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第21章 海洋观测.doc_第1页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第21章 海洋观测.doc_第2页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第21章 海洋观测.doc_第3页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第21章 海洋观测.doc_第4页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第21章 海洋观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章 海洋观测21.1概述最广定义的海洋观测涵盖所有在海气界面间,海面以下及海面以上的大气(高空观测)的和与之有关的环境的观测,从海洋站进行的观测详细的、正规的要求参见WMO(1981b)。对要求及程序的建议见WMO(1982)。本章,我们考虑的是在海气界面上的观测,也包括在其他章叙述过的通常也在陆面上进行的观测。我们也考虑对某些海洋物理学及物理海洋学的次表层的重要测量,在海洋上高层大气的测量方法基本上与陆地上空的一样。本章不考虑。波浪的测量及观测在本指南的其他章没有叙述。目测方法在21.2.12节中讨论,自动方法在21.3节中叙述,虽然这些方法也用在其他类型的平台上。观测可以在固定的或移动的平台上进行,用地面或空间为基地的技术进行现场或遥感。现场方法基本上是在能代表周围海域的单点进行观测,与天气学要求一样。遥感技术能获得大面积或大容量的代表性,特别适用于海冰观测。现场测量这些测量或观测是从各种平台上作出的。它们包括自愿观测船队(VOF、在自愿观测计划中叫VOP、海洋气象站(OWS)、有人及无人灯塔、锚定浮标、漂流浮标、塔、油气平台及岛屿自动气象站等。通常平台的类型决定测量要素及报告的范围,因而VOF的船舶主要是用人工观测的方法进行天气学所需要的所有项目的观测(在WMO SHIP电码中规定的项目)。而最简单的漂流浮标可能只报告船位和海面温度。遥感测量海洋测量资料能从地基或空基的遥感系统获得。现在,地基遥感系统可用来观测或测量降水(天气雷达)、近地面风(多普勒雷达)、表面洋流、表面风、及海况(短程的微波雷达、高频的远程雷达,例如超水平遥感)。这些技术在第9章叙述。此外对于遥测技术,及在第7章叙述的闪电定位,也应用于海洋环境。从空间的遥感可用来测量许多海洋表面变量,由于技术进步,从空间平台的遥感可能将提供全球海洋上大量的海况、风及海面温度资料。无论如何,应当注意到,现场测量对增补及校准这些资料仍是必不可少的。空间遥感系统在第8章叙述。21.2船上的观测本节包括详细的进行船上观测及测量的指导及建议。WMO(1991b)是另一方面的指导和建议的来源。分析研究从船上来的观测资料由WMO(1991a)及Wikerson and Earle(1990)给出。21.2.1观测要素承担气象观测任务的船舶,应能观测或测量下列要素并装置应有的仪器:(a)船位;(b)风速和风向;(c)大气压、气压倾向特征及其变量;(d)天气: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e)云量、云状和云高;(f)能见度;(g)气温;(h)湿度(露点);(i)降水;(j)海面温度;(k)海上风浪和涌浪:波高、波浪周期和波向;(l)海冰及/或需要时的船上结冰;(m)船的航向和航速;至于这些要素的观测次序,一般来说,因为仪器观测需要使用灯光,所以凡由仪器观测的要素,应排在非仪器观测要素之后进行观测,以利于眼睛适应黑暗环境。除气压外,其它要素的观测都应在基本天气观测的标准观测时间前10分钟内进行,而气压观测值则应恰好在标准观测时间读取。21.2.2需要的仪器适宜船舶使用的仪器如下:(a)精密空盒气压表或船用水银气压表;(b)干湿球温度表;(c)气压计,最好是微压计;(d)海水温度表以及用以获取海水样品的适当容器,或带有遥测指示器的持续浸在海水中的传感器(或接触船壳的传感器);(e)适宜于船上使用的雨量器。关于风力的观测,尽量用架设在具有代表性部位的风速表代替目视估计。除了在本章下面若干节中谈到的一些修改外,在船上使用的仪器应符合本指南有关章中所提出的要求或建议。提供给船上使用的气象仪器,应先由有关气象部门测试或检查。21.2.3观测时间在船上的地面观测照下列时间进行:(a)天气观测应在主标准时间:0000,0600,1200和1800世界协调时(UTC)进行。如需要外加观测应在中间标准时间0300,0900,1500和2100(UTC)进行一次或数次。(b)当主要标准时间在船上有实际困难不可能进行天气观测时,可以在尽可能接近主标准时间的具体时间进行观测。在特殊情况下观测甚至可以早于主要标准时间一小时,例如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为保证海岸无线电台的值班员能在下班前收到传送的电报。在这些情况下观测和实际的时间均应指明。(c)当风暴迫近或盛行时应在主标准时间之外加密观测。(d)当遇到突发性危险天气时,应不管观测的标准时间,立刻进行观测并发报。21.2.4船上自动观测船上用的自动或部分自动观测传输系统已研制出来。采用两种基本操作方式:(a)用人工观测然后输入处理装置(标准的是个人电脑),按需要编码和自动格式化或人工初始化输入;(b)用第一章所述的标准自动气象站方法进行观测。船的位置、航向及航速,从航行系统中取得或者单独从卫星导航系统(GPS)计算出来。这种观测数据可根据通讯设备情况或者完全自动的,或者人工初始化进行传输。