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讲 讲 义 义 雷敏生 编 2003 年 12 月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I 目 录 第一部分 量子物理初步 1 第一章 绪 言 1 1 1 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2 1 1 2 光的波粒二象性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 1 1 3 波函数及其统计意义 8 第二章 薛定谔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11 1 2 1 薛定谔方程及其定态形式 11 1 2 2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 17 1 2 3 一维线性谐振子 21 1 2 4 隧道效应 25 1 2 5 不确定关系 34 第三章 力学量的算符 36 1 3 1 力学量的算符 36 1 3 2 算符的本征值与本征函数 38 1 3 3 算符运算规则 40 1 3 4 力学量平均值的计算 45 第四章 原子系统 50 1 4 1 氢原子 50 1 4 2 电子自旋 59 1 4 3 全同粒子与泡利原理 6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II 第二部分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基本概念 64 第一章 热力学定律与热力学函数 64 2 1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64 2 1 2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加原理 68 2 1 3 热力学函数 71 2 1 4 麦克斯韦关系 74 第二章 热力学应用 78 2 2 1 气体的节流过程与绝热膨胀过程 78 2 2 2 热动平衡判据 81 2 2 3 单元系的相变 86 第三章 统计物理基本原理 92 2 3 1 粒子微观运动状态的描述 相空间 92 2 3 2 系统运动状态的描述 98 2 3 3 等概率原理 102 2 3 4 最概然分布 105 第四章 三种统计法的简单应用 110 2 4 1 麦克斯韦分子速度分布律 110 2 4 2 能量均分定理 114 2 4 3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 116 2 4 4 光子气体 119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 第一部分 量子物理初步 第一章 绪 言 量子物理 或者称为量子力学 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 诞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 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几乎 涉及到自然科学以及新技术的大部分领域 它的创立与发展极大地加 速了人类 20 世纪的文明进程 1900 年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先提出了量子概念 1905 年 爱因斯坦用量子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 1913 年 玻尔用量子论成功地 解释原子的光谱线 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一批物理学家 其中 许多是年轻人 的共同努力 建立起了量子力学 如下所列的科学家 就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 普朗克 德国 获 1918 年 Nobel 物理学奖 60 岁 爱因斯坦 德国 获 1921 年 Nobel 物理学奖 42 岁 玻尔 丹麦 获 1922 年 Nobel 物理学奖 37 岁 德布罗意 法国 获 1929 年 Nobel 物理学奖 37 岁 海森伯 德国 获 1932 年 Nobel 物理学奖 31 岁 薛定谔 奥地利 获 1933 年 Nobel 物理学奖 46 岁 狄拉克 英国 获 1933 年 Nobel 物理学奖 31 岁 泡利 奥地利 获 1945 年 Nobel 物理学奖 45 岁 玻恩 德国 获 1954 年 Nobel 物理学奖 72 岁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 1 1 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已经取得了很辉煌的成 就 有的物理学家甚至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了接近顶峰 但是 物 理学也面临着一些的无法解决的困难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1 黑体辐射黑体辐射 黑体 绝对黑体的简称 能够完全吸收一切电磁辐射 的物体称为黑体 困难 辐射场能量按波长 或频率 的分布是 19 世纪 物理学家无法用当时的理论 给予解释的难题 从经典物理出发 曾经提出过两个著名的经典公式 维恩公式 1896 年提出 T c T c u e 5 2 1 1 式中 u 是单位体积辐射场的能量 T 是辐射场温度 c 是光速 是电磁辐射的波长 和 是常数 该公式在短波部分与实验吻合 但在长波段与实验结果偏离 见上图 Wien 德国物理学家 获 1911 年 Nobel 物理学奖 瑞利 金斯公式 1900 年提出 Tku BT 4 8 1 2 式中 kB 1 38 10 23 J K 是玻耳兹曼常数 该公式在长波部分与 实验吻合 但在短波段与实验结果偏差很大 Rayleigh 英国物理学家 获 1904 年 Nobel 物理学奖 能 量 密 度 波长 Wien 线 