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开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培育形成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c由品种直接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d由品种和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品种的最快途径是2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表现为( )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能形成新基因能形成新基因型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abcd3对下列有关育种方式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4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分别将它们的后代转变为以下基因型:aabb、ab、aabbc、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6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互换d染色体变异7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转基因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 )a大肠杆菌b质粒c植物病毒d噬菌体8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 )a限制酶和连接酶b限制酶和水解酶c限制酶和运载体d连接酶和运载体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 )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猎豹捕食斑马c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10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例子的是( )a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b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c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d头发里的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突变种存活下来11下列有关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b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研究,已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c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所有学者摈弃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1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有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8%b6%c7%d10%13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14对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能产生等位基因并通过基因重组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选择提供更多的原材料c自然突变频率很低,对种群基因库的影响很小d多数对生物体有害,不利于种群的生存和进化二、非选择题:15(14分)假如有两种纯种小麦,一种是高秆(d),能抗锈病(t);另一种是矮秆(d),易染锈病(t)用这两种纯种小麦进行以下两种不同的育种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a:小麦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f1秆抗锈病f2矮秆抗锈病f3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b:小麦矮秆抗锈病配子幼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1)a方法为_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2)a方法中,f2矮秆抗锈小麦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_,占植株总数的_(3)b方法为_育种,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16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f2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2)过程常采用_的方法得到ab幼体,再利用_处理得到aabb植株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_,过程应用的遗传学原理为_(3)过程的育种方式是_,与过程比较,过程的明显优势是_17(14分)河北农科院的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需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出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的细胞中与棉花的dna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切割抗虫基因所用的工具是_,此工具主要存在于_中,其特点是_(2)苏云金芽孢杆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获得抗虫基因常采用的方法是“_”具体做法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切成许多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_,再通过运载体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它们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复制,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_分离出来(3)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依次是_、_、_、_18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a适应辐射b地理隔离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vavb2000vava50120vbvc100200vcvc15050vavc10080(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开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培育形成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c由品种直接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d由品种和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品种的最快途径是【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诱变育种,为杂交育种,为单倍体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经过培育形成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b、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c、由品种直接形成的过程为诱变育种,必需经过基因突变,c正确;d、过程为杂交育种,需要逐代自交,时间较长;而为单倍体育种,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育种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表现为( )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能形成新基因能形成新基因型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abcd【考点】诱变育种;杂交育种 【专题】对比分析法;育种【分析】1、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解答】解: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正确;只有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正确;两者都能形成新的基因型,错误;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所以诱变育种一般对个体生存不利,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下列有关育种方式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1、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全能性的原理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多倍体育种的原理,a错误;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错误;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正确;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的动物细胞核全能性原理,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多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意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4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杂交育种是将两个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将优良性状组合到同一个体的方法,所以能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a可行;b、单倍体育种是将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杂交,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b可行;c、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可将诱发抗病有芒植株发生基因突变,从而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c可行;d、多倍体育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的是多倍体,因而不能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d不可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育种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中档题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分别将它们的后代转变为以下基因型:aabb、ab、aabbc、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考点】杂交育种;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诱变育种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abb的个体aabb,可以采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aabb的个体ab,ab是单倍体个体,需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aabb的个体aabbc,aabbc个体比aabb个体多了基因c,应采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育种,导入外源基因c;aabb的个体aaaabbbb,aaaabbbb是多倍体个体,可采用多倍体育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6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互换d染色体变异【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解答】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但不会实现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a错误;b、根据题意,该技术中,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并与染色体dna重组形成重组dna,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基因互换是两个基因互换位置,并没有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c错误;d、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生物导弹”为素材,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重组dna技术属于基因重组,难度不大7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转基因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 )a大肠杆菌b质粒c植物病毒d噬菌体【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解答】解:a、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但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工具,a错误;b、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之一,b正确;c、植物病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之一,c正确;d、噬菌体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之一,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操作工具,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只需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8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 )a限制酶和连接酶b限制酶和水解酶c限制酶和运载体d连接酶和运载体【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解答】解:基因工程中所用的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其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是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工具,掌握各种操作工具的作用及操作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 )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猎豹捕食斑马c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而不是几个物种朝一个方向进化它包括:“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解答】解:a、b、c、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猎豹捕食斑马、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均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b、c属于共同进化;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不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这种情况由于鹿群没有捕食者的选择作用,很可能会导致鹿群退化,不属于共同进化,d不属于共同进化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共同进化的概念:“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着重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影响10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例子的是( )a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b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c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d头发里的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突变种存活下来【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是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解答】解:a、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是按照人类的喜好进行选择、遗传、积累形成的,是人工选择的结果,a正确;b、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是蛾子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变黑的环境对蛾子的适应性进行了选择,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可以使细菌适应环境避免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头发里的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变种存活下来,表明这些变种具有抗药性,可以避免被ddt杀死而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11下列有关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b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研究,已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c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所有学者摈弃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a正确;b、现代生物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正确;c、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摈弃,c错误;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有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8%b6%c7%d10%【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1、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2、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解答】解:由题意中该厂男女职工各200名,其中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有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因此该人群中色盲基因数是15+52+11=36,该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36100%=6%故选:b【点评】对于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色盲遗传的特点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3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分析图,先了解a、b、各代表了什么之后联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注意突变、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机制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解答】解:a、突变、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机制隔离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但不一定非要进行地理隔离故a错误b、b过程是自然选择其具有定向性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故b正确c、表示生物可遗传变异生物可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故c错误d、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如果俩品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则说明存在生殖隔离;如果依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说明它们不存在生殖隔离故d错误本题说法选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物种形成的机制相关内容,同时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力,并能对图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4对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能产生等位基因并通过基因重组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选择提供更多的原材料c自然突变频率很低,对种群基因库的影响很小d多数对生物体有害,不利于种群的生存和进化【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b、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并通过基因重组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选择提供更多的原材料,b正确;c、自然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由于个体数目多,因而对种群基因库的影响较大,c错误;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记得相关知识点即可解题二、非选择题:15(14分)假如有两种纯种小麦,一种是高秆(d),能抗锈病(t);另一种是矮秆(d),易染锈病(t)用这两种纯种小麦进行以下两种不同的育种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a:小麦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f1秆抗锈病f2矮秆抗锈病f3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b:小麦矮秆抗锈病配子幼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1)a方法为杂交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a方法中,f2矮秆抗锈小麦的基因型有2种,其中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ddtt,占植株总数的(3)b方法为单倍体育种,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花药(花粉)离体培养【考点】杂交育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获得小麦新品种的两种育种方法,其中方法a为杂交育种过程,方法b为单倍体育种过程方法b中所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解答】解:(1)a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将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中,叫杂交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是基因重组(2)f2矮秆抗锈小麦的基因型为ddtt和ddtt两种,其中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ddtt,占=(3)b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单倍体育种,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花药(花粉)离体培养故答案为:(1)杂交基因重组 (2)2 ddtt (3)单倍体 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点评】本题结合育种过程图,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要求考生识记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过程及优缺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或采用的方法;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采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16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f2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2)过程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ab幼体,再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bb植株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过程应用的遗传学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3)过程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与过程比较,过程的明显优势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考点】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杂交育种,为单倍体育种,是基因工程育种,是诱变育种2、五种育种方法的比较: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解答】解:(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过程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ab幼体,再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bb植株与过程杂交育种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单倍体育种的优势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过程应用的遗传学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3)过程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与过程诱变育种比较,过程基因工程育种的明显优势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故答案为:(1)杂交育种(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染色体数目变异(3)诱变育种 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中档题17(14分)河北农科院的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需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出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的细胞中与棉花的dna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切割抗虫基因所用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此工具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其特点是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断dna(2)苏云金芽孢杆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获得抗虫基因常采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具体做法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切成许多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分别与运载体结合,再通过运载体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它们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复制,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分离出来(3)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依次是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答】解:(1)获取目的基因的工具是限制酶,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特点是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断dna(2)苏云金芽孢杆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获得抗虫基因常采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具体做法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切成许多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分别与运载体结合,再通过运载体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它们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复制,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分离出来(3)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依次是: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面包店营销方案模板
- 就业咨询栏目设置方案
- 村卫生所防汛应急预案方案
- 路堑墙专项施工方案
- 荔湾区营销方案设计
- 汽车地推活动策划方案
- 杭州亚运志愿活动方案策划
- 营销业务实施方案模板
- 踏春策划方案活动流程详细
- 建筑临水方案设计规范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第七章-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
-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同步练习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刷多项选择题50题(含答案解析)
- 新解读《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8》
- 贵州人民版劳动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IDC机房机架装机管理作业指导书
- 产品及工艺技术先进性说明
- JJG 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第二版) 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