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 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第八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重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 难点 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热点 2017年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中国高考的改革疑点 近代化早期探索的失败 学习目标 第八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特点 复习目标 技术 器物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学思想 政治制度 事件 口号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政治派别 维新派 革命派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016 浙江金华 8 右边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 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 新体制的创立b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 工业革命的冲击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链接中考 地主阶级 洋务派 中央 奕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和张之洞等 创办军事 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北洋 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9世纪60 90年代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前期 自强后期 求富 甲午战争惨败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内外交困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 考点一 2016 广西玉林 5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 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a 轮船招商局b 安庆内军械所c 福州船政局d 江南制造总局 链接中考 c 点拨拓展 明晰洋务运动的内容 人应对企业 企业与企业的区别 中考中考查角度一般分为两种 第一 综合考查某人物创办的军用或民用工业 第二辨析哪些事军用工业 哪些是民用工业 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中说到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 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 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说他们 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指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c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 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链接中考 d 2016 黑龙江龙东 11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洋务运动d 鸦片战争 c 特别提示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中考点拨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自强保种 考点二 戊戌变法 考点二 戊戌变法 1 维新变法的序幕 2 维新变法的发展 严复 3 维新变法的高潮 时间 开始标志 内容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发展农工商业 开办新式学堂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废除八股文 训练新式陆海军 性质 意义 公车上书1895年 天演论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1898年 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结果 1898年九月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废除新政 变法失败 链接中考 说明与指导p10 18题 成与败的反思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 以日本的 明治维新 或中国的 戊戌变法 为例 选其一分析其成或败的原因 2分 失败的原因 顽固派实力强大遭到他们的反对 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民族危机深重 成功的原因 改革派实力强大 天皇掌握实权 民族危机程度较轻 2016济宁 探索中的中国 材料一李鸿章说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西西方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 则莫如克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4 材料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为实现 自强 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请举出两个具体事例 2分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如图 15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 变法 主张 与材料一相比 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2分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创办军事工业 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筹建陆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主张 从制度方面去变革 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2016年娄底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 还在于在消灭帝制 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 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 李鸿章b 孙中山c 康有为d 毛泽东 链接中考 b 辛亥革命 考点三 辛亥革命 1 革命准备 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 组织了革命团体 年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在创办的机关刊物上 把革命纲领阐发为 三大主义 合称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领导旗帜 2 武昌起义 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发动起义 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 史称 3 建立政权 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 成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4 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最主要的功绩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16 湖南常德 8 右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 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a 1947年b 1948年c 1949年d 1950年 c 中考点拨 辛亥革命 1 指导思想 2主要经过 革命准备 年 孙中山在 组织了革命体 年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发动起义 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 史称 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告正式成立 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结束 窃取革命果实 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 三民主义 1906 檀香山 1905 兴中会 东京 3 辛亥革命的影响 1894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民族 民权 民生 对照提纲快速掌握 推翻了 结束了 建立了 使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创立民国 前提 核心 发展 同盟会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内涵 民权主义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点拨释疑 2016 河南省 22 7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枪炮舰船的可怕威力 他大声疾呼 中国必须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 1865年 李鸿章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1872年他又奏请开设煤铁矿 1895年 李鸿章所推崇的自强运动破产 材料二 辛丑条约 的签订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 并于1912年1月1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但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材料三 马关条约 签订后 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 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状元出身的张謇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 实业救国 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在一战期间取得较快发展 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 张謇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 通过以上总结 你发现我国近代历史人物的探索活动有何相似点 1分 答 都在列强侵华的刺激下进行 都体现了救国的目的 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都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分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 新文化运动 四 新文化运动 开始标志 代表人物 口号 主要阵地 基本内容 性质 意义 陈独秀 开拓者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新青年 杂志和北京大学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四提倡四反对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 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 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风暴 是一次彻底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连连看 把人物和对应事件连在一起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的创办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者 人物 事件 2016 江苏苏州 史学家陈旭蔍认为 从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开始 进而 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 平等 博爱 进而民主和科学 每一班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 中体西用 与 民主和科学 这两 步 应指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前期 后期 开始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口号 旗帜 内容 性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新青年 北大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民主与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十月革命后 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是一次彻底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异同比较 比较近代化探索中的代表事件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由浅及深层层递进的探索中你能得到哪些感悟 