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高新区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03高新区模拟)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动物的呼吸作用b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c水在冰箱里结冰d植物生长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动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大的微粒分解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小的微粒,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水在冰箱里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植物的生长需要呼吸,需要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各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水b双氧水c空气d二氧化碳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可根据具体物质的物质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双氧水、水和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含有其它的物质的分子,而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等其它气体和杂质,故含有它们的分子解答:解:物质中含有氧分子就是含有氧气,含有氧气要么是氧气本身要么就是含氧气的混合物a、水是一种纯净物,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氧分子,故a错误;b、双氧水中只含有双氧水一种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b错误;c、空气属于混合物,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所以含有氧气分子,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中只含有含二氧化碳一种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成分,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3(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手机塑料外壳b钛合金表链c紫砂壶d蚕丝围巾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a、手机塑料外壳是用塑料制成的,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钛合金表链,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紫砂壶是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蚕丝围巾是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4(2分)(2003高新区模拟)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锥形瓶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可加热的仪器分为能直接加热的和间接加热的,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能间接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就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故不可选;b、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可选;c、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加,故不可选;d、锥形瓶可垫石棉网加热,故不可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可用于加热的仪器,是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留心就可做好5(2分)(2003高新区模拟)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b9c10d19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正确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d、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6(2分)(2003高新区模拟)“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依据各类营养素的作用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于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因此每天都应该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所以选项a正确摄入人体内的多余的油脂会变成脂肪积存在皮下组织等部位,从而使人发胖;但又由于油脂是人体的备用供能物质,因此不能禁食油脂所以选项b错误人体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来自糖类,因此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所以选项c正确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选项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六大营养素的作用,难度较小7(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物质中含有同种原子团的是()akmno4和k2mno4bh2so4和na2so3ccuso4和na2so4dnh4cl和co(nh2)2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的原子团组成分析,相同的原子团,应是组成元素、原子个数、原子团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都相同,否则就不是相同的原子团解答:解:a、kmno4中的原子团为mno4,是高锰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而k2mno4中的原子团为mno4,是锰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显然种类不同,故a错;b、h2so4中的原子团是so4,是硫酸根,na2so3中的原子团是so3,是亚硫酸根,故b错;c、cuso4和na2so4的原子团都是so4,是硫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价,种类相同,故c正确;d、nh4cl中原子团是nh4是铵根,co(nh2)2,中原子团是nh2所以不同,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化合物中原子团的认识,不能只从表面上原子的个数和元素的种类作判断,还要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判断8(2分)(2003高新区模拟)垃圾送入焚烧炉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必须去除的是()a干电池b废纸屑c碎玻璃d食品残留物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由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可知选取的是不能燃烧的物质;而直接堆放或填埋垃圾会污染土壤,没有利用起污染物,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干电池不能燃烧,所以要除去,故符合题意;b、废纸屑能够燃烧,不需要除去,故不符合题意;c、碎玻璃不能燃烧,所以要除去,故符合题意;d、食品残留物能够燃烧,不需要除去,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9(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a金au银ag铂ptb铝a1铁fe锡xic铅pb铜cu贡hgd钾k钙ca镁m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氢(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就越活泼解答:解:a、金、银、铂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银铂金,故a错误;b、锡的元素符号为sn,故b错误;c、hg的名称为汞,故c错误;d、金属的名称、符号及活动性顺序都是正确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很小,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元素的符号及名称等,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10(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b氧气验满c向试管内倾倒少量稀盐酸d过滤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盐酸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盛滤液的容器应使用烧杯、漏斗下端应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碳酸钙粉末加入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酸钙粉末与稀硫酸接触面积大,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2(2分)(2003高新区模拟)取105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5g水,析出6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a20gb24gc40gd56g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因为温度相同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应该是一个定值,都等于其溶解度与100g溶剂的质量比,题意中是恒温蒸发故蒸发出的溶剂与析出的溶质正好配制成饱和溶液解答:解:由题意得溶液的恒温蒸发时蒸发的溶剂与析出的溶质正好配置成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剩溶液也饱和,又因为温度相同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应该是一个定值,都等于其溶解度与100g溶剂的质量比,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6g:15g=2:5;故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105g15g6g)=24g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饱和溶液的考查,涉及到恒温蒸发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蒸发出的溶质与溶剂会配置成饱和溶液,剩余的溶液也会使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这一关键点,属基础知识考查题13(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物质的俗名b、物质的分类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碳酸钠的俗名纯碱ch3cooh酸nh3h2o碱c、物质的物理性质d、物质的鉴别干冰能升华氧化钙加水放热 