卫星通讯系统现在已广泛使用来传播船舶的观测信息。有三种方法可采用:(a)通过气象地球同步卫星(GOES,METEOSAT,GMS)的国际资料收集系统(IDCS),此系统主要由气象机构建立,在预定的时间程序中1小时1次,按全自动传输方式传送资料仅此一个传送通道,其误差率可能比较明显;(b)商用卫星系统,例如INMARSAT,这些系统很可靠并提供二通道通讯,但常需人工起动;(c)Argos系统,这系统主要为定位和资料传送设计的,同时限制在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极轨卫星的数量及轨道特征内Argos能被用作船舶气象资料的通讯及处理(WMO,1989a)。21.2.5风风向风速的观测可以或者目测或者用风仪或风的自记仪器。安装在船上的仪器应观测10分钟的平均读数。当观测是从走航的船舶上取得时,必需分辨出相对的风和真正的风。对所有气象目的必须报告真正的风,一个简单的向量图或一个表可以用来把观测到的相对的风和船舶的航向航速计算成真风。在实用上这种向量转换常是风报告误差的来源,专用的计算尺及手用计算机,也是好用的。程序可储存在小计算机内,由风速表观测到的风速应该修正到有效高度(WMO,1989b)。21.2.5.1目测目视估计通常以海面的外观为判断依据。风速参考蒲福风力等级表中每一级风力的特征(见表)得出;风向则通过观察海浪的波峰取向,(即风生波的波峰取向而不是涌浪取向。)或被风刮起的浪花的条纹方向来确定。蒲福风级表中各风级的特征指的是开阔海洋的情况,在实用上目测风向质量很好。波浪高度本身并不总是一个可靠的依据,因为它不仅决定于风速,还取决于风的吹程和风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浅海的深度和海中出现的涌浪。因此可用蒲福风式风级与海况的关系来估计,但这种关系还要受到几种别的因素的影响。在估计风速时一般必须考虑到的因素是:在风增强与海浪上升之间的滞后,暴雨使风对海面的影响减弱或变缓和;以及强表层流(例如潮流)对海面外观的影响。由于潮流以及陆地构成的屏障影响,海面状况的判据在浅海或在近岸区会变得不大可靠。在这些地点或在海面情况看不见时,船上相对风的蒲福风力可以根据风对声音的影响、对旗帜之类船上目标物和船上烟囱排放的烟等的影响来估计。在后一种情况下,也可估计相对风向,例如通过观察烟囱排烟情况来估计。有了这些估计值,即可据以算出真风的速度和方向。蒲福风力等级表风级术语名称相当风速可用于观测的征象m/skn船上观测(开阔海区)0静风(Calm)00.21海面如镜1软风(Light air)0.31.513海面形成鱼鳞状涟漪,但尚无飞沫状峰顶2轻风(Light breeze)1.63.346小波虽短,但已显著;波峰顶呈玻璃状,但未见破碎3微风(Gentle breeze)3.45.4710出现大的小波,波峰顶开始破碎,有玻璃状飞沫;间或出现白浪4和风(Moderate breeze)5.57.91116小的波浪变成较大的波浪,频繁地出现白浪5清劲风(Fresh breeze)8.010.71721出现更显著的长峰中浪,形成许多白浪(偶尔出现激溅浪花)6强风(Strong breeze)10.813.82227开始形成大浪,白色的波峰飞沫到处可见(可能出现激溅浪花)7疾风(Near gale)13.917.12833风浪涌起,风开始把碎波的白色飞沫吹成沿风向伸展的条纹8大风(Gale)17.220.73440出现长峰大浪,波峰边缘破碎成浪花,飞沫被吹成沿风向伸展的明显条纹9烈风(Strong gale)20.824.44147形成大浪,沿风向形成浓密飞沫条纹,波浪波峰开始卷倒,激溅浪花影响能见度10狂风(Storm)24.528.44855出现长卷峰非常大浪,其所引起的大片飞沫沿风向形成浓白条纹;整个海面呈白色;海面波涛汹涌,咆哮轰呜;能见度受到影响11暴风(Violent storm)28.532.65663出现异常大浪(小的和中等尺度的船舶间或隐没于波浪背后),海面已被沿着风向的长片白色飞沫完全覆盖,波峰顶边缘全都被吹成泡沫,能见度受到影响12飓风(Hurricane)32.764空气中充满飞沫和激溅浪花,推进着的激溅浪花使海面变成白色,能见度受到严重影响21.2.5.2用仪器测量若把测风仪安装在船舶上,要使用风速和风向都能测量的仪器,并要求仪器能把横摇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对风杯风速表和阻尼风向标作适应性设计,能使船的纵摇和横摇只有轻微的影响)。对于船载测风仪器来说,要得到良好的安装位置在多数情况下是困难的。必须使船舶的上部结构、天线杆和桅杆产生的局部影响尽可能地减小,为此应把仪器尽量架设到船的前部,并且要尽可能架设得高一些,如果把仪器安装在桁条上,最好把风速探头和风向探头分立,以使桁条上的重量分布更均匀,而且这样有可能把仪器安装在舷外更远处。不管是安装在桁条上还是安装在固定于前桅的托架上,每一探头的安装位置与桅杆之间的距离至少应是桅杆直径的10倍。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一个好的办法是在前桅两侧各装一台仪器,并总是使用暴露状况更好的那台仪器。要是能办得到的话,一般认为前桅顶部是安装测风表的最佳位置。各种类型的轻便风速表间或也用于海上观测。其主要缺点是,这类观测仪器的暴露状况很难具有代表性,实用上它们测出的结果相当分散。只有了解在不同情况下船上气流的特性的观测员,也许能为进行这样的观测选择到最佳的观测位置并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风力的目视估计很困难或者不可能,例如,夜间对1、2级风的观测,使用轻便测风仪器进行观测的这种办法可能是有助益的。