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3).doc_第1页
2011届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3).doc_第2页
2011届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3).doc_第3页
2011届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3).doc_第4页
2011届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2分。考试时间38分钟。2考查范围: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探月研究(问题研究)第1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关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表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高山地壳的平均厚度 ( )A约为33km B约为6kmC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 )A水圈 B生物圈 C地幔 D大气圈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的是( )ABCD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从地壳到地心 ( )温度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大;波速越来越快。A B C D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大气圈CBA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上天、入地、下海、登月”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四项重大工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完成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2001年8月4日,总投资15亿元,被誉为“亚洲第一深井”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开工,我国将用5年时间打出这口5000米深的科研井。此科研井的开钻地点位于 ( )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省诸城地区C江苏省沿海地区 D安徽省盘龙地区材料二:2007年10月24日18:05(北京时间),“嫦娥一号”在西昌火箭发射基地成功发射。11月7日8:35(北京时间),北京航天控制中心成功对“嫦娥一号”进行第三次制动,“嫦娥一号”正式进入绕月球极地飞行的工作轨道。据此回答9-11题:我国选择在西昌火箭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主要是因为西昌 ( )A地处内地,地形隐蔽,有利于保密 B纬度较低,利用其较大的自转线速度C海拔较高,大气透明度好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10当“嫦娥一号”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可能在2845E,748SB澳大利亚达令盆地的农场正忙于种冬小麦C旧金山的华侨小王正踏着朝阳上学D非洲草原的长颈鹿向北迁徙11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随着科技进步,月球是未来人类探测宇宙、利用宇宙资源的基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有丰富的3He,是核裂变发电的原料,月球有可能成为未来人类的能源基地B月球引力为地球1/6,月球上建航天基地发射宇宙探测卫星,比在地球发射更省能源C月球上没有大气,在月球上建天文台观测宇宙,比在地球观测效果好D“嫦娥一号”任务之一是获取月面三维图像,为日后月面软着陆选址提供基础资料12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液态和固态水组成的一个圈层 B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C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D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13对以下四地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其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是 ( )A珠穆朗玛峰顶 B墨西哥湾 C刚果盆地 D夏威夷群岛1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速度变化而反映出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15图中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地球内部的圈层知识,只有通过地震波间接测得。据此回答16-18题。1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17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可能最接近液态的是 ( )A下地幔 B内核 C外核 D软流层18关于岩石圈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外部各圈层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B外部各圈层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C外部圈层中生物圈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D外部圈层之间联系密切,与内部圈层几乎没有联系20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B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C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212006年,肩负着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奥秘探索使命的“地球号”钻探船从日本某港口启航,驶向太平洋预定海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号”将通过地震波探测地壳的厚度B“地球号”将钻穿地壳最薄处,深入上地幔顶部C“地球号”将钻穿岩石圈,进入下地幔D“地球号”将精确探测地核的物质组成22有关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错误说法是 ( )A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惟一途径 B外核与内核之间也有不连续面C上地幔与下地幔之间没有不连续面 D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都是不连续面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23-24题。图1ABCD23有关图中字母所示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字母A处EF两种地震波自下而上速度变慢B字母B处EF两种地震波均能通过,但自上而下减速CD处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DC上下物质均为固体24有关两图中相关序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层厚度大陆厚于海洋 B层厚度平均约为3471千米C的全部和顶部组成物质以岩石为主 D处横波速度减慢,纵波完全消失25有关地球圈层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外圈层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B外部圈层中大气圈的质量最大C内部圈层中密度最大的是地壳 D内外圈层以地心为中心构成同心圈层26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厚度比岩石圈大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最顶部 D地壳就是岩石圈第卷(非选择题 共12分)A5000km2900km1000km0外部圈层二综合题(12分)27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外部圈层由_、_圈和生物圈组成。(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圈的全部和另两圈的各一部分。(3)对地球起保温作用的层次是_圈,使其具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温室气体是_等。近年来,人类大量排放的_也可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它的更主要的破坏作用是破坏大气中的_层,使到达地面的_增加,给地球环境和带来极大危害。(4)A为_界面,从它到地心的部分叫_。(5)在图中,除了地表的水体,主要可能是以液体形态存在的内部圈层的一部分是_,理由是_。【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D【解析】地震波是弹性波;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到达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纵横波在莫霍面处速度都加快;因纵波速度快,先到达地表。C【解析】地壳最厚处应为大陆高山(如青藏高原一些高山处),最薄应在海洋(海沟最深,地壳最薄)。D【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大陆部分平均约33km,海洋部分平均约6km)应小于岩石圈平均厚度。C【解析】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B【解析】从位置看,B圈层介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圈上部,故应为生物圈。B【解析】从地壳到地心,随地球本身压力变化(越来越大),物质密度也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但地震波速度则受物质性质影响,纵横波呈现不同的变化情况。D【解析】从图中看,A兼跨大气圈和B圈全部和C圈上部,则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C【解析】江苏沿海为大陆架地壳,厚度薄,5000米深井,可全面剖析研究地壳结构等,其它三地地壳厚度均比此处厚得多,此处是科研井开钻的最佳选点。B【解析】西昌是我国现有三大航天中心中纬度最低的,利用其较大的自转线速度,更容易推进嫦娥一号升空。AC两项酒泉同样具备,设备科技则是三大中心共同优势。10A【解析】10月24日在秋分后一个月,直射点近8S,北京时间18:05,直射点(12时)为2845E,旧金山为凌晨2:05;10月为南半球春季,澳冬小麦刚收完;非洲长颈鹿向南半球迁移。11A【解析】3He是核聚变发电的原料,可能成为未来人类能源基地。其他三项均符合月球开发利用的优点特征。12C【解析】水圈的水有地表水、地下水,也有生物水和大气水等,它们分布于陆地、海洋和大气中,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水圈的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13A【解析】地震波从震源传到地表,因地壳厚度不均,到达地表时间有早晚,地壳厚处后到地表,薄处先到地表,珠峰处地壳为全球最厚,最迟得到地震波。14C【解析】地球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研究。由震波速度变化反映出的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15D【解析】岩石圈与地幔是交叉关系,不是包含关系。16C【解析】依据教材中地震波的传播图,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17C【解析】横波在古登堡界面处消失,说明该面以下的外核为液态。18D【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二)双项选择题19 AB【解析】大气、水和生物都是人类不可缺的生存条件,无最密切之说。外部圈层间联系密切,与内部圈层间也联系密切。20BC【解析】岩石圈为跨内外圈层的特殊圈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属内部圈层,表层土壤中有生物,生物属外部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21AB【解析】一方面通过地震波找到地壳厚度最薄处,另一方面该船设备可在此开钻。CD两项目前人类还力所不及。22AC【解析】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除地震波方法外,还有钻探等方法;上、下地幔之间,外核与内核之间也有次一级的不连续面。23AC【解析】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自下而上速度减慢,字母B处横波不能通过;D处(软流层附近)为岩浆发源地;C上下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24AC【解析】大陆地壳厚于海洋,的平均厚度不足2900千米(3471千米为地核厚度),的全部和顶部组合即为岩石圈;处(古登堡面)纵波速度减慢,横波完全消失。25AD【解析】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层组成,外部圈层由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组成,内外圈层均以地心为中心,构成同心圈层;外部圈层中水圈质量最大,内部圈层地核密度最大。26AC【解析】因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所以地壳厚度小于岩石圈,两者均是由岩石组成的。二综合题27【解析】此题以示意图形式,考查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