食盐与碱面加食醋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b、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c、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d、根据食盐和碱面的成分、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解答:解: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苏打,故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b、ch3cooh是由h+和醋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nh3h2o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水放热属于化学性质;故对化学知识的归纳错误d、碱面是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食盐不能;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化纤与纯羊毛面料;故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a将蔗糖溶于水b将原木锯成板材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d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为粉末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是分子的运动引起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将蔗糖溶于水,是蔗糖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将蔗糖完全分散成分子,故a正确;b、将原木锯成板材,不能将物质分散成分子,故b错误;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植物油不能溶解到水中,故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故c错误;d、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为粉末,只是改变了颗粒物的大小,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能应用分子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15(2分)(2003高新区模拟)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该气体可能是()anh3bso2cno2dn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因为亚硝酸钠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所以该气体的元素组成必须不能超出亚硝酸钠中的元素组成,还要注意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解答:解:a、nh3中含有氢元素,而亚硝酸钠中没有氢元素,故a错误;b、so2中含有硫元素,而亚硝酸钠中不含有硫元素,故b错误;c、no2中的两种元素在亚硝酸钠中都有,并且该气体也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故c正确;d、n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由于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气体中所含的元素必须在亚硝酸钠中能找到,依据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16(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两者相比,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沸点:水和氯化钠溶液b含碳量:甲醛(ch2o)和醋酸(c2h4o2)c酸碱度(ph):肥皂水和食醋d通常状况下液体体积:1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液和200ml水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溶液的性质考虑;b、配平碳原子个数进行比较;c、根据肥皂水和食醋的酸碱性考虑;d、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解答:解:a、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后者大于前者,故a错;b、由甲醛(ch2o)和醋酸(c2h4o2)中碳原子个数不同,先把甲醛也配成2个碳原子即由ch2oc2h4o2 与醋酸化学式相同,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c、肥皂水显碱性ph7,食醋显酸性ph7,故c正确;d、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1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液小于200ml,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知道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分子之间有间隔17(2分)(2003高新区模拟)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生活实际型;压轴实验题分析: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解答:解: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的氧气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和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措施,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2分)(2003高新区模拟)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应该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b紫色石蕊试液c氢氧化钠溶液d酚酞试液考点:证明碳酸盐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常选用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的方法是:往该溶液滴入适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中含有co32;故应该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9(2分)(2003高新区模拟)以下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区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b用干燥的ph试纸测浓硫酸的ph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湿润的ph试纸可使氨气转化为氨水,氯化氢气体转化为盐酸分析;b、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分析;c、根据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和二氧化硫的性质判断;d、根据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回答解答:解:a、湿润的ph试纸可使氨气转化为氨水,氯化氢气体转化为盐酸,所以可以用用湿润的ph试纸区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故正确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所以不能使用ph试纸,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错误c、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被二氧化硫还原为无色物质,所以正确d、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又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黄色沉淀的现象,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物质的检验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比较法发现和利用物质间的性质差别是解题的关键20(2分)(2003高新区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里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o2(co)过量o2点燃bcuo(cu)适量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nacl溶液(na2co3)适量稀盐酸逐滴加入至不再产生气泡d稀硝酸(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a错误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