Planck 线 Rayleigh Jeans 线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 2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实验证明 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一定值 时 金属中才有光电子逸出 右图 如果光的 频率低于该值 则不论光的强度多大 照射时间 多长 都没有光电子产生 该实验事实用经典物理学理论也无法解释 因为按经典电磁场理 论 光波的能量正比于光强 与频率无关 3 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 A H Compton 美国物理学家 获 1927 年 Nobel 物理 学奖 1923 年 康普顿用 X 射线照射轻元素发现 X 射线被电子散 射后 散射 X 射线的波长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康普顿效应 经典电磁场理论对此也无法解释 因为按经典理论 电磁波被粒 子散射后 其波长 频率 不会改变 4 原子结构与原子谱线原子结构与原子谱线 原子的核式结构已经为 粒子散射实验所证实 而且原子的光谱 线是一些分立的线系 例如 氢原子的光谱 巴尔末公式 22 H 1 1 R nn C n n n 1 2 3 n 2 3 4 1 3 上式中 C 是光速 RH是里德堡常数 按经典理论 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是不可能稳定的 因为电 子具有向心加速度 而电荷作加速运动时 就会辐射电磁波 这样 电子的能量将连续不断减少 其运动半径也将逐渐变小 最后电子将 落到原子核上 即原子将坍塌 而且 电子的能量是连续减少的 因此 原子的光谱应该是连续的 因此 对于原子的分立光谱线经典 理论也无法解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4 5 固体比热固体比热 实验表明 固 晶 体的比热随其温度趋于零而趋于零 即 0lim 0 V T C 1 4 此现象也无法用经典理论解释 因为按经典理论的杜隆 珀替定 律 固体比热与温度无关 是一个常数 它约为 24 J mol K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5 1 1 2 光的波粒二象性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普朗克的假设 量子概念的诞生 一 普朗克的假设 量子概念的诞生 在黑体辐射的研究中 普朗克于 1900 年假设 黑体发射和吸收 电磁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变化的 其变化的最小单位是 h 并称为 能量子 简称为量子 是电磁辐射频率 h 6 62559 10 34 J S 称为普朗克常数 在这一假设下 普朗克得到了与实验吻合得很好的理论结果 d e c h d Tk h B 1 18 3 3 1 5 这标志着量子概念从此诞生了 二 光的波粒二象性二 光的波粒二象性 1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 光波动性的特征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 1905 年爱因斯坦 A Einstein 发展了普朗克的假设 提出了光量 子的假设 认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 其能量是 h h 1 6 并提出了如下的方程 0 2 2 1 Whvm 1 7 式中 是电子的质量 vm是电子脱出金属表面后的速度 是照射光 的频率 W0是电子脱出金属表面所需要作的功 称为脱出功 用该 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光子不但具有确定的能量 而且也有动量 由相对论的知识可知 以速度 v 运动的粒子的能量是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6 2 2 2 0 1 c c v E 1 8 式中 0是粒子的静止质量 c 是光速 对于光子 v c 因此 由上 式必有 0 0 即 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再由相对论的能量 E 和 动量 p 之间的关系式 2242 0 2 pccE 得到 E cp 因此 光子 的动量是 n h n c h n c E p rrrr 1 9 式中n r 是光传播方向的单位矢量 3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 从上面的讨论可见 光具有二重性 它在有些场合表现为波 在 另一些场合表现为粒子 也就是说 光既是波又是粒子 它具有波和 粒子的二重性质 称为波粒二象性 三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三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 德布罗意的假设德布罗意的假设 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 1923 年 法国物理学家 de Broglie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即 微观 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 叫做德布罗意波 或曰物质波 并给出了著 名的 de Broglie 关系 即粒子能量 E 和动量 p 与波的频率 和波长 之间的关系 h hE 1 10 kn h p r h rr 1 11 这里 是圆频率 2 2 h h nk r r 2 称为波矢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7 2 