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江苏省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李如燕 邮编:212214【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第十册第10课课文。【教材简解】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二泉映月的景美并能有感情读出这种美。3能联系上下文,通过两次听泉的对比,深入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对音乐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二泉映月的景美并能有感情读出这种美。2.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教学难点:从阿炳的坎坷经历中感受他的内心世界,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设计理念】1.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简单、根本、开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点拨者、引导者。语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竭力营造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课堂。2.凸显人文性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人文性”不仅仅是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从三个维度整合地考虑,更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状态,并以此为资源进行动态的生成性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一个时空。【设计思路】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设计了“赏二泉美景听二泉妙音品坎坷人生”三个环节,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激“学习热情”同学们,今天咱们一块儿学习来一篇课文,题目是二泉映月,(板书 齐读)关于二泉映月,大家都知道些什么?(自由谈:可以是景,可以是二胡曲,可以是对阿炳的了解)【设计意图:师生进行话题交流,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谈自己对二泉映月的了解,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不错,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它还是无锡惠山脚下一道著名的风景。原名叫惠泉,后来唐代茶圣陆羽品尝了这里的泉水,觉得它甘甜清冽,称这里为天下第二泉,大诗人李绅称这里的泉水为“人间灵液”,宋徽宗、清代康熙、乾隆都曾经亲自品尝过这里的泉水,甚至把它作为贡品。【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的这些资料,学生对二泉产生了向往之情,顺其自然过渡到下面的一个环节。】 二、聚焦目光 赏“二泉美景”实际上,在我们的课文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完成这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找出来,用笔画出来。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茫茫月夜 月光如银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5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咱们把这四句话变成八个词,谁再来读一读?边读边说说你想到了什么?茫茫月夜 月光如银-你读出了朦胧的美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你读出了灵动的美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你读出了宁静的美“泓”字可否改为“股”?联系静影沉璧。从“静影沉璧”你们联想到什么?再齐读。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月者寒也,泉者冷也。你读出了冷清的美 读书要字正腔圆,读词要做到声断而意不断。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语连起来就像什么?(一首诗一幅画)对,什么叫如诗如画,这就是!咱们能不能把这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连在一起读一遍?读 什么感觉? (美不胜收)【设计意图:对教材进行适当整合,让学生紧扣文本语言,通过朗读、想象感受并读出二泉映月不同的美丽,体会什么叫真正的如诗如画。】三、潜心会文 听“二泉妙音”1.轻声读读课文的第2和第4自然段,思考:阿炳几次游历二泉?每次感受有什么不同?学生拿笔做出标记。2.交流(1)第一次听泉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同时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交流【设计意图:对于阿炳第一次听泉声,为什么不能听出来,学生也许并不能讲得头头是道,教师这时也不一定要讲透,留下一个遐想的空间,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继续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第二次听泉声师: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他多么希望师父说的奇特而美妙的声音出现在他的耳畔啊,他听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3.课件出示:阿炳两次来到二泉的对比。学生针对表格内容提出问题。 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淙淙的流水声淙淙的流水声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重要标志。】4. 一样的中秋夜,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清泉,是什么原因让阿炳听得到这些声音?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关键词,你能快速找出来吗?(坎坷)指导读准这个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坎坷就是 四、走进阿炳 品“坎坷人生”1.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炼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让学生找一找阿炳有哪些坎坷的经历?2.细细体会坎坷在阿炳身上的表现,你一定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写下来: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阿炳多舛的命运:在唾弃声中降生,四岁丧母;在白眼中成长,痛丧师父;在屈辱中度日,双目失明。同时课件出示为阿炳写的一首四字词语歌,让学生读一读,感受其凄苦的人生。 痛丧师父 孤苦无依 天来横祸 双目失明 颠沛流离 卖艺度日 坎坷人生 苦苦凄凄【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阿炳的苦难经历在师生平等有效的对话中无声无息的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撩动了学生朴素的同情之心,为下环节的朗读感悟奠定了情感基调。】 4.同学们,这就是阿炳十多年的经历,请大家把你的目光集中到阿炳的那张脸上。你看,那张曾经非常可爱的脸,那张曾经充满了青春和朝气的脸,如今,随着师父的离世,随着他的双目失明,随着大雪纷飞,烈日炎炎,那张脸变了,变了,变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学生回答)5.同学们,经历坎坷人生的阿炳尽管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面黄肌瘦的脸,布满皱纹的脸,但他心里面却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渴望。出示: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mn)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阿炳火热的内心。6.同学们已经走进了阿炳心里。如今,阿炳再次听泉,那淙淙的流水也走进了阿炳的心里,发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些声音阿炳听到了,你们听到了吗?四人小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补充的相关资料,加上自己的想象完成下面的小练习,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出的点最多。阿炳在叹息: 阿炳在哭泣: 阿炳在倾诉: 阿炳在呐喊: 补充: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7.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体会顿号的用法,不用较大的停顿。【设计意图:同样是这泓清泉,依旧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深刻的体验。而场景的铺陈,情境的营造,意境的渲染更是把学生带进了阿炳那苦难而又不屈的坎坷人生中去了,感受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学生在切己体察悄然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 五、拓展延伸 燃“探究之火”1.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日本人)在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激动不已,他流着泪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这二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郴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4年固原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4年孝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a卷)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一中2025-2026学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实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省实验学校、武汉一中等六校2025-2026学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评估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6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6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项目实践(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子儿吐吐【经典绘本】
- (3.10)-心悸急诊医学急诊医学
- GB/T 16674.1-2016六角法兰面螺栓小系列
- 城市地理学7-城市规模分布理论-课件
- 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要点
- 气排球临场裁判及配合
- 卖身契合同范本-借款卖身契合同
- 预防性侵工作方案
- 初中综合实践 课件教案(7年级下册) 课时4-第四单元 茶艺文化习礼仪-第4课时 制作水果茶-课件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证监会证券市场客户资金监控系统商业银行接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