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华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 电话华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2009年对外汉语教师考试大纲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大纲说明为保障并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优秀对外汉语教师队伍,适应世界各地汉语学习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联合国际汉语教育学会组织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开发了“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考试依据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从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及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报名条件1、参加过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各或指定考试单位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但尚未参加考试者。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在读学生),且有志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者; 考试同时要求考生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无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甲等(含)以上)者需要加试普通话; 无外语水平证书者(见第十五条)需加试外语口语。二、考试用途考试通过者可获得由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颁发的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合格证书及国际汉语教育学会颁发的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证书表明持证人全面学习并掌握了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课程的内容,能说标准普通话,能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广阔的人文视野,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具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合格证书和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是:1、高等院校、中小学、语言教育机构聘用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2、相关机构选拔出国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3、考生在其他行业求职的能力证明。三、考试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分为三部分。1、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考察科目: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2、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考察科目:语音及语音教学、词汇及词汇教学、语法及语法教学、汉字及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考试均为闭卷笔试。3、模拟课堂教学考察内容:教师综合素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能力。四、试卷构成1、基础理论考试考试内容 所占比重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35%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5%中国文化 25%跨文化交际理论 15%2、应用理论考试考试内容 所占比重语音及语音教学 20%词汇及词汇教学 35%语法及语法教学 35%汉字及汉字教学 10%3、模拟课堂教学考试内容 所占比重讲授指定课文 100%普通话加试(有相关证书者无需参加)外语口语加试 (有相关证书者无需参加)五、考试分数说明考试科目 满 分 合格分数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100 60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 100 60模拟课堂教学 100 60六、获证条件各科目考试均达到60分且普通话、外语口试合格者,可获得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合格证书、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结业证书。七、补考上述各项考试成绩一年内有效。某项考试未达到60分,可以申请重考该项考试。如一年内未能通过补考,须重新申请考试。八、证书有效期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合格证书、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九、考试时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每年1月、5月和10月。另根据考生需求,会不定期举行地区性加考。十、考试地点考试可以就近选择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设立的考试中心进行考试。十一、考试培训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手段,目的是保障并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一支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以适应世界各地汉语学习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各考试中心均开设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考生通过培训,将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知识,对教学对象有更深入、具体的了解,熟悉并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方法、授课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更好地适应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十二、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等级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是职业准入性质的考试,证书表明教师具备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已持有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且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3年以上的优秀教师,可以申请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高级证书。