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秋学期高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 (考查范围:语文必修五第一至三单元,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学的趣味朱光潜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 见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1、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精神上的残废”具体指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b“精神上的中毒”具体指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c“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d本文第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段列举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第段提出诊治的办法,从第段起,作者批判了自己错误的文学欣赏态度。2、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下列关于其具体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对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b第4段引用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的语句,形容一些欣赏者心胸狭隘,推卸责任的欣赏态度。c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d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二、古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子俊,早卒。(节选自宋书?羊欣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工:善于,擅长b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 恨:怨恨c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 诣:到去d除中散大夫 除:任命,授职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羊欣淡泊名利、洒脱不凡的一组是( )(3分)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 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 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羊欣原本就擅长书法,在学习了王献之的字后,他的书法更有长进了。b隆安年间,由于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做官。c羊欣拒绝为元显写字,元显就任命他担任本由寒门担任的职务,羊欣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d羊欣担任主簿,参预机要事宜,因为不时泄露机密,被免职,贬官为楚台殿中郎。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分)(2)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3分)(3)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4分)三、诗歌欣赏(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白 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注:王冕,元代诸暨人。幼年家贫,牧牛自学。后屡试进士不第,即焚所为文。晚年归隐九里山。著:放进,置入。混:混杂。芳尘:香尘。乾坤:天地。桃李:桃花和李花8、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3分)答: 9、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选一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3分)答: 四、名言默写(每题1分 共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三径就荒, 。携幼入室,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 ,响穷鼓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24分)雕花烟斗冯骥才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 忽见身旁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地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 系,到这边来抽吧!”这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 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 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着的辉煌闪烁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之 间,隐藏着一个知音吗?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的,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 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很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 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 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做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整个玻璃书 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 执地一个劲儿地摇脑袋。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份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又重新 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面是半年 多未见的老范。“呦,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 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姿百态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 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了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 五朵牡丹花的,送给了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 生,真谢谢您”又一年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 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 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 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有删改)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b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淳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c老范的儿子在老范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d唐先生的一幅画被定为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1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 _13、请梳理小说的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6分)答:_14、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_六、基础知识 (22分) 1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a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表现了弃妇的哀怨:结婚之前男方显出信誓旦旦的样子,谁知没多久,他就毫无情义地把女方遗弃了。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d升到高中,就应该遵守高中的一切规章制度,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a、别里科夫的悲剧,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悲剧。b、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民性淳朴。c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爱眼日”,世卫组织设置爱眼日,旨在唤起全球对盲症,视力损害及视力受损者康复。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17、依此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巴以冲突再次升级,美国国务卿赖斯紧急赶往耶路撒冷,会见巴以双方领导人,从中 ,以平息可能重新恶化的局势。自从印度洋海啸发生以来,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目前,对受灾国的紧急救援工作以基本结束,工作 已转向灾后恢复和重建。