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拉杆.dwg
限位拉杆.dwg

塑料油壶盖的模具设计【注塑模】【10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2711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65.3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4-23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30
积分
关 键 词:
塑料 油壶盖 模具设计 注塑模 塑料油壶盖 cad图纸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塑料油壶盖的模具设计

39页 14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1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型腔镶块.dwg

塑料油壶盖.dwg

塑料油壶盖总装图.dwg

塑料油壶盖的模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塑料油壶盖的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外文翻译塑料模具的发展.doc

定位圈.dwg

导套.dwg

导柱.dwg

拉料杆.dwg

浇口套.dwg

申报表正面.doc

申报表背面.doc

登记表背面.doc

螺纹型芯.dwg

限位拉杆.dwg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具行业也发展越来越快,模具加工精度,模具的应用范围都越来越广,因此模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塑料注射模具是成型塑料制件的一种重要工艺装备,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毕业设计以塑料油壶盖为例,通过对塑件进行制品分析及材料工艺性,初选了注射机的型号与规格,确定塑件注射工艺参数,设计注射模的结构等这一过程,讲述了模具的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通过这一过程,不但了解和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而且能较为熟练的使用计算机CAD绘图软件,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塑料油壶盖模具 二次开模 拉料杆 螺纹强脱 试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mold industry has developed more and more fast, precision mold, mold application range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the status of the mold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ole is also growing, more and more high.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is an important tooling molding plastic article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 product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graduation design in plastic pot cover as the exampl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oduct analysis and material of plastic parts, primary models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injection machine, determine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parameters, the process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ld structure, describe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design of mould method. Through this proces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methods of plastic mold design, but also can use the computer CAD drawing software more skilled, engaged in design work for the futur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words: Plastic oiler cover mold  the two opening  pulling rod  strong screw removal  test mode

目  录

绪  论........................................................................1

第一章  塑件分析.............................................................4

1.1塑件结构材料分析.........................................................4

1.2 塑件材料分析.............................................................5

1.3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6

第二章 初选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8

 2.1注射机概要................................................................8

 2.2注射机分类................................................................8

 2.3注射机选择................................................................8

第三章  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10

 3.1塑件的结构工艺性.........................................................10

3.1.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10

3.1.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10

3.1.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0

 3.2塑件的生产批量...........................................................11

 3.3有关计算分析.............................................................11

3.3.1计算塑件体积和质量...................................................11

3.3.2确定型腔数量.........................................................11

3.3.3确定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11

第四章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13

4.1 确定分型面..............................................................13

4.2确定浇注系统............................................................13

 4.2.1浇注系统设计要点...................................................13

 4.2.2主流道设计..........................................................14

 4.2.3分流道设计..........................................................14

 4.2.4点浇口设计料穴设计.................................................15

4.3确定型腔、型芯的结构及固定方式.......................................17

 4.3.1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17

 4.3.2固定方式............................................................19

4.4型腔和型芯的工作尺寸计算..............................................19

 4.4.1型腔尺寸计算........................................................19

 4.4.2固定方式............................................................20

4.5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计算................................................20

 4.5.1模具型腔壁厚的确定.................................................20

 4.5.2动模垫板厚度理论计算公式..........................................20

 4.5.3模具型腔模板总体尺寸的确定........................................21

4.6螺纹脱出方式的设计.....................................................21

4.7确定模具的导向机构.....................................................22

4.8冷却方式................................................................25

第五章  注射机有关设计的校核..............................................26

5.1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26

 5.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26

 5.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26

 5.4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26

 5.5注射量的校核............................................................26

第六章  模具装配和试模..............................................28

结  论..............................................................32

参考文献............................................................33

致  谢.…....................................................................34

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塑件形状并不是很复杂,产品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结构特点表现为,外侧有12个防滑筋,内侧有内螺纹M50×3。

该零件尺寸均为一般重要性尺寸,这些尺寸精度为MT7级(GB/T1486—1993)便可,螺纹主,大径,小径要控制好,保证以后好装配。

产品外面要求较高,所以采用细水口进料,去浇口后,浇口痕很小。该零件不属于受力部件,无特殊受力要求。

1.2塑件材料分析

塑料成型原料的选取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要了解塑件的用途、使用环境,在满足以上要求后,并考虑使用塑料的成本、成型加工的难易程度等要求。可选择一下材料见表1-1

表1.1注塑塑料对比

塑料名称低密度聚乙烯ABS

材料特性结晶部分多时,塑料硬度高、韧性大、抗拉强度高,但整体尺寸变小,耐冲击强度及断裂强度低。较大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综合性能。

成型工艺特点低密度聚乙烯制件最显著的特点是收缩率大,这与材料的可结晶性和模具温度有关。定型后塑件在强的收缩牵引作用下,可令制件变形和翘曲。ABS的吸湿性和对水分子的敏感性较大,在加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和预热。原料控制水分在0.3%以下。

注射温度低密度聚乙烯的注射温度一般在160-240℃之间,温度超过300℃时,收缩率会明显增大。ABS塑料的温度与熔融粘度的关系比较独特,在达到塑化温度后再继续盲目升温,必须将ABS的热降解。

注射速度及压力低密度聚乙烯的注射压力一般选择在68.6-137.2Mpa之间。注射速度不易过快,已保证结晶程度高。ABS采用中等注射速度效果较好,注射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注射压力,其溢边料为0.04mm左右。并需要调配好保压时间。