粒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粒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 首先 估算一下自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由德布罗意关系 有 E h v h p h 2 这里是 粒子质量 1 12 以自由电子为例 设电子受到 V 伏特电压加速 其能量为 E eV 这里 e 1 602 10 19库仑 电子的质量为 9 109 10 31千克 这样 V V h 1931 34 106 1101 92 10626 6 e2 2 10 15000 V nm 如果 V 150 伏特 则 0 1nm 由此可见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 长很短 因此 若要以干涉 衍射来验证电子的波动性 其衍射光栅 的光栅常数必须很小 1927 年 C J Davisson 和 L H Germer 利用晶 体对电子进行衍射实验 因为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可以与德布罗意波 长比拟 得到了类似于 X 射线衍射同样的图形 从而第一次证明了 电子具有波动性 Davisson 也因此获得 1937 年 Nobel 物理学奖 此外 原子 分子 中子等微观粒子的衍射现象都相继得到实验 证实 从而完全证明了 de Broglie 关于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假设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8 1 1 3 波函数及其统计意义 一 波的数学描述 一 波的数学描述 频率为 波长为 的平面机械波 在某介质中沿 x 方向传播 人们通常用介质 x 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y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 系 函数 来描述它 即 t x Ay 2cos 1 13 式中 A 是 x 点处质点的振幅 对于三维情况 平面波可写成 t nr A rr 2cos 1 14 这里n r 表示波传播方向单位矢量 r r 是位置矢量 如果用波矢nk r r 2 表示 并注意圆频率 2 则 1 14 式可写成 trkA r r cos 1 15 然而 更普遍的波的数学描述形式是将它写成复指数形式 trki Ae r r 1 16 上式的 实际上是位置和时间的函数 tr r 称为波函数 二 自由粒子的波函数二 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因为自由粒子的能量和动量都是常数 所以由德布罗意关系可 知 与自由粒子联系的波 其频率和波矢 或波长 都不变 即它是 一个平面波 以 表示 t nr i A rr 2 e 1 17 或者 用德布罗意关系代入 则可得 Etpr i Ae rr h 1 1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9 这就是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在量子力学中 描述粒子的波函数通常用复数形式 三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三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对于波函数的解释是由波恩 M Born 首 先提出来的 Born 也因此而获 1954 年 Nobel 物理学奖 Born 给了波函数一个统计解释 他认为 粒子的波函数在空间某 一点的强度 振幅绝对值的平方 和在该点找到粒子的概率 几率 成比例 所以 描述微观粒子的波函数是一种几率波 从电子的衍射图形可以看到 在衍射极大的地方 就是波函数的 2 取极大值的地方 实际上每个电子究竟投射到什么地方 是不确 定的 随机的 衍射极大处就表示电子投射到这里的几率极大 所以 落到这里的电子就很多 反之亦然 对于经典粒子 我们用粒子的坐标和动量来描述粒子的运动状 态 在量子力学中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所以它的运动状 态 量子状态 简称为状态或态 是用波函数来描述的 四 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四 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既然波函数是描述粒子在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 那么 任何一个 粒子必定会出现在空间中的某一点 因此 粒子在各处出现的几率的 总和应等于 1 设波函数 tzyx 或 tr r 描写粒子的量子状态 波的强度是 2 以 dP r r t 表示在时刻 t 坐标r r 到r r dr r 范围内找到粒子 的几率 按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有 d d 2 2 AtrP r 1 19 这里zyxrddddd r 是体积元 A2为比例常数 因此 几率密度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0 2 2 d d trA trP trp r r r 1 20 由于在整个空间总能找到粒子 所以应有 1d 2 2 trA r 1 21 于是 d 1 2 A 1 22 若令 tr r A tr r 1 23 则有 1dd 2 Atr r 1 24 因此 1 23 式所表示的波函数称为归一化波函数 1 24 称为归 一化条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1 第二章 薛定谔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本章介绍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方程 