c、na2co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d、h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盐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1(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b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c置换反应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d化合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考虑;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c、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考虑;d、根据反应的放热和吸热情况考虑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故a正确;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生成物可能有单质,也可能没有单质生成,例如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就没有单质生成,故b错;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但是有的元素化合价是不变的,例如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故c错;d、有的化合反应放出热量,例如碳燃烧,有的化合反应吸收热量,例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知道有的化合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化合反应吸收热量22(2分)(2003高新区模拟)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ba2+、so42、k+bnh4+、na+、ohcna+、c1、no3dcu2+、c1、oh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解答:解:a、ba2+和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a错误;b、nh4+和oh能结合成氨气,不能共存,故b错误;c、na+、c1、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故c正确;d、cu2+和oh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23(2分)(2003高新区模拟)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一定是氯化钠bx可能是cucl2或cu(no3)2c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dy可能是na2so4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规律并结合质量守恒的知识分析解答;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a、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特点,由反应可知当y是氯化钠时,x应是氯化铜,符合反应规律及质量守恒定律,但当x是其它物质如硝酸铜时也会符合该反应的发生规律,故a错;b、根据有氢氧化铜生成,所以x中一定含有铜元素,如果x是cucl2或cu(no3)2化学方程式正好相平且符合化学反应的规律,故b正确;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相等可知,x比2个y大18,并不能说明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8,故b错;d、根据y中一定有钠元素,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如果y是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不平,故d错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方程式发生的原理,然后结合具体的反应以及物质进行验证即可24(2分)(2003高新区模拟)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高温煅烧石灰石 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 焦炭充分燃烧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和b和c和d只有考点:铁的冶炼;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高温下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焦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后依据化合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特征是:“多变一”a、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b、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征c、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d、焦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的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25(2分)(2003高新区模拟)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0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bb点时,溶液中溶质有2种cx值为11.13dc点时,溶液的ph7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图中0a段表示的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不是生成沉淀的过程;b点时,表示碳酸钠与盐酸、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求得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53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根据5.5g沉淀求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8.3g,因此x值为111.3g;c点时,碳酸钠溶液过量,因为碳酸钠呈碱性,因此溶液的ph7解答:解:a、图中0a段表示的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不是生成沉淀的过程,故选项错误;b、b点时,表示碳酸钠与盐酸、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故选项错误;c、设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根据na2co3co2,na2co3caco3, 106 44 106 100 y10% 2.2g z10% 5.5g 列比例式求得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y=53g;根据5.5g沉淀求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z=58.3g,因此x值为:53g+58.3g=111.3g;故选项错误;d、c点时,碳酸钠溶液过量,因为碳酸钠呈碱性,因此溶液的ph7,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盐的化学性质和有关的计算,盐的化学性质有四个:盐与金属反应、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解决本考点需要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26(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制取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a制取co2b制取h2c制取o2d制取h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和稀盐酸,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铝粉和过氧化氢溶液不反应,也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能用于制取氧气;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试管中放多孔隔板且有弹簧夹,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解答: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b、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和稀盐酸,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c、铝粉和过氧化氢溶液不反应,也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能用于制取氧气,故错误;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试管中放多孔隔板且有弹簧夹,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是可以从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物质及收集装置、发生装置是否合适来考虑,可据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进行分析收集装置的正确性27(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b自来水厂常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进行消毒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考点:常见的溶剂;水的净化;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肥皂水能用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解,故a正确;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不是用于消毒,故b错误;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