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2 通过朗读 想象 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 体味诗人的感情 3 了解诗中人 景 情 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人 景 情 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境美 体味诗人的感情 作者简介 陶渊明 365 427 名潜 字渊明 一字元亮 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辞赋家 散文家 曾著 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 卒后朋友私谥 靖节 故后人称 靖节先生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 其中四言诗9首 五言诗116首 他的五首诗可大略分为两类 一类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 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 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 平淡 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 称其为 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 其中辞赋3篇 韵文5篇 散文4篇 篇数不多 影响却很大 散文首推 桃花源记 作者简况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1 桃花源记 散文 2 五柳先生传 传记 3 归园田居 田园诗 关于本诗 饮酒 是一组五言古诗 共二十首 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创作的 大都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饮酒陶渊明结庐 在 人境 而无 车马 喧 问君 何 能尔 心远 地 自偏 采菊 东篱 下 悠然 见 南山 山气 日夕 佳 飞鸟 相与 还 此中 有 真意 欲辨 已 忘言 按节奏诵读诗歌 听读全诗 想想这首诗讲了几层意思 分别写的是什么 赏析 饮酒陶渊明结庐 在 人境 而无 车马 喧 问君 何 能尔 心远 地 自偏 采菊 东篱 下 悠然 见 南山 山气 日夕 佳 飞鸟 相与 还 此中 有 真意 欲辨 已 忘言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结庐 构室 人境 人世间 而 却 车马喧 喻世俗交往的打扰 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 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 人境庐 诗集为 人境庐诗草 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这几句语言朴实 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君 诗人自称 尔 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 因为 心 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 所以虽身处闹境 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1至4句为第一层 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 有高尚的精神境界 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 悠闲自在的样子 南山 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 中 见 有本子作 望 苏轼说 因采菊而见山 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 望南山 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元好问 论诗 绝句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山气 南山的气象 日夕 傍晚 相与 结伴 还 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 鸟倦飞而知还 意思是天色晚了 鸟尚且会 知还 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 飞鸟晨出夕还 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 也应顺应自然之理 生与大自然同生 死与大自然同体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此中 此地此时的情景 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真意 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辨 辨别 说明 忘言 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 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 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5至10句为第二层 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 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 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 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 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这几句语言朴实 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赏析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 悠然闲适的抬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 显示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 与那些官场中人孜孜以求名利截然不同 写诗人高尚情致 山中的落日 回巢的飞鸟 都显得那样美妙 诗人从中体会乐趣 而飞鸟归巢自然勾起了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写南山美景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由山中之景领会到人生真谛 但诗人并未明辨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总结全篇 探究 1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写田园之景 抒隐居之情 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 感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2 选出你喜欢的诗句 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物我合一 心和自然亲近 心远地自偏 隐居重在精神上的宁静 自由 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3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如果把 见 改成 望 好不好 为什么 悠然 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 闲适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改成 望 不好 见 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 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4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怎么理解 采菊 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在东边的篱笆下 诗人在采撷菊花 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 偶一抬头 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 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 采菊 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 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 热爱自然的情趣 周敦颐在 爱莲说 中把菊花称为 花之君子 采菊 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5 悠然见南山 中的 见 可否改为 看 望 等字 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 见 是无意中看见 把人与物融为一体 而 看 或 望 是有意远观 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用 见 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苏东坡曾说过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 偶然见山 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 故可喜也 这种写法 古诗中常见 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 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 变有意为无意 化有我为无我 例如王安石的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的最后两句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 将 一水 两山 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 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着一 护 字 绕 字也显得那么多情 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 主人这样爱美 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 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 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隐主观 显客观 极力忘我 6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是什么描写 有何深刻意义 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a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 太阳下山时 山色十分美丽 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 鸟飞倦了 也知还家 可有些人呢 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 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 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诗人在 归去来兮 里说过 鸟倦飞而知还 这句正好应和 飞鸟相与还 相与 指 成群 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 还 还在规劝其他人 不妨也 还 吧 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 归去来兮 田园荒芜胡不归 c 这两句虽是写景 实是抒情悟理 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 首先是悟理 飞鸟尚知还 人亦更知还 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 归真返朴 而这个 理 正好为两句的 悠然 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 由此可见 这几句写人写景 水乳交融 互为表里 7 饮酒 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 想辨别出来 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 通俗地说 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至情言语即无声 这里强调一个 真 字 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人物小结 结合诗作学习 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 洁身自好 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 完善独立的人格 渴望自由 总的特点是 淡泊 独善其身 这在当时来说 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 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 要改选社会 消除污秽 不能单靠 归隐 与 独善 应该兼济天下 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从这点来说 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通章意在 心远 二字 真意 在此 忘言 亦在此 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 空洞无涯 故所见高远 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 又岂俗物之所妄干 王士祯 古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 景 情 理三者巧妙结合 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联系背景 知晓风格 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 一 背诵默写 1 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2 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 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 对陶渊明的 饮酒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 b 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 情与景相应成趣 c 本诗的主旨句是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d 诗中的 菊 山 气 日 鸟 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物都点出了 真意 的所在 c 二 选择题 2 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 要拥有心灵的宁静 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 投身到大自然中 尽情体会生活的快乐 b 山气日夕佳 中的 佳 字 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 夕阳西下一景象的赞美 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的意思是 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但无法用语言表达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 本诗描写了恬静 闲适的生活 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a 3 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