模具温度由于模具温度对收缩率影响很大,因此要经常保持模具相对恒定的温度,一般在35-65℃之间。ABS的模具温度相对较高,一般调节在75-85℃,为缩短生产周期,应维持模具温度的相对稳定,制件在取出后可采用冷水浴等方法来补偿冷固定型时间。

经以上两种备选材料的性能对比,并考虑到制件的使用环境,本设计之间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

1.3塑件的成型工艺

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高压下乙烯自由基聚合而获得的热塑性塑料。LDPE是树脂中的聚乙烯家族中最老的成员,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早期就作为电线包皮第一次商业生产。LDPE综合了一些良好的性能:透明、化学惰性、密封能力好,易于成型加工。这决定了LDPE是当今高分子工业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低密度聚乙烯(LDPE)又称高压聚乙烯,为支链分子结构的热塑性塑料。其结晶度为55%-65%,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密度为0.91-0.94g/cm3,缩比为1.84-2.3,比热为2.30J/(g.℃)。低密度聚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高,能耐大多数酸、碱的腐蚀,但不耐强氧化酸的腐蚀;除苯及汽油外,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低密度聚乙烯耐低温性能好,在-60℃下仍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其使用温度不高(在80℃以下)。低密度聚乙烯在热、光及氧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变脆,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下降。在成型时,氧化会引起熔体粘度下降和变色,产生条纹,影响塑件质量。因此需添加抗氧化剂及紫外5、注塑机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养成良好的注塑机操作习惯对提高机器寿命和生产安全都大有好处[16]。

开机之前:(1)检查电器控制箱内是否有水、油进入,若电器受潮,切勿开机。应由维修人员将电器零件吹干后再开机。(2)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符合,一般不应超过±15%。(3)检查急停开关,前后安全门开关是否正常。验证电动机与油泵的转动方向是否一致。(4)检查各冷却管道是否畅通,并对油冷却器和机筒端部的冷却水套通入冷却水。(5)检查各活动部位是否有润滑油(脂),并加足润滑油。(6)打开电热,对机筒各段进行加温。当各段温度达到要求时,再保温一段时间,以使机器温度趋于稳定。保温时间根据不同设备和塑料原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7)在料斗内加足足够的塑料。根据注塑不同塑料的要求,有些原料最好先经过干燥。(8)要盖好机筒上的隔热罩,这样可以节省电能,又可以延长电热圈和电流接触器的寿命。

操作过程中:(1)不要为贪图方便,随意取消安全门的作用。(2)注意观察压力油的温度,油温不要超出规定的范围。液压油的理想工作温度应保持在45~50℃之间,一般在35~60℃范围内比较合适。(3)注意调整各行程限位开关,避免机器在动作时产生撞击。

工作结束时:(1)停机前,应将机筒内的塑料清理干净,预防剩料氧化或长期受热分解。(2)应将模具打开,使肘杆机构长时间处于闭锁状态。(3)车间必须备有起吊设备。装拆模具等笨重部件时应十分小心,以确保生产安全。

结  论

1.本模具内螺纹采用了强脱方式脱模,螺纹脱模方很还有用齿轮旋转脱模,用嵌件方式手动脱模。

2.为了加长模个使用寿命,型腔采用P20镶块结构.

通过对本模具的总体结构的精心设计,加深了对模具各部件及模具生产中的条个环节的了解,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次毕业设计,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包括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当然,在设计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难题。通过我翻阅相关的书籍,在网上寻找答案和经过指导老师张广杰老师的悉心指教和帮助最终才得以解决。本次设计,也让我学会了齐心协力、共同协作、努力创新,自始至终都抱着一颗坚定的信念,经过了漫长而又短暂的设计工作,我的设计终于出成效了。在设计过程中用到了很多以前上课时学的知识,尤其是老师上课教给我们的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在这次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使我在这鞋方面能够很快的领会。即将毕业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面临许多的问题和麻烦。我们应该善于采集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展知识面和能力;培养严谨、科学、创新与创业、艰苦奋斗、团体协作的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到清洁生产和文明生产,以最大限度的获取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廖月莹.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与资料汇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曲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伍先明.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邹继强.塑料模具设计参考资料汇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王鹏驹.塑料模具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李德群.塑料成型模具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7]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祁红志.模具制造工艺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9]丁浩.塑料工业实用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10]曼格斯.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11]董国耀.机械制图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2]李志刚.模具CAD/CAM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3]田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4]Barber,Antony. Pneumatic handbook. Trade & Technical Press.1999.

[15]Shigley J E.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0.

[16]IF TOMM International Micro mechanism Symposium. Tokyo Institute of Thechnology.to-kyo.June 1-3,1993.