具体方法另行规定。十三、关于母语非汉语者考试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主要面向汉语为母语者,对母语非汉语者如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亦可以参加报名。十四、质量控制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是一个标准化证书系统,为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从命题、预测、等值、分数体系设计等方面坚持以系列的技术标准。1、命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题由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在参加命题培训后命制完成,经筛选和加工形成可用试题。通过建立命题员交流机制,优化命题员队伍,保证并提高命题质量。2、预测为保证考试质量,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实行考前预测。借助预测数据,可以再考前对试卷的难度进行控制,避免试卷难度出现较大的起伏;可以发现试卷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错误;可以通过尽量减少区分度不高或难度不适当的试卷来提高试卷的质量;可以通过对迷惑性选项的分析来改进试题,替换掉缺乏迷惑性的备选项,以增加试题的区分度。3、等值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必须保证在不同时间、使用不同试卷的考生可以得到公平的对待,必须保证证书的授予标准不随试卷难度差异而起伏,必须保证不同试卷的得分具有可比性。十五、外语能力证明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认可的外语能力证明包括:1、教育部大学英语四级(含)以上证书;2、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含日语、法语、德语、俄语)成绩合格证3、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四级(含)以上证书;4、新托福61分(含)以上成绩证明(有效期内);5、雅思考试5分(含)以上成绩证明(有效期内);6、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3级(含)以上合格证;7、德国大学语言能力测试(TestDaf)4级或5级(TDN3-5)语言证书;8、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高级(5级或6级)或韩国语水平测试(KLT)高级(5级或6级)合格成绩证明。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概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问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 朱德熙 邓懿 王还 杜荣 吕必松 刘珣 赵金铭 鲁健骥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13、明德模式14、短期速成模式15、教学模式发展趋势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析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10、个体差异11、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基本理论(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申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内在大纲5、文化适应理论6、学习者语言变异能力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的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历史1、商鞅变法的改革内容和历史意义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内容和历史意义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时间、措施和历史意义4、董仲舒儒家思想的内容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7、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8、张居正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9、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三、中国学术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 孔子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孝”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官学5)郑学、王学6)“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象山先生的思想精髓10)阳明先生11)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2)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四、中国宗教1、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2、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家的主要来源(3)道教宗教学术思想的来源(4)道教修炼的内容(5)道教的基本信仰(6)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7)道教宗派(8)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9)重要道观3、佛教(1)佛教的创立者(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四十二章经(4)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5)唐代佛教的发展(6)中国第一个西行求佛法之人(7)佛教的基本信仰(8)佛教主要教派(9)佛教三宝(10)三藏(11)六根(12)九州、六合(13)大千世界(14)著名的反佛思想家(15)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