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2009统计年鉴.doc_第1页
开县2009统计年鉴.doc_第2页
开县2009统计年鉴.doc_第3页
开县2009统计年鉴.doc_第4页
开县2009统计年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县统计年鉴2009目 录2008年开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一、常用指标综合经济(15)人口、就业及社会保障(17)招商引资、对口支援(20)工业经济(21)贸易、金融(24)开县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与重庆市人均水平对比(25)开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占重庆市的比重(26)二、综 合开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27)开县国民经济内部结构(32)开县财政一般预算收支情况(33)三、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3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主要农产品产量(40)粮食总产量与人均水平(42)蚕茶果生产情况(44)营林生产情况(45)畜牧业生产情况(46)农业现代化情况(52)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53)水利工程基本情况(55)四、第二产业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56)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品产量(60)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能源购、消、存(62)建筑企业生产情况(63)建筑企业财务状况(64)五、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开县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66)开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收支情况(67)基础教育基本情况(68)交通运输情况(71)卫生事业单位基本情况(72)科技发展情况(74)六、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5)50万元及以上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6)七、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78)八、人民生活农村住户调查主要指标(86)城市住户调查主要指标(88)九、行政区划和人口乡镇(街道)基本情况(90)乡镇(街道)人口状况(92)十、历史资料和横向对比资料1981年-2008年开县生产总值历史资料(94)1981年-2008年开县生产总值构成(96)1981年-2008年开县生产总值指数(98)开县1978年-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100)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及排序(106)十一、常用统计指标解释42008年开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开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开县调查队(2009年3月6日)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异常繁重的移民搬迁任务,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始终保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宏观调控政策,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开县生产总值11068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53324万元、 490295万元、3632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16.5%、15.9%。三次产业对开县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0.3%、50.9%、38.8%,分别拉动开县生产总值增长1.5、7.3、5.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5:42.8:33.7调整为22.9:44.3:32.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开县生产总值达到9610元,比上年增长14.3%。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06美元。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3%,其中居住、食品价格上分别上涨了4.0%、1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6%。 2008年开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 标 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05.3食 品 112.9烟酒及用品 100.8衣 着 101.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8交通和通信 10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6.5居 住 104.0年末全县就业人员61.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33万人,比上年减少1.5%;第二产业就业12.6万人,比上年增长20.0%;第三产业就业15.8万人,比上年增长17.0%。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69人,有3567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登记失业人员3350人,比上年减少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3万亩,比上年减0.5%;油料种植面积19.5万亩,比上年增2.7%;蔬菜种植面积20.8万亩,比上年减1.9%。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7486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种植业175830万元,比上年增长6.1%;畜牧业177278万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年粮食总产量579413吨,比上年增长4.5%;蔬菜产量268518吨,比上年增长3.9%;禽蛋产量11792吨,比上年增21.1%。肉类总产量87070吨,比上年增长12.8%;水产品产量7483吨,比上年增长2.9%。 2008年开县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 吨5794134.5蔬菜 吨2685183.9园林水果吨1700001.9禽蛋 吨1179221.1生猪出栏数 头9651755.7牛出栏数 头94295.8羊出栏数 只24647311.2肉类 吨8707012.8水产品 吨74832.9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1108616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实现工业增加值391306万元,比上年增长2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5户,比上年增加34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3078万元,现价增幅达36.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234万元,比上年增长28.0%。产品销售率为97.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县原煤产量210万吨,比上年下降10.9%;发电量28.89亿度,比上年下降17.3%;水泥100.44万吨,比上年增长16.7%。 2008年开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主要产品名称单位2007年2008年比上年增长%原煤万吨235.67210-10.9水泥万吨86.04100.4416.7墙地砖万平米28403256.1114.7套装门万套95.896.50.7发电量万KWH349124288858-17.3砖万块16084726881467.1鲜冻肉吨298293766126.3植物油吨205632488021大米吨6288050385-19.9面粉吨4063530023-26.1白酒吨4419535518-19.6服装万件319-鞋类万双1296.7150015.7茶叶吨791109338.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0.9%,比上年下降16.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902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实现利税总额30208万元,比上年下降24.4%;实现利润7287万元,比上年下降61.9%;总资产贡献率为9.1%,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7136元/人年,比上年提高11.7%。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8989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1家,年末从业人员3.65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2689万元,房屋施工面积301.6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73.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86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建设与改造投资682989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分地区看,城镇投资682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农村投资86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分行业看,全年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46.4%、28.5%和12.4%。工业投资223183万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29.0%,比上年增长15.4%。房地产开发投资85697万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11.2%,比上年增长28.2%。