薛定谔方程 其作用和 地位就象经典物理中牛顿运动方程那样 并且介绍它的几个简单应用 实例 1 2 1 薛定谔方程及其定态形式 一 薛定谔方程的建立 一 薛定谔方程的建立 1 自由粒子的方程自由粒子的方程 自由粒子的波函数是已知的 见 1 18 式 e Etrp i Atr rr h r 2 1 对上式求时间 t 的偏导数 t e tErp i A r r h tErp i t rr h e tErp i A r r h E i h E i h 即 E t i h 2 2 再对 2 1 式求坐标的二次偏导数 注意 对坐标求偏导数应该 分解成三个坐标分量进行 xx x 2 2 而 xx e tErp i A r r h 因为 rp rr kzj yi xkpjpip zyx rrrrrr zpypxp zyx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2 所以 e tEzpypxp i zyx A xx h e tErp i A r r h x tEzpypxp i zyx h x p i h 所以 xx x 2 2 x p i x h x p i h x p i h 2 2 1 x p h 同理 2 2 y 2 2 1 y p h 2 2 z 2 2 1 z p h 2 2 2 2 2 2 xxx 222 2 1 zyx ppp h 2 2 h p 2 3 令 2 2 2 2 2 2 2 zyx 2 4 称为拉普拉斯算符 则 2 3 式可改写为 2 2 2 h p 2 5 我们知道 自由粒子的能量为 2 2 p E 2 6 其中 为自由粒子的质量 因此有 2 2 2 h E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3 或者 2 2 h 2 E 2 7 由 2 2 和 2 7 式得到 t ih 2 2 h 2 2 8 这就是自由粒子的运动方程 即波函数所满足的 微分 方程 2 算符的引入算符的引入 下面我们将 2 2 2 5 式变形 为此 先引入一个算符 z k y j x i rrr 2 9 这样 2 2 2 2 2 2 2 zyx 这正是 2 4 式 由于动量 p r 实际上是个矢量 ppp rr 2 因此 2 5 式可写成 2 p pp rr 22 h hhii 2 10 而 2 2 式为 t iE h 2 11 如果 E t i h 2 12 p r h i 2 12 它们分别称为能量算符与动量算符 这样 自由粒子方程可以通 过如下方法 将物理量转换为算符 并作用在波函数上 即 2 2 2 1 2 1 hhi t i pE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4 作用于粒子波函数得 t i h 2 2 h 2 这正是 2 8 式 3 外力场中的粒子方程外力场中的粒子方程 在外力场中 粒子的能量为 E 2 2 p U r r 2 13 其中 U r r 是粒子的势能 也按 2 12 式的做法 将 E 和 2 2 p 转 变成算符 同时将 U r r 也看成算符 然后 将这些算符作用波函数 上 则可得到 t i h 2 2 h 2 U r r 2 14 该方程就是处于势场 U r r 中的粒子所满足的运动方程 薛定 谔方程 显然 描述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 tr r 的具体形式与 U r r 的 具体形式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 上面只是建立了薛定谔方程 并不是推导 也不 是证明 薛定谔方程的正确性只能由该方程的解是否与实验事实一致 来检验 4 定态薛定谔方程定态薛定谔方程 当 U r r 中不显含 t 即与时间无关 时 方程 2 14 可用分离 变量法简化 设 tr r r r f t 2 15 这里 r r 只是位置r r 的函数 f t 只是时间 t 的函数 然后将上式代 入 2 14 式就可得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5 左边 t i h r r f t r r t tf i h 右边 2 2 h 2 r r f t U r r r r f t 2 2 2 rrUr rrrh f t r r t tf i h 2 2 2 rrUr rrrh f t 分离变量可得 t tf tf i 1 h 1 r r 2 2 2 rrUr rrrh 上式左边只是 t 的函数 上式右边只是r r 的函数 而且 t 和r r 是 相互独立的变量 因此 只有当两边都等于同一个常量时 上等式才 能保证始终成立 现在 用 E 表示该常量 则有 t tf tf i 1 h E 1 r r 2 2 2 rrUr rrrh E 或者 t tf i d d h E f t 2 16 2 2 2 rrUr rrrh E r r 2 17 方程 2 17 称为定态薛定谔方程 常量 E 就是粒子的能量 方程 2 16 可以直接解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6 d tf tf h i E d t 积分上式得 lntf h i E t c 即 f t C tE i h e 2 18 式中 C 为积分常数 以后由归一化条件确定 粒子的波函数为 tr r r r tE i h e 2 19 归一化常数 C 包含在 r r 之中 二 波函数的标准条件二 波函数的标准条件 描述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 tr r 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波函 数的标准条件 在r r 的变化范围内 它必须满足 有限 单值 连续 波函数的有限性和单值性是很明显的 因为 2 有明确的物理意 义 所以它必须有限 而且单值 否则 波函数的统计意义就说不通 了 另外 由于薛定谔方程中有 tr r 对r r 的二阶偏导数 所以 tr r 和它的一阶偏导数都必须处处连续 因为不连续的函数是不存在偏 导数的 三 态叠加原理三 态叠加原理 态叠加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其内容如下 如果 1 2 n 是薛定谔方程的特解 