6)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17)大藏经(18)禅宗(19)金刚经五、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作出贡献的人物2)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3)陆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2)海上丝绸之路1)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2)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3)市舶使、蕃坊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1)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2)中国与日本交流佛法的代表人物3)文秘镜府论(2)西行求法1)中国西行求法的代表人物2)大唐西域记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1)中日交往的鼎盛时期(2)日本留学生对日中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4、郑和下西洋(1)时间(2)到达地点(3)历史意义5、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隐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织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的转变3、“价值观”的含义及特点4、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和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时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因素(1)音节(2)因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言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国际音标(1)国际音标(2)国际音标简表(3)汉语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国际音标描写(4)汉语普通话元音、韵母的国际音标描写10、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2)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开端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2)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5)听说结合,先听后说(6)以模仿和联系为主,语音知识讲解为辅(7)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三、汉语拼音方案1、记录汉语语音的符号系统(1)直音法(2)反切法(3)罗马字母注音(4)注音字母(5)国语罗马字(6)汉语拼音方案(7)国际音标2、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1)韵母表2)韵母表的说明(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3、汉语拼音方案的教学(1)声调符号 位置(2)大写、小写和连写、分写(3)汉语拼音正词法四、汉语声母教学法1、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1)发音部位1)双唇音2)唇齿音3) 舌尖前音(平舌音)4)舌尖中音5)舌尖后音(卷舌音、翘舌音)6)舌面音7)舌根音(舌面后音)(2)发音方法1) 阻碍的方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2) 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3)气流的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2、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描述(1)什么发音描述(2)声母发音总表3、声母发音重点(1)不送气声母和送气声母(2)清声母和浊声母(3)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i、r,舌面音j、q、x(4)舌尖后浊音r(5)唇齿音f4、声母教学方法(1)吹纸法(2)咬指法(3)带音法(4)手势法(5)对比法五、汉语韵母教学法1、舌面单元音韵母(1)高元音和低元音(2)前元音和后元音(3)圆唇元音和展唇元音(4)舌面单元音的描述2、特殊元音韵母(1)舌尖元音(2)卷舌元音3、普通话韵母的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1)复元音(2)二合元音(3)三合元音4、前响、后响和中响复元音韵母(1)复合元音的响度(2)前响复元音韵母(3)后响复元音韵母(4)中响复元音韵母5、鼻韵母(1)鼻音尾韵母(2)前鼻音韵母(3)后鼻音韵母6、普通话韵母发音重点及教学方法(1)i和(2)o和e(3)发音不同的三个i(4)鼻音韵尾n(5)ou和uo(6)ui、iu和un(7)u和(8)ao和iao(9)ong和iong(10)e、ei、ie、和en、eng(11)a、an、ian和ang六、汉语声调教学法1、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法(1)普通话的声调(2)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方法:调类,调号,调值,调型(3)五度标调法2、普通话的声调(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3、普通话声调教学方法(1)唱四声(2)一声(3)二声(4)三声(5)四声4、普通话的变调(1)上声的变调1)上声+上声2)上声+非上声3)上声+轻声(2)去声的变调(3)“一”、“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2)“不”的变调七、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综合教学方法1、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1)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2)韵母的四呼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3)拼音的方法1)两拼法2)三拼法3)声介合拼法4)直呼法(4)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2、轻声(1)轻声(2)轻声音节调值(3)轻声的作用(4)何时读轻声3、儿化(1)儿化(2)儿化的发音1)音节末尾是a、o、e、u时2)音节韵尾是i、n时3)音节韵母是i、时4)音节韵母是舌尖元音时5)音节韵尾是ng时(3)儿化的作用1)辨别词义2)区别词性3)表示小、可爱、喜欢、亲切、或轻蔑、鄙视等多种感情色彩(4)儿化的运用4、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与技巧(1)模仿练