内容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分院机电工程分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论文)起止日期教研室主任题目名称(包括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1、 题目名称:塑料油壶盖的模具设计2、 要求:1)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对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要求分析。 2)根据塑件的体积或质量,初选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 3)根据注塑模工艺条件,确定塑件注射工艺参数。 4)进行注射模的结构设计,绘制塑件的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5)完成各零件间的装配和试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方案论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2、调研(社会调查)情况总结;3、查阅文献资料情况(列出主要文献清单);4、拟采取的研究路线;5、进度安排。(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达到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耗能、低耗材,使模具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本课题对塑件进行工分析,阐述模具设计的过程,最后对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编制模具加工工艺规程。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掌握模具设计制造,提高自己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2)调研情况总结: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设计,查阅所学专业的书籍,到本校图书馆翻阅有用的专业资料,并浏览网上一些有关的资料,对塑料模具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对能够顺利完成本次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参考文献:1廖月莹.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与资料汇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曲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伍先明.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4邹继强.塑料模具设计参考资料汇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王鹏驹.塑料模具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6李德群.塑料成型模具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7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祁红志.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丁浩.塑料工业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10曼格斯.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11董国耀.机械制图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2李志刚.模具CAD/CAM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毕业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塑料油壶盖的模具设计Mold design of plastic pot cover学 生 姓 名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 号指 导 教 师分 院机电工程分院2013年6月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具行业也发展越来越快,模具加工精度,模具的应用范围都越来越广,因此模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塑料注射模具是成型塑料制件的一种重要工艺装备,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毕业设计以塑料油壶盖为例,通过对塑件进行制品分析及材料工艺性,初选了注射机的型号与规格,确定塑件注射工艺参数,设计注射模的结构等这一过程,讲述了模具的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通过这一过程,不但了解和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而且能较为熟练的使用计算机CAD绘图软件,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塑料油壶盖模具 二次开模 拉料杆 螺纹强脱 试模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mold industry has developed more and more fast, precision mold, mold application range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the status of the mold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ole is also growing, more and more high.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is an important tooling molding plastic article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 product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graduation design in plastic pot cover as the exampl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oduct analysis and material of plastic parts, primary models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injection machine, determine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parameters, the process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ld structure, describe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design of mould method. Through this proces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methods of plastic mold design, but also can use the computer CAD drawing software more skilled, engaged in design work for the futur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Keywords: Plastic oiler cover mold the two opening pulling rod strong screw removal test mode目 录绪 论.1 第一章 塑件分析.41.1塑件结构材料分析.41.2 塑件材料分析.51.3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6第二章 初选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8 2.1注射机概要.8 2.2注射机分类.8 2.3注射机选择.8第三章 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10 3.1塑件的结构工艺性.103.1.