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导案1.doc_第1页
大道之行也导案1.doc_第2页
大道之行也导案1.doc_第3页
大道之行也导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也导案 沁源县城关中学 王燕【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2. 知道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 背诵并默写全文。【学习重点】 1要求学生反复的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学习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同学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洪秀全,他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还有,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他们都是进步的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他们都曾经受到过2000多年前一部书中关于理想社会的启发,从而高举革旧除弊的大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影响众多历史人物的文章大道之行也,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二、出示目标三、资料助学作者及背景本文选自礼记 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孔子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本文前还有一段文字,讲的是:从前,孔于曾参加过鲁国国君举行的年终祭典。祭记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孔子的学生)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设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这段文字记述了孔子说这番话的由来,把这段文字和课文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孔子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四、朗读并理解(自学合作展示)1、初级朗读比比谁读得准要求:朗读课文并标出你认为是重点的或易读错的字音。(指名读并标注重点字音,其他可补充。)天下为公(wi)选贤与能(j) 讲信修睦(m) 鳏(gun) 恶(w) 男有分(fn) 矜(原读jn,在文中读gun) 幼有所长(zhng) 2、高级朗读读出韵味与感情要求: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出韵味与感情。(指名读并点评,再标出停顿。)3、理解第一步疏通词义要求:画出重点词并解释。(指名讲解,其他可补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通假字:“与”、 “矜”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可译为奉养、赡养;亲:父母。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可译为抚育;子:孩子,儿女;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4、理解第二步通译全文要求:组内对译。(分别指名1、2、3、4号译,其他点评。)5、理解第三步理清文章思路要求: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选两组展示并讲解。)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五、合作探究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2、那么文章中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3、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怎样的?明确:“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六、拓展想象1、任何想象都根植于现实土壤,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请你推测当时的现实社会。明确: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2、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明确: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3、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在现在看来:激励人们,仍有意义;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空想参考:我国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七、小结:1、学生自我总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它是我们这个社会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这份思想财富横贯历史,牵动着过去,牵动着今天,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目中永不磨灭的梦。有梦就是理想,为了我们心中这个美好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规划那个“大同”的蓝图。2、背诵全文。八、课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修睦( )矜寡孤独( )男有分( )编纂( )2、解释下列加点字并翻译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写出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