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十八中10级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历 史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2.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是一种灌溉工具,最早记录它的物理原理的文献应属于a集部 b子部c史部 d经部2、中国古代作品的命名方式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姓名式(如 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东坡全集)外,还有一些其他命名方式,其中以帝王年号 命名的是a白氏长庆集 b太史公书c梦溪笔谈 d资治通鉴3、明太祖时大臣钱宰曾写有“四鼓(四更之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从诗文判断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a23点至l点 b1点至3点 c3点至5点 d5点至7点4、某业余作家撰写汉武帝传记,有个朝廷接待日本使者的情节,下列构思中有可能符合史实的是a在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西域都护的时候日本使者到来b董仲舒告诉日本使者要崇尚儒学并从中国引进佛教c朝廷史官根据太初历的时间记载倭人奉贡朝贺的史实d日本使者离开时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给其国君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6、“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诗中提到“草市”最早出现于a秦朝 b六朝 c唐朝 d宋朝7、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墨家、儒家 c儒家、道家 d法家、道家8、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9、“山东、磊名等路(路:地方行政单位)猛安谋克户之民,不亲稼穑,尽令汉人佃莳(sh,佃种)取租而已。”此材料蕴含信息的的解读,正确的是契丹人进入了中原地区 开始采用了封建剥削方式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 民族压迫实质是阶级压迫ab cd10、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1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12、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a黄宗羲 b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13、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a编纂古代最大的丛书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14、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年代福建莆田直隶宝坻湖北川汗康熙十五年(1676)192丁0丁康熙二十五年(1686)88丁22丁24丁康熙三十年(1691)58丁10丁14丁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15、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 解除地方割据 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官制16、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知,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人文主义b.仁爱精神c.尊重人性d.个人主义17、 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有重要的进步,主要表现在:a.唐玄宗整顿币制发行开元通宝 b.开元通宝的发行和柜坊的出现c.政府设置官员管理货币存放和借贷事务 d.邸店成为我国最早的金融机构18、 有一本书表列了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表自耕农地主佃农工人商人占总人口比例1024362010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19、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荣旋,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a渴望收复幽云地区 b将调兵权与统兵权相分离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20、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宋代区域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中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21、 清代有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行事模式:“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依据你的判断他应该在哪一机构中任职:a中书省 b宣政院c锦衣卫 d军机处22、 明朝一条鞭法和唐后期两税法体现了倡导者共同的理财思想是 a.轻徭薄赋 b.不夺农时 c.平均负担 d.开源节流23、明朝,我国城市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其表现有:a商业活动开始不局限在“市”里 b开始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c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银行的雏形 d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勃兴24、.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因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是指:a顾炎武 黄宗羲、王夫之、李贽 b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c罗贯中、施耐庵、吴敬梓、蒲松龄d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畬25、下列历法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太初历 大衍历 十二气历 授时历a b c d26、清代负有西藏地方管理之责的有:驻藏大臣 达赖喇嘛 班禅喇嘛 理藩院 a. b. c. d.27、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28、 以下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描述正确的有: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郦道元的禹贡地域图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 徐霞客游记中关于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领先于欧洲 坤舆万国全图提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a. b. c. d. 29、 “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这首诗的谜底是“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30、 明清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突出的表现是:a江浙一带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b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推广c江浙一些农村崛起为工商业市镇 d福建、山东一些地区成为特色农业生产区第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4分,32题16分,共40分。31(24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剑桥中国隋唐史材料二 唐太宗评价隋文帝杨坚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衍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材料三顺治8年,公元1651年康熙51年,公元1712年 乾隆6年,公元1741年 乾隆55年,公元1790年中国人口10,630,000(丁)24,621,324(丁)143,411,559人301,487,115人(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户口统计只重男丁,对“未成丁”或“男女幼丁”等人口不作统计。)(1)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被后世所称颂为“开皇之治”。请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说说隋文帝是如何“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6分)(2)你是否同意唐太宗的评价?请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理由。(2分)并说说唐太宗是如何实现他的意图的。(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清代人口发生变化的政策原因有哪些?(4分)(4)根据以上三个著名治世,归纳概述中国古代形成治世的主要原因。(8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 :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材料三 :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材料四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成功商人的优良品质。(4分)(4)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四,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4分)桂林十八中10级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bcbbccabcbc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ddddcdaadacbc二、非选择题。31、(24分)(1)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府兵制,沿用均田制,对以后王朝影响深远。(6分)(2)不同意,杨坚开创三省六部制,目的就是减少君主决策失误。(2分)(或同意,隋文帝独断专行,不信任臣下;群臣也不敢谏诤,(2分)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制度上沿用隋制;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有利于笼络大批有才能之士,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4分)(3)清朝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作出了调整:“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摊丁入亩”(地丁银)等,废除人头税,隐蔽人口现象减少。(4分)(4)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减轻租税赋役,鼓励农耕;任用贤能,整顿吏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