全县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10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43.1%。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52.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2%;竣工面积54.7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1%;商品房销售面积52.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5%;销售额101750万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为60090万元,比上年增长64.7%,占商品房销售额的59.1%。2008年引进内资项目33个,实际利用内资29.4亿元。引进外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370万美元,外资利用实现零的突破。到位对口支援资金2000万元。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495万元,比上年增长25.1%。 分城乡看,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0793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570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99834万元,比上年增长24.4%;餐饮业零售额74286万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他行业零售额12374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5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增长47.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42.1%;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28.1%;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48.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48.9%;汽车类比上年增长29.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852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31公里,三级公路126公里。全县乡镇客车通达率为10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8403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8%;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801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8%。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辆拥有量达到16179辆,其中私人汽车13022辆;民用轿车拥有量达到6716辆,其中私人轿车5566辆。 2008年开县客货运输量指标运输量比上年增长%货物(万吨) 678-2.2公路 643-2.4水运 352.9旅客(万人次) 1252-0.2 公路 1245-0.2 水运 74.8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7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2.9部/百人,比上年提高3.5部。互联网用户达到3.6万户。 全县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新城荣获“巴渝新十二景”称号,汉丰湖蓄水成湖。全年共接待游客2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8%;旅游业直接收入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七、财政、金融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822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43486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90.2%。在一般性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主要税种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1.1%、20.2%、38.4%。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59798万元,比上年增长51.6%。其中一般性财政支出20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9.7%。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分别支出49297万元、33864万元和209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26.2%和105.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87178万元,比年初增长18.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42072万元,比年初增长24.1%。人民币贷款余额296059万元,比年初增长0.2%,其中中长期贷款85501万元,比年初增长21.4%。2006年开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单位:万元指标年末数比年初增长%各项存款余额 148717818.3 #企业存款 176201-12.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4207224.1各项贷款余额 2960590.2 #短期贷款 203346-2.2 中长期贷款 8550121.4 #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 2121140.4八、城乡建设2008年末,新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21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人,城市人均绿地面积7平方米。新增硬(油)化公路208公里;完成农村人行便道120公里,直接受益农户8000户。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549处,有效解决了14.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移土培肥改良瘠薄坡地1.52万亩。新建沼气池6800口,带动“三改”5000户。农网改造覆盖面达70%。自然村全部通电话。建成康居农房620户,长沙镇福城村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九、教育2008年末全县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54所,小学565所。普通中学招生37198人、在校生103006人、毕业生30536人;小学招生25093人、在校生139238人、毕业生2429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小学毕业率99.55%;普通初中入学率98.36%,毕业率95.08%。 2008年全县高考上线7754人,录取5215人。其中,重点大学上线787人,录取683人。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16.9万户,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45.2%。年末卫生机构达15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2207张。卫生技术人员268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55人,注册护士725人。全县有122.48万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9.12%。全县体育人口达到61.01万人,占总人口的38.2%。我县运动健儿在市级比赛中获金牌6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59.72人,其中男性84.40万人、女性75.3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8%、47.2%;农业人口138.43万人、非农业人口21.2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86.7%、13.3%。200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5.16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85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2927元,比上年增长22.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29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人均工薪收入7135元,比上年增长14.0%;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315元,比上年增长64.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124元,比上年增长8.5%。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5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33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63元,比上年增长11.3%;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769元,比上年增长27.6%;人均转移性收入274元,比上年增长26.5%。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人均支出677元,比上年增张10.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42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用于衣着、居住、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等消费分别比上年增长16.0%、21.7%、16.5%、-4.2%和1.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8平方米。