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9.3 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9.3 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9.3 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9.3 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9.3 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 第三节戊戌变法的失败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与戊戌政变1 封建顽固势力对变法的抵制和破坏 1 保国会成立后 顽固派组织 与之对抗 2 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发布三道谕旨 剪除光绪帝身边支持变法的高级辅臣 紧紧把握住高级官员和的控制权 3 顽固派官员制造反对新政的舆论 攻击毁谤康有为 4 对光绪帝颁布的新政上谕 官员采取敷衍搪塞甚至公然抵制的态度 使许多本来可行的措施也不能落实 非保国会 军队 顽固派 2 维新派的斗争 1 招揽和擢用新人 2 惩办打击抵制和破坏新政的顽固守旧官员 3 戊戌政变 1 原因 维新派策动袁世凯杀掉 袁世凯向荣禄告密 出卖了维新派 荣禄 2 经过 慈禧太后宣布 临朝听政 将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 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 并将和刘光第 杨锐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六人杀于北京菜市口刑场 曾实行的一些新政举措 大多被下令废止 旧制得到恢复 3 影响 历时103天的新政宣告失败 光绪帝 谭嗣同 二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 失败原因 1 维新派力量不够壮大 2 忽视宣传和发动 3 光绪帝没有实权 4 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的镇压 下层民众 2 历史意义 1 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戊戌变法要逐步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 并且实际设计和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方案 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的 君主立宪 2 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变法直接激发于列强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 启发和张扬了国人的和爱国思想 3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批判陈腐的封建思想文化 宣传和张扬西学 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在方面起了破旧立新的作用 民族意识 意识形态 3 经验教训 1 在不推翻封建统治的前提下 靠策动和支持一个本没有实权的开明皇帝来逐步进行政治改革 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2 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曲折性 清王朝 1 失败原因 1 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而中国封建统治有着近2000年历史 清朝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统治机制 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训及历史意义 2 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脱离群众 只是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企图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有限的改革 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3 历史意义 1 从时代背景分析 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变法是爱国的 进步的 2 从变法内容看 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 从变法过程看 上书 演讲 办团体 宣传维新变法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特别提醒 戊戌变法尝试了一条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来实现救亡图存的新道路 虽然最终没有成功 但是为以后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这场政治运动暴露了顽固派极端反动 凶残的本质 促使更多的人抛弃幻想 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典例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维新派企图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 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b 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c 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d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维新派失败的原因 其中a b c三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在具体问题上的反映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 原因很复杂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 在1898年秋天的北京 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 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 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 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 唐才常等江湖力量 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 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 推动变法 然而 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 于是慈禧迅速出击 逮捕 杀戮六君子 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材料二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 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 乾纲独断 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 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 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 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 康有为 光绪帝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 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 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 也有中下层官员 士子和民众 材料三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 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 戊戌政变记 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 如 康南海自编年谱 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 所以很难作为信史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 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7日 探究问题 1 材料一 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哪些看法 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三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存在着怎样的缺陷 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探究思路 第 1 问 第一小问主要依据材料一中的 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 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 和材料二中的 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 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 等归纳概括 第二小问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时代背景 特点综合考虑 第 2 问 第一小问应从两部著作的 作者就是当事者 看出存在的缺陷 第二小问考查史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主要是史料的甄别 收集等 探究结论 1 看法 材料一认为变法失败是由于维新派铤而走险 企图武装暴动 招致顽固派镇压 材料二认为变法失败是由于维新派对改革缺乏周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