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第3课时)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体会墨子成功劝阻战争的艺术。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领悟文章的中心。目标教学一、翻译课文17-22段。1、 出示自学指导:目标:充分利用全品和课文中的注释,翻译课文17-22段。方法:前后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逐句交流探讨。圈点勾画,标识出疑难词句,把疑点或难点提出来探讨,解决不了的提交给老师。用时:5分钟。2、 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3、 当堂检测:(7分钟)1)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3)公输盘之攻 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不言。5)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6)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译文参考答案:二、内容分析探究1、出示自学指导一: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8分钟)1)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 (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九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2)“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 (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 (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4)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 (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 )5)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6)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来的目的。)3、出示自学指导三:(3分钟) 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学生思考、交流。 2)自学成果展示: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课堂总结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阴险、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四、当堂训练:全品62面“阅读鉴赏”第5题。(4分钟)五、布置作业1、完成全品17课33-34面余下习题。2、复习积累17课文言知识。六、板书设计: 17 公输 墨子见公输 公输:九设械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