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103.1.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103.1.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0 3.2塑件的生产批量.11 3.3有关计算分析.113.3.1计算塑件体积和质量.113.3.2确定型腔数量.113.3.3确定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11第四章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134.1 确定分型面.134.2确定浇注系统.13 4.2.1浇注系统设计要点.13 4.2.2主流道设计.14 4.2.3分流道设计.14 4.2.4点浇口设计料穴设计.154.3确定型腔、型芯的结构及固定方式.17 4.3.1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17 4.3.2固定方式.194.4型腔和型芯的工作尺寸计算.19 4.4.1型腔尺寸计算.19 4.4.2固定方式.204.5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计算.20 4.5.1模具型腔壁厚的确定.20 4.5.2动模垫板厚度理论计算公式.20 4.5.3模具型腔模板总体尺寸的确定.214.6螺纹脱出方式的设计.214.7确定模具的导向机构.224.8冷却方式.25第五章 注射机有关设计的校核.265.1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26 5.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26 5.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26 5.4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26 5.5注射量的校核.26第六章 模具装配和试模.28结 论.32参考文献.33致 谢.3434绪 论一、塑料的基础知识塑料是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旨在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制成的合成材料。这种合成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塑化成型,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精度的能在常温下保持不变的材料1。塑料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热塑性 塑料可以多次加热加压,反复成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合成树脂和各种添加剂及着色剂制造而成的塑料。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不同,主要是合成树脂不同,并且在添加剂中加入了固化剂。因此,在其成型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所以,其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塑料按照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大类。通用塑料即普通的易于成型、产量大、用途广而又廉价类的塑料,如:聚乙烯。工程塑料即可成型工程结构件一类的塑料,其强度高、尺寸稳定、在高温下变形小,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如:ABS。特种塑料即有特种功能的塑料,如:有导电功能的塑料。二、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模具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照塑料制件的成型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注射模注射模又可以称为注塑模。塑料注射成型是在金属压铸成型原理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首先将固体的塑料原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筒中,经过加热到熔融成粘流态,然后在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熔融塑料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射入闭合的模具成型腔中,经过保压,塑料在模内冷却、硬化定型,接着打开模具,即可得到塑件。2)压缩模压缩模又可以成为压塑模。压缩成型是塑件成型方法中采用较早的一种方法。将预热的塑料原料直接放在经过加热的模具型腔内,凸模向下运动,在热和压的作用下塑料呈熔融状态并充满型腔,然后再固化成型。此方法多用于热固性塑料制件的成型。但该方法成型周期较长、生产效率低。3)挤出模挤出模常称为挤出机头。挤出成型是利用挤出机料筒内的螺杆旋转加压的方式,连续的将塑化好的呈熔融状态的物料从料筒中挤出,通过特定的截面形状的机头口模成型并借助于牵引装置将挤出的塑料制件均匀拉出,同时完成冷却定型,获得截面形状一致的连续型材。4)中空吹塑成型中空吹塑成型是将处于高弹态的塑料型坯置于模具的型腔内,通过压缩空气在型坯中将其吹塑,使之紧贴于模具型腔壁上,经过冷却定型得到一定形状的中空塑件。除上述介绍的几种常用的塑料成型模具外,还有泡沫塑料成型模、压注模、浇注成型模、压延成型模等3。三、塑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塑料制品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开发、设计和制造的水平也必须越来越高4。在塑料制件的生产中,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合理 的加工工艺、优质的模具材料和现代的成型设备等都是成型优质塑件的重要条件。因此,塑料成型技术在塑料模的设计、制造、模具的材料以及成型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模具是为制件,也就是成形产品服务的,因此模具必然要以制件(成形产品)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发展趋势,模具必须满足他们的要求。制件发展趋势主要是轻巧、精美、快速高效生产、低成本与高质量,每一项都预示了模具发展趋势。现简要分析如下: 要轻巧就会增加使用塑料及开发新材料,包括各种新型塑料、改性塑料、金属塑料、镁合金、复合材料等等,这就要求有新的成形工艺,从而也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模具。例如,汽车上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度板也是为了减轻重量,对一些超高强度板进行热成形及与之相适应的热成形模具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发展趋势等等。要精美,就要求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无缺陷,这就要求有精细、精密和高质量模具与之相适应。目前我们在精细化方面差距很大,精细化往往被忽视,功亏一篑。快速高效生产,这一方面是要求模具企业要尽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尽快向模具用户交付模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使用户能用你提供的模具来快速高效地生产制品。