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读书笔记 2.doc_第1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读书笔记 2.doc_第2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读书笔记 2.doc_第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读书笔记 2.doc_第4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读书笔记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摘要笔记 天翻地覆慨而慷- 4 -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4 -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4 - 为何理解我国制度优势要正确把握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 4 - 宝贵财富 行动指南- 5 -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5 -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5 -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 - 是什么让老百姓得实惠- 5 - 怎样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5 - 怎样看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取得的成效?- 6 - 怎样使下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好成效?- 6 - “海啸”起处神话灭- 8 - 国际金融危机是怎么酿成的?- 8 - 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 8 - 人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什么启示?- 9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10 - 为什么要提出保增长的任务?- 10 - 为什么要把保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 10 - 实现“保八”目标的底气何在?- 11 - 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 11 - 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 12 - 为什么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 12 - 为什么说保增长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 13 - 如何在实践中把保增长与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 14 - 小岗村的新探索- 15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义何在?- 15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今天才允许的吗?- 16 - 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哪些主要形式?- 16 - 为什么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17 - 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18 - 怎么看“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成效?- 18 - “中国式民主”好在什么地方?- 19 - 为什么要破除对西方民主的迷信?- 19 - “邯郸学步”要不得- 20 - 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 20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吗?- 20 -为什么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20 -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 21 -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吗?- 21 -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普世价值”意图何在?- 21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22 - “相约北京”的启示- 23 -社会思想为什么会日趋多样化?- 23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 -如何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 23 -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谈起- 24 -文化何以成为“软实力”?- 24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什么战略意义?- 25 -为什么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5 - 褪尽“俗装”换“雅装”- 26 -为什么要治理网络低俗之风?- 26 -为何网络低俗之风不易禁止?- 26 -如何才能使网络天空更洁净?- 27 - 从大学生“村官热”说起- 27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为何比较严峻?- 28 -党和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做了哪些工作?- 28 -高校毕业生应当如何应对就业难?- 28 - “凤还巢”再展翅- 29 -为什么今年农民工就业压力这么大?- 29 -党和政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哪些举措?- 29 -返乡农民工应如何正确面对就业难?- 29 -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 30 -为何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 30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1 -如何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每一位城乡居民?- 31 - 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 32 -如何看待近年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32 -新医改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32 -怎样把新医改的规划落到实处?- 32 - “三鹿事件”的警示- 33 -食品安全为什么如此牵动国人心?- 33 -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 34 -怎样进一步加固食品安全防护网?- 34 - 老话题再成新热点- 35 -为什么百姓最关注反腐倡廉?- 35 -为什么说“腐败越反越多”并不符合实际?- 36 -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36 -21 咬定青山不放松- 38 -如何理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38 -为什么要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38 -怎样才能切实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38 - 天翻地覆慨而慷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是中国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的60年 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 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且有这样的制度优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何理解我国制度优势要正确把握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观点声音 60年的沧桑,见证了一个民族羽化成蝶的历程。 60年的巨变与成就,值得总结;60年的光荣与梦想,值得珍惜;60年的风霜与韶光,值得感知。 深度阅读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相关链接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1月版。2、 复兴之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3月版。 宝贵财富 行动指南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指南。理论的意义与重要性,在写对策时如加强理论学习、提升领导干部理论素养这样的小点中可以引用这段话。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丰富土壤。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创新;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什么让老百姓得实惠 怎么看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怎样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科学理论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学习、所掌握,才能真正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转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学习开启智慧,实践成就事业可作“名言”引用。在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党内实际情况的需要,利用一段时间,在全党或一定范围内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事业发展,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这是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要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大势,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工作的主题的各项工作。这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这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经典表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努力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兴办一些顺民心、合民意的实事好事,必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科学发展具有更加广泛、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这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 怎样看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取得的成效?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普遍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民群众也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 知识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主要原则和步骤阶段目标要求: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主要原则: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步骤阶段: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 怎样使下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好成效? 