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年下期高二中考试题政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a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是获得正确的认识 c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普通的社会成员是不具备哲学知识的25.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 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b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 c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6.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c存在决定思维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27.国家天文台预测,2012年6月6日上午,天空将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28.罗马教皇曾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上述观点() a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认为人的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 c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本原(第一性) d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30.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而这座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 )是人的头脑中天生就储备好了的 离不开客观存在 来源于实践和生活 来源于书本a. b. c. d.31.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32.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33.2012年4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要把卫星送上天必须具有的速度是7.9km/s,只有等于或大于(但又小于11.2km/s)这个速度时,它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而成为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从哲学上说,这体现了()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 b只要有量变就会发生质变 c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的量变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 d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普遍发展的3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二五”的主线。这要求我国淘汰一些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产业。我国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战略产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d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35.下列语句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b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c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d山路陡峭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二、非选择题材料一: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粮食,结果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 (1)运用所学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14分)材料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应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4分) 37.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1)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2)一位西方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2分)20122013年下期高二中考试题文科综合政治参考答案24-29acbddc 30-35.dcaaad36.答:材料一:(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符合本地实际,命令农民改种菜为种粮,犯了主观教条主义错误。(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命令,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现了这一点。材料二:解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热点问题,复习时要多留心,各种题型都要训练。本题主要是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上来考查的。答案:(1)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倡导节约环保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7.(1)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2分) 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