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鉴别与评价.doc_第1页
信息鉴别与评价.doc_第2页
信息鉴别与评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目标 1.鉴别和评价信息,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3. 培养学生利用辨别生活中常见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增长学生生活的阅历。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 ! ( 这句话包含了什么哲理?)结论: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真假难辩。 阅读教材P31 案例:来自外国的免费陷阱思考:你平时上网过程中如何鉴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 信息的来源 信息的价值取向 信息的时效性(一)鉴别、评价信息的方法有那些?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案例1:警方提示警惕“100860”短信“您账户余额少于10元,请适时充值以免停机。欢迎使用短信形式的手机账单服务(免费)!发短信请回复号码”警方提示,近期重庆部分群众收到这样的短信。由于100860与移动公司的10086只相差了一个尾号,不少群众认为是移动公司服务信息,就按照此短信要求进行回复,结果手机话费被莫名其妙扣除。 教师活动:问题:受骗群众从哪里获得短信息?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为什么?该短信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除了仔细看短信,还有什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评价受骗群众对短信进行回复,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发表对该例的看法及回复老师的问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并回答总结上述问题。*结论一:(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3.逻辑推理;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注:学生阅读案例,并展开讨论,通过不同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信息的体会,让学生明白对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教师活动:展示以下几条信息,并请学生回答获得那些有价值的信息。1、广东省将在明年把信息技术学科列入会考科目,全省高三学生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科目会考,才可参加高考。.2著名歌星周杰伦将来淮演出,希望广大“粉丝”,前往观看。3国家土地价格将上调50%。4央行昨日调高存款利率。5北京:十一黄金周消费者投诉比去年同期减少三成6长假之后抗病力处于低谷 医生提醒:秋冻要适度7新课程新举措茂名市一中采取6条措施保障高中新课程改革有条不紊地展开。8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大陆游客在台湾遭遇车祸。9、中山大学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10、昨天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1首飞成功。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获取了什么样有价值的信息,为什么这些信息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教师活动:针对学生回答分析总结: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才是有价值的。*结论二:(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才是有价值的。 注:通过给出一些信息让学生从中挑选那些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让他们从信息的价值取向方面对信息进行判断和鉴别。因为都是新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学生从这些新的资讯里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感悟信息鉴别和判断的方法,学生会很感兴趣。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报,我们在获取这类信息时,通过判定其时效来确定给信息的价值。教师活动案例:1、新华网东京2011年3月11日电 日本东北部海域当天发生的里氏88级(中国地震局测定为里氏86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迄今已造成至少500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2、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3月11日发生的日本8.9级超强地震(13日日本气象厅已经宣布此次地震实际震级为里氏9.0级)作为该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强烈地震之一,将注定被载入史册。问题:请同学们针对上面2条信息在网络上进行查询。鉴别那条信息是真实的?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提交的查询结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带领学生从“信息的来源的角度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而信息的来源都是真实的,那么我们还要判断信息的时效性。*结论三:(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注:本部分设计是让学生在网上查询日本2011地震的报道消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地震级别不同的情况。然后用不同时间发布的信息进行比较,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鉴别,从而引出信息鉴别评价的另一方法:从时效性判断。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增强了学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