2005年1月15日,海峡两岸民航业者在澳门经过 ,就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业务安排达成共识。1月16日上午,732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省政协委员,肩负着各界人士的 ,带着与时俱进、加快山东发展的良策,走进了庄严的山东大会堂,参加第九届省政协会议。a周旋 中心 沟通 嘱托 b斡旋 重心 沟通 重托c周旋 重心 勾通 嘱托 d斡旋 中心 勾通 重托18.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 _ 。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 b c d19.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8个字概括某市的特点,为该市设计一张城市名片。(4分)某市有凤城河环绕,河畔有梅、桃、柳三园名闻遐迩。梅园为京剧大师梅兰芳故居拓展而成,其中广植梅花,冬春之际暗香浮动。桃园为清初孔尚任著桃花扇处,园内桃树千株,及春嫣红一片。柳园为纪念明末评书艺人柳敬亭而设,园内垂柳飘拂,乐声悠扬。答:_20. 仿造下面的示例,以“青春”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6分) 例句:青春是涨满的帆船,用热切的期望催动人生的航船。 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 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温暖。 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班 级: 姓 名: 学 号:2015年秋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二语文答题卡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15161718答案7. 翻译下列句子。(10分)(1)_(3分)(2)_(3分)(3)_(4分)8._ _(3分)9._ _(5分)10.(8分)(1) _ _ _ _ _ _ (2)_ _ _ _ (3) _ _ _ _(4) _ _ _ _ _11_ (4分) 12 _ _ _ _(6分)13_ _ _ _(6分)14 _ _ _ _ _(8分)19._ (4分)20._ _(6分)21作文(60分)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d 2.b 3.a 4b 5.d. 6.d. 7.(1)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2)羊欣打算主动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露机密,桓玄察觉羊欣的心思,愈发敬重他,任命他为楚台殿中郎。(“自疏”译为“主动疏远”、“时”译为“不时”,“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3)太祖敬重他,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其间游山玩水,很有怡情养性的乐趣。(“重”译为“敬重”,“以为”是“以之为”、“凡”译为“共”、“适性”译为“怡情养性”)【文言文参考译文】羊欣,字敬元,是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在晋朝曾任徐州刺史。祖父羊权,做过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任桂阳太守。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广泛阅读经籍,尤其擅长隶书。不疑起初任乌程县令时,羊欣正好12岁,当时王献之任吴兴太守,很赏识他。献之曾在夏天来到乌程县官署,羊欣正穿着新绢裙午睡,献之在他的裙子上写了几幅字就离去了。羊欣原本擅长书法,由此书法更有长进了。最初出仕任辅国参军,军府解散后又回到家中。隆安年间,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仕进。会稽王世子元显每次要羊欣写字,羊欣往往辞谢,不遵命。元显愤怒,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后军府舍人。这个职务本来由寒门担任,可是羊欣意态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人们议论时都称赞他。羊欣曾拜访领军将军谢混,谢混先拂扫坐席更换服装,然后接见。当时谢混的族子灵运在座,他离开后,告诉族兄谢瞻说:“望蔡接见羊欣,就更换服装和坐席。”羊欣由此更知名了。桓玄辅佐朝政,领西平将军,让羊欣做平西参军,又转为主簿,参预机要事宜。羊欣打算主动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露机密,桓玄察觉羊欣的心思,愈发敬重他,任命他为楚台殿中郎。对他说:“国家政务由尚书主持,朝廷礼乐由殿中省制定。你以前身处机要之地,与目前职务相比,还是轻的。”羊欣就职几天后,称病辞职,隐居里巷,十余年没有出仕。义熙年间,其弟羊徽得到高祖信任重用,高祖对谘议参军郑鲜之说:“羊徽是一时杰出人才,舆论还认为他比不上兄长,未能结识羊欣,令人遗憾。”立即下书,把羊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又转为长史,又出任新安太守。在郡四年,以政治宽闲爱护百姓著称。除授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隐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都未就任。太祖敬重他,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其间游山玩水,很有怡情养性的乐趣。后来转任义兴太守,并非他喜爱的地方,不久,又称病重,辞职回家。被授予中散大夫。他平常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黄老典籍,有病不吃药,饮符水而已。又擅长医术,撰写药方十卷。羊欣因为不堪拜伏,便推辞不参加朝觐,高祖、太祖都以没有见过他为遗憾。如果不是探访省间近亲,他不随便去别人家。出城一定要在城外,从来没有进过建康城门。元嘉十九年去世,当时七十二岁。儿子羊俊,很早便去世了。8. 【答案】坚强(耐寒),性情高洁(自甘寂寞),报春.(3分)9.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托物言志(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2分)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分)10. 【答案】(8分)(1)松菊犹存 有酒盈樽(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4)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每句1分,每句有一处错误,该句即不得分。)11.【答案】a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无知、傻气”的表述错误;c项,“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的说法不够确切。d项,“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无据。)12.【答案】示例:有才华,热爱艺术,在绘画、雕刻方面都很有造诣;温良,和善,懂得感恩;有些势利,有等级观 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应该抓住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如从烟斗的绝妙,老范的赞 叹,求画、求烟斗者之多等,可见唐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且他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从唐先生感激老范对他的友好,送艺术品给老范,后悔没有把最好的艺术品给老 范,可见他很善良,知恩图报;从唐先生把老范丢在高朋满座的客厅里,为认识老范这样的人而难为情,可见他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13.【答案】示例:情节:受尽歧视,花房邂逅花房交往,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拾真情。妙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情节、妙处各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 题,首先要在全面理解作品行文思路的基础上准确地划分情节结构,然后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分析安排情节的作用,一般可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等方面考 虑。)14.【答案】示例一:雕花烟斗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的标题是“雕花烟斗”;“雕花烟斗”贯串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得作 品结构谨严;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画家雕刻烟斗,赠送烟斗,为烟斗而悔恨;花农欣赏烟斗,接受烟斗,临终前叼着烟斗。雕刻得最精美的烟斗应该属于心灵 最美的人,画家的悔恨,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纯美和人性弱点的重新审视。示例二: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凤尾菊贯串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得小说结构谨严;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 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前还叮嘱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象征善良、单纯、温厚、自然而然 的人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歌颂。(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 力。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具体分析。作为线索,一要考虑它跟小说情节的关系,二要考虑它跟小说人物的关系,三要考虑它跟主题的关系。 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即可。)15. a. 【解析】a项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