21.2.6大气压、气压倾向特征及其变量21.2.6.1观测方法气压可用精密空盒气压表或水银气压表测量。在使用水银气压表测量时,应当考虑气压表的“振荡”影响,即水银柱高度的迅速而有规律的变化。对此,读数时应考虑在读取测值时可取两组或三组读数的平均,每组包括水银柱在玻璃管中振荡时达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过去3小时的气压倾向特征和气压变量可由气压计,最好是带有1hPa刻度的微压计得出。作为一个替代办法,气压变量也可由水银气压表在3小时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依次得到的读数求出。气压和气压倾向应按hPa和hPa的小数一位报告。21.2.6.2仪器水银气压表实用中已表明在海上合适的安装和操作水银气压表很困难,从而目前很少在船舶上安装水银气压表。船上使用的水银气压表主要是定槽式水银气压表。船用气压表除了具有良好的气象站用气压表的那些要求外,为减少水银柱的振荡,还应当使其受到适当的阻尼。这可以对玻璃管下部和大部分管长的内径加以限制,利用毛细管作用来减振。船用气压表的时间常数可采用下述办法方便地进行估计:使气压表倾斜,直至能达到超过实际气压50hPa以上的读数;然后把气压表恢复到垂直位置,注意上面的气压差值降到超过实际气压18hPa时所需的时间,这段气压回降时间应在4至9分钟之间。空盒气压表和气压计所有空盒气压表应符合第一编第3章提出的一般要求,并应附有给出修正值的检定证书。如果有正值的话,此正值必须用到该仪器的每次读数上去。空盒气压表应能读至0.1hPa,不确定度范围应当不低于0.5hPa,校准误差应能保持在此容差之内至少一年。为避免因阵风或船舶过快移动引起气压急剧变化而造成自记曲线的过大偏差,仪器应增加一个内装阻尼装置,例如能容纳空盒的油浴或与杠杆机构相连的减振器。以阻止因阵风及船上的运动引起的气压快速变化形成宽的笔迹。21.2.6.3安装和管理水银气压表要使得船用气压表的安置情况满足第一编第3章中所提出的那些要求,常常是很困难的。气压表应挂在常平架上,其位置应尽可能接近船的浮体重心,要使仪器可自由地摆动、不易受到过往船员或乘客干扰的地方,而且那里的温度要尽可能地均匀。如果为保护仪器而在不观测时把气压表置于仪器箱内,则请务必注意,在再次进行观测之前,仪器至少应置于自由位置半小时。气压计空盒气压表和气压计应装在减震材料上,其位置应选在最少受冲击、振动和船体的运动影响的地方。一般说来,仪器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船的浮体重心,才能取得最佳观测结果。安装气压计时,记录笔支臂的取向应与龙骨线正交,以避免记录笔有摆离记录纸之虞。21.2.6.4修正应按规定预先作好准备,以进行下列修正:水银气压表(a)指示误差;(b)仪器的温度;(c)纬度(重力);(d)换算到海平面。这些修正值可以把附属温度表的温度和纬度结合在一张表内。修正时也可以使用戈尔德(Gold)修正计算尺。这是一种专用的计算尺,附在气压表上并与附属温度表合为一体,一次操作,它就能给出气压表的总修正值,同时也一并完成对海平面的换算。空盒气压表(a)标度误差;(b)换算到海平面;(c)温度(如有相应的修正表的话)。空盒气压表应充分地进行温度补偿,否则就应为它提供一张温度修正表;并配备测量温度的仪器。此外,还应备有海平面气压换算表。21.2.6.5误差源在第一编第3章已讨论过误差,但在船上在气压表的安装地点。风对气压的影响也可能引起显著的误差。把气压表置于密闭箱内,连接至一静压头,这种误差就可减小。水银气压表的另一误差源是当它在自由悬挂时出现的规律性摆动。这种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悬挂点的位置、气压表的摆动周期以及对于实际垂线的摆动幅度(此幅度比起相对于船的固定垂直轴的摆动幅度要小得多)。装在常平架上的气压表当它作规律性摆动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达15分钟或更长)而摆动幅度达到10时,可以现出高达4hPa的过高的读数。不过,若摆动幅度为2时,误差仅约0.2hPa。基于气压表的时间常数,气压表因在船的横摇和纵摇中升降时出现气压变化而引起的涨落是不重要的。对一个无阻尼的水银气压表水银柱弯液面的振荡,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船舶的运动使气压表受到的加速度在不断改变。因而在船上,业经一次修正过的无阻尼气压表读数的误差,可能会有从0.2hPa直至某些情况下的几hPa的变化。21.2.6.6用标准仪器校准水银气压表应经常在岸上用标准仪器进行校准(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并且应在适当的卡片或专门航行日志上永久保存所有这类校准的记录。空盒气压表和气压计应尽可能经常地在岸上用水银气压表或沸点测高表和一些标准仪器进行校准,至少3个月1次。所有这类检验的永久性记录,如果可能的话,应附在仪器上,并且在检验记录中还应包括诸如校准日期、进行校准的处所的气温和气压之类资料。空盒气压表和气压计要尽可能常常校准,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仪器的零点可能漂移,特别当仪器还很新的时候。21.2.7云和天气云和天气的目视观测,应按照陆地站的同样规定进行(见第一编第14章和第15章)。也要参考本章描述降水形态的附录。