知识点: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特别要深入研究、重点把握好六个问题更加注重搞好思想发动经典表述,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更加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做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更加注重作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更加注重贯彻群众路线,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总结好、利用好学习实践活动已取得的经验。 知识点: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八条经验1、必须牢牢把握总要求,坚持正确方向,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2、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3、必须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切实抓好理论武装,注重抓好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4、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地方、部门和基层单位根据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创新。5、必须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第一标准。6、必须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分别提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以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8、必须加强领导和指导,突出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加强督促检查,搞好舆论引导。当前,特别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既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同时又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后劲的关系,绝不能为了保增长而给今后科学发展埋下隐患。对民生热点问题,要重视研究,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高度重视维护民族团结,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网友提问:学习实践活动应该如何服务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答: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攻坚克难、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更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个武器,科学判断经济走势,树立信心,知难而进,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推动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组织好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还要加强统筹兼顾。观点声音 忽视科学吃苦头,盲目发展栽跟头。 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的指明灯,是小康社会的探照灯,是生态环境的节能灯,是人民幸福的聚光灯。 又好又快发展是康庄大道,只图眼前的发展是羊肠小道,损人利己的发展是歪门邪道,畏首畏尾不发展是死路一条。 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做到不端群众碗、不欠自然账、不吃子孙饭。 科学发展要高瞻远瞩,不要鼠目寸光;要实事求是,不要条条框框;要脚踏实地,不要揠苗助长。 擅长领导科学发展的人是推动力,不会领导科学发展的人是白费力,违背科学发展的人是阻碍力。 当清官、做好官,首先要有科学发展观;捧金杯、拿银杯,最后要看是否有口碑。 深度阅读1、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2、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论科学发展观,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9月版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9月版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9月版。5、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9月版 相关链接1、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求是2008年第19期 /newscenter/2008-10/22/content_10234163_1.htm2、切实巩固第一批取得的成果 扎实搞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求是2009年第6期 /200903/K2009031649E185CA1DD201AABC9A63733260082B.html “海啸”起处神话灭 怎么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是怎么酿成的?) 网友提问:美国的银行为什么会贷款给收入较低甚至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答:一般来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不需要很严格的审批,收入较低甚至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都可以在此得到贷款。次级市场是个高风险的市场,银行之所以把钱贷给他们,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一是银行自身的趋利性。次级市场的回报率较高,利率通常比美联储公布的利率高2%-3%。对于美国房地产业持续繁荣的预期,促使银行把目光投向这个高收益高风险的次级市场业务。二是资产证券化的作用。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将次贷打包卖给银行体系外的投资者,将自身业务风险转移出去。这样,在既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又可以转移风险的情况下,银行加大了贷款的冒险行为。三是政府监管不到位。受新自由主义影响,美国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对于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次贷越多,以其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就越多,金融机构的收益就越高。 知识点: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是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 - Fannie Mae的简称,房地美是美国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 - Freddie Mac的简称,分别成立于1938年、1970年,是美国第一大、第二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经营机构,其性质都是社会公众拥有、美国政府资助。两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两房”在美国房地产金融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值超过5.3万亿美元,占美国12万亿住房抵押贷款额的44%。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两房”,以避免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发生。 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综合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全球经济复苏信号尚不明显,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经济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总之,当前整个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如果各国能够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世界经济将有希望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寒冬;反之,金融危机或许还将进一步深化和蔓延,世界经济也将可能继续恶化甚至长期停滞。 知识点: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自2008年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5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参与清迈倡议多边化项下的货币储备库建设。 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 成立“与美洲开发银行合作联系机制”。 中美两国进出口银行洽谈签署了200亿美元贸易融资协议。 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400亿美元等。 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欧洲进行采购,采购额达136亿美元。 人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什么启示?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新自由主义的推广,不仅导致对市场的自由放任,而且使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更加凸显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缺陷。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弊端。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这一点在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有学者分析,美国作为金融资本最发达的地方,也正是政治制度为资本贪婪服务得最好的地方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道德体系的弊端。在某种意义上说,金融是一种信用关系,而信用关系是以社会的道德基础为条件的。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正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推动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积极发展虚拟经济,又要确保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处理好金融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关系,既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又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处理好金融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又要坚持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尤其是在金融政策方面 深度阅读1、胡锦涛: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4月3日。2、温家宝: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人民日报2009年1月29日。 相关链接1、国纪平:过度创新与金融风暴初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应对(上),人民日报2008年11月5日。/review/20081105/08085469459.shtml2、国纪平:呼唤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初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应对(下),人民日报2008年11月6日。/review/20081106/11025475274.shtml3、国纪平:携手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人民日报2009年4月1日。