则它们的线性组 合 c1 1 c2 2 cn n n nn c 2 20 也必定是方程的解 其中 c1 c2 cn为叠加系数 且均为复数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17 1 2 2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 一 粒子的方程及其解 一 粒子的方程及其解 1 势场势场 0 0 0 axx ax xU 2 21 显然 它代表了一维无限深势阱 2 运动方程运动方程 因为阱外的势场为无限大 而且粒子的能量不可能为无限大 所 以粒子不可能运动到阱外 只能在势阱中运动 即 0 x a 势能函数 U x 中不含 t 属定态问题 所以 势阱中粒子的运动 方程为 2 22 d d 2 x h E 2 22 令 2 k 2 2 h E 2 23 则运动方程可化成 0 d d 2 2 2 k x 2 24 2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 方程 2 24 是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 它的一般 通 解为 x A sin kx B cos kx 0 x 且 a 也很大 宏观粒子本身的线 度就很大 所以 根本观察不到盒中粒子能量的不连续性质 三 波函数与粒子的几率分布 三 波函数与粒子的几率分布 由 2 29 式可知粒子的波函数为 x n x a n a sin 2 n 1 2 3 粒子出现的几率为 P 2 x n x a n a 2 sin 2 波函数及粒子出现的几率如下图所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1 1 2 3 一维线性谐振子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模型 因为许多实际应用问题往往都可以用 线性谐振子来模拟 例如 晶体中原子的振动等 一 粒子的运动方程 一 粒子的运动方程 1 势场势场 U x 2 1 k x2 2 31 因为势场中不显含 t 所以该问题属于定态问题 2 运动方程运动方程 2 2 h 2 2 d d x 2 1 k x2 E 2 32 这就是一维 量子 线性谐振子所遵从的定态薛定谔方程 二 方程的解二 方程的解 1 变量代换变量代换 令 k 2 2 33 则 3 32 式可变为 2 2 h 2 2 d d x 2 2 2 xE 0 2 34 引入无量纲变量 即 h x x h 2 35 xd d d d xd d d d 2 2 d d x xd d xd d xd d d d d d d d xd d 2 2 2 d d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2 这样 2 34 式可化为 2 2 h 2 2 2 d d 2 22 2 E 0 经简化 可得 2 2 d d 2 2 h E 0 若令 h E2 2 36 则上方程可最终化为 2 2 d d 2 0 2 37 2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 上式是一个变系数二阶常微分方程 其解可以假设为 C 2 2 e H 2 38 其中 C 为常数 H为待求函数 把上解代入 2 37 式就可得到 H 所满足的方程 d d C d d ee 22 22 H H C d dH H 2 2 e 2 2 d d C d d d dH H 2 2 e C d d d dH H 2 2 e d dH H d d 2 2 e C 2 2 2 2 2 e d d d d 2 H H H H 将上式代入 2 37 式 则可得到 2 2 d d H d d 2 H 1 H 0 2 39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3 该方程的解具有幂级数的形式 而且 该幂级数只含有有限项 其条件是 为奇数 2n 1 n 0 1 2 2 40 H 的具体表达式为 n H n 1 2 e n n d d 2 e 2 41 它称为厄密 Hermitian 多项式 其最高次幂是 n 最后 我们得到 方程 2 37 的解为 Cn 2 2 e n H 2 42 常数由归一化条件确定为 Cn 2 n n n 0 1 2 2 43 下面 我们给出前几个厄密多项式 它们分别为 0 H 1 1 H 2 2 H 24 2 3 H 128 3 4 H 124816 24 5 H 12016032 35 最后 我们可以得到谐振子的波函数为 0 x 22 2 1 e x 1 x 2 x 22 2 1 e x 2 44 2 x 2 12 22 x 22 2 1 e x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4 三 谐振子的能量 三 谐振子的能量 由 2 352 式以及 2 39 式 可以得到 E h 2 1 12 2 1 n h 即 En 2 1 n h n 0 1 2 2 45 其中 E0 h 2 1 2 46 称为零点能 或基态能 此式说明 即使温度 0K 时 微观粒子也 不会停止振动 也具有一定的能量 这是宏观振子所没有的现象 而且 2 0 x 0 这也说明 即使温度 0K 时 微观粒子也 不会静止在某一点不动 四 谐振子的概率分布四 谐振子的概率分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5 1 2 4 隧道效应 一 预备知识 一 预备知识 1 几率流密度几率流密度 在时刻 t 空间r r 处的单位体积内 微观粒子出现的几率称为几几 率密度率密度 按波函数的统计意义可知 见 1 20 1 23 式 它应为 trP r tr r tr r 它对时间的变化率为 t P t t 2 47 波函数 tr r 应满足薛定谔方程 见 2 14 式 t 2 2 h i 1 rU i r h 取其共轭形式 可得 t 2 2 h i 1 rU i r h 将上面两式代入 2 47 得到 t P 1 2 2 rU i ir h h 2 1 2 rU i ir h h 2 h i 2 2 2 h i 2 2 2 h i t P 2 h i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6 