考虑到海上观测员大多数是志愿观测员,所以还应当提供关于如何进行这些观测的详细说明和观测须知之类资料。云底高度的观测在没有仪器设备可供利用时,就得靠估计。为了提高观测员对云底高度进行估计的能力,应当鼓励他们抓住每次可以按已知高度检查自己的估计能力的机会。例如,当看到一块云的云底遮断一段多山海岸时就可以做这样的检查(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云底在山上比起在海上或许要低一些)。通常,用探照灯观测云高的方法在船上的利用价值很有限,这是因为船上可用的观测基线很短。那种观测时不需要使用基线的仪器更适合在船上使用,例如,用激光云幕仪测云高(见第一编第15章)。仪器必须安装得使在领航桥楼上值班的高级船员能够操作仪器和读数。21.2.8能见度在海上能见度的观测由于缺乏适当的目标物,不可能具有像陆地站那样的观测准确度。鉴于此在海洋站的天气报告里,通常只需使用粗的电码表。当能见度非常低的时候,在一艘大船上有可能利用船上的目标物来对能见度作出估计。不过应当考虑到,由于空气会受到船体本身的影响,这类估计很可能有差错。从更大的观测范围着眼,当沿岸航行时,陆地的出现对能见度观测将很有帮助。这时,如能在陆地上找到一些固定点,那么,这些刚隐没或刚显现的陆标的距离,就可从海图上量出。与此相似,在开阔海区如果看到了其它船只,而它们的距离又属已知(例如通过雷达测定),那么能见度也就可以由此得知。在缺少其它目标物的情况下,当从不同的高度观察到地平线的出线,这也可以作为估计能见度的一个依据。在使用这样的方法估计能见度时,虽然异常折射会给估计结果带进误差,但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唯一可用的办法。在夜间,航标灯的出现可对能见度的估计提供一个很有用的标志。当能见度在各个方向不一致时,应对能见度最低的方向进行估计或测量,并把这个情况在航海日志中作适当记录(由于船上排放的烟而使能见度降低的情况除外)。关于能见度仪器的一些资料已在第一编第9章给出。只有所有基线或光路短到足以在船上实际使用的那些类型的仪器,才适合于海上观测之用。然而遗憾的是,船上排出的废气以及船的加热作用影响,其观测资料可能会缺少代表性。21.2.9空气温度和湿度气温和湿度的观测应采用通风良好的干湿表,其他测量湿度的仪器一般不适用,测量仪器必须很好地暴露在来自海上的新鲜气流中,它们要是未曾与船接触或未在船上流过的气流。干湿表还应外加防护罩,以对辐射、降水和浪花充分防护。把手摇干湿表或通风干湿表暴露在船上桥楼的向风侧,一般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如果使用的是人工操作的干湿表,那么,必须尽快在通风停止后读取温度表的示值。若是使用百叶箱,就得用两只,在船的两侧各牢固地安装一只,以便在观测时可以在迎风侧进行。用这种方法,温度表可以完全暴露在未受人工热源和水汽源影响的气流里。也可使用一只轻便百叶箱,船的哪一侧向风就把它挂到那一侧,以获得同样的良好暴露。系在百叶箱内湿球温度表上的细棉布和吸水绳应至少每周更换一次,在风暴天气应更换得更频繁。关于通风干湿表的一般管理,应按照第一编第4章提出的建议进行。供湿球温度表用的水应是蒸馏水。如果蒸馏水不能及时获得,那么,由凝汽器制取的水通常比普通淡水更合用。通风干湿表在实用上比百叶箱能得出较好的结果,因为在船舶上百叶箱不易安装得好。21.2.10降水关于海上测量降水的问题,已在WMO(1962,1981a)中论及。作为对船上观测员的一种帮助,附录中给出海上降水的描述,作现在天气报告用。21.2.10.1测量和仪器完整的降水测量包括降水量测定和降水持续时间测定两个方面。降水量应当用适合船上使用的雨量器测量,最好每6小时取一次读数。10mm降水量的读数分辨率应为0.2mm;更大的降水量应能读至总量的2%,要求的准确度与分辨率相同,降水持续时间应以5分钟为单位记录。由于船的上部结构的气动力效应、横摇和纵摇影响、浪花飞溅到船上以及船的位置在不断改变,要在船上可靠地测量降水是很困难的。供船上使用的降水测量仪器的制作和安置,应使上述前三项影响能够尽可能避免或减低到最低程度。从固定站(灯船、海洋站船、大型浮标、观测塔等)得到的降水测量资料是特别有价值的。因为在这些资料中没有船的移动影响,从而可以不加处理地用于气候学分析。不过,观测平台的运动问题和海盐污染影响仍是要考虑的。常平架雨量器供船上测量降水用的最普通的仪器是常平架雨量器。但是,把雨量器安装在常平架上的这种安装方式并非很有效,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因为它不能使仪器在所有时间都能保持水平。至于高效常平架装置,则非常复杂且费用昂贵,只能在特殊船舶上使用。因此一般说来,当在船上使用雨量器时,采用带有遥测装置的固定安装的雨量器,似乎是一较好的折衷办法。锥形船用雨量器锥形船用雨量器通常被固定在桅杆高处,用塑料管把雨量器接到的雨水导至放在远处甲板上或舵手室里的集水器里。只要注意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这样的装置用来测量降水是很有用的。此雨量器的接水口应位于与船舶甲板平行的平面上。自记雨量计现在供海上观测用的自记雨量计有两种。一种是把接水器装在室外,而记录器则装在室内。雨水由一导管从接水器导至位于记录器近旁的贮水器,贮水器内有一浮子,由与浮子相连的记录笔把贮水器内的水位变化,记录到自记转筒上的记录纸上。当全部贮水量达到相当于20mm的雨量时,贮水器内的雨水由虹吸管自动排尽。另一种是电接式,其雨量器和记录器用电学方法连接。这种仪器的接水器接到的雨水暂先贮存在一个贮水器里,当贮水量达到相当于0.5mm的雨量时,液面升高触及探针使电路接通。