复旦的影响好,如果换另一个记者写,绝对是反面效果。这位学生建议,复旦应该趁“黄山事件”的机会将以前的安徽关系巩固起来,民警的追悼会可以派一些校长或副校长参加,在此基础上,顺便争取生源,巩固其他关系。要多带几个院长和系主任去,让人看出诚意。最终,化坏事为好事是必然的,当然,这也考验了校方的公关水平。除此之外,复旦论坛上还出现了“事件中最不负责的表现是警察找到队伍后,要求立即下山,导致了警察坠崖,做这个决定的人就是最大责任人”,“危险区不能进去是不成立的,爬雪山怎么不被禁止”等说辞。烈士尸骨未寒,复旦论坛上竟涌现如此“理性”的分析和看法,网友看过都觉得“太冷血”。学生获救后的冷漠表现,复旦校园论坛上的“冷血”讨论,让网友将对一个无辜生命牺牲的悲伤化为对复旦、对复旦学生的谴责。1复旦学子有哪些冷漠行为令网友心寒?请简要概述。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概括。考生可找出文中描写复旦学子的语言和行为的语句,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概括。答案:民警遗体被抬下山时,复旦学子异常“平静”的态度;回校后的复旦学子忙着讨论控制媒体、危机公关等事。2为什么有网友说“中国走到该重读鲁迅的时候了”?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复旦学子的言行折射着目前国民的冷漠麻木,这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那群麻木的“看客”。时代进步了,可人们的思想并没有与时俱进,这的确让人吃惊。答题时要注意:把握重要语句与文章中心内容的关系,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分析。答案:鲁迅的文章渗透的独立思考、批判黑暗的精神在今天仍闪烁着光芒;鲁迅先生批判的国民麻木冷漠的现象,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唤醒民智,树立精神,培养兴趣。复旦学子的表现反映出国人的精神现状仍不容乐观,中国“走到该重读鲁迅的时候了”。3张宁海的同事在网上发帖说:“这样的救援在黄山景区很多,这些驴友在寻求刺激、寻求快乐的同时,有没有想到他们的无序行为会给其他人、其他行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个帖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思考,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考生可结合文章中复旦学子的言行和众多网友的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复旦学子的做法的确能够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就此进行理性的评价。但评论态度要诚恳,言辞要客观,避免出现过激的语言。答案:我们要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人不可能不出错,但出错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没有责任心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和信任。复旦学子定要反思自己的行为。生命只有一次,要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为你牺牲的人。复旦学子不尊重生命的表现令人不齿。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复旦学子的莽撞造成的伤害是不必要的,本是可以避免的。1(2010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梁衡“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_ 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部门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靠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 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 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1)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答:_解析:“满肚子委屈”,拟人特征非常突出;疑问中含肯定的意味,典型的反问;三个分句句式相同,符合排比的特征。答案:处运用了拟人,将阳光、风、生物人格化,形象地说明了这些新能源的不自由。处运用了反问,说明人类对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的认识有限,发人深思。处运用了排比,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能源的观念上因循守旧,增强了说服力。 (2)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举法拉第的例子,类比的意味非常明显,新能源就是当时的电,电的现状就是新能源的明天。明白这一点,答题就有了基本方向。答案:照应上文,与上文形成对比,说明新能源之所以无用武之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人观念守旧,怕麻烦,怕承担风险。引出下文有关新能源亟盼世人理解、社会支持、法律保护的内容,从而说明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的重要性。充实文章的内容,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说服力。 (3)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答:_解析:“阳光”在文中有借代意味,意指所有的新能源;新能源的发展遭遇困境,所以需要法律来保护、推动。要明白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需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先总说新能源未能“自由”,需立法来保护;然后分析了新能源不能自由的两个原因;再指出新能源发展的巨大前景,只有通过立法来保护它的发展,才能让新能源获得自由。答案:含义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推广新能源,来为自然争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自然,让自然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作者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说明可再生能源无用武之地的现状,接着从人类认识有限和观念的固执守旧两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无用武之地的原因,然后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事例说明新能源亟需世人理解和社会支持,最后从立法的高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即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金会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国家行政或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下发。1991年后,才开始逐步使用社会团体编制。现在有的基金会尽管使用事业编制,但其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会自行承担,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21名专职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即将申请下来,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劳动合同制,所有员工福利均由基金会自己承担。民间组织的特点是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我国民间组织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按照国际规则,国际上的民间组织(ngo)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志愿者发展而来的,慢慢过渡到全职人员,从业人员的福利和保险一般是社会统一负担。从业人员本身参与ngo工作的志愿特点比较明显,不存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并不把在ngo从业当成“饭碗”来看待。国内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国际ngo有很大不同,社会各层面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民间组织就业,并称这为“非主流就业”,从业者也把这种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这就有悖于公益组织的志愿特性。尽管一些基金会希望人们不要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但客观上,许多人还是把为基金会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为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在现在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奈之下放弃应有的权利。他们为民间组织工作,却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甚至一部分人没有劳动合同。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0.62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有13人。这13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非正式员工。