例如一模多腔多件生产、叠层模具、利用好热流道技术来缩短成形时间以及使用多层复合技术、模内装饰技术、高光无痕注塑技术、在线检测技术、多工序复合技术、多排多工位技术等等。同时制件成形过程智能化还要求有智能化的模具来适应。低成本,这既要通过模具生产的设计、加工、装配来实现模具的低成本制造和低成本供应,更重要的是要使模具用户能使用模具来实现低成本生产。这就对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具生产企业必须做到先使模具用户赚钱,然后才能使自己赚钱。在要求低成本的过程中,无论是模具生产企业还是使用模具的企业,不断改善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都是企业的共同要求及进步和发展的方向。高质量,要做到制品的高质量,首先必须是模具的高质量,模具的稳定性一定要好,保证制品的一致性也要好,而且还要保证寿命。高质量模具与技术休戚相关。除上述各点外,许多新领域、新兴产业、新制件和个性化要求也都会对模具不断提出新要求。所以发展趋势的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模具发展趋势可以先从下列最基本的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新材料模具新材料及为成形产品新材料成形的新型模具新工艺新的成形工艺及模具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技术进步带动模具生产逐步向超高速、超精和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IT技术网络化溶入和利用好世界全球化网络循环经济与绿色制造一用尽量少的资源来创造尽量多的价值,包括回收再利用与环保等,不但模具要能这样,而且更要使模具用户也能这样。除上述所说的发展趋势之我见以外,同时我们还认为,从与模具用户的关系来说,模具和模具生产企业向来是比较依赖和比较被动的,发言权很少。我认为,这一现象应逐渐适当改变。上面所述的发展趋势还只是一个概念性和东西,我们可以不断的具体化和不断的深化,例如CAD/CAE/CAM一体化,软件的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三维设计的全面推广应用,高速与超高速加工、精密与超精细微加工和复合加工及五轴加工等等,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动态的,它必须不断地来满足模具用户不断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它也与世界科技发展密切关联。它们相互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相得益彰。当然,对于整个模具来说模具技术发展趋势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诸如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营模式以及管理等等,都有其一定的发展趋势,也是很值得研讨的。第一章 塑件分析1.1塑件结构分析1-1油壶盖的二维视图 1-2油壶盖的三维视图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塑件形状并不是很复杂,产品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结构特点表现为,外侧有12个防滑筋,内侧有内螺纹M503。该零件尺寸均为一般重要性尺寸,这些尺寸精度为MT7级(GB/T14861993)便可,螺纹主,大径,小径要控制好,保证以后好装配。产品外面要求较高,所以采用细水口进料,去浇口后,浇口痕很小。该零件不属于受力部件,无特殊受力要求。1.2塑件材料分析塑料成型原料的选取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要了解塑件的用途、使用环境,在满足以上要求后,并考虑使用塑料的成本、成型加工的难易程度等要求。可选择一下材料见表1-1表1.1注塑塑料对比塑料名称低密度聚乙烯ABS材料特性结晶部分多时,塑料硬度高、韧性大、抗拉强度高,但整体尺寸变小,耐冲击强度及断裂强度低。较大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综合性能。成型工艺特点低密度聚乙烯制件最显著的特点是收缩率大,这与材料的可结晶性和模具温度有关。定型后塑件在强的收缩牵引作用下,可令制件变形和翘曲。ABS的吸湿性和对水分子的敏感性较大,在加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和预热。原料控制水分在0.3%以下。注射温度低密度聚乙烯的注射温度一般在160-240之间,温度超过300时,收缩率会明显增大。ABS塑料的温度与熔融粘度的关系比较独特,在达到塑化温度后再继续盲目升温,必须将ABS的热降解。注射速度及压力低密度聚乙烯的注射压力一般选择在68.6-137.2Mpa之间。注射速度不易过快,已保证结晶程度高。ABS采用中等注射速度效果较好,注射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注射压力,其溢边料为0.04mm左右。并需要调配好保压时间。模具温度由于模具温度对收缩率影响很大,因此要经常保持模具相对恒定的温度,一般在35-65之间。ABS的模具温度相对较高,一般调节在75-85,为缩短生产周期,应维持模具温度的相对稳定,制件在取出后可采用冷水浴等方法来补偿冷固定型时间。 经以上两种备选材料的性能对比,并考虑到制件的使用环境,本设计之间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1.3塑件的成型工艺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高压下乙烯自由基聚合而获得的热塑性塑料。LDPE是树脂中的聚乙烯家族中最老的成员,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早期就作为电线包皮第一次商业生产。LDPE综合了一些良好的性能:透明、化学惰性、密封能力好,易于成型加工。这决定了LDPE是当今高分子工业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低密度聚乙烯(LDPE)又称高压聚乙烯,为支链分子结构的热塑性塑料。其结晶度为55%-65%,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密度为0.91-0.94g/cm3,缩比为1.84-2.3,比热为2.30J/(g.)。低密度聚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高,能耐大多数酸、碱的腐蚀,但不耐强氧化酸的腐蚀;除苯及汽油外,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低密度聚乙烯耐低温性能好,在-60下仍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其使用温度不高(在80以下)。低密度聚乙烯在热、光及氧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变脆,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下降。在成型时,氧化会引起熔体粘度下降和变色,产生条纹,影响塑件质量。因此需添加抗氧化剂及紫外线吸收剂等。低密度聚乙烯的成型特性为:1)、成型性好,可采用注射、挤出及吹塑等成型加工方法。2)、吸湿性小,成型前可不干燥。3)、熔体黏性小,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2mm;流动性对压力敏感,宜采用较高的压力注射。4)、可能发生熔体破裂,与有机溶剂接触会发生开裂。5)、成型温度范围为160-240.熔融温度低且塑件质量轻。应严格控制模具温度,一般仪35-65为宜,模具应采用调制处理。6)、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模具设计时应有冷却系统。7)、收缩率大而且波动范围大,方向性明显(取向),不宜采用直浇口,宜翘曲,结晶度及模具冷却条件对收缩率影响大,应控制模温,保证冷却均匀稳定。8)、易产生应力集中,应严格控制成型条件,塑件成型后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塑件壁厚宜小,应避免有尖角,脱模斜度易取1-3。9)、质软易脱模,当塑件有浅测凹(凸)时,可强行脱模。该塑件的螺纹成型应采用强行脱模方式。 第二章 初选注射成型机的型号和规格2.1注射机概要注射机又称之为注塑成型机,功能是将热塑性塑料从粒状原料转变成最后的制型品,并在每一步中完成熔融、注塑、保压及冷却一个循环。一般注塑成型机包括下列主要部分:注塑系统、液压系统、模具系统、锁模系统和控制系统。