然后,电动机使进水阀关闭,同时打开排水阀。等贮水器里的水被全部排除后,各阀门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同时向记录器发出一个脉冲。这类仪器在使用时的局限性在于,当船舶或浮标的运动所引起的水面摆动而不是水位平稳地升高使电路接通时,就造成测量误差。这一缺点,可以用蠕动泵来克服。蠕动泵每次排出固定的水量(而不是贮水器内所有存水),电路即接通。这样,电路对贮水器内水面的摆动就不那么敏感。这里不再有阀门的维护保养问题。降水的雷达观测要求使用窄波束雷达并与附加的特殊装置同校准用的雨量器配置一起调制雷达工作状态,从而作出修正。船舶上装备的用于其它目的的雷达不具备这种功能,把它们用于定量测定降水并非其正常的业务。安装安装仪器时,应把前面所述的三项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作为要求。对于船载雨量器来说,把其架设位置尽可能选到靠近船的头部的位置,并且尽可能架设得高一些似乎是有效的。不过只要能做到使管理容易,采用其它安装方式也可以。21.2.10.2海上降水强度自记雨量计自然可以用来测量降水强度已通过试验得以建立能见度和大体连续的云区所降下的小到中等强度的降水之间的关系。不过在其它条件下,例如阵雨天气,至今尚未弄清彼此之间的可靠关系,甚至在前一种条件下,观测员也应当意识到,根据对海上能见度的估计,是很难以足够的精密度对降水强度作出满意的估计的。21.2.11海面温度这里要观测的温度,是代表海洋表面之上的混合层内而又接近海洋表层的温度。观测海面温度要十分仔细。因为在气象观测中,通过这项观测要获得其与海面气温之间的差别,其观测结果可为海洋性气团低层的温度、湿度层结和其它特征给出一种度量。由于这些原因,海水温度表测出的温度,应能读至0.1。由于船舶的大小、航速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在仪器费用和操作维修简便性方面又要考虑,所以至今还没有可能采用一种标准的仪器来观测海面温度。海面温度可用以下方法观测:(a)用一种特别设计的海水吊桶取出表层海水的水样进行温度测量;(b)读取船上冷却装置所吸海水的水温;(c)把一电测温度表直接或通过船壳暴露在海水中;(d)使用装在船上的红外辐射仪对着海面向下观测。许多年来一直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是(a)和(b)。对于由这两种方法测出的温度中存在的差别,已经作过研究(WMO,1972)。研究报告表明,用入水口吸水法测得的温度比海水吊桶取样法测出的温度平均高出0.3。在最近几年里,由于船舶的航速和高度都有所增加,方法(c)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由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一致性最好。关于辐射仪,尚未用于日常观测。在上述所有方法中,以冷却器入口吸水法为最不理想。所以,用这种方法观测海面温度时,如果要得到好的结果,需要很小心。21.2.11.1海水吊桶观测时把吊桶从船的一侧放下,盛进海水样品后再提回船上,然后用温度表测出海水样品的温度。海水样品应取自船的背风面,并远在船体所有排水口的前方。当温度表达到了水样温度后,就应尽快地读取其示值。当吊桶不使用时,应把它挂在背荫处,让桶内的海水排尽。海水吊桶应设计得确保它在收集水样时能让海水在桶内流进流出,而且要确保由于辐射和蒸发而引起的热交换要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所伴用的温度表应具有快的响应特性,并易于读数,最好还应把它长期固定在吊桶内。如果必须把温度表从吊桶内取出读数,它应该具有小的热容量,应在其球部附设一容积足够的容器,这样从吊桶中带出来的水的温度,在读数时就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变。吊桶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应由征募观测船的组织作出评价。可以预期,设计良好的海水吊桶(不是简单的帆布吊桶或其它简易结构),能在很多条件下满足使用要求。不过,同那些附设在船上的仪器相比,吊桶使用起来不甚方便,而且有时还受天气条件的限制。21.2.11.2吸水管温度表和水箱温度表在建造船只时就安装在冷却装置吸水管内的温度表,通常不适合用来测量海面温度。因此,负责征募观测船的世界气象组织会员国应当在得到有关海运公司同意后,在船上另行安装适合于这方面测量要求的温度表。这样的温度表最好装在特殊的吸水管内,此吸水管要在所吸入的海水和温度表球部之间提供充分的热传导。当直读式温度表是用固定安装方式装在吸水管内时,应提醒观测员注意由于视差而可能产生读数误差。如果配以遥读系统,在其他地方(如在发动机房内或在桥楼上)显示温度表的示值,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观测员还应当了解,对于吃水很深的船只来说,或者当表层海水中存在显著的温度梯度时,从所吸海水中测到的温度,与贴近海面的温度常有相当大的差别。最后还要指出,船只停航时当然不宜进行吸水测温,因为那时没有进行冷水循环。船底海水腔是附设在船底的一蓄水空腔,作为吸水管的终端,就可用以观测吸水温度,那里是最适合于安装遥读式温度表传感器的部位。如果不用船底海水腔,也可以在船的壳体内设一水箱,箱上开一些小孔使之与外面海水相连通,这就同样可以进行海水温度测量。采用这类装置测温时,存在着前面所述的一些限制。