/zjnews/2009-04/01/content_1756957.htm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为什么今年经济增长要提出“保八”的目标 为什么要提出保增长的任务?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上升,使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外贸依存度很高,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口需求,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减少。外部需求的萎缩,首先冲击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外向型企业,并逐步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延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增长幅度下滑过快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2009年有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为此,中央果断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网友提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信心非常重要?答:信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论是对虚拟经济还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都容易导致众对市场缺乏信心、对未来缺乏信心。因而,应对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是坚定信心。心暖则经济暖。多一分信心,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一分信心,就多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一分信心,就多一条化“危”为“机”的出路。气可鼓而不可泄。只要全社会对国家有信心,地方对中央有信心,企业对投资有信心,百姓对生活有信心,比什么都珍贵。关于信心重要性的表述 为什么要把保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是现实的迫切需要。经济增速过缓,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缓解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就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降幅过大,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居民收入也会降低,不仅直接影响内需的扩大,而且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坚实的基础和条件。首先,资金比较充足,同时我国金融体系基本是健康稳定的,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贷款支持。其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再次,人力资源比较充裕,高层次人才日益增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条件。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充分的需求潜力支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巨大需求,环保、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大有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一方面,中国人口多,储蓄率高,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很大。另一方面,扩大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见效快的手段,两年4万亿的刺激计划将直接抖动009年经济增长约1.5到1.9个百分点。同时,政府投资会带动社会资本的投资,可以使投资规模成倍地放大。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也考虑了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符合人们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惯性,有利于提振信心。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实现“保八”目标的底气何在?首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连续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宏观经济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体:大规模增加政府投入,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大范围实施产业重振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体措施的四个方面,在论述对策中可以考虑从这四点来展开其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贯彻迅速、落实有力,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突出表现为“四个一”:“一个回升”,即生产增速稳步回升;“一个加快”,即国内需求增长加快;“一个推进”,即经济结构积极推进;“一个改善”,即民生继续得到改善。第三,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进一步加深带来的更大困难,我国政府还储备了充足的“弹药”。目前我国累计国债余额仅占GDP比重20%左右,说明我国政府负债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国际上财政赤字风险警戒线为国债余额占GDP的60%),在扩大财政支出方面还有一定操作空间和回旋余地;我国有数额庞大的居民储蓄,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和购房、购车等税率,进一步扩大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刺激社会消费;对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出口可以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有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有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全国上下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有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发奋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总结性的表述,可放在论述对策的最后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保障。 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因而,对保增长的理解要避免简单化,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三个方面来完整地理解和贯彻今年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增长是基础,保民生是目的,保稳定是前提。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民生的改善,就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真诚拥护,保增长、稳定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增长、保民生就无从进行。只有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机统一起来,在做好保增长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巩固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意在论述经济增长的时候,也要联系到民生、稳定,使论述更完整要坚持把保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民生的几个主要方面,在论述有关民生问题的时候,列出这几项会比较全面,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要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必须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认真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积极疏导、有效处置热点问题,坚决防止把个体矛盾演变成为群体矛盾、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难等问题的对策可参考此处 深度阅读1、胡锦涛: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4月3日。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相关链接1、人民日报评论员: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二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5日。 /GB/40604/8515382.html2、人民日报评论员: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六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6日。 /20081226/n261431093.shtml3、人民日报评论员:长风破浪会有时二论保持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日报2009年3月25日。 /Item/3239.aspx 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 为什么强调保增长要靠科学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和优化结构的机遇。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什么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势头。这场金融危机好似一块“试金石”,检验了我国这些年来科学发展的成效。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给出口行业和外向型企业集中的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国际金融危机惹的祸,但细细分析,根源还是出在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不够深入,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场金融危机好似一面“反光镜”,照出了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不足。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头脑清醒、措施得当,也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契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短期来看,是要把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长远来看,则是要推动我国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今后发展打下更好基础。因而,科学发展不仅不能因危机而受阻、暂缓,更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国际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本反面教材,暴露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弊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高度负债的经济运行方式不可持续,监管不力、放任金融市场自由泛滥这些都与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也反衬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观点声音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直面危机的勇气,没有化解危机的办法。 不发展本身就是危机。