2.2注射机分类注塑成型机的种类很多,依据成型材料的种类、注塑装置的构造、锁模装置的形式、配列方式等可分类如下:1)根据成型材料的种类分类:a.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机;b.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机。2)根据注塑装置的构造分类:a.柱塞式;b.螺杆式;c.预备可塑化式。3)根据锁模装置的构造分类:a.曲柄式;b.液压式;c曲柄连杆液压式。4)根据注塑装置与锁模装置的组合分类:a.卧式;b.立式;c.立卧组合式。2.3注射机选择根据制品的体积和质量查塑料成型技术一书中附录部分国产注射机技术规格,最终选定注射机型号为:SZ125/630低密度聚乙烯可以采用此类注射机成型,据查有关资料可列出该注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表2.1 SZ125/630型注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序号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参数数值1额定注射量/ cm31252锁模力/KN3603注射压力/MPa1204最大注射面积/ cm23205动、定模版最大安装尺寸/mmmm3703206最大模具厚度/mm3007最小模具厚度/mm1508模版最大行程/mm2709喷嘴前端球面半径/mm1510喷嘴孔直径/mm411定位圈直径/mm125 第三章 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3.1塑件的结构工艺性3.1.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该塑件的尺寸精度无特殊要求,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尺寸,可按MT7级精度查取公差,其主要尺寸的公差要求见表3-1表3.1 塑件上主要尺寸的公差要求(MT7级精度查取)塑件标注尺寸塑件尺寸公差外形尺寸5662330内形尺寸dM大=50dM中=48.051dM小=46.7522734113.1.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对该塑件表面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外表面要求光洁,表面粗糙度Ra可以取0.8um;没有特殊要求的塑件内部表面粗糙度Ra可取3.2um4。3.1.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从图纸上分析,该塑件的外形基本上为回转体,圆周均匀分布12个R3的半圆柱凸起螺旋花纹,该处设计脱模容易,且飞边去除容易,设计合理;壁厚相对均匀,且飞边符合最小壁厚的要求;在塑件内壁有M503螺纹孔,查有关表可知螺纹牙型强度足够,在推荐选用的范围内;低密度聚乙烯为软塑料,螺纹可强制脱模成型,但要注意为了防止螺纹最外圈的螺纹崩裂或变形,螺纹始末端应有0.2-0.8mm的台阶,始末的螺纹应渐渐结束,有l-8mm的过度长度。综合来看,该塑件结构简单,无特殊的结构要求和精度要求。在注射成型生产时,只要工艺参数控制得当,该塑件是比较容易成型的。3.2塑件的生产批量该塑件的生产类型是大批量生产,因此在模具设计中要提高塑件的生产率,倾向于采用多行腔、高寿命、自动脱模模具,以降低生产成本。3.3有关计算分析3.3.1计算塑件体积和质量1)塑件的体积计算:经计算得到塑件体积位V37530mm3。2)塑件的质量计算:查有关手册,取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位=0.92g/cm3,所以塑件的质量为 W=V (3.1)W=V=375300.9210-334.53g3.3.2确定行腔数量考虑到SZ125/630型注射机的额定注射量为125cm3,本设计中的塑件结构简单,单个塑件的体积约为38cm3,注射机的额定注射量限制成型该塑件的最多数量为2,而该塑件的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为尽量提高生产率,决定采用一模二腔的模具结构。3.3.3确定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根据所选用塑料(LDPE)的特性和设计中塑件自身的成型特点,查阅有关资料,确定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见表3-2表3.2 塑件的注射成型工艺参工艺参数内容工艺参数内容预热和干燥成型时间/s注射时间05保压时间1560料筒温度后段140160冷却时间1560中段总周期40140前段170200螺杆旋速n/( r.min-1)喷嘴温度150170后处理方法退火处理模具温度3045温度t/循环烘箱1020注射压力60100时间/h812第四章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4.1确定分型面分型面对制品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脱模,型腔型芯结构和排气以及进料浇口和模具制造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分型面时,应全面分析、比较和考虑,选定比较有利的方案。该塑件为油壶盖,外形表面要求质量较高。在选择分型面时,应遵守分型面的选择原则5。确定分面选择原则如下:1)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脱模,此为必要条件。2)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3)有利于塑料充模成型,有利于排气。4)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侧向抽芯。5)不影响制品外观,尤其對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该注意分型面。6)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模具加工制造。7)有利于保证开模后产品留在动模侧。 本模具的分型面为产品底面,如下图:4.2确定浇注系统4.2.1浇注系统设计要点:1)浇注系统力求距型腔距离近、一致,并首先进入制品的厚壁部位、不宜直冲型芯(尤其是细小型芯)镶嵌件;应避免产生熔接痕,利于排气;2)其位置力求在分型面上,便于加工并易于快速、均匀、平稳地充满型腔;主流道入口应在模具中心位置;3)有利于制品的外观,并易于清除。当产生矛盾无法处理时,可协商修改制品结构;4)对大型制品和功能性制品,力求用模拟软件分析填充过程,以保证制品的内在质量和尺寸精度的要求;5)大批量制品,浇注系统应自动脱落并自动与制品分离、装配、工序间运送和管理,必要时设辅助流道,将制品联为一体。4.2.2主流道设计由表2-1可知,SZ125/630型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寸为:喷嘴前端孔径:d0=4mm;喷嘴前端球面半径:R0=15mm;主流道进口端球面半径R=R0+(12)mm,取R=17mm;主流道进口端孔直径d=d0+0.5=4+0.5mm 取d=4.5mm。主流道锥度为2度;为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为2 4,取2,浇口套热处理要求淬火50-60HRC。为减少熔体充模时的压力损失和塑料损耗,应尽量缩短主流道的长度, 浇口套主要有如下三种样式,在模具设计中可根据实际须要选择。4.2.3分流道设计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的连接通道,是常见的一般分流道,其温度与模具温度相同,故也称为等温分流道6。等温分流道为便于加工,一般均设计在分型面上。常用的等温分流道的截面形状一般可以分为圆形、梯形、U型和半圆形四种。该塑件的体积较小,形状比较简单,壁厚均匀,且塑料的流动性好。为便于加工,采用最常用的截面形状为U形的分流道。查分流道横截面积及尺寸的有关资料,取U形分流道截面半径R=3mm,h=3.75mm,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如下图 4-1分流道截面图4.2.4点浇口设计料穴设计浇口按照结构形势和特点,通常的浇口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势:1)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它属于非限制性浇口。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而具有流动阻力小、流动路程短及补缩时间长等贴点。