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合作探究 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完成尚未填写的相关内容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 a b c d 比较中西方近代化变革有什么不同 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 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 完成 说明与指导 第29 31页 近代经济 文化和生活 1 状元实业家抱着的志向创办了大生纱厂 2 主持修建的1909年通车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 翻译的 介绍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 4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5 19世纪70年代 在上海创刊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6 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7 1896年上海徐园 又一村 放映 西洋影戏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 定军山 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8 辛亥革命后 剪发辫 改称呼 穿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 中山装 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张謇 实业救国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严复 天演论 京师大学堂 1905年 申报 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追求民主和科学 学技术 器物 学制度 学文化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4 主要企业 1 军事工业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设立 1866年 左宗棠在成立 19世纪80年代中期 洋务派筹建了 三支海军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北洋 南洋 福建 2 民用工业 李鸿章创办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 3 其他行业 1872年 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1893年 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1880年 清政府在天津设立 1909年 设计并主持修筑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唐胥铁路 詹天佑 电报总局 京张铁路 1 结果 2 破产原因 3 评价 甲午战争惨败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腐朽的封建制度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小结 根据以下示意图 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 结果 2 破产原因 3 评价 甲午战争惨败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腐朽的封建制度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 它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最主要的功绩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 百日维新 的内容 1 经济上 发展 2 军事上 训练新式陆海军 3 政治上 创办报刊 开放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 教育上 开办 科举考试废除 农工商业 言论 新式学堂 八股文 4 百日维新 的内容 1 经济上 发展 2 军事上 训练新式陆海军 3 政治上 创办报刊 开放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 教育上 开办 科举考试废除 农工商业 言论 新式学堂 八股文 3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体现了层层递进 由表及里 逐渐深入的特点 是一个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 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 4 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得到的启示 1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 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2 实现近代化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必要条件 4 坚持教育先行 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二 以大生纱厂为例 谈谈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 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1 诞生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间办厂的浪潮 2 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时期 颁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4 高潮 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5 逐渐萎缩 20世纪20年代后 帝国主义共同掠夺中国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2 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及原因 1 特点 曲折发展 2 原因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和打击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直击中考 一 选择题 1 2014 成都 作为晚清 四大名臣 之一 他创办了汉阳铁厂 使 汉阳造 闻名天下 堪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 这是的 他 是指 a 曾国藩b 李鸿章c 张之洞d 左宗棠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洋务运动中在 求富 口号下 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官局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2 2014 白银 徐中约在 中国近代史 中国的奋斗 一书中写道 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 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文中 西化 指的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西化 的含义 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3 2014 济宁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 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 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 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属于 西方新型工业 梦想的是 a 洋务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新文化运动 a 解析 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 创办工业企业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4 2014 成都 有学者认为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 空前的民族危机 把中国人民惊醒了 以下属于 中国人民惊醒了 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 争取回归祖国的起义b 地主阶级开始了 自强 求富 的洋务运动c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d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b 解析 地主阶级开始 自强 求富 的洋务运动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5 2014 连云港 有学者认为 甲午战争后 中国开始由 政策创新 转向于 制度创新 这里的 制度创新 开始于 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国民革命 a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理解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始 即学习西方制度的开端 戊戌变法是我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端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6 2014 东营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随着军队的战败 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随着人民的觉醒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这里的 变革求新 是指 a 禁烟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国民革命运动 c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制度变革即戊戌变法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7 2014 聊城 有人说 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 而是为思考 为走路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 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 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a 解析 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没有结束专制独裁统治 排除b c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d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8 2014 无锡 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 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 可以打倒 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 以后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 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横线处所说的应该是 a 维新变法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9 2014 临沂 这次运动高举 民主 科学 等大旗 从思想 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 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这次运动 是 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 c 解析 从 民主 科学 等大旗 中可以得出是新文化运动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0 2014 扬州 新文化运动中 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 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a 陈独秀b 李大钊c 胡适d 鲁迅 d 解析 鲁迅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 用白话文创作了 狂人日记 二 非选择题 11 2014 安徽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 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 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 麻木不仁 妄自尊大 直到咸丰末年 英 法联军攻进了北京 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 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1 军事失败 与 少数人觉悟 各指什么具体事件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材料二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 出现了 海国图志 瀛环志略 等著作 可惜的是 在当时 对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