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平菇(摘).doc_第1页
发酵平菇(摘).doc_第2页
发酵平菇(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用北方常见的棉籽壳、玉米芯作为培养料发酵栽培平菇,可采收5-6潮菇,技术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效益好,特别适合一家一户生产。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菌种选择 平菇应选择高产、稳产、抗病、耐低温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新831、豫平6号、北海道3号、农平18号等。2 栽培季节 平菇发酵料栽培应在秋季进行,可于8-11月接种,最佳接种期为9-10月。3 培养料配制3.1 培养料配方 经试验,平菇发酵料栽培中表现较好的培养料配方有4个:棉籽壳100kg,复合肥1kg,石灰粉2kg,病菌立灭0.2%;棉籽壳1000kg,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kg,石灰粉20kg,病菌立灭0.2%;玉米芯85kg,麸皮10kg,玉米粉5kg,尿素0.2kg,复合肥1 kg,生石灰粉3kg,病菌立灭0.2%;玉米芯850kg,麸皮100kg,玉米粉50kg,菇大壮5-6袋,尿素2kg,复合肥10kg,生石灰粉30kg,病菌立灭0.2%。3.2 培养料发酵 首先将麸皮、玉米粉、尿素、复合肥等辅料混匀,然后加入棉籽壳或玉米芯中,再用清水调湿,对不易吸湿的原料如复合肥,应事先单独浸泡或压成粉状加入。培养料拌匀后建堆。料堆一般宽1.2-1.5m,高0.8-1.2m,长度不限,要求每个料堆堆500kg左右干料。建堆后四周用木板或铁锨拍实,使堆边呈墙式垂直状,或略有倾斜,且堆顶拱起呈龟背形。为防止烧料、腐败,可先用直径5 cm的木棒在料堆顶部垂直向下打1-2行透气孔,再在料堆两侧的中部和下部各横向斜打1行透气孔,间距30cm左右。孔道深度要分别达到料堆底部和中心部位。随后在料堆中插入长柄温度计,再用草苫、麻包、编织袋等能透气的覆盖物盖好料堆。然后根据气温高低,经2-3天在料表层约25cm深处温度升到55-60时开始计时,维持8-12小时后进行第1次翻堆,将料堆外层(干燥冷却层)培养料与内层(好气发酵层)和底层(厌气发酵层)的培养料互换,重新建堆,打气孔、覆盖。当料温再次升到55-60时,保持8-12小时后第2次翻堆。一般堆积发酵需翻堆3次。堆期因气温不同而异,一般5-7天。当培养料色泽均匀转深,质地柔软,料内出现较多白色放线菌,闻不到氨、臭、酸味时,扒堆终止发酵。待料温降至约30装袋接种。 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气温在20以上时利于发酵,10以下发酵时间延长,此时可加入阿姆斯发酵剂,同时注意培养料保温。培养料含水量。培养料含水量高于70%时,容易发黏、发臭或腐败变酸,料温上升缓慢;而低于50%时,则出现烧堆“冒烟”现象。出现上述情况时,要立即散堆,调节培养料含水量达60%-70%后重新建堆。一般培养料含水量应为:发酵前用手紧捏渗出3-4滴水,发酵后紧握手指间有水印、但无水渗出为宜。防日晒雨淋。培养料发酵期间,不要让太阳直射或雨淋。雨天应支薄膜覆盖。4 装袋接种 选用40-50cm25-35cm的聚乙烯塑膜袋。装袋前用敌菇虫喷洒料面。装袋时一端用绳扎紧,放入一层菌种,再放入一层培养料。老菇场杂菌基数多或10月底播种时,可采用三层菌种微孔通气法接种。具体为:装料时在袋中间多放1层菌种,除按常规在两头放菌种、打洞眼外,还要在中间菌种层上用细针沿一圈菌种部位刺10-12个小孔。该法发菌速度快,同时可减少杂菌污染机会。但出菇期洞眼内会出菇,管理相对麻烦,另外不利补水,补水后滞留在袋底的水分可从洞眼流出,影响产量。四层菌种接种法是在装料时,两头和中间各接两层种,四层菌种三层料,袋子两头用扎口绳扎住,然后用直径1cm左右的硬物根据袋子粗细扎2-3个孔,以利通气。最后用出菇套环套住两头袋口即可。5 发菌管理 将接好的菌袋在事先消毒处理过的菇房内按“井”字形摆放8-10层高,1.0-1.2m宽,长度视栽培量而定,并在上面覆盖薄膜保温。温度维持23-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气温超过25时,菌袋应散置或以“井”字形堆放3-4层,且堆与堆之间留出35-40cm的距离,以利散热。当袋内温度超过30时,应采取强通风措施。一般接种后10天左右,菌袋内温度可基本稳定下来。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时,应加大通风量。发菌期间每隔5-7天翻1次堆。第1次翻堆时用大头针在接种层部位扎通气孔,横向每隔5cm扎1个,深3-5cm。菌丝不吃料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若发现杂菌污染应单独放置,不能随意乱扔。6 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气温保持22-26,空气相对湿度75%-85%。适当加大昼夜温差,以刺激出菇。当小菇蕾在袋两端通气孔形成并钻出时,要适当加大喷水量,保持菇袋湿润。平菇长大后,保持菇房空气相对湿度85%-90%,不要在菇体上多喷水,准备采收。7 适时采收 平菇在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采收前3-4天喷1次水。采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培养料,一手按住菌柄轻轻拧下,不要硬掰,以免带起培养料。8 采后管理 每采一潮菇,要用镊子、小刀或小铁钩子去掉残留在培养料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