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中生物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检测试题5 新人教版必修3课堂考点集训考点一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1(2012上海高考)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解析:选d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及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腺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毒素是一种抗体b抗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外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物质d抗毒素由效应t细胞产生解析:选b鼠疫杆菌释放的外毒素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抗原,由它引起体内免疫应答产生的抗毒素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考点二免疫失调症与免疫治疗和预防3(2013吉林模拟)西班牙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它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chiv侵染t淋巴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侵的hiv解析:选ahiv存在潜伏期的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感染初期仍能发挥作用;感染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呼丧失;记忆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发挥免疫作用。4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解析:选c当被疯狗咬伤之后,可能感染病毒,需要尽快注射抗体消灭病毒,因为该病毒危害极大。注射抗体只能获得短时间的免疫力,没有记忆细胞产生,免疫力不会持久。注射抗原,机体发生免疫功能,可以进行免疫预防,此过程中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考点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5下列关于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d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抗原解析:选d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进行分裂;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不相同。解析:选c图中是细胞免疫,是体液免疫;a是吞噬细胞,f是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hiv主要攻击t细胞。ed是二次免疫过程。7下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其中x表示抗原,y表示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基因的_。(2)图中a、c、e细胞分别是_,其中e细胞的特点是_。(3)在x的刺激下,a细胞以产生_,刺激c的增殖和分化。(4)x和y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消灭,这种消灭过程具有_性。解析:(1)由同一类型的细胞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分化形成t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刺激下可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3)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4)抗体并不能直接消灭抗原,而是与抗原结合,改变抗原的性质,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由吞噬细胞消灭,这一过程是没有特异性的。答案:(1)细胞分化选择性表达(2)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b细胞能长时间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并能在接触相同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3)淋巴因子(4)吞噬细胞非特异课下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2013湖南重点中学调研)胸腺先天性缺失的患儿具有的特点是()a细胞免疫功能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d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丧失解析:选a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实现机体的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大部分抗原需要t细胞的呈递。因此,胸腺失天性缺失,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下降。2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中的溶菌酶将病菌分解是体液免疫过程b浆细胞必须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c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消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d免疫功能过弱会导致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解析:选c体液中的溶菌酶将病菌分解,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浆细胞可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也可由相应的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这是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3(2012福建高考)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解析:选c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内含有相应的抗体,而血清中的该抗体也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这表明小鼠b细胞与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抗原。4下图是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是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是非特异性的,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有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糖蛋白)。5(2012重庆高考)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解析:选b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不是小分子物质;初次接种疫苗后,机体在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情况下发生免疫反应,并产生效应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效应b(浆)细胞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由t细胞释放;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而不是t细胞吞噬消化。6(2012大连双基测试)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只能由增殖、分化而来d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解析:选c图中是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是b细胞,是记忆细胞,是淋巴因子,与靶细胞接触的是效应t细胞,能增殖、分化为的是t细胞。淋巴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均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浆细胞主要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部分也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抗体与自身物质结合引起的疾病为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7.(2013杭州模拟)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状突细胞而分享了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应答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c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d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解析:选ba正确,从图示过程看,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通过化学信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t细胞可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不能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c正确,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树突状细胞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8科萨奇病毒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cav16侵入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cav16侵入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解析:选d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av16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9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细胞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人的干细胞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烧伤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解析:选d人的皮肤属于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皮肤损伤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就会被破坏;皮肤移植时,膜片上的细胞与自体细胞之间要借助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相互识别,为避免发生排异反应,最好选择本人的干细胞种植在膜片上,干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皮肤细胞,而且新细胞与自体细胞不会发生排异反应;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产生的排异反应主要是由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10(2012北京高考)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解析:选d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能与其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离心后51cr在上清液中。