习(2)四声唱练(3)声韵指辩(4)填空练习(5)读卡练习(6)辨音填空(7)拼音擂台(8)绕口令八、针对不同国别留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语音教学1、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1)日语语音特点(2)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1)汉语声母难点2)汉语韵母难点3)汉语声调难点(3)对日本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2、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1)韩语语音特点(2)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1)汉语声母难点2)汉语韵母难点3)汉语声调难点(3)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3、对欧美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英语为例)(1)英语语音特点(2)英美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1)汉语声母难点2)汉语韵母难点3)汉语声调难点(3)对欧美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4、对东南亚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泰语为例)(1)泰语语音特点(2)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1)汉语声母难点2)汉语韵母难点3)汉语声调难点(3)对东南亚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第六部分:词汇及词汇教学一、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能力1、对外汉语教学以词汇教学为基础(1)词汇教学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始终(2)词汇教学集多种形式的教学于一体1)词汇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载体2)词汇是文化和语用的载体(3)词汇教学不能忽视虚词教学2、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能力(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2)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基本能力二、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1、词汇教学的课堂操练环节(1)旧词语的复习巩固 1)问答交流2)听写词句3)造句复述(2)新词语的学习操练1)听写检查2)领读纠音3) 朗读纠错4)词语释义5) 搭配扩展(3)新词语的总结归纳1)重点难点词语2)句法相关词语2、词汇教学中的词语解释(1)词汇教学中的“量”与“度”(2)词汇释义中的“繁”与“简”3、词汇教学中的搭配扩展(1)词语搭配教学(2)词语扩展教学1)词语的横向扩展教学 语素扩展 同义扩展 反义扩展 综合扩展2)词语的纵向扩展教学4、词汇教学中的语用对比(1)词汇的概念义与语境义的对比教学1)词语的语用色彩对比2)词语的语义轻重对比3)词语的适用范围对比4)词语的适用对象对比(2)词语在具体语言应用中的对比教学1) 近义词句的语用对比2)语句的语义指向对比5、词汇教学中的偏误分析(1)词素换位(2)同音替换(3)形音义错位(4)词语顺序颠倒(5)动宾关系混乱(6)近义词语混淆第七部分:语法及语法教学一、对外汉语教师与语法教学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1)语法教学中的“精讲多练”原则(2)语法教学中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原则(3)语法教学中的对不教学原则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1)单课语法点的导入与操练(2)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技巧(1)句型展示解释(2)句型对比分析(3)特殊辅助符号(4)综合对比教学(5)词语对比教学(6)关联对不教学(7)情景设置教学(8)启发想象教学(9)总结归纳教学二、对外汉语句型与教学1、汉语的主要句型与教学(1)按句子结构分成两种句型(2)按语法性质分成四种句型(3)按功能意义分成四种句型2、汉语的语序与教学(1)定语的语序及其教学(2)状语的语序及其教学3、汉语的结构助词与教学(1)“的”与定语及其教学(2)“地”与状语及其教学(3)“得”与补语及其教学4、汉语的动态助词与教学(1)“了”的用法及其教学(2)“着”的用法及其教学(3)“过”的用法及其教学5、汉语的语气助词与教学(1)“吗”的用法及其教学(2)“吧”的用法及其教学(3)“呢”的用法及其教学6、汉语的各种补语与教学(1)结果补语及其教学(2)趋向补语及其教学(3)可能补语及其教学(4)程度补语及其教学(5)介宾补语及其教学(6)时量补语及其教学(7)动量补语及其教学(8)数量补语及其教学7、汉语“是”字句、“有”字句与教学(1)“是”字句及其教学(2)“是的”格式及其教学(3)“是的”句与“是”字句的对比教学(4)“有”字句及其教学8、汉语“把”字句、被动句与教学(1)“把”字句及其教学(2)被动句及其教学(3)“把”字句与被动句的对比教学9、汉语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与教学(1)兼语句及其教学(2)连动句及其教学(3)兼语句与连动句的对比教学(4)存现句及其教学10、汉语各种比较句与教学(1)“比”字句及其教学(2)“有”字句及其教学(3)“跟一样”及其教学(4)“一天/年/个/次比一天/年/个/次”及其教学11、汉语反问句、疑问代词活用与教学(1)反问句及其教学(2)疑问代词活用及其教学12、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与教学(1)“V/A+起来”的教学(2)“V/A+下来”的教学(3)“V/A+下去”的教学(4)“V/A+出来”的教学(5)“V+过来/过去”的教学(6)“上来”的教学三、对外汉语实词、虚词与教学1、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与教学(1)名词的教学(2)动词的教学(3)形容词的教学2、汉语各种代词及其短语与教学(1)指示代词的教学(2)人称代词的教学3、汉语的数量词语与教学(1)名量词的教学(2)动量词的教学(3)数量词语重叠的教学(4)省略数词“一”的用法与教学(5)数词“二”与“两”的区别与教学(6)汉语概数的表达与“多、几、来”及其教学(7)“数+量+多+名”与“数+多+量+名”的对比教学4、汉语的介词与教学(1)指出时间的介词及其教学(2)指出处所的介词及其教学(3)指出对象的介词及其教学(4)指出依据的介词及其教学(5)指出原因目的的介词及其教学(6)“除/除了(以外),都/还/也”的教学(7)“在中/上/下”的教学5、汉语的副词与教学(1)程度副词的教学(2)时间副词的教学(3)范围副词的教学(4)重复副词的教学(5)否定副词的教学(6)估计副词的教学(7)语气副词的教学(8)其他副词的教学6、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1)7、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2)8、汉