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 词五首课题词五首本学期总第 课时本单元第 课时日期课型诗词主备人复备人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2.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时间复备一、 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检查预习: 三、 朗读 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四、学习研讨(一)望江南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2)花间派。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2)学生讨论。 (二)武陵春1.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2.思考: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三)1.通读下面三首词,讨论大意。2.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3.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五、质疑问难。 六、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七、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比较三首诗词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词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教后记: 中学阶段,是学生各种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开始关注自然,反思生活,感悟人生,这无疑是学习本文的良好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