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国宝 大熊猫》(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国宝 大熊猫》(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宝大熊猫(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2学习文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进行说明。3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说明语言。二、重点难点1多种说明方法的使用。2体会课文中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三、自学交流1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那么作者在介绍大熊猫时所用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色呢?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设疑】(1)感受形象生动的说明语言。(2)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比较好的字、词、句,并说明理由。(3)结合书后“探究练习”一进行。2学习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学生活动】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它们找出来,想一想,有什么作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引资料)3出谋划策。(1)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2)讨论: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你谈谈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四、展示点评五、达标检测:阅读骆驼沙漠之舟,完成下列习题。骆驼沙漠之舟自古以来,在浩瀚炎热的沙漠里,骆驼肩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是旱海的陆舟。由于骆驼长期生活在沙漠之中,所以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同沙漠有着密切的关系。骆驼的个头高,脖子长,在沙漠里能看得很远。它鼻孔大,对于水的嗅觉特别灵敏,人们往往靠骆驼的嗅觉去找水,它的鼻孔还能紧闭,能抵御漫天风沙的袭击。它的脚掌宽厚,有两个脚趾,踩在地上,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进松软的浮沙里。它的脚上有大片的胼胝,在被太阳晒得灸热的沙子上,能趴下来不会灼伤。骆驼能耐渴,也能耐饿。在没有水没有草的沙漠里一边走五六天,也不觉得口喝和饥饿无力,仍然能安详地往前走。但是骆驼背上的驼峰却渐渐缩小了,日子越长,驼峰缩得越小,这是因为驼峰是脂肪的仓库,生活条件好的时候,驼峰渐渐积累起来许多脂肪。当一连几天不吃不喝时,驼峰里的脂肪就逐渐消耗而缩小。它对食物的要求也不高,植物的叶子、青草,甚至带刺的藤蔓,都是它喜爱的食物。它不仅能耐热,而且能耐寒。天寒地冻的时候,驼队冒着严寒,迈着稳健的步子在沙漠中坚定地走着,像一支船队,航行在广阔无垠的沙漠旱海之中,忠实地执行着运输任务。总之,骆驼由于生活在沙漠之中,它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都很好地适应了沙漠这个特定的环境。也正因如此,它才成为人们在无边沙漠中旅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从古到今,它一直在为人类作出贡献!1、选文标题是“骆驼沙漠之舟”, “沙漠之舟”运用 的修辞手法,简明而形象地说明 。2、这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它是按 顺序来说明的,文章说明对象是 ,说明的中心是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