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一)(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芰荷(j)隧道(su) 兴奋(xn)b峥嵘(zhn) 皱褶(zh)碾轧(y) 吸吮(yn)c侘傺(ch) 荆棘(jn)温驯(xn) 梦魇(yn)d攘诟(u) 虔诚(qin)埋怨(mn) 怂恿(sn)解析:选d。a项,兴应读xn。b项,褶应读zh;吮应读shn。c项,驯应读x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苍茫粗糙温馨憾天动地b谣诼贪婪笨拙理直气壮c娇瞋惆怅聘礼壮志未遂d斟酌慷概莫名无限暇思解析:选b。 a项,憾撼;c项,瞋嗔;d项,概慨,暇遐。3(2011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提醒”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提出”无此意。“引发”意为“引起,触发”,与“疲劳感”不搭配。“合适”一般作形容词,“适合”一般作动词,结合语境应该用“合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解析:选a。a项,高屋建瓴:指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屋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b项,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此处应用“繁冗拖沓”。c项,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此处可用“青睐有加”。d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可用“不绝于耳”。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解析:选d。a项,主语残缺,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不清楚;b项,宾语残缺,在“输送氧气”后面应补上“的能力”(或搭配不当,将“锻炼吸收、输送氧气”改为“增强吸收、输送氧气的能力”);c项,句式杂糅,在“柠檬中含有”后面应加“的”。二、(9分,每小题3分)(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簪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解析:选a。选项中“并没有深刻的含意”说法错误。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解析:选c。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解析:选b。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这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注】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官陟宪使陟:提拔,升迁b孺允葺公所居堂 葺:修补房屋c揭之楣间 揭:张贴、悬挂d而诸孙皆秀发 秀发:秀丽的头发解析:选d。秀发:喻指人神采焕发,才华出众。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其孰能讥之乎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以公所命名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而士之得第固前圣之所厚解析:选d。之:助词,主谓之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代房子;副词,表反诘。b项,介词,在;介词,被。c项,介词,用;连词,表并列。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正直的一组是()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a bc d解析:选c。是他建杏花书屋的愿望,指世俗,指子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富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而贫穷之人,其子孙依然贫穷。b友人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敢于大胆向皇上进言,不怕触怒皇上。c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展示友人的父亲的崇高人格,使得本来极为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解析:选a。与原文表达的意思相反。由“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几句可知。参考译文:杏花书屋,是我的友人周孺允建造的读书之室。孺允自己曾说,他已去世的父亲玉岩公担任御史,在玉岩公谪戍到沅、湘一带时,曾梦到自己居住在一间房子里,室外杏花烂漫,自己的几个儿子在房子里读书,朗朗的读书声传到户外。嘉靖初年,玉岩公被朝廷重新起用后升任宪使,于是他的家从原先住的地方迁到县的东门,也就是他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曾经指着房子后的一块空地对孺允说:“他日应当在那里建造一栋房子,命名为杏花书屋,以此来记录我昔日的梦。”玉岩公后来升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还没有来得及荣归故里,就死在了南京。玉岩公死后,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免不了有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的祸患。像这样过了好几年,才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葺玉岩公的居室,趁此机会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藏书达万卷,用玉岩公昔日命的名,悬挂在门楣之上。在院落的四周,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时,杏花烂漫,整个院落如玉岩公昔年梦中之境。再回想玉岩公昔日谪戍在沅、湘一带的情景,真可谓是醒来所见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走上这个厅堂,追思玉岩公,怎能不感慨万千! 以前唐代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将要登第的时候,正是长安杏花盛开之时,所以人们都把新进士的杏园宴当作一件美事。如今科考进士,也是在杏花盛开之时,读书人中第,常常以梦见杏花为前兆。这是世俗对荣华不能忘记才这样的。玉岩公因为向皇帝进谏而触犯了皇帝,(被贬谪)在岭南地区辗转十几年的时间,所以他的心肠像铁石般刚强,对于追求富贵的念头已经灰飞烟灭了;但玉岩公仍用科举功名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孙。大约古代的君子,爱自己的国和家,不仅鞠躬尽瘁;竟至对他们的后代子孙,仍然希望代代享受恩德,并且永无止境地为国效力。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大约就在上述这些吧。 如今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长时间,但以前和他同时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可他们的后代就有现在不知沦落到何地的。孺允兄弟虽在目前还不得志,但人们正期望他们能被重用。并且玉岩公的本家孙辈都才华出众,散发秀美的神采,可以凭此知道受到了诗书传家的影响啊。诗经中说:“打如今开了头,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禄就留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啊!”我在周氏家族看到了诗经所说的情形啊!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3分)译文:_(2)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3分)译文:_(3)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4分)译文:_答案:(1)他日应当在那里建造一栋房子,命名为杏花书屋,以此来记录我昔日的梦。(2)竟至对他们的后代子孙,仍然希望代代享受恩德,并且永无止境地为国效力。(3)但以前和他同时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可他们的后代就有现在不知沦落到何地的。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约如处女。”本诗中哪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了海棠怎样的风韵美?(4分)答:_(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_ 解析:(1)首先理解王象晋形容海棠句子的内涵,然后找出原诗中对应的句子,再把它分析鉴赏出来。同时注意语言的表达流畅优美。(2)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意思对即可)(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肯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意思对即可)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_,_,万类霜天竞自由。