21.2.11.3船壳温度表附设在船的壳体上的船壳温度表一种非常方便而又准确的测量海面温度的测温仪器。它们必需是遥读装置,传感器可以使用“穿壳”连接线放在船壳外侧直接与海水接触,或者附在船壳内侧,从内面感测外面的海水温度(即所谓“帽贝”式测量)。用这两种方式得到的测量结果表明,它们彼此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只是“穿壳”式测量的响应比“帽贝”式的稍快一些。仪器的传感器必须位于船的所有排出口的前方水面下1至2m深处。当船的吃水深度有可能出现大的变化时,需要使用的传感器或许应多于1个,这对安装和布线都将带来不少困难。因此,仪器的安装布线工作最好在造船时一并完成。对于“帽贝”式仪器来说,其后续安装工作,可不必在船只进入干船坞的情况下就能进行。21.2.11.4拖曳温度表现在已经提出了几种把遥读式温度表的传感器拖曳到海水吊桶采样点上的办法。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把连接电缆拖到船上以及把传感器暴露在海水中的方式有所不同。电缆必须能经受得住传感器的曳力,同时,在可能出现的被拉紧的情况下,仍要能可靠地通电。早先的设计,是用很厚的纺织尼龙绳裹覆高抗拉强度的双心电话电缆,新近的设计是利用普通的灌水用聚氯乙烯软管,把双股导线松弛地贯穿其间。将传感器用一只小吊篮浸入海水中,传感器外面用橡胶液处理过的猪鬃疏松地包裹,以防止受到冲击或振动而引起损坏。它无需一直浸沉在水中,所以吊篮上有两个小孔,以便海水缓慢地泄出。吊篮内的水约需8秒钟才能排尽,这样,周期为23秒钟的波动,就不会对测得的温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另一种设计中,不用海水吊篮而用一软管来提供传感器所要求的暴露状态并使之得到防护。软管内径为12mm,在沿软管的最后23m的长度上,开有若干个直径为8mm的孔。软管的末端,除留一小的排水孔外,其它部位都加以封闭。传感器用系在软管末段的一根绳子稳定在管内,当软管沿海水表层平稳地移动时,海水进入管内并流过传感器。以上这些装置所提供的温度数据,与准确的海水吊桶得到的测量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使用起来很容易。然而,由于经验有限,现在还没有得到有关这类装置可能被海中废物之类东西缠住或堵塞的资料。因此,或许有必要象海水吊桶测温那样,每次使用后要及时作些清除工作,并使之处于备用状态。21.2.11.5辐射计任何物体都因其有温度而以红外辐射的形式释放热能,此能量的大小和辐射线的波长取决于该物体的温度及其比辐射率。因此,对红外辐射产生感应的辐射仪可用来测量任何一种物体的温度。当把辐射仪朝向海面时,由于水的比辐射率接近于1,它所测出的仅是厚度约1mm左右的海面最上层的温度。海面的这一最上层,常被称为海洋表皮层。在海洋表皮层以下的几厘米内,特别是在相对来说是无风的情况下,常可出现很大的温度梯度,其最低温度位于此层的层顶。用辐射仪观测时,辐射仪可以手持(向前或向下)、装在船头或装在伸到水面上方的悬臂上,或者由飞机或卫星携带。辐射仪的测量结果通常并不代表前面所定义的海面温度,而是海洋蒸发表面上的温度,这类仪器现在只有少数船舶在使用。21.2.12海浪和涌浪本节的主题是定义波的特性及对它们的目视观测方法。在4.3节,简要提到锚定浮标的自动测量方法,虽然它们用于其它类型的平台上。21.2.12.1海浪的定义和描述风浪(Wind wave)在产生波浪的风场内的某点所观测到的波系。涌浪(Swell)在远离产生波浪的风场的某点所观测到的波系,或当产生波浪的风场已不再存在时所观测到的波系。波长(Wave Length)相继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率,它等于波浪周期乘以波速。波高(Wave height)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波浪周期(Wave period)相继的两个波峰通过某一固定点的间隔时间。波速(Wave speed)单位时间内某个波浪移过的距离。海浪观测方法是指对每一个可以辨认的波系,即风浪和涌浪(主波和次波)的海面波动特性进行测量或估计的方法。海面波动特性包括:(a)波向(Direction)(波浪的来向),观测时像风向观测那样,按0136分度;(b)波浪周期(Wave period),以秒计;(c)波高(Height)。观测不同波系的波浪特征的下述方法,应作为一种观测指南使用。海洋风成波是以很大的系统出现在海面上的。它的确定,既与产生波浪的的风场有关,也与观测点的相对位置有关。只要记住风浪与涌浪之间的差别,观测员根据波浪的方向、外观和周期,对可以辨认的波系应能作出区分。图21.1在波高计上记录的典型的海浪和涌浪图21.1是自记波高仪绘出的一条典型曲线。它表示了在某一固定点上面的海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即观测员所看到的海面上的某浮体的上下运动。当海面被风激起风浪时,此图给出了海面的常见外貌。波浪总是以不规则的波群行进的,波群与波群之间则往往有一个距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波长的轻浪区。风浪波的不规则性要比涌浪波的大,而且在风浪中可以看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整的波浪组成的各波群的移动方向,彼此可相差多达20或30。不过,这在波高仪的记录中显示不出来。