语的固定格式与教学四、对外汉语复句结构与教学1、汉语中联合关系复句的教学(1)并列复句的教学(2)选择复句的教学(3)承接复句的教学(4)递进复句的教学2、汉语中偏正关系复句的教学(1)因果复句的教学(2)假设复句的教学(3)转折复句的教学(4)条件复句的教学(5)让步复句的教学(6)目的复句的教学3、汉语中紧缩句的教学第八部分:汉字及汉字教学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汉字教学的重要性(1)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2)汉字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3)汉字被认为是汉语学习最大的难点(4)长期对汉字教学重视不够,汉字教学法的研究比较薄弱,处于滞后状态2、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和文先分后合(2)强化汉字教学(3)把握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意和表音功能识记汉字(4)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5)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识记汉字,对形近字和同音字进行结构和字义的对比二、汉字的相关知识1、汉字的性质、历史和状态2、汉字的特点3、汉字书写的演变(1)隶变、楷变、简化(2)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六书说”4、汉字与汉语的关系(1)语言与文字(2)汉字与汉语(3)汉字如何记录汉语5、汉字规范化与繁简体(1)新中国(1949年)以前的汉字改革(2)新中国的汉字简化与整理(3)汉字规范化的内容 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4)汉字的繁简体三、汉字教学的内容与策略1、教学内容2、教学策略(1)字形策略1)衍生字群,即把有一定字形关联的字群系列放在一起教学2)形近字对比策略 笔画增减 笔画变化 位置变化 部件改变3)同形规律字4)部件组合规律5)偏旁部首提示音义策略(2)义符系联策略 部首识字策略(3)字义系联策略1)字义系联策略指的是把意义上有关联的字放在一起教学2) 同义系联3)反义系联4)同类联想系联(4)音符系联策略(5)会意字分析策略(6)汉字标音策略(7)识字顺序策略四、汉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1、汉字识字卡片2、汉字以旧带新(1)用旧笔画引出汉字(2)用旧部件引出汉字(3)用旧结构引出汉字(4)用旧字音引出汉字(5)用旧字义引出汉字3、汉字形音义联系4、部件拆分与组装(1)汉字部件拆分(2)汉字部件识字(3)通过部件组装记字串(4)汉字部件拼字卡(5)填部件字5、同旁汉字聚合6、汉字同音字练习7、汉字多音字辨析8、汉字形近字辨析9、推测汉字音义10、按形声字结构归类11、正字训练12、汉字游戏13、汉字字源及其相关文化知识五、外国人学习汉字的特殊性1、非汉字圈学习者学习汉字的障碍2、汉字圈学习者学习汉字的特点第九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案例课文 谈天气马克:你还睡着呢,我跑步都回来了,快起来吧!山本:你吵什么吵,我正在做梦呢!马克: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山本: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马克:咱们去太白山吧,听说太白山可美了。山本: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昨天一样冷吗?马克: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山本:可我听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晴转多云,有小雨。马克:我看不会下的,要不咱们早点儿去,早去早回,今天可是个难得的好天儿啊!山本:万一下起雨来,在山上躲都没处躲。马克:那就带上雨伞吧。山本:咱们还得多穿上点儿衣服,山上风大,肯定冷。马克:你怎么这么怕冷?好,那就多穿点儿吧!山本:还是春天好呀,不冷也不热。马克:山本,我想,你现在必须先做一件事!山本:什么事?马克:马上起床!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几个重要的语言点能就天气状况进行日常交际;2、是学生掌握催促、建议等功能项目。二、重点和难点1、都八点了 副词“都”表示“已经”2、躲都没处躲 副词“都”表示“甚至”3、吵什么吵4、和一样5、A比B+形容词+多了6、难得7、万一三、教学步骤1、复习上次课内容,复习生词(5分钟)2、领读课文(2分钟)3、讲解难点,讲解时注意精讲多练(15分钟)(1)都八点了。“都了”中间加时间,数量或者表示情况的词语,意思是“已经”,表示到这个时候不应该象现在这样,轻读。如:都十二点半了老师还不下课.(十二点就应该下课了。)都到圣诞节了,还不下雪。(一般十一月就该下雪了。)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象个孩子。(三十岁的人应该成熟。)爸爸都退休了,还每天看书。(退休的人应该多休息。)(2)躲都没处躲副词“都”前后重复同一个动词,前面的是肯定,后面的是否定,表示“甚至”的意思,轻读。 如:你和李老师熟悉吗?我见都没见过他。你会说日语吗?我听都没听过。你会做西班牙菜吗?我吃都没吃过。孩子会跑吗?他走都不会走呢。让山本请大家吃饭吧。你想都不用想,他从来不请别人吃饭。(3)吵什么吵反问语气,意思是不要吵,表示禁止。如:看什么看,没见过啊?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唱什么唱?都八点了,你还睡什么睡?(4)比较的两种表达方法:1)和一样。如:今天和昨天一样冷。山本和金汉成一样高。他说汉语和英语一样好。模式:A和/跟B一样说明:“一样”是比较的结果,“一样”的后面可以有形容词或者心理动词。 这个字的读音和那个字一样。 这间房子和那间房子一样大。他和我一样喜欢孩子。否定形式:A和/跟B不一样注意:“和一样”的结构助词做定语时,后面一定要用“的” 还有和这本一样的字典吗? 做状语时,后面一般不用“地”。也可以用。“和相同”不能做状语。 她和他的妈妈一样漂亮。 北京的东西和上海的一样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材料公司级安全培训课件
- 文学作品《林家铺子》教学辅导
- 语文人教彩色版九年级上册(2014年修订)人教课标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 上呼吸道感染预案
- 电台诵读活动方案
- 端午礼品活动方案
- 笑容投票活动方案
- 美术作品竞赛活动方案
- 铜陵市安全培训课件
- 美术类diy活动方案
- 基于Spring Boot的服装店铺管理系统论文
- PLC基础知识入门课件
- 企业统借统还管理制度
- 蜂窝无源物联网标签技术白皮书
- 招聘中的大数据分析与精准匹配
- 盆底重建术并发症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教育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
- 安e赔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与政策支持研究报告
- 达州市达川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达州市南城中心组团片区C34-02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