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为什么说保增长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面临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提出保增长首先是强调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讲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时,越是能体现出发展的重要性,越是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因此,保增长正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两者对发展的认识是一致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保增长不仅仅是保发展速度,也不是单纯保GDP。保增长是一个以经济增长为核心指标,集保持增速、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民生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它体现了科学发展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体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的统一。概念沿革:200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调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年初中央政治局会议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200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24字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正是党和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体现。因此,简单地认为保增长就是保发展速度,这样的看法并不符合中央精神,其理解是片面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从根本上说,要真正实现保增长的目标,离不开科学发展。如果保增长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等为代价追求当前增长,也许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所发展,但是算长远“经济账”,它抵消不了“资源账”、“环境账”和“政治账”,这样的增长是无法长期持续的,最后就会变成“不增长”。 也就是说,保增长保的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可持续的增长、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的增长。总之,保增 长与科学发展是不矛盾的,更不是对立的。只有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才能全面把握保增长的要求;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保增长切实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才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网友提问:科学发展要求“又好又快”,那么,“好”与“快”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答:“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又好又快”,体现了发展主体和目的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反映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 如何在实践中把保增长与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要做到化“危”为“机”,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有新提高。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研究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办法和举措。要做到化“危”为“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必须有硬措施。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时候,越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重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三个方面。写创新问题就要把这三个点说到位。按照国家关于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要做到化“危”为“机”,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必须有真动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切实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吃住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将明显促进消费的扩大,从而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要做到化“危”为“机”, 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上必须有新突破。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时机,不断深化价格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改革的几个方面,建立健全有利于扩内需促发展、有利于调结构促增长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还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立足各地区各部门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无论国际金融风暴如何肆虐,只要我们有“咬定”科学发展这样一股韧劲,切实把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深度阅读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相关链接人民日报社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1日。/newscenter/2008-12/10/content_10485697.htmPS. 第四至六篇论述的都是国际金融危机这一个问题。但第五篇是我国的具体应对措施,第六篇则更有理论高度,也就是结合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当前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连载只选择了第六篇的原因。其实可以发现,网络连载的七篇文章是抽出了全书理论性较强的几章,是奠定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的理论基础。从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1、2篇)到继续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3篇),再到应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武器解决当前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6篇),最后是强调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中国特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8、11篇)。所以在理论上,这几篇是我们要重点掌握的篇章。 小岗村的新探索 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在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义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客观经济国家气象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保证流出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利益的前提下,有利于扩大流入方的农地经营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有利于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合理利用。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农户安心外出经商务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防止承包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有利于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农地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巩固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有利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推进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知识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这里特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承包方将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法定形式流转给其他农户或者农业经营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的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是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网友提问:反租倒包符合政策规定吗?答: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者发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承包农户依法享有的权利,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分别是行政机关和村民自治组织,不具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资格,反租倒包实质是乡村组织代替农户流转承包地,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不健全的表现,不符合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违背政策规定,应予制止。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今天才允许的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是今天才允许的。1984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农户经集体同意可以转包承包地给种田能手,但强调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或者非家用地。1993年中央11号文件提出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转让土地使用权,但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且经发包方同意。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提出“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同时强调“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2001年年底的中央18号文件系统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规范。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上升为法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一次写入法律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党的十七大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