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汽车的后保险杠的装配线的设计
50页 15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成绩评定表理工.doc
汽车保险杠压装机.dwg
汽车保险杠最终压装机.dwg
汽车保险杠装配机.dwg
申报表.doc
端盖.dwg
轴套.dwg
轴测图.dwg
迈腾汽车的后保险杠的装配线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迈腾汽车的后保险杠的装配线的设计说明书.doc
销钉.dwg









摘 要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PASSAT迈腾汽车的后保险杠的装配线的设计,本次装配线分为后保险杠的压装机和装配机两部设备。其中压装机进行的工作内容是导流板的压装和拖钩盖板的安装,而装饰条的安装是手工装配的。而装配机的工作内容是对侧面导向支架、隔热板和U型夹的安装。本次设计的框架是用标准型材构成,并且一整套连接和支架结构都用此配套设备。
设计过程是由给定的后保险杠以及其定位元件(非金属材料)为基准在运用CATIA三维建模知识进行设计,在装配图条件下直接生成实体模型.压装机的设计比较复杂,除了整体框架结构,还要有线性导轨支撑的定位元件框架整体结构和气动元件推动的压头来完成导流板的压装工序.设计完成后要通过对气缸的压力数据记录而对后保险杠压装机的门字梁进行受力校核,看主梁是否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最后对某一压头的加工进行分析并记录加工程序【1】.
关键字:支架结构 线性导轨 气动元件 导流板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mainly directed against PASSAT Mai Tang Bumper cars after the assembly line design,The assembly line is the pressure after bumper assembly plants and two aircraft equipment.Pressure which installed the important work is the pressure plate,and trailers loaded hook decked installation,and decor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of manual assembly.And the assembly of the contents of the work-oriented aspect of the stent installation and insulation panels and the U-shaped clip installation.The framework is designed with standard profile form,and a set of connectivity and support structure using this set of equipment.
Design process is given after the Bumper and its positioning devices (non-metallic materials) as a benchmark in the use of CATIA 3D Modeling knowledge for the design,assembly drawings generated directl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olid model.Pressure installed more complicated the design,Apart from the overall framework structure,Linear guide will be supported by positioning components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framework of pneumatic components-driven pressure around the plate to complete the installation of pressure sequence.Upon completion of design right through to the cylinder pressure data records Bumper pressure right after the doors installed word beam force Verification,Girder see whether they meet strength and stiffness requirements.Finally,the pressure of a first analysis of the processing and recording processes
Keywords: Stand Structure Linear Guide Pneumatic Components Deflector
目录
绪论1
1.设计背景1
2.汽车保险杠的安装方法2
3.设计任务2
第一章 装配线的部件选择3
1.1气缸的选择3
1.1.1气缸的输出力的大小3
2.1.2负载率β3
1.1.3缸径的计算4
1.2直线导轨的选择4
1.2.1 HIWIN型线性导轨的特点4
1.2.2 HG系列线性滑轨特点5
1.2.3滑块的安装6
1.3直线轴承的选择7
1.4型材的选择9
1.5连接元件的选择12
1.6支撑元件的选择15
第二章 人机工程设计注意事项16
第三章 总体方案设计17
3.1后保险杠装配工艺方案17
3.2 设计方案17
第四章 定位元件的加工和加工程序20
第五章 保险杠装配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24
5.1保险杠装配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24
5.1.1生产线控制原理分析24
5.1.2生产线控制系统功能分析25
5.2 PLC选型和资源配置26
5.2.1控制系统PLC选型26
5.2.2 PLC的I/o资源配置27
5.3 PLC程序设计29
5.3.1可编程控镧器编程软件29
5.3.2控制系统控制流程30
5.4本章小结35
结 论36
参考文献37
致 谢38
2.汽车保险杠的安装方法