令 J r 2 h i 2 481 最后得 t P J r 0 2 482 这里的J r 就称为几率流密度 附注附注 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为 t v r 0 2 49 式中 为流体的质量密度 v r 是流速 因而v r 称为质量流密度 它实际上是单位时间内 流过垂直流速方向上单位面积的流体质量 对照 2 482 和 2 49 两式 J r 称为几率流密度是合理的 其 意义是 单位时间内流过垂直于几率流动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几率 如何理解 几率的流动 呢 因为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表示粒子 在位置r r 处 t 时刻出现的几率 而且 随着时间的变化 该处的几 率是会变化的 假如该处的几率随时间增加 则可以理解为 别的地 方的几率流到这一点来了 反之亦然 2 粒子流密度粒子流密度 若入射的总粒子数为 N 则在位置r r 处 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应 该为 PN N P 因此 单位时间内流过垂直于粒子运动方向上单位面 积的粒子数 即粒子流密度 应为J r N N J r 用 N 乘 2 482 式就可得到粒子流密度满足的方程 t PN N J r 0 2 5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27 二 一维形方势垒 二 一维形方势垒 一维方形势垒如右图所示 U0 粒子将顺利越过势垒 没有反射 若 E U0 粒子也可能在 x 0 界面处 被部分地反射 若 E U0的情况的情况 1 运动方程及解运动方程及解 粒子在三个区域的运动方程分别如下 I 区 2 2 h 2 1 2 d d x E 1 x 0 2 521 II 区 2 2 h 2 2 2 d d x U0 2 E 2 0 x a 2 522 III 区 2 2 h 2 3 2 d d x E 3 x a 2 523 为书写简便 令 2 1 k 2 2 h E 2 2 k 2 0 2 h UE 2 53 于是 运动方程 2 52 式可化成如下简洁的形式 2 31 2 d d x 31 2 1 k 0 x 0 x a 2 541 2 2 2 d d x 2 2 2 k 0 0 x a 2 542 0 a x U0 E U0 U x E U0 但是在势垒边界 x 0 处 还是有 一部分粒子流被势垒反射了 这显然是经典理论所无法理解的 四 四 E U0的情况的情况 运动方程仍为 2 52 的三式 但是 此时的 k2将成为虚数 因 为由 2 53 的第二式可得 2 k 2 0 2 h UE h 2 0 EU i i 3 k 这里 3 k h 2 0 EU 2 63 运动方程的解的形式仍为 2 55 的三式 但是 须将 2 552 式中的 2 k i 3 k 即 1 x xkixki AA 11 e e x 0 2 641 2 x xkxk BB 33 e e 0 x a 2 642 3 x xki C 1 e x a 2 643 请注意 这里的常数 A A B B C 与前面的情况不同 不 过仍然可以用与前面类似的方法定出 D 和 R 下面介绍 D 的简单求法 将 2 58 式中的 2 k i 3 k 就可得到 E U0时的 C 即 C akak aki ikkikk kik 33 1 e e e4 2 31 2 31 31 A akak aki kikkkkikkk kik 33 1 e 2 e 2 e4 31 2 3 2 131 2 3 2 1 31 A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2 ee 2 ee e4 3333 1 31 2 3 2 1 31 akakakak aki kikkk kik A akkikakkk kik aki 3313 2 3 2 1 31 ch4sh 2 e4 1 A 上式中 sh 和 ch 是双曲函数 它们的定义式为 sh x ee 2 1 xx ch x ee 2 1 xx C akkikakkk kik aki 3313 2 3 2 1 31 ch2sh e2 1 A C C akkikakkk kik aki 3313 2 3 2 1 31 ch2sh e2 1 A akkikakkk kik aki 3313 2 3 2 1 31 ch2sh e2 1 A 考虑到双曲函数的性质 ch 2 x sh 2 x 1 将上式的分母简化后可 得 当 E U0时的透射系数 D D 2 2 A C 2 3 2 13 222 3 2 1 2 3 2 1 4sh 4 kkakkk kk 2 65 倘若 E 1 则有 aki 3 e aki 3 e sh k3a ee 2 1 3 3 ak ak ak3 e 2 1 这样 透射系数可近似为 D ak kk kk 3 2 22 3 2 1 2 3 2 1 e 16 将 k1 k3 见 2 53 式 代入上式 得到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3 D aEU U EUE 2 2 2 0 0 0 e 16 h D0 aEU 2 2 0 e h 2 66 由此可见 粒子透射系数随势垒宽度 a 的加宽 而迅速 指数 地下降 以电子透射为例 给出一些数量上的概念 设势垒高度 U0 1 10eV 电子能量 E 0 10eV 则 a nm 0 10 0 20 0 50 1 00 5 00 D 0 77 0 14 0 007 4 5 5 10 2 22 10 显然 当势垒宽度为 5nm 时 电子的透射几率几乎为零 微观粒子的隧道效应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 例如 隧道二极管 金属 半导体接触 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等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4 1 2 5 不确定关系 不确定关系又称为测不准关系 