由于注射压力直接作用在塑件上,故容易在进料处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这种形式的浇口截面大,去除浇口比较困难,去除后会留有较大的浇口痕迹,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另外,这种浇口只适用单型腔模具。2)中心浇口 当筒类或壳类塑件的底部中心或接近于中心的部位有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该孔口处,同时中心设置分流锥,这种类型的浇口称中心浇口。中心浇口实际上是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直接浇口的一系列的优点。3)侧浇口 侧浇口国外又称标准浇口。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侧或外侧充满模具型腔,其截面形状为矩形(扁槽),改变浇口的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熔体的剪切速率及浇口的冻结时间。4)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或菱形浇口,是一种截面尺寸很小的浇口,俗称小浇口。这种浇口由于前后两端存在较大的压力差,可较大程度地增大塑料熔体的剪切率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从而导致熔体的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有利于型腔的充填,因而对于薄壁塑件以及诸如聚乙烯等表现粘度随剪切率变化敏感的塑件成型有利,但不利于成型流动性差及热敏性塑料,也不利于成型平薄易变形及形状复杂的塑件。综上对比以上几种浇口形式,并根据本次设计塑件选用的材料,及制品的使用环境与性能要求,本次设计采用点浇口行驶。点浇口优点:开模时浇口自动拉断,浇口处的掺于应力小,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便模具制造成本相对较高7。为了模具结构简单本点浇品拉断采用发下图方式,4-2如上图利用分流道未端斜度倒扣拉断点浇口点浇口入胶处如下图:4-3如上图进胶处选用0.6mm4.3确定型腔、型芯的结构及固定方式4.3.1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为了加长模使用寿命,型腔采用P20镶块结构。型芯为螺纹型芯8。4-4 P20型腔镶块4-5螺纹型芯4.3.2固定方式:如下图型腔镶块用碰模好后用螺钉紧固在动模模板上。4-6型腔镶块的固定4.4型腔和型芯的工作尺寸计算该零件的材料是一种收缩率范围较大的塑料,因此成型零件的尺寸按平均值计算9。前面已经查得低密度聚乙烯的收缩率为1.5%3%,故其平均收缩率为 (4.1) Scp=(1.5+3)%/2=2.25%=0.0225根据塑件尺寸公差的要求,模具制造公差取=x=/34.4.1型腔尺寸计算型腔尺寸计算如表4.1所示塑件尺寸计算公式型腔的工作尺寸型腔的径向尺寸62Lm=62.2456Lm=56.1141Lm=42.78型腔的轴向尺寸30Hm=30.013Hm=2.811Hm=1.28 4.4.2型芯尺寸的计算型芯尺寸计算如表4.2所示塑件尺寸计算公式型芯的工作尺寸型芯的径向尺寸型芯的轴向尺寸2728.2733.32本模个设计中,产品成形部分的工作尺寸按产品的收缩值计算,这种方法实用,且效率高10。4.5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计算4.5.1模具型腔壁厚的确定采用经验数据法,直接查阅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表格,得型腔的推荐壁厚为30mm。4.5.2动模垫板厚度理论计算公式如下h=K(FL/2B弯)1/2 (4.2)F=Ap (4.3) h动模垫板厚(mm); K修正系数,取0.60.75; F动模垫板受的总压力(N); L支承块间距(mm); B动模垫板宽度(mm); 弯弯曲许用应力(MPa); A塑件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p型腔压力,一般取2545MPa。4.5.3模具型腔模板总体尺寸的确定该模具型腔直径为62mm,根据确定的型腔壁厚尺寸30mm,综合以上数据,确定该型腔模板的总体尺寸为B*L*H,其中B=160mm, L=250mm, H=50mm。4.6螺纹强脱方设计内螺纹采用推件板强脱方式,如下图动定模分开后,由注塑机上的顶棍通过顶动推板,推板向上运动带动推件板上运动,使产品脱离型芯11。4.7确定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主要就是导柱和导套配合,通常配合公差带取H7/h6,导套和模板配合公差带取为H7/n6。另为了更好的证合模精度,模具还设计了辅助导向机构矩形精定位组件,如下图:导柱,导套零件图如下4-7导柱4-8导套导柱外圆要求用磨削加工到尺寸,表面粗糙度在0.8以内。直线度,圆度在0.01以内,与导大套配合处要求开设油槽。导套内孔研磨到尺寸,粗糙度在0.6以内。4.8冷却方式 结合本设计,查阅相关书籍,采用直通隔水片式水路冷却方式12。第五章 注射机有关设计的校核5.1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组成模具闭合高度的模板及其它零件的尺寸有: 定模板座板为H1=30mm 型腔板为 H2=70mm 推件板为 H3=20mm 型芯固定板为H4=30mm 支撑板为 H5=30mm 垫铁板为 H6=70mm 动模座板为 H7=25mm则该模具闭合高度为H=H1+H2+H3+H4+H5+H6+H7=30+70+20+30+30+70+25=275mm。5.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由于SZ125/630型注射机所允许的模具最小厚度 Hmin=150mm,模具最大厚度Mmax=300mm,而计算的模具闭合高度H=275mm,所以模具闭合高度满足Hmin=HH1+H2+a+(510)=27+30+50+10=117mm。 式中 H1型芯高度 H2包括凝料在内的塑件高度 a中间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开距离 Smax=270mm117mm,故该注射机的开模行程满足要求。5.5注射量的校核在一个注射成型周期内注射模具内所需要的塑料熔体总量(Mi)与模具浇注容积和型腔容积有关,其值用下列计算: Mi=N*ms+mj (5.1) 式中 N型腔数量 mi单个制品的质量或体积 mj浇注系统和飞边所需的塑料质量或体积 已知N=2, ms=37.53cm,经估算 mj=20cm3,则mi=95cm3。SZ125/630型注射机的额定注射量为mi=125cm3,为使注射成型过程稳定可靠,应有mi=(0.10.8)mi=12.5100cm3 因此,该注射机的注射量满足模具的要求13。第六章 模具装配和试模模具装配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模具装配的质量将影响制件的质量及模具的使用、维修和模具的寿命,又将影响模具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是模具制造中的重要环节。1、装配目的 模具装配是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各零件间的相互关系和技术条件,以一定的装配顺序和方法,将符合图样技术要求的模具零件连接固定为组件、部件,直至装配成满足使用要求的模具。模具装配可分为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等。 2、装配内容 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研磨抛光、检验和试模等环节,通过装配达到模具各项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14。3、试模产品质量分析当注射成型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制件时,制件本身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这种缺陷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一般很难一目了然,要综合分析,找出其主要原因来着手修正,逐个排出,逐步改进,方可得到理想的样件。下面就对度模中常见的成型制品主要缺陷及其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1)、注射填充不足所谓填充不足是指在足够大的压力、足够多的料量条件下注射不满型腔而得不到完整的制件。这种现象极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有:a. 