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岳麓版(1).doc_第1页
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岳麓版(1).doc_第2页
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岳麓版(1).doc_第3页
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岳麓版(1).doc_第4页
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岳麓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揭阳第三中学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一高一历史试题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采邑制是欧洲封建时代,尤其是中世纪早期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地及其上面的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层层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从而造成层层附庸的关系。以下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两者受封的对象极为相似 b两者都体现了政权族权二者的结合 c两者涉及的经济性质不同 d两者都有利于统一民族文化的形成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4、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5、据史书记载,官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a御史大夫 b刑部尚书 c平章政事 d军机大臣6、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7、史书记载“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以郡县制作为全国基本的政区体制强干弱枝,以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以通判监督地方,有权向中央通报a b c d8、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9、朱熹说:“以唐太宗之聪明英特,号为身兼将相,然犹必使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施行,该谓理、势之当然,有不得而易者。”材料认为()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唐代三省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c唐太宗加大宰相的权力 d唐太宗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君权10、描述宋代官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反映的宋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a重视分权和制约b加强对军队的控制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重文轻武11、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军机泄露 b维护君主权威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1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 b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分别是什么?(4分)陆世仪指出了这两种制度存在怎样的弊端?(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6分)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地方改革后出现了怎样的后果?(4分)并对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作一评价。(6分)14.(28分)古代中国的皇帝们都在想方设法的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皇帝的权力,为此也衍生出许多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历史必修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的制度的特点.(4分) 材料二(2)材料二中图1到图2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什么?(8分)材料三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故相人以分其职。”(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宋代相权衰弱的变现是什么?(6分)材料四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各是什么制度?(6分),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4分)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3456dcdcaa789101112bababd 13.意图: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周统治;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4分)弊端:分封制下,权力世袭;郡县制下,官员迁转太快,不利于地方发展。(4分)郡县制的实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历代王朝沿用。(6分)后果:地方权力过小,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影响了地方的发展,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4分)评价: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6分)14. (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4分,答到皇位独尊就行)(2)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分);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4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3)变现:设参知政事分相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