是量子物理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来源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它是海森伯 W Heisenberg 于 1927 年提出来的 某一时刻微观粒子位置的不确定程度 x 与同一时刻粒子动量的 不确定程度 px的乘积必大于等于 2 h 即 x px 2 h 2 67 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表明了上述结论的正 确性 如右图所示 屏上的孔径愈小 则电 子的位置不确定程度 x 愈小 电子通过屏 孔后的偏离中心的可能性愈大 也就是说 电子的 px也愈大 反之亦然 实际上 描述微观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是一个波包 或称为波群 这就暗示着 我们在测量粒子时 其精度就存在一个基本的极限 如 果波包很窄 粒子的位置就很容易确定 或者说 位置的测量精度比 较高 但是 此时它的波长就不可能比较准确地确定 也就是说 粒 子动量的测量精度就很低了 注意 波长倒数的 2 倍就是波矢 k 而波矢 k 乘上普朗克常数就是粒子的动量 反之 如果波包很宽 波 长可以很好地测量 但是 此时粒子究竟处在哪里呢 也就是说 它 的位置很难确定 因为整个波包才代表粒子 值得注意的是 1 不确定关系是微观粒子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 它给出了微观 粒子的位置不确定程度 x 与动量不确定程度 px之间的关系 它是 粒子的波动性引起的 不是因测量仪器引起的 另外 除了 2 67 px x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5 式外 对于 y z 分量也有 y py 2 h 2 68 z pz 2 h 2 69 但是 又必须注意 切不可将上面的不确定关系随意地推广 例 如 x y 2 h px py 2 h 等是不成立的不成立的 2 因为微观粒子是以几率的形式出现的 所以 x 和 px实际 上是一个统计平均的概念 即 x 2 xx 22 2xxxx 22 2xxxx 22 xx 2 70 px 2 2 xx pp 2 7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6 第三章 力学量的算符 在量子力学中 与经典力学相对应的力学量是以运算符号 简称 为算符 的形式出现的 正如我们在 1 2 1 中建立薛定谔方程中所 做的那样 微观粒子力学量的观测值则是力学量算符在所处量子态 tr r 中的平均值 1 3 1 力学量的算符 一 什么是算符 一 什么是算符 算符是指作用在一个函数上得到另一个函数的运算符号 通常 算符以F 表示 则一般的算符可以表示为 vuF 例如 xd d 是微商算符 它作用于某函数 u 就是对 u 求 x 的微商 x 也可以是算符 它作用于函数 u 上就是与 u 相乘 二 力学量的算符二 力学量的算符 在前面 我们曾经引入了能量算符 t i h 动量算符 h i 它们 的运算效果分别与粒子的能量 动量等效 E t i h 3 1 p r h i 3 2 另外 算符 2 2 h 2 的运算效果与粒子的动能等效 2 2 p 2 2 h 2 3 3 由此可见 在量子力学中出现的力学量都有与该力学量在运算效果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7 等效的算符 换言之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力学量是用算符表示的 现将力学量的算符归纳如下表 以力学量上方加符号 表示 表中最后一式所表达的算符称为哈密顿算符 如果 U 中不显含时 间 t 它也称为能量算符 因为任何经典力学量都可以表达为r r 和 p r 的函数 所以其它力学 量的算符 都可以由表中的各算符导出 只要将r r p r 转换成相应的 算符即可 例如 prA rr h r irA 3 4 力学量 算 符 能量 E E t i h 3 5 动量 p p h i z k y j x ii rrr h kpjpip zyx rrr 2 p hhii 22 h 3 6 3 7 动能 T 2 2 1 p m T 2 2 h 2 3 8 坐标 r r r kzjyix rrr kzjyix rrr r r 3 9 势能 U rU r U r r 3 10 哈密顿量 H T U H 2 2 h 2 rU r 3 1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8 1 3 2 算符的本征值与本征函数 一 算符的本征值问题 一 算符的本征值问题 如果一个算符 A 作用在一个函数 上 其结果就等于 乘上一个 常数 即 A 3 12 则该方程称为算符 A 的本征方程 称为算符 A 的本征值 函数 称为算符 A 的 属于本征值 的本征函数 例如 我们在 1 2 1 中 曾经得到了定态薛定谔方程 2 17 式 如果用算符来表示 则可写成 H r r E r r 3 13 式中H 2 2 h 2 rU r 是哈密顿算符 上式就是H 的本征方程 一般地说 本征方程 3 12 有一系列的特解 1 2 n 而且 力学量 A 在这些态中的相应本征值为 1 2 n 它们均 能满足本征方程 3 12 即 A n n n 3 14 此式说明 在态 n 中 力学量 A 具有确定的值 且一定是 n 而绝对不会是任何别的值 这时 每一个量子态 n 都是算符 A 的本征 态 它们 n 称为算符 A 的 属于本征值 n 的本征函数 这一系列的 n 组成 A 的本征函数系 一系列的 n 组成 A 的本征 值谱 例如 一维无限深势阱 因为此时势阱内 U x 0 所以 H T U 2 2 h 2 2 d d x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39 这样 定态薛定谔方程 2 22 式就可以写成 H x E x 显然 这是一个H 的本征方程 H 的本征函数为 2 29 式 即 x n x a n a sin 2 n 1 2 3 或者 1 x x aa sin 2 2 x x aa 2 sin 2 3 x x aa 3 sin 2 相应的粒子能量为 E1 2 22 2 a h E2 2 22 2 4 a h E3 2 