安全性是现代轿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轿车的安全设施来讲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动性安全设施,例如制动及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实行防患未然;另一类是被动性安全设施,例如保险杠、安全气囊,车门保险杠。汽车设计者从交通事故中发现,汽车发生侧面碰撞的案件比较多,尤其是路面湿滑或车速较快的情况下,因各种原因造成汽车拦腰碰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近几年有关防侧撞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些国家还制定了严格的汽车防侧撞安全条例,规定汽车要实施防侧撞的安全措施。
轿车上实行防侧撞的安全措施有二种常见方法,一种是从设计上改进轿车车厢的结构,使其能起到分散、侧撞冲击力的作用;另一种是安装车门保险杠,增强车门的防撞冲击力。后一种方法实用,简单,对车身结构的改动不大,已经普遍推广使用。早在93深圳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参展的本田雅阁牌轿车将一扇车门剖开一部分,专门露出车门保险杠给观众看,以示其良好的安全性能【2】。
3.设计任务
本次课题是对帕萨特迈腾的车辆的保险杠的装配生产线的设计,帕萨特迈腾的后保险杠分为两道装配工序,分别是装配和压装,共需两个专用的设备。设计要求为:
后保险杠在装配设备上定位准确;确定后保险杠位置(RPS)的支撑元件与压头表面形状与保险杠(导流板)内表面形状相互吻合;后保险杠漆面不允许有划伤和压痕;工人操作简单可靠,符合人机工程原理。
装配要求采用气压传动压紧装置来设计,对后保险杠的压装机要设计含有导轨的装置,这样方便操作,大大节约了工人的安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设计安装的高度要符合工人的操作高度。生产线的材料用多功能铝合金型材,方便搬运,质量轻巧并且耐用。气压启动装置要安装在方便位置,便于工人操作。生产线中要有翻转和压紧装置,提高安装生产的工作效率。各个型材采用特殊的螺栓连接方式,并带有三角架连接加强连接强度。
第一章 装配线的部件选择
1.1气缸的选择
由于有压紧工序的存在,所以需要动力部分给工件力来完成压装,本次设计的装配工序采用气压传动。气压传动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作为介质气压传动反应动作快,动作迅速。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低,使得元件更加容易制作。气动元件制作方便,不易堵塞。
1.1.1气缸的输出力的大小
理论输出力
普通的双作用气缸的理论推力F单位为牛N
F=πD2P
式中D为缸径(m)
P为气缸的工作压力 单位为帕斯卡
其理论拉力为F=(D2-d2)
式中的d为活塞杆的直径,单位为米
本次设计采用了SU系列的标准气缸
且四个气缸均用于压装机中,装配机中不用
压装机中的三个气缸用于压装的压头上,压头通过活塞杆传来的压力而对保险杠进行所需要的工位安装。另一个气缸用于工件支架在直线导轨上运动,完成压装过程。
气缸未加载时所输出的力是受到气缸活塞和活塞本身的摩擦力的影响,如活塞和缸角之间的摩擦,活塞杆和前缸盖之间的摩擦,用气缸的效率和气缸的缸径和工作压力有关,缸径增大,工作压力提高,则气缸的工作效率增加。在气缸的缸径增大时,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摩擦力在气缸的理论输出力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了,故气缸的效率提高了,一般效率在0.7-0.95之间【3】。
普通的双作用气缸实际推力为F结 论
这次毕业设计经历了几个月查阅资料,构思方案,观察实践,绘制图纸,使用catia autocad等大型工程软件,把大学四年所学的主要专业课如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液压气压传动,工程制图等内容系统的复习了一次,对大学的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所学的课程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距离,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差距。很多事情想上去是一个样子,自己去做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事情要考虑,这也是我们的无法快速转换角色的原因。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了解,去掌握,不满足与从纸面上得到知识,而要深入实践中,在实际操作中把所学的知识再加工,再创造,使得所学的真正变成自己的学以至用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庆余.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杜君文.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及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异河.液压与气动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5.B.A.沃斯克列辛斯基.滑动轴承计算和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6.杜黎蓉.CATIA V5三维零件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7.张佩勤.自动装配与柔性装配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8.王岚.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
9.德泊特.气动技术—低成本综合自动化[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于骏一,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1.A Leveder.Vector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mechanism[J].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03,38(2003):265-276
12.Patton WJ.Mechanical Power Transmission[M].New Jersey:Printice-Hall,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