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就得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本来紧张的机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特别是该机构的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待遇。”殷邯雪说。 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保险。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的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向壮大的出路。” (节选自公益时报,有改动)(1)国内与国际民间组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定位题干中的信息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筛选相关语句的关键词来作答,本题的信息区域主要是在文本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答案:国内民间组织的许多工作人员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把在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作为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国际上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有社会福利保险,无须把在民间组织工作当做饭碗。(2)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答:_解析:从文中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不难看出,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与国家政策、民间组织本身和社会就业压力三个方面有重大关系。答案:一是国家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不明确。二是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本身经济不景气,无力承担;个别有经济能力的组织故意不给工作人员提供应有的待遇。三是就业压力大,员工无奈之下放弃权利。(3)举例法是调查报告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答:_解析:本文主要运用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这两个例子,例子的运用相当于论据,所证明的论点在相应的例证表述中都有明确的答案。答案:运用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的例子。其作用是具体说明了民间组织员工的福利来源和编制情况。(4)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_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不管考生选择支持哪一方,都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内容能够自圆其说。答案:示例一:支持袁娟的观点。同国际接轨;符合民间组织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特点;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 间组织工作领域。示例二:支持刘培锋的观点。我国民间组织刚起步,民间组织本身应该暂时负担;有付出才有回报,回报后可以壮大自身;组织有责任为自己的员工谋福利。3(2012山东威海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改变命运这些天,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但是,一纸喜报换来的并不都是如愿以偿的笑脸。6月19日夜,山西省榆社县西马乡新村43岁的陈东生(化名)服毒自杀,原因是他“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8天之后,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因为女儿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自己又无力凑够学费,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农民李海明在家中上吊自尽。为何悲剧总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更需要哪些帮助?5月10日6月20日,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高考贫困生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本次调查覆盖北京、安徽、湖南、广西、云南、山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的16所高中,共回收贫困高考生问卷322份,高中教师和校领导问卷89份。调查显示,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其中,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生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有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在农村,因子女教育花费大而造成家庭致贫、返贫的事早已不是新闻了。江西省赣州市某村的一名考生家长说,以前指望孩子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现在发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费一路看涨,不少家庭供到半路,就揭不开锅了。村里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在调查涉及的地区中,贫困生约占32.7%,西部的比例明显 高于东部。他们当中,品学兼优者占52.2%。调查发现,11.5%的贫困生在高中期间曾经辍学,12.7%的人因交不起学费可能放弃上大学。调查中,62.8%的高中教师认为,能否支付大学第一年学费往往决定着贫困生能否圆大学梦。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六成贫困高考生表示自己不能凑齐大学第一年的学费。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2.5%的贫困生认为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80.3%的贫困生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我听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还有奖学金。我先贷款,再挣奖学金,假期还能想办法打工赚钱。”家住沂蒙山区的张慧今年9月马上就要成为山东大学的学生了,头一年的5000元学费是父母东拼西凑筹集的。对于未来,她充满了信心:“已经考上了,再难都要熬过去,往后就能替家里分忧了。”和张慧一样,由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已经被33.8%的贫困高考生认为是最有效的资助方式。相比之下,最贫困的那部分人(25.5%),明显对社会经济资助更为渴望。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助学贷款的总量,但却无法满足同样逐年增长的贷款需求。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约1562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截至2005年12月底,在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者的比例仅占14.6%这说明,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本次调查发现,有些人是主动放弃贷款和社会资助的。家住安徽省固镇县马林村洪庄、就读于固镇一中高三10班的张莹莹在调查中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我会尽量靠自己的能力和亲戚的支持完成学业的。”面对上大学后将面临的经济困难,94.7%的人表示“进入大学后将争取获得奖学金”,82.2%的人“希望通过勤工俭学获得一定收入来补贴生活费”。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大学期间要省吃俭用甚至假期不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汽车用泵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救护车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有机果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办公楼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力
- 安全生产责任分工方案
- 集装箱专用运输安全生产制度
- 安全生产自我检讨书
- 旅游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书
- 砂轮机防护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厂区规划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预计财务报表编制及分析课件
- 骨科出科试题带答案
- 河道基槽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Q∕SY 1347-2010 石油化工蒸汽透平式压缩机组节能监测方法
- 现代美国玉米商业育种的种质基础概要
- GB∕T 4162-2022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 中医治疗室工作制度管理办法
- 提花装造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 研究实验报告水火箭.doc
- 五谷杂粮食品安全调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