结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中不含有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结合产生大量的泡沫,现象不同,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c正确;d、净水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28(2分)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甲型h7n9流感的有效措施,过氧乙酸(ch3coooh)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有机化合物b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d19%的过氧乙酸的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b、根据过氧乙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分别计算出过氧乙酸与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再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即可解答:解:a、过氧乙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3)=6:1:12,故选项说法正确d、设19%的过氧乙酸的水溶液质量为x,则含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9%x,水的质量为x19%x=81%x;过氧乙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19%x100%=12%x,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81%x100%=72%x,则19%的过氧乙酸的水溶液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2%x+72%x=84%x,则19%的过氧乙酸的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9(2分)(2003高新区模拟)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学科交叉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利用图示的曲线,比较a、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多少取决于此时溶解度的大小;c、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只能判断饱和溶液的变化情况,对于不饱和溶液无法进行判断;d、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大,对于不饱和溶液则无此关系解答:解:a、0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温度高于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又大于a故a不正确;b、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也相等,故b正确;c、虽然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但却不能判断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是否饱和;故c不正确;d、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又大于a,可判断此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的饱和溶液;由于该说法中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30(2分)(2003高新区模拟)下列有关基础实验中现象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原因或结论a在燃着的蜡烛上照一个小烧杯,蜡烛熄灭烧杯内一定没有氧气了b在加热kmno4粉末制氧气时看到试管底部紫黑色粉末翻滚是加热条件下生成的大量氧气的作用c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均只有蓝色沉淀产生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oh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从而积聚在烧杯顶部使蜡烛熄灭b、由于加热kmno4粉末时生成的大量氧气的作用使得试管底部紫黑色粉末翻滚,据此分析c、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均只有蓝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oh,因为碳酸铜也是蓝色沉淀;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立即熄灭,说明该气体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从而积聚在烧杯顶部使蜡烛熄灭,故分析错误;b、由于加热kmno4粉末时生成的大量氧气的作用使得试管底部紫黑色粉末翻滚,故分析正确;c、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均只有蓝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oh,因为碳酸铜也是蓝色沉淀,故分析错误;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立即熄灭,说明该气体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分析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物质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等,难度不大二、实验题(满40分)31(2003高新区模拟)(8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宇宙飞船上利用氢气、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作燃料电池:2h2+o22h2o:该装置中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葡萄糖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co2+6h2o;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填写“吸热”或“放热”)(3)少量硫酸铵固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生成的气体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4)实验室用稀盐酸与氧化铜网体经加热充分反应来制取氯化铜溶液:cuo+2hclcucl2+h2o;现象为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氢气、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该装置中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葡萄糖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3)少量硫酸铵固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生成硫酸钠、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生成的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蓝,说明是氨气(4)实验室用稀盐酸与氧化铜网体经加热充分反应来制取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故答案为:(1)2h2+o22h2o;电;(2)c6h12o6+6o26co2+6h2o;放热;(3)(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4)cuo+2hclcucl2+h2o;该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32(7分)(2003高新区模拟)2013年3月20日,苏州市百瑞美特殊材料有限公司露天石蜡原料堆垛发生火灾火灾原因是:无证电焊工作业时,飞溅的火花引燃了石蜡外包装火灾现场令人触目惊心,浓烟像黑龙般蹿上50米高空,地面石蜡如熔岩般流淌,连附近的河面上也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石蜡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蜡一定含有碳元素(填元素名称),工业石蜡一般是通过分馏加工方法从石油中直接提取的,石蜡不(填“是”或“不”)溶于水(2)点燃一根蜡烛并将一根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可以看到从蜡烛的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吹灭蜡烛的瞬间也有类似现象,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美容AI技术面试题库
- 2025年安全战略填空题库
- 2025年导盲犬训练高级面试实战题库
- 2025年广播电视台后期制作面试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语音合成师职业发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高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地震救援面试重点题解析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设计师专业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控件的使用
- 2025年环保工程技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冲刺试题及答案
- 乐器供销合同范本
- 2025年辽宁省中考生物学试卷真题附答案
- 2025-2030牛肉分销渠道冲突与供应链协同优化报告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青岛市崂山旅游集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校长讲话:在挑战中谋突破于坚实处启新篇
- 2025年幼儿园保育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物联网导论》课程标准
- 供水抄表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