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火星.doc_第1页
7火星.doc_第2页
7火星.doc_第3页
7火星.doc_第4页
7火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备课者:朱慧红 施教日期 2012年 月 日教学内容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用找设问句的方法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体会使用排比句的好处。4知道课题中破折号和双引号的用法。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难点: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资源相关资料:火星由于它发出特殊的红光而令人侧目。西方把它称为“战神”,中国古代则称之为“荧惑”。望远镜发明以后,由于观察到多种特性与地球相似,故一度被誉为“天空中的小地球”。关于“火星人”、“火星生命”等激动人心的问题争论了近一个世纪。 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绕太阳周期为687天,相当于1.9回归年,而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 分。因此,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的区分出“五带”(热带、南北温、寒带)。此外,科学家又发现火星上有一定量的大气,有白皑皑的极冠,且随季节变化大小范围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人类对火星寄予深切希望是顺理成章的事。 火星的平均温度与地球相差不大,在赤道区的昼夜温度在20度到-80度之间,而最寒冷的极区的温度变化于-70度到-140度。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尤其在它冲日时,(780天冲一次)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是两者轨道半长径之差,大冲时,更可缩小到5500万千米左右,在空间探测以前,人类关于火星的认识,其资料大多数是在它大冲期间取得的。 对于火星的空间探测始于六十年代,获得成功的有11次。苏、美的最初6艘飞船都未能抵达目标,直到1964年11月发射了“水手4号”飞船。1965年,它在离火星9850千米的地方飞过,发回了21张照片,从中首次发现火星上的环形山预习设计1. 读课文三到五遍,做到正确、流利。2. 给新字描红,分别组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3. 查找地球和火星的资料,能选择性地脱稿介绍。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正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5分钟)1.读题2.理解孪生兄弟3.理解破折号的用法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1.交流练2.读句子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干涸h的河床,该河床宽达上百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1出示学习单:(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火星的哪些知识?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2)时间5分钟2自主学习3.交流展示第一段(1):科学家由地球和火星是“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第四板块:精读第一自然段(15分钟)1出示学习单 (1)读读第一自然段,火星与地球相似在哪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时间:5分钟2自主学习3.交流展示(1)“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甚至。”(2)这句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用了排比的句式, 具体形象地写出了火星与地球的相似,读起来也很有气势。(3)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来说说为什么课文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吗?(因为,所以人们把火星称为。)还可以怎么说?(人们之所以把火星称为,是因为。)第一板块:导入课题1浩瀚的宇宙是个神秘的世界,太阳的光和热与昼夜交替,满天星斗的旋转循回,流星的出没,日月食的奇迹,彗星的来临,一切都是那么神奇。2在很多科学家眼里,地球在宇宙中有一个孪生兄弟。(出示题目) 3你理解什么叫孪生兄弟吗?(同一胎出生的兄弟俩) 4课题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解释说明)5为什么在“孪生兄弟”上加上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并不是真的孪生兄弟。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预习作业一(1)布置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题一课一练一至二题(2)组织集体校正,同桌交换批阅。(3)针对错的比较多的字帮助学生进行辨析。2预习作业二你觉得哪些句子特别难读,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任务驱动:课文介绍了火星的哪些知识呢?导学:其实,文中出现了两个设问句,先提出问题,再用相关的段落进行了回答。这一提示让我们很清楚地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2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科学家由地球和火星是“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并阐述了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第四板块:精读第一自然段1“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长相相似)2. 任务驱动:火星与地球相似在哪儿?3.导学(1)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为什么课文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吗?(2)是的,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真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十分形象、顺理成章(3)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火星与地球之间极大的相似程度,好比“孪生兄弟” 。 (4)你觉得课文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很幽默、形象、生动)是的,形象的比喻让本来枯燥的科普论文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4. 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对“孪生兄弟”,科学家们也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这种推测有没有依据呢?作业设计课内作业:1语练一、二 2.完成习字册课外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三部分。根据找到的资料为火星写一段自我介绍。“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备课者:朱慧红 施教日期 2012年 月 日教学内容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三维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推测水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依据,知道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并能读懂第二种来源。2学会用替换近义词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家常便饭”。3了解火星上水留不住的原因。4想象火星上洪水泛滥的画面,写成一段话。5激发起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懂得大胆推测和科学论证是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知道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了解火星上水留不住的原因。难点:读懂火星上水的第二种来源;弄明白地球与火星的差异之处。教学资源学生已了解的宇宙的知识。预习设计阅读课文,思考火星上水的来源以及留不住的原因。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正与反思第一板块:回忆导入(5分钟)1.回忆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2.思考: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这种推测有没有依据呢? 第二板块:精读第二部分(25分钟)(一)学习第二节1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种推测是有依据的)(1)“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2)“2004年3月以后,人们通过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2.齐读(二)学习三至五小节1出示学习单:(1)自由读读35自然段,哪些句子写出了火星上水的来源,用横线画出来。(2)时间5分钟2自主学习3. 交流展示(1)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河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2)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 4.“家常便饭”本义是指很平常,经常发生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看,是说太阳系内无数大大小小四处游荡的碎片,彼此碰撞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很平常。4出示学习单2:(1)读着这段文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选用老师提供的词语。 (浊浪滚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一泻千里)(2)时间:5分钟5自主学习6交流展示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冲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第三板块:精读第三部分(10分钟)1. 思考: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却没能留住。2. 交流3. 思考: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是否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你还记得吗?2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对“孪生兄弟”,科学家们也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这种推测有没有依据呢? 第二板块:精读第二部分(一)学习第二节1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种推测是有依据的) (1)“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 (出示火星河床图片)这就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资料。谁愿意看着照片向大家介绍一下。(2)“2004年3月以后,人们通过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看来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的,大胆的想象推测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研究认证。 2.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二)学习三至五小节1任务驱动: 火星上确实曾经有过水的存在。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2导学(1)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懂的?(也许、可能) 是的,毕竟是几十亿年前的事了,人类还没有诞生。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帮助人类来推测当时的情形。 (2)让我们回到40多亿年前,地球与火星诞生之初。 出示: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很平常、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 看来,替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那你觉得用“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哪个更好? (“家常便饭”通俗易懂,更加形象。)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能说明当时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经常、无数、四处”) 对,根据上下文也可以了解词语的意思。 谁能通过朗读来给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 (指名朗读第3段) (3)读读表示第二种来源的句子,想一想它的意思。你可以用口头介绍的方法来谈谈你的理解,也可以图解的形式,笔头进行表达。请一、两位学生口头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请一位学生上台补充示意图。火山喷发 蒸气(飘散在空中) 矿物(水) 水 雨水(湖泊、海洋) (学生看着图练习解说)作水的代言人:假如你就是火星上的一颗小水滴,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来的吗?陨石和彗星带来的潜藏在一些矿物中引读: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河床上布满了。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 任务驱动:这样的文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导学尽量要用上一些四字词语,让你的文字把读者带入那个洪水泛滥的画面。第三板块:精读第三部分1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却没能留住呢?” 2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原因。 3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2)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 (如“集体大逃亡”、“裹挟”赋予人的性格 ) “集体大逃亡”是用形象的手法,写出了由于火星引力小,致使火星上表面液态水蒸发变成大量气体离开火星的样子。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