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331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4876人,参加失业保险23017人,参加工伤保险28666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9074人,发放低保金2602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46810人,发放低保金495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辖区土地面积3959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317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62平方公里。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超额完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县城区域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环境噪声平均为55.3分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10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滑坡应急处置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达39%。库区开县段水质保持稳定。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整治病险水库76座。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56人,比上年增长1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1人,比上年下降0.04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9.2人,比上年增加7.1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0人,比上年增加4.5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起,造成30人死亡;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8.3人,比上年下降5.7人。十三、移民、扶贫 2008年完成移民投资15633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当年完成库区移民搬迁安置26369人。复建各类移民安置房屋63.46万平方米,淹没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全面完成。实施移民技能培训900人,农村移民实用技术培训1200人次,创业培训60人,新增移民就业573人,基本消除库区城镇移民“零就业家庭”。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3217万元,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657公里,异地扶贫搬迁1040户。解决了5.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贫困人口减少13681人,贫困发生率7.2%。注:1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依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对我县2007年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农业生产数据进行了调整。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等价值量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其数值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委确定的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及计算公式计算。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限额以上贸易、住宿餐饮企业指批发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和零售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及年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6、从2006年开始,将村道公路纳入公路通车里程统计范围。7、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开县经济社会发展常用指标 (综合经济)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2008年2008年比2007年%一、行政区划1.乡镇(街道)个数个38382.村(社区)个数个508505-0.6 3.村民小组个360637082.8 二、开县生产总值(GDP)亿元89.54110.6814.4 1、第一产业亿元21.0225.337.3 2、第二产业亿元38.3849.0316.5 3、第三产业亿元30.1436.3215.9 一、二、三次产业比重-23.5:42.9:33.622.9:44.3:32.8 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GDP)元7689961014.7 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GDP)元5651693013.9 三、财政税收_1、地方财政收入万元415064822616.1 户籍人口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26130115.3 常住人口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36041916.4 2、辖区财政总收入万元724738460516.7 (1)国税收入万元310883483412.0 32开县经济社会发展常用指标 (综合经济)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2008年2008年比2007年% (2)地税收入万元191762432426.8 (3)财政直管收入万元222092544714.6 3、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4.634.35-0.68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8.948.6525.1 五、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1150.9-16.2 六、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亿元10.861538.1七、非公制经济情况(不含农户)-1、民营经济单位个数户160932043127.0 #非公企业户13411153-14.0 个体工商户户147521927830.7 2、民营经济增加值万元 49689765193422.3 3、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人118009117853-0.1 八、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210383319.4 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96161122916.8 开县经济社会发展常用指标 (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2008年2008年比2007年%一、人口状况 1.户籍人口万人158.45159.720.8 #农业人口万人138.53138.430.1 非农业人口万人19.9221.296.9 2.常住人口万人115.19115.160.0 3.外出县外人口万人40.6541.62.3 4.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万人34.8536.855.7 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0.3321.7 6.财政供给人口人28554287000.5#行政单位人员人520653071.9#事业单位人员人23348233930.2#教育人12255122510.0卫生人2398277915.9二、劳动与就业1、劳动力资源量万人106.76108.461.6#男16-60周岁万人55.7151.59-7.4女16-55周岁万人51.0547.34-7.32、全社会从业人员万人96.80 102.00 5.4 县外从业人数万人39.20 40.60 3.6 (2)县内从业人数万人57.60 61.40 6.6 第一产业万人33.60 33.00 -1.8 第二产业万人10.50 12.60 20.0 第三产业万人13.50 15.80 17.0 3.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万人46.90 49.00 4.5 #县外转移万人39.20 40.60 3.6 县内转移万人7.70 8.40 9.1 4.全年劳务收入亿元23.5 30.0 27.7 三、社会保障1.享受城镇低保的人数人24768 29074 17.4 2.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人43376 46810 7.9 3.城镇低保金发放额万元28592602-9.0 4.农村低保金发放额万元1054 4955 370.0 5.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人33000 33311 0.9 6.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人43000 44876 4.4 7.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人27149 23017 -15.2 8.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人28666 9.新农合参合人数人1031421 122483018.8 10.