22 2 9 a h 由上可见 x n 组成H 的本征函数系 En组成H 能量 的本 征值谱 它是一个分立谱 二 简并和简并度二 简并和简并度 在解算符 A 的本征方程时 如果得到与 A 的本征值 n 对应的本征 函数不只一个 而是有 f 个线性无关的本征函数 1n 2n fn 这 种情况称为简并简并 并且称该本征值 n 是 f 度简并的 f 叫做简并度 它是一个无量纲数 在简并情况下 粒子处于这 f 个态中的任意一个态 in 算符 A 的 本征值都是 n 即 A in n in i 1 2 f 3 1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40 1 3 3 算符运算规则 一 算符的运算规则 一 算符的运算规则 1 算符相等算符相等 如果算符 A 和B 分别作用在任意函数 u 上 总有 A u B u 3 161 则称算符 A 和B 相等 即运算效果相同 记为 A B 3 162 注意注意 如果 A u B u 只对一个或某些特定的函数成立 还不能认 为 A B 例如 xd d xn nxn 1 x n xn nxn 1 但绝不能说算符 xd d 与算符 x n 相等 2 算符相算符相加加 设有算符 A B C 且 u 为任意函数 如果总有 A u B u C u 3 171 则说明算符 A B 的运算效果总是与算符C 的运算效果相同 我们就 称算符 A B 等于算符C 记为 A B C 3 172 3 算符相算符相乘乘 设有算符 A B C 当B 先作用于任意函数 u 上 得到另一个 函数B u 再将算符 A 作用于这个函数B u 上 得到函数 A B u 如果 总有 A B u C u 3 18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41 即算符B 和 A 连续运算的效果与算符C 的运算效果相同 则 我们称 算符 A 和B 的乘积等于C 记为 C A B 3 182 如果 n 个算符 A 连续作用 即 n 个 A 连乘 则记为 n A A A A 3 19 特别要注意的是 两个算符乘积的运算效果一般与它们的作用先 后次序有关 也就是说 一般情况下 A B B A 3 20 该情况称为 A 与B 不可对易 即不能交换位置 但是 如果 A B u B A u 则称算符 A 和B 是可对易的 记为 A B B A 3 21 以上就是算符的运算规则 举例举例 试证明 x x p x p x h i 证 x x p x p x x x p x p x x x i h x i h x x xi h x x i h x xi h h i x xi h x x p x p x h i 即 x x p x p x h i 二 二 线线性性厄米厄米算符算符 1 线性算符线性算符 对于任意函数 u1和 u2 如果算符 A 满足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42 A c1 u1 c2 u2 c1A u1 c2A u2 3 22 则称算符 A 为线性算符 c1和 c2是任意常数 在量子力学中 表示力学量的算符必须是线性算符 这实际上是 态叠加原理所要求的 2 厄米算符厄米算符 对于两个任意函数 u 和 v 如果算符 A 满足下式 d v uA d vAu 3 23 则称算符 A 为厄米算符 上式中的积分是对所有变量进行 积分 范围遍及变量的整个变化区域 在量子力学中 表示力学量的算符必须是厄米算符 因为在量子力学中 力学量是以算符的形式出现的 力学量 A 的 确定值一定是该算符在态 中的本征值 力学量的确定值当然是实 数 而厄米算符的本征值一定是实数 上述结论很容易证明 只要令厄米算符定义式中的函数 v 和 u 相 同 且是算符 A 的本征函数 即 d A d A 利用算符 A 的本征方程 A 及其共轭形式 可得 d d 因此 满足该式的数只能是实数 所以 量子力学中代表力学量的算符必须是线性厄米算符 三 三 厄米厄米算符本征函数的性算符本征函数的性质质 1 正交正交性性 如果两个函数 1 r r 和 2 r r 满足下述条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敏生 近代物理概论讲义 43 d 2 1 rr rr 0 在数学上 则称这两个函数正交 厄米算符的本征函数满足上述条件 所以厄米算符的本征函数是 正交的 即 d nm 0 3 241 积分遍及函数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邱滢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费支付的担保协议
- 酒店泳池及水上乐园场地经营权租赁与合作协议
- 造价咨询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保密条款)
- 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款结算及交通规划协议
- 经济开发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与风险控制合同
- 星级酒店会议室租赁及专业会议设备供应协议
- 远期合同法在基础设施建设合同中的期限及责任合同
- 养老产业项目建议书及政府扶持文件制作合同
- 美容院美容院线股权收购与美容师培训体系合作合同
- 酒店客房一次性用品自助售货机租赁与销售合同
- 2025年水面渔业养殖承包合同范本:水产养殖合作协议
- 2025年有害生物防治员初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版2026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4课《 科技力量大》第1课时 科技改变生活和科技改变观念 教案设计(教案)
- 供应链金融操作指南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学会交流与沟通课件
- 铁路监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供应链与贸易安全培训课件
- 严禁燃放烟花炮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