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专项循环练(八)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一世界市场的开始出现及拓展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中传播基督教与开辟新航路的关系。传播宗教只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而非主要目的,更不能据此说明教皇已经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组织者,排除b、c。新航路的开辟是葡萄牙、西班牙政府组织的,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随后的殖民扩张也是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进行的,d项表述不正确。2“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顿发明汽船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这种影响是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隔绝的局面被打破,这一变化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项。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答案a解析西方的殖民掠夺使东方各国被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其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4“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象牙转移到欧洲人手中,可知,为欧洲殖民者的掠夺,即经济的冲突,圣经转移到非洲人手中则反映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高频考点二世界市场的初步及最终形成5“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的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充分洗礼b殖民扩张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c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d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答案c解析首先,审题干,英国社会结构与欧洲大陆不同;其次,明确答题方向“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的原因”;最后,结合程度性词语进行分析。启蒙运动对英国的影响有限,并不充分,故a项错误,排除;b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中的“本质不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与题干中的“社会结构”“社会风尚”“法律”方面的叙述吻合,故答案为c。6“美孚石油公司和铁路局签订了合同。独立石油生产者须付加倍的石油运费,而这超额运费的50%又归入石油公司的腰包在铺设了地下油管后,类似的行径更变本加厉。在把石油生产抢到手后,又赶快把枷锁加在零售商头上。”以上材料反映了()a自由竞争的原则 b蒸汽时代的开始c电气时代的到来 d大企业的出现答案d解析从“美孚石油公司”、“石油生产”可判断出应该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大企业出现。7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表述,正确的有()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客观上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 bc d答案a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其积极作用在于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因而客观上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两句信息分析,在世界文明逐渐走向一致的趋势下存在着不同文明的发展。常考易错针对练易错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的生产为例,这样描述生产过程:“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种生产制作过程应当是()a家庭作坊 b手工工场c工厂制 d标准化生产答案c错因分析易错选d项,错因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不清楚。备选项分别对应的是封建的手工作坊、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的工厂制、工业革命影响下的零部件标准化生产。由材料中“1776年”,即可判断出答案应为c。易错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2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错因分析本题考查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过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商品输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输出,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的。易错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3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所谓“新的经济秩序”在当时指的是()a重商主义 b自由放任c国家垄断 d殖民扩张答案b错因分析易错选d项。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各项经济政策的内涵、特点认识不清是错选主因。材料时间限制是“工业革命”,关键词是“新的经济秩序”,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在此前已普遍存在,排除a、d两项。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国家垄断盛行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及二战后,排除c。易错点殖民资本vs中国民族资本4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答案d错因分析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殖民资本千方百计想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禁止向中国输入机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大题冲关规范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材料四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1)主要动机:掠夺黄金和贵重商品。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任两点)(3)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一过程中掺杂着罪恶,与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恶无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文明的成果与罪恶相比成果是主要的,罪恶是次要的)。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使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等),新航路开辟后的罪恶主要是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从而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或整体历史的时代。“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应如何评价新航路的开辟?从这一研究角度出发,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是如何实现转型的?(3)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看法。答案(1)评价: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事件:俄国十月革命、联合国成立、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与发展。(2)经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小农经济逐渐瓦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转折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定型。全球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加强世界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地用地协议书
- 果租凭合同范本
- 2025年药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消化系统ct诊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春考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茂名二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修复研究报告
- 面向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创新方案报告
- 柳江离婚协议书
- 2025桥梁检测车租赁合同
- 膝骨关节炎中医护理
- 数控车床安全培训课件
- 制造业企业招股说明书范文示例
- 全媒体运营师舆情监测技巧与建议
- 2025届广东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年中国新生代妈妈群体触媒行为及营销趋势报告
- 2025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
- 2020-2025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题》教学大纲
- 煤矿多工作面平行交叉协调作业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