可见给小鼠注射抗原(lcm病毒)是为了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故d项正确。11人体内的某种免疫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ae代表不同免疫细胞,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a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b当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c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a消化d抗原经过程传递后,能刺激c增殖、分化解析:选b由图解可以推出a、b、c、d和e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再次接触抗原x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12(2013杭州质检)假设某地区发生了新传染病。一个月内,患病人数与易感者人数变化的曲线见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d相比,b处更易爆发该传染病的流行bb处患者病愈后,取其血清接种到易感者体内,使其得到免疫力的方法属于被动免疫c易感者人数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有抵抗该病抗体的人数增多d第10天时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比第5天时的低解析:选d图中ac段表示患病人数增加,原因是部分易感人群转变为患者,cd段表示患病人数减少,原因是患者病愈,获得免疫力,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使易感者人数下降。易感者接种血清属于被动免疫;若接种抗原,则属于主动免疫。第10天时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比第5天时的高。二、非选择题13(2013青岛模拟)如图4只小鼠中,a1、a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b1、b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a1与b1的基因型不同。用它们进行皮肤移植,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a1的皮肤移植到a2上,皮肤_(填“会”或“不会”)脱落,因为它们的基因型相同,表达的_相同,a2将移植来的皮肤当成“自己”的皮肤。(2)将a1的皮肤移植到b1上,10天后因_反应而脱落,这种反应属于_免疫,主要是由_细胞引起的。(3)将a2的皮肤移植到经图示过程处理过的b2上,皮肤脱落的速度将_,因为_。(4)如果将a2的皮肤移植到先天无胸腺的小鼠上将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因为_。解析:(1)由于a1和a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因此,体内表达的蛋白质也相同。将a1的皮肤移植到a2上时,a2会把它当成自己的皮肤的一部分,不会发生排斥反应。(2)将a1的皮肤移植到b1时,是异体移植,会发生排斥反应。这种排斥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引起。(3)a1和a2可以看成是同一个体,由于b2接受了来自经过免疫的b1的t细胞,将a2的皮肤移植到b2时,相当于发生了二次免疫,因此,排斥反应速度会加快。(4)无胸腺的小鼠不存在t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免疫。答案:(1)不会蛋白质(2)排斥细胞t(3)加快b2接受了b1的t细胞,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排斥反应出现更快(4)无胸腺的小鼠中不存在t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免疫14下图1为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拉尔夫斯坦曼(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卫兵”,能激活t细胞,并让白细胞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图3表示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_(填“树突”或“轴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_。(2)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存在大量的突起。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突起的形成是_的结果;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_,有利于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实现。(3)神经细胞既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又具有分泌作用。如神经细胞通过分泌_实现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能够通过分泌_调节水盐平衡。(4)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最初由_细胞分化而来,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并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效应t细胞。与图3中的树突状细胞具有相似作用的细胞还有_。解析: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树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接受和传递兴奋,有利于树突状细胞接受、呈递抗原。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实现兴奋传递,下丘脑细胞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树突状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t淋巴细胞可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具有处理、呈递抗原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答案:(1)树突细胞体或树突(2)细胞分化表面积(3)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4)造血干记忆细胞吞噬细胞15(2013泉州质检)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可降低收缩频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随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电位转变为_,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免疫活性物质_的产生,阻碍患者_免疫的应答。(3)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步骤: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_作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一段时间后,用_分别作用于这两种肌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_,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作用特点与两种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解析:(1)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膜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骨骼肌细胞发生收缩;(2)由题干可知,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当切除胸腺后,t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从而使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产生减少,阻碍患者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3)根据题干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酰胆碱受体的不同。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利用骨骼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作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用乙酰胆碱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这两种细胞的收缩反应,从而探究相关问题。答案:(1)突触间隙外负内正(2)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答“抗体”也可)体液(3)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收缩频率降低教师备选题库1(2012四川高考)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解析:选d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可知,胸腺淋巴细胞直接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不能杀死肺癌细胞,而肺癌细胞先与m细胞培养,再将从中分离出的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胸腺淋巴细胞就可以分化成具有杀伤力的效应t细胞,可能的原因是m细胞具有呈递抗原的作用;实验组胸腺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该实验不能证明m细胞能分泌抗体,d项错。2(2012上海高考)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解析:选b抗原刺激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抗体,单克隆抗体指的是由一种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克隆出的细胞群产生的抗体。这种抗体特异性强,只能识别抗原(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3(2011全国卷)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法院系统招聘用制书记员2988人过渡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呼伦贝尔日报社事业单位引进人才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卫生健康医学教育考试中心招聘1人入品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关系-洞察与解读
- 2025金融借款合同协议书
- 2025公司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建筑工程混凝土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工业厂房建设借款合同模板
- DB14∕T 1810-2019 研学旅行讲解服务要求
- 再回首二部合唱简谱金巍
-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案例分析报告书
- 人教版小学1-6年级诗词全集
- 青少年网络安全法制课
- 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 《石墨烯新材料》课件
- 阶段性测试卷(范围:第一、二、三章)(基础篇)(秋季讲义)(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趋势与关键路径研究
- 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八年级上册(考试范围:第12-14章)(原卷版)
- 坐井观天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 风电场与养殖场生态互补关系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