此外,由于交叉浪的干扰,风浪波的波峰会多少变短一些。涌浪波的外观比较规则。它们总是以相当规则的次序朝着确定的方向行进,而且一般来说,其波峰又长又光滑。未被扰动的典型涌浪波,可在无风或几乎无风的海区观测到,其出现时间为几小时到一天或更长。在大多数海区,风浪和涌浪是混杂在一起的。若试图观测每个可以辨认的波系风浪和涌浪各自的波浪特征,观测员应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风浪波和涌浪波的较高部分有类似之处,它们的波峰都较长,周期都较大。这一情况的存在,很易使观测员把不同波高、周期和波向(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海面波系)的波组分成两种不同的波系,把比较小的波浪当作风浪,而把比较大的波浪当作涌浪。但是,这样做是不对的。风浪和涌浪之间的区别,应根据以下判据之一来做出:波向(Wave direction)如果波型多少有点相似(特别是在波高和波长方面)的所有波浪的平均方向与外观(特别是在波高和/或波长方面)不同的波浪的平均方向相差30或30以上,那么,这两组波浪应按不属同一波系考虑;外观和周期(Appcalance and period)当以规则的外观和长波峰为特征的典型涌浪波,大致在20的范围内沿着风的方向到来时,如果其周期比现有风浪中较大波浪的周期至少长4s,则应把它们视为不同的波系。波系的平均周期和波高,应根据特征明显的波来测定。特征波是位于那些由成形良好的波浪组成的波群中心的那些较高的波浪(图21.1)。至于波群与波群之间的那些外观平坦而成形又很差的的波浪(图中的A),则应从记录中全部略去。这里需要确定的是,大约1520个位于每个波群中心的成形良好的波浪的平均周期和平均高度。当然这些波浪不可能是连续的,在风的作用下,在一些较大的波浪的顶部会出现形如波浪的较小扰动(B)。这样的扰动,清晰可见,亦应忽略不计。有时可以见到一些波浪高出周围波浪中突起(C),这样的波浪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二、三成群地出现。观测员不应仅仅注意这些最高的波浪,为求出大约1520个波浪的平均波高和平均周期,还应当考虑那些由成形良好、高度中等的波浪组成的波群。这样,所报告的波高必将小于观测到的波浪中得到的最大波高。平均而言,10个波中有一个波的实际高度总要超过报告的波高。观测员必须记住:只有得到了测量结果或作出了相当好的估计,才能记录下来,粗略的推测,没有什么价值;观测资料的质量必须优先于观测资料的数量;如果3个要素(波向、周期、波高)中只能测出2个甚至1个,或者确实是作了很好的估计(例如在夜间),那么,据实提出的报告仍是有价值的。凡此种种,在用下面所述的各种方法进行观测时,都必须予以重视。21.2.12.2从普通商船上进行观测波向 波浪的来向,在船上很容易发现,先沿波峰扫视,再转90,面对前进中的波浪。这时观测员所面对着的方向,就是波浪的来向。周期 这是在航行中的商船上可以实际测量的唯一要素。如果有一只停表可供使用,仅需一个观测员就行,否则就需要有两个观测员和一只有秒针的手表。观测员可在离船较远的水面上找一漂浮着的小物体,要是没有更好的漂浮物可用,则常可找到一醒目的泡沫,只要它在观测所需要的几分钟内可被辨认就行。当目标物出现在波浪顶部时,观测员开始用表计时。随着波峰前移,目标物将落进波谷中消失,接着在下一个波峰上出现,其后又如此等等。每当目标物出现在各波峰顶部时,随即记下其出现时间。这样的观测要尽可能持续更长的时段,通常只有当目标物因船只在航行而变得距船远得无法辨认时才停止。显然,只有一开头就在船头上选择能清楚地看到的离船尽可能远的目标物,才能得到最长的观测时段。另一个方法是观测单个波群的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明显周期,观测时用表连续计时:当一个波群中最后一个明显的波峰过境或预先选定的目标物消失时,停止计时;然后,当一个新的波群的第一个明显波峰过境,又再开始计时。观测员要对周期一一计数;直至总数至少达到15或20个为止。当周期小于5s而风速又较小时,上述观测可能不易进行。不过,与那些周期较长的波浪相比,这样的波浪并不重要。波高 只要有一些经验,就可以对波高作出相当好的估计。在对波长比船体短得多的波浪进行波高估计时,观测应在船中取尽可能低的观测位置。这样的位置最好取在受纵摇影响最小的船的中部,并应在船的朝着波浪来向的一侧。观测的时间应利用船暂时中断横摇的那一间歇,这样的时间间隙在船上是时常会出现的。当波浪比船体还要长时,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因为这时船会作为一个整体被抬到波浪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观测员要上下移动观测位置,直到船只处于波谷并垂直于波谷,而迎面来的波浪又恰好在水平视线上出现时(见图4.2),才能取得最佳观测结果。这时,波浪的高度就等于观测员相对于他下面的水平面的高度(图4.2中的(a)。如果观测时船正在浪中倾侧,则务必确保趋近船只的波浪波峰正好位于船在垂直于波谷的一刹那间的观测视线上。否则,所估计的波高就会过大(图21.2中(b)。图21.2船舶倾侧对估计波高的影响最难于观测的情况是,波浪长度超过了船体的长度,但波浪的高度却很小。这时只有尽可能靠近这种水面才能对其高度作出较好的估计。但是,即使是这样,也只能进行粗略的观测。21.2.12.3从海洋观测船上及其他专用船舶上进行观测海洋观测船按规定装备适当的记录仪器,然而,假如要进行目视观测,以上程序应该遵循,并且船应该头向波来的方向停止。