新农合参合率%75.389.113.8开县经济社会发展常用指标(招商引资、对口支援)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2008年一、招商引资-1、引进工业项目个数个52 18 引资额亿元38.30 38.60 2、引进商业项目个数个54 4 引资额亿元2.36 2.50 3、引进金融业个数个1 引资额亿元0.50 二、对口支援-对口支援到位资金亿元0.19 0.20 三、利用内资-利用内资项目个数个127.0033.00实际利用内资额亿元46.7029.70四、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1370开县经济社会发展常用指标 (工业经济)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2008年2008年比2007年%一、全部工业户数户302131674.8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417582.9 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户843741-12.1 3、个体私营工业户户2137235110.0 二、全部工业从业人员人52222563848.0 三、全部工业总产值万元860183110861628.8 四、全部工业增加值万元29962239130621.5 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9338622318315.4 六、规模以上工业经济- 1、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个417582.9 2、总产值万元32912043307828.0 3、增加值万元12130315723428.0 4、主营业收入万元32166042090230.9 5、税金万元21440229216.9 6、利润万元213747287-65.9 7、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67.1150.9-16.2 资产负债率%67.265-2.2 流动资金周转率次4.14.20.1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690567713611.7 产销率%97.597.2-0.3 七、规模以下工业经济- 1、主营业收入万元53832367638925.6 3、税金万元954519179100.9 3、利润万元88181671389.5 八、四大支柱产业-(一)能源工业-1、工业总产值万元3454003662056.0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40.133-7.1 2、工业增加值万元1518601610076.0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50.741.2-9.5 3、从业人员人1817415922-12.4 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比重%34.828.2-6.6 (二)建材工业-1、工业总产值万元28900036848327.5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33.633.2-0.4 2、工业增加值万元8384212690051.4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2832.44.4 3、从业人员人21357230618.0 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比重%40.940.90.0 (三)食品工业-1、工业总产值万元18772524028828.0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21.821.7-0.1 2、工业增加值万元540477218033.6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1818.50.5 3、从业人员人765482607.9 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比重%14.714.70.0 (四)轻纺服装工业-1、工业总产值万元1800068200278.9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2.16.24.1 2、工业增加值万元468023460401.3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1.664.4 3、从业人员人25015589123.5 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比重%4.89.95.1 开县经济社会发展常用指标 (贸易、金融)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2008年2008年比2007年%一、贸易餐饮业总户数8 1、贸易企业户28836727.4 2、餐饮企业户517649.0 3、贸易个体户3 4、餐饮个体户户214621590.6 二、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数人59514595750.1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8.948.6525.1 四、贸易业税金万元5438683225.6 五、当年出口额万美元1688211525.3 六、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125.74148.7218.3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亿元92.02114.2124.1 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29.5329.610.3 八、金融机构存贷差亿元96.21119.1123.8 开县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与重庆市人均水平对比2008年指 标 名 称单位按户籍、常住人口分类开县重庆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户籍人口693015648常住人口961017952二、人均农业总产值元户籍人口27992849常住人口33643268三、人均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元户籍人口3022956常住人口4193391四、主要农产品产量人均粮食公斤乡村常住人口740767人均肉产量公斤乡村常住人口111125人均水果公斤乡村常住人口273136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户籍人口30466337常住人口42257270六、职工平均工资元2292726982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8334126八、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23422885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22915709十、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912412269十一、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元户籍人口715012248常住人口991714051开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占重庆市的比重2008年指标名称单位重庆开县开县占重庆比重2007年所占比重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8.240.404.854.85年末常住人口数万人2839.00115.164.064.09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亿元5096.66110.682.172.16#第一产业亿元575.4025.334.404.32 第二产业亿元2433.2749.032.012.09 第三产业亿元2087.9936.321.731.72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045.2576.871.902.04粮食产量万吨1088.8557.945.325.12肉类产量万吨177.968.714.896.36工业增加值(现价)亿元2036.4039.131.92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064.0948.652.362.3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962.804.820.500.53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亿元1445.1025.981.801.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1263833开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指 标单位2007年2008年同比%一、土地、人口与劳动力土地面积平方公里3959 3959年末总户数万户49.0049.711.4年末总人口万人158.45159.720.8 #男性万人83.8884.400.6 女性万人74.5775.321.0#非农业人口万人19.92 21.296.9 农业人口万人138.52138.43-0.1年平均人口万人157.23159.091.2当年出生人口人2575222890-11.1当年死亡人口人559112509123.7人口自然增长率12.86.53-6.27社会从业人员数万人57.661.46.6第一产业万人33.6330-1.8第二产业万人10.512.620.0第三产业万人13.515.817.0 #城镇就业人员万人7.48.1510.1 #在岗职工人数万人4.214.8415.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0.340.34城镇登记失业率%3.893.69-0.2二、综合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格)万元895367110686814.4 #非公有制经济万元49689765193422.3第一产业万元2101602533247.3第二产业万元38379849029516.5工业万元29962239130621.5建筑业万元84176989892.7第三产业万元30140936322915.9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万元43955488348.4批发和零售业万元581567153217.1 住宿和餐饮业万元189442394517.6金融保险业万元2435626134-0.6房地产业万元4532253571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计算)元7689961014.7三、农业乡村户数万户40.440.36-0.1乡村从业人员万人74.1375.021.2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万人34.1531.92-6.5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公顷66104662130.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万元3646283874867.4四、工业全部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万元86018311086162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工业企业单位数个417582.9大中型企业个55小型企业个367094.4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万元32912043307828.0工业增加值(生产法)万元12130315723428.0主营业务收入万元32166042090230.9工业实现利税总额万元4281430208-29.4利润总额万元213747287-6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1150.9-16.2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公路通车里程公里803785286.1民用汽车拥有量辆134551617920.2 #私人汽车辆105771302223.1全社会公路客运量万人12481245-0.2全社会公路货运量万吨6596782.9全社会水运客运量万人6716.7全社会水运货运量万吨34352.9邮电业务总量万元326233671012.5固定电话年末用户万户22.3022.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