(2)_,_;书生意气,挥斥方遒。(3)_,_,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_,_。(5)_,_。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6)民生各有所乐兮,_。_,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节选)解析:注意“峥嵘”“太息”“犹未悔”“芰荷”等的正确写法。答案:(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6)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五、(12分)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3分)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_解析: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答案:(示例)平凡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17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1)为该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答:_(2)试分析漫画的寓意。答:_答案:(1)拔河、方向。(2)该漫画讽刺了只顾各自埋头干活、不看方向、不讲协作的高耗低效的工作方式。18下面一段文字,有用的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鉴于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即将期满,仍有一些人未登记,兹把通告全文第二次公布,如有超过期限仍不登记者,则按通告规定处理。不得体的词语_修改的词语_答案:不得体的词语:把、第二次、超过期限;修改的词语:“把”改为“将”,“第二次”改为“再次”,“超过期限”改为“逾期”。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秦淮河上寻桨声文瑞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与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告诉秦淮河究竟是溶了商女的胭脂红多还是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河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我想像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见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舱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有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地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当下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的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像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业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也早就听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19请概括出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秦淮河的不同感受。(3分)答:_答案:少年时期的感受:秦淮河热闹喧嚣,风流曼妙;读大学时的感受:秦淮河古韵消散,寂静无声;2005年的一天:秦淮河商业味浓郁,艳俗无比。20文章开头引用了杜牧的诗句,试分析其作用。(3分)答:_答案:引出文章要描写的对象秦淮河;说明秦淮河自古以来就是个热闹繁华之所;增添文章诗意。21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第自然段中“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的具体含意是什么?请解释。(3分)答:_(2)文章最后说“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答:_答案:(1)自古及今,涉及秦淮河的诗歌很多,人们可以从诗歌中了解秦淮河;秦淮河就如同诗歌一样曼妙无比。(2)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静谧的、自然的。(意思说对即可)22文章题目为“秦淮河上寻桨声”,从全文来看,“桨声”指代什么?结合全文,你认为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6分)答:_答案:“桨声”指代远离奢侈与繁华、远离浮躁与金钱的人生理想;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生理想的肯定和追求,对现实生活中浮躁、一味追求金钱的人生态度的否定和抨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铁生轶事 陈建功1月2号清晨,我和妻子赶到八宝山二楼西厅告别室时,铁生已经安放在灵柩里了。周围只有二三十人吧,没有告别仪式,也没有人号令鞠躬。铁生的妻子陈希米说:大家不要哭,铁生不愿看大家哭这个日子,本来是定在1月3号的,不知为何又提前了一天。想了想,觉得希米的确是最理解铁生的人。铁生说过,人之于世,应该像徐志摩再别康桥那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提前一天,或许是为了让铁生走得更为“悄悄”吧?他谢绝了灵堂,谢绝了花圈和挽联,谢绝了悲悼。他希望朋友们为他高兴,高兴他的一生终于战胜了灾难与残缺,高兴他终于有一点感悟与思考留存人世,高兴他还留下了一份肝脏,救治了天津的一个患者,留下了脊椎和大脑,供医学研究我知道,倘若我向希米表达我的难过,铁生肯定会在轮椅上笑着看我。想着想着,我甚至为带来了一个花篮而尴尬起来铁生和我,多次谈到死亡,他是如此的淡定和从容。他说过的,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又何必要带来这个如此常规的花篮和挽带呢?几年前,我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不久,为了使展览有所创新,决定办一个名为“作家友情展”的展览,我到铁生家闲聊,问他有没有代表作家间友情的物件。他说:“要不你把王安忆为我织的一件毛衣拿去?”我大喜过望,因为还从来不知道安忆居然有这等耐心,竟为铁生亲手编织一件毛衣寄来。以两个人的知名度,这毛衣应可视为“文人相亲”的典范。没想到铁生说出就后悔了,他说,哎呀,说不定人家王安忆不愿说出这件事呢?我当然理解铁生的担心,因为和我是朋友,才口无遮拦,同样低调的王安忆,大概也确实不会同意拿这次朋友间的馈赠说事儿。话已至此,我们就没有继续毛衣的话题。铁生对于我,历来是有求必应的,我想这次他肯定是要挖空心思找另一件事来弥补“毛衣”之憾。少顷,他说,算啦,那毛衣也不好找,要不你把刘易斯送我那双跑鞋拿去吧。铁生是关心并热爱体育的。他说,在比赛中,赢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有了一个向自身极限挑战的机会。他还在散文我的梦想里,表达过对美国体育明星卡尔刘易斯的崇敬:也许是因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吧,我的两条腿一动不能动,却是体育迷我最喜欢并且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随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内,随便一跳就在八米开外,而且在最重要的比赛中他的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应该是这篇文章,使得铁生在2001年3月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智能化交通系统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常山县2025年浙江衢州常山县“英才荟”事业单位紧缺急需人才招聘18人(事业编制)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天津市2025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含高层次人才)2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考察对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招聘应届毕业生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葛洲坝集团(西藏)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含答案
- 星地激光通信技术-洞察分析
- 诊所中药饮片清单汇编
- 《室外管网工程施工》课件
- 餐饮外卖窗口改造方案
- 糖尿病足报告
- 国有企业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 吊车施工专项方案
-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病毒课件教学课件
-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缅怀先烈功绩弘扬先烈精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