熔料流动阻力过大这主要有下列原因:主流道或分流道尺寸不合理。流道截面形状、尺寸不利于熔料流动。尽量采用整圆形、梯形等相似的形状,避免采用半圆形、球缺形料道。熔料前锋冷凝所致。塑料流动性能不佳。制品壁厚过薄。b. 型腔排气不良这是极易被忽视的现象,但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模具加工精度超高,排气显得越为重要。尤其在模腔的转角处、深凹处等,必须合理地安排顶杆、镶块,利用缝隙充分排气,否则不仅充模困难,而且易产生烧焦现象。c. 锁模力不足因注射时动模稍后退,制品产生飞边,壁厚加大,使制件料量增加而引起的缺料。应调大锁模力,保证正常制件料量。2)、溢边(毛刺、飞边、批锋)与第一项相反,物料不仅充满型腔,而且出现毛刺,尤其是在分型面处毛刺更大,甚至在型腔镶块缝隙处也有毛刺存在,其主要原因有:a. 注射过量b. 锁模力不足c. 流动性过好d. 模具局部配合不佳e. 模板翘曲变形3)、制件尺寸不准确初次试模时,经常出现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相差较大。这时不要轻易修改型腔,应行从注射工艺上找原因。a. 尺寸变大注射压力过高,保压时间过长,此条件下产生了过量充模,收缩率趋向小值,使制件的实际尺寸偏大;模温较低,事实上使熔料在较低温度的情况下成型,收缩率趋于小值。这时要继续注射,提高模具温度、降低注射压力,缩短保压时间,制件尺寸可得到改善。b. 尺寸变小注射压力偏低、保压时间不足,制在冷却后收缩率偏大,使制件尺寸变小;模温过高,制件从模腔取出时,体积收缩量大,尺寸偏小。此时调整工艺条件即可。通过调整工艺条件,通常只能在极小范围内使尺寸京华,可以改变制件相互配合的松紧程度,但难以改变公称尺寸。4、对以上出现的缺陷调试时,尽可能先采用改变成形工艺条件,后采用修正模具来消除成形缺陷。以下的内容均从这两个方面来讨论。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形件的常见缺陷及消除措施如下15:1)、缺料(注射量不足)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增大注射压力;延长成形周期;延长保压时间;调整材料供给;提高熔料温度;提高模具温度;供给干燥过的熔料。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减小浇口区面积;加大喷嘴;增加排气槽;改变浇口位置。2) 、气孔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增大注射压力;延长成形周期;调整材料供给;降低熔料温度;降低模具温度。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改变冷却水道位置;改变浇口位置。3) 、溢料飞边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减小注射压力;缩短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增大合模压力。模具条件:矫正修理分型面。4) 、着色不均匀 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缩短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提高模具温度;供给干燥过的物料;物料不得带有杂质、灰尘。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减小浇口区面积。5) 、翘曲变形 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增大注射压力;延长成形周期;延长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降低模具温度;使用矫正框架。模具条件:加大喷嘴;改变冷却水道位置。6) 、波状痕迹 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增大注射压力;延长成形周期;延长保压时间;调整原料供给;降低熔料温度;降低模具温度。模具条件:加大喷嘴;改变冷却水道位置。7) 、尺寸不稳定 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增大注射压力;延长成形周期;延长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降低模具温度。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减小浇口区面积;加大喷嘴;改变冷却水道位置;改变浇口位置。8) 、熔接痕强度低 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减小注射压力;延长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减慢注射速度。模具条件:增加排气槽;检查喷嘴加热部分。9) 、表面质量差 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增大注射压力;缩短保压时间;增大合模压力;提高模具温度;降低模具温度;减慢注射速度;物料不得带有杂质、灰尘;使用矫正框架。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改变冷却水道位置;增加排气槽;改变浇口位置;研磨模腔表面;增加冷料穴容量;研磨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10)、塑件粘模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减小注射压力;缩短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降低模具温度。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减小浇口区面积;研磨模腔表面。11) 、主流道凝料粘模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缩短保压时间。模具条件:改变喷嘴位置;研磨主流道衬套;改变主流道拉料杆形式。12) 、脆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缩短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提高模具温度;供给干燥过的物料。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13) 、表面硬度、强度不足消除措施如下:工艺条件:增大注射压力;延长保压时间;缩短保压时间;降低熔料温度;提高模具温度;供给干燥过的物料;减慢注射速度;物料不得带有杂质、灰尘。模具条件: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减小浇口区面积;改变冷却水道位置;增加排气槽;改变浇口位置;研磨模腔表面;增加冷料穴容量;研磨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5、注塑机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注塑机操作习惯对提高机器寿命和生产安全都大有好处16。开机之前:(1)检查电器控制箱内是否有水、油进入,若电器受潮,切勿开机。应由维修人员将电器零件吹干后再开机。(2)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符合,一般不应超过15%。(3)检查急停开关,前后安全门开关是否正常。验证电动机与油泵的转动方向是否一致。(4)检查各冷却管道是否畅通,并对油冷却器和机筒端部的冷却水套通入冷却水。(5)检查各活动部位是否有润滑油(脂),并加足润滑油。(6)打开电热,对机筒各段进行加温。当各段温度达到要求时,再保温一段时间,以使机器温度趋于稳定。保温时间根据不同设备和塑料原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7)在料斗内加足足够的塑料。根据注塑不同塑料的要求,有些原料最好先经过干燥。(8)要盖好机筒上的隔热罩,这样可以节省电能,又可以延长电热圈和电流接触器的寿命。操作过程中:(1)不要为贪图方便,随意取消安全门的作用。(2)注意观察压力油的温度,油温不要超出规定的范围。液压油的理想工作温度应保持在4550之间,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塑料油壶盖的模具设计【注塑模】【10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2711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