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瑰”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 自然从来不飞跃 b. 物理不外于吾心 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3.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 4. 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6.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 b. c. d. 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8.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 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 c. d. 10.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 11.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 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2. 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 唯意志主义的 b.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 人脑主观自生的 d. 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13.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14.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 c. d. 15.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 b. c. d. 17.“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 )a.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 “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质”18.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 19.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 b. c. d. 20.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 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1.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 b. c. d. 22. 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a. b. c. d. 23.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 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 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24. 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a. 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 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 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25. 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 )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 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 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 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材料三: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哲学的什么派别?(9分)(2)简要评述材料一反映的观点。(12分)27. 国务院在规划、意见中对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规划、意见所列部分措施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12分)28. 呼唤着诚信与秩序,追逐着公平正义,我们又一次齐聚在“315”的旗帜下。2014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1周年。该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往,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作出规定。放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的21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工作。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的历程。(17分)【试题答案】1-5 ccbac 6-10 cabad11-15 dbacd 16-20 accac 21-25 bbaba26.(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材料二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三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合理性在于: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对于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物质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他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学证实。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27.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从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情实际出发制定正确产业政策。(4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要正确发挥意识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