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人琴俱亡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人琴俱亡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人琴俱亡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人琴俱亡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1 -学习目标:1、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3、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习重点、难点:1、 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 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由介绍世说新语导入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遗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故事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新亭对泣、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二、检查预习情况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笃:)语时了不悲(了:)便索舆来奔丧(舆:)子敬素好琴(素:)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径:)弦既不调(调:)2、翻译句子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3、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1、检查朗读情况,结合朗读正音.读后由学生评议,并在评议中进一步朗读.(主要从音量、语速、节奏、感情等方面评价.)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把不会的词、句圈出来,以备小组合作讨论.(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以适时地帮助.共性问题,在全班内交流.(3)、检查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的落实情况归纳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词语.(4)、教师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或翻译课文.3、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1)、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2)、子猷与子敬是兄弟,为什么子敬去世了,子猷“了不悲”呢?(3)、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比喻什么?(5)、请你说出1-2个反映亲情的成语故事.(参考答案: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等语句.2、子猷悲痛之情郁积心中,无法发之于外,所以后来在看到弟弟的琴这个触发物后,竟然哀伤而逝.3、“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说,言之成理即可.4、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5、.如:舐犊之爱、乌鸟私情等)四、 当堂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3)、1释词: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舍去:)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引之:)(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