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905 申报 商务印书馆 田横五百士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定军山 1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 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 中国近代 同文馆 最早出现于 a 洋务运动期间b 百日维新期间c 辛亥革命期间d 民国建立初期2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它是 a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b 京师大学堂创办c 宣布废除科举制度d 定国是诏 颁布 a c 3 右图是某出版机构的标志 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 洋务运动时期b 维新变法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4 义勇军进行曲 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 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 它被确定为代国歌 后来被确定为国歌 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 田汉b 聂耳c 冼星海d 徐悲鸿 b b 5 你们可以改了 从真心改起 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 活在世上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中的一句话 其作者是 a 陈独秀b 鲁迅c 李大钊d 聂耳 b 6 新文化运动后 中国的艺术作品有了新的发展 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艺术家 他们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品名称 2 从上述的作品中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案 1 材料一是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二是 黄河大合唱 2 爱国主义的精神 国难当头社会各阶层团结一致 发挥所长 众志成城的精神 7 在晚清像李鸿章 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 另一方面像张謇中了状元也不做官 而是经商办实业 这反映了当时 a 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不能培养实用人才b 清政府大力发展实业c 清朝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d 帝国主义操纵科举制度 a 8 在1900年北京的街头 人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a 关于军警在街头为行人剪辫子的情形b 关于废除科举制的诏书c 关于京师大学堂开设的课程d 关于废止缠足的法令9 现在电视剧中 经常出现与史实不符的 穿帮 镜头 下列情景属于 穿帮 的是 a 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c 慈禧太后在拍摄照片d 1912年3月 南京街头一群年轻人拿着剪刀寻找留长辫的男人 c b 10 近代中国 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 商务印书馆b 三联书店c 京师同文馆d 京师大学堂11 在1905年的 申报 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废止科举考试 创立中国同盟会 看到有关 狂人日记 的评论 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拍摄成功a b c d 12 1909年 大公报 载文宣传一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 第一是开眼界 可以当作游历 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 真如同身历其境 亲眼得见一样 不妨时常看看 这里所说的文化娱乐方式是 a 听京戏b 看电影c 读报纸d 赏电视 a c b 13 教育的变革 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梁启超 变法通议 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 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 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 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 制定 重订各级学堂章程 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 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 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 学成归国 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 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材料三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 蔡元培提出用国民教育 实利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 尊孔 尚公 尚武 尚实的教育方针 推行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 白寿彝 中国通史 近代后编 下 1 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 列举 百日维新 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 阅读材料三 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答案 1 兴校育才 发展教育 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等 2 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