测量波浪周期时,可抛一目标物于一边;测量波高时,应在船的中部一侧涂上一些标志(相隔半米),借助于这些标志,就可测出从波峰至波谷的波浪高度。波长最好通过施放浮标的办法来测定。此浮标应漂浮在船后这样的距离上,使得连续的两个波浪的波峰能够同时通过浮标和观测员,这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波浪的波长。波速可通过测定一个波从船尾至浮标的行程所需要的时间来求出,计算时要扣除船的航行速度。21.2.12.4近岸水域中的波浪用于沿岸水域海面的附加定义是:碎浪(Breaker):浪因其进入水深约为波高的两倍极浅水域而引起的整个崩坍。拍岸浪(Surf):海岸线和碎浪的最外缘线之间的破碎波浪。破损风浪(Breaking sea):于风的作用,波浪由于遇到潮流的逆流而变得更陡峭,波浪由于进入还没有浅到足以产生碎浪的浅水区而变得更陡峭,因而引起波峰部分崩坍。从海岸站进行波浪观测,不能指望其对开阔海区的海况具有代表性。这是因为波浪要受到海水深度的影响、潮汐的影响以及一些陡峭的暗礁和突堤之类物体的反射影响。此外,观测位置还可能会受到一些岬角或隐约可见的浅滩的遮挡,而它们又都会影响波浪的高度和运动方向。关于这些现象的详细说明,已在(WMO,1991a)中给出。尽管存在着这些困难,如果仍然在岸上进行海洋观测,那么就得按照海上观测所用的同样方法选择波浪。如果所得观测资料要供波浪研究之用,则应在观测记录中注明观测时的精确的海水平均深度以及当时的观测时间。21.2.12.5海浪和涌浪术语下列术语,除在测报编码中不使用外,建议在为海运、出版物以及领航员等提供天气情报和预报中使用。用于涌浪长度:短(short)涌 00m中(Average)涌 1000m长(Long)涌 200m以上用于涌浪高度:轻(Low)涌 02m中(Moderate)涌 24m狂(Heavy)涌 4m以上用于风浪高度:无(Calm)浪(平静如镜) 0微(Calm)浪(起涟漪) 00.1m小(Smooth)浪(小波) 0.10.5m轻(Slight)浪 0.51.25m中(Moderate)浪 1.252.5m大(Rouhg)浪 2.54m巨(Very rough)浪 46m狂(Hight)浪 69m狂(Very high)涛 914m怒(Phenomenal)涛 14m以上在以上所有各类情况,如长度或高度正好为边界值,则其类别均归入较低的一挡。即,高度为4m的海浪称为大浪而不称为巨浪。当海面状况是如此混乱,以致上述描述性语中没有一个可以适用时,则应使用术语“乱浪”或“乱涌”(confused)。21.2.13海冰在海上可能会遇到几种形态的浮冰。最普通的浮冰是由海面冻结形成,名为海冰。浮冰的其它形态是河冰和陆源冰。河冰可在港口和海湾碰到,在那里,它受潮流的支配而不停地运动,通常只会对航运构成暂时的障碍。陆源冰在海上以冰山的形态出现,这将在下面单独讨论。冰山和海冰对航运都可能构成危险,而且总是要影响航海。海冰还会影响海洋和在其上空的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的正常过程。各年的海冰冰盖范围可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这对邻近洋区和世界上广大地区的天气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气象学和海洋学工作者们对于海冰的分布状况都有着相当大的兴趣。尽管卫星摄影已使人们对海冰的覆盖范围的广泛了解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从海岸站、船舶和飞机进行的观测,对于卫星观测所需要的“地面真值”的建立,仍然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对于浮冰的观测,几乎还完全依赖于目视估计。仅有的仪器观测资料,是利用常规雷达以及像被动微波探测仪或机载侧视雷达之类新技术装备取得的。不过,冰山对于雷达辐射能来说是一种不良反射体,未必总能被探测到。21.2.13.1海冰的形成和发展厚度小于30cm的海冰结冰的第一个迹象是在水面几厘米的薄层内出现冰针或冰片。通称为片冰的这些冰针大量形成后,海面就呈现油状外观。随着海水继续冷却,片冰凝聚成油脂状冰,这种冰的外观无光泽。在接近冻结但还尚未结冰的情况下如出现降雪,海面就会被覆盖上一层冰凌。这些冰形在风和波浪的作用下,可以重新组合成白松冰团,在分类时,这些冰形都归入初生冰一类。进一步变冷,就形成冰皮或尼罗冰,此时的成冰速率取决于海水变冷的速度及盐度。当低盐度海水冻结成薄的脆冰层时就形成冰皮,这样的冰层几乎不含盐份。而当高盐度海水冻结时,特别是如果此冻结过程很快而风又非常小时形成的冰层具有一定的弹性,这就是尼罗冰的特点。后面这种形状的海冰,按其厚度还细分为深色尼罗冰和浅色尼罗冰两种,浅色尼罗冰发展得较为充分时,其最大厚度可达10cm。冰皮或尼罗冰在风和波浪作用下破裂后就成为饼状冰。其后,饼状冰可进一步冻结并加厚,形成灰冰和灰白冰,后者的厚度可达30cm。所有以上这些形态的海冰总称为初期冰,它们在风暴天气条件下,还会碎成大小不同的冰板或冰盘。厚度为30cmg至2m的海冰海冰的下一个发展阶段称之为一年冰,并被细分为薄、中厚、厚三类。薄一年冰具有30至70cm的厚度;中厚一年冰的厚度范围为70至120cm;而在极地地区冬末的厚一年冰,厚度可达2m。老冰厚一年冰在经历了冰雪消融的夏季之后还能幸存下来,此后,它就被归入老冰一类。根据这类浮冰已存留了一个夏季还是更多个夏季,老冰又被细分为二年冰和多年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