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生物期末试题6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高三生物期末试题6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高三生物期末试题6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高三生物期末试题6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高三生物期末试题6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山东省重点高中高三期末生物试题6一、选择题1(2011莆田质检)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2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3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b在寒冷环境中,b、d两种激素可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产热量增加 c正常人饥饿状态下,c浓度会下降 d在血糖平衡调节中,c中相关激素可与b构成协同作用4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4(不携带d基因)和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a0、0 b0、c0、0 d. 、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6下列哪种人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a孕妇孕期接受过放射照射b家族中有直系旁系亲属生过先天畸形的待婚青年c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d孕妇婚前得过甲型肝炎病7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8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0/19 b.9/19 c.1/19 d.1/29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102008年8月19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了对希腊著名运动员哈尔基亚服用禁药类固醇美曲勃龙事件的处理决定:取消其参赛资格,逐出北京奥运村。下列有关类固醇叙述正确的是 ( ) a类固醇在体内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持久兴奋 c是一种高效的atp水解酶,使肌肉细胞中的atp快速水解释放能量 d不能口服,只能进行肌肉注射11(2010年高考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12(2012无锡模拟)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13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aaa11baaaaaa121caaaa11daaaaaa14114右面是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简图,由b过程生成物质a所需的物质条件是a酶、co2 b酶、co2、atpc酶、nadph、atp d酶、co2、nadph、atp15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和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16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17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d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18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种子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4:4:1b.3:2:1c.3:5:1d.1:2:119(2012孝感模拟)如图为当信息从a细胞传递给b细胞后,b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而拒绝继续接受其他a细胞传来的信息。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b.受精作用时,精子对卵细胞的作用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20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中显性基因的频率必将不断提高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2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c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22图46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图中可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 c图所示的时期,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增加图46 d图所示的时期,细胞内暂时具有4个染色体组2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则它们能形成多肽的种类最多是27种b氨基酸之间的不同,是由基因的碱基排列次序决定的c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十七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d每种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构成的24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结合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对应图中的bc段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图时期核糖体活动旺盛d. 图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25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26(2011年潍坊联考)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1627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28(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9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 a.减数第一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30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色素乙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b提取色素时加入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c水稻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二、填空题31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存量淀粉酶制剂,大小烧杯若干,试管若干,淀粉糊,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o4溶液),碘液,量筒,酒精灯等。(四)实验步骤:(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 ml。(4)_。(5)_。(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b1b2结论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第三种可能(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_。_。32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家洛索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通过蜥蜴实验证明了进化论。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假说:“自然选择法则”即使在短期内同样也能显现出来。实验材料:沙氏变色蜥,大型卷尾蜥(沙氏变色蜥的天敌)实验原理:当大型卷尾蜥(沙氏变色蜥的天敌)出现初期,腿部较长的沙氏变色蜥因为奔跑速度更快,更容易生存下去,将在“自然选择”中胜出。但是之后,随着大型卷尾蜥逐渐开始并适应树栖生活,短腿的沙氏变色蜥因为更适宜在树枝中间灵活穿行,反过来取代长腿沙氏变色蜥,成为“自然选择”的新宠。实验过程:洛索斯选择巴哈马群岛作为研究地点,共选择了12座沙氏变色蜥生活的小岛,分为两组:实验组:_。对照组:_。记录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证明了洛索斯的假说成立。(1)请将上面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2)该实验为_实验,自变量是_。(3)大型卷尾蜥和沙氏变色蜥为捕食关系,它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_的主要内容之一。(4)请推测,如果该实验一直进行下去,这两组沙氏变色蜥将会发生什么变化?_。33鸡的毛腿(f)对光腿(f)为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a和b两只公鸡,c和d两只母鸡,均为毛腿豌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c a 毛腿豌豆冠d a 毛腿豌豆冠c b 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d b 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_,b_,c_,d_。(2)db交配后代中,毛腿单冠鸡的基因型为_。cb交配后代中,光腿豌豆鸡的基因型为_。(3)从理论上分析,假设cb交配后代中的光腿豌豆冠鸡全部为雄性,而db交配后代中的毛腿单冠鸡全部为雌性。在它们生育能力相同,随机交配的条件下,其后代中出现光单冠性状的个体约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_。34如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分析回答:(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_。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_种纯合植物。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4)下列经f方法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是_。a.太空椒 b.无子番茄c.白菜-甘蓝 d.八倍体小黑麦35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总糖含量变化是_,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由此可推测糖类和蛋白质的关系是_。(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其原因是_。(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实验原理:蛋白质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实验步骤: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a:_。b:_。实验结果:_。36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_; 第二步: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 (5)上述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2013届山东省重点高中高三期末生物试题6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都遵循对照原则,但二者都没有诱发dna突变,其中只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应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答案】b2解析:脂肪会使人发胖,但磷脂、性激素不会,脂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也可适量摄入。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但豆类、枣等成分含有淀粉和其他糖类。答案:d3c4a 5d6d解析:遗传咨询是医生对咨询对象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然后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不包括是否得过传染病的情形。7【解析】选c。由图甲可知,刺激c处可引起a、d处膜电位变化,但由于cd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d处后变化;图乙中f为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小体,为突触后膜,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突触间隙向突触后膜传递;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中。8a解析 设此致病基因由aa控制,由题意知,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则隐性纯合子aa的概率为81%,a的基因频率即为90%,a的基因频率则为10%。则该夫妇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为:妻子:aa(1/19),aa(18/19),丈夫:aa。此夫妇所生子女中,正常的概率为:18/191/2=9/19, 患病的概率即为1-9/19=10/19。9c解析 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水分子数为n-3,含有n-3个肽键。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3。10a11解析: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要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条件,便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因此两者方向并不一致,b项错误。冬季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能有效地抵御冻害,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并非生物的定向变异。d项中抗药性强的个体具有对农药更强的抵抗力,因此这样的个体更容易在农药环境中存活下来,其抗药性基因也将遗传给后代。答案:d12【解析】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记忆细胞可识别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并产生免疫反应;s型细菌与r型细菌基因的差异是导致二者性状差异的原因;肺炎双球菌利用自己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肽键未被水解,故高温处理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a13解析: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和a组合为aa,a和a组合为aa,a和a组合为aa,结果aaaaaa141。答案:d14c15b16c17解析: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可知,图中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是三碳化合物,在由光反应阶段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还原为(ch2o);是atp,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基粒)上生成。答案:b18b19【解析】选b。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是通过细胞膜之间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a项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交流,神经细胞没有直接接触。b项中,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直接接触。c项中,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没有经过细胞接触。d项中,细胞之间通过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20c21a 22b23解析:如果有三种足量的氨基酸,则多肽的种类有无数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对于链状的多肽来说,其肽键数等于氨基酸个数减去1,对于环状多肽来说,肽键数等于氨基酸个数。答案:c24c解析:图属于有丝分裂中期,故a、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转录停止,故c错误。25b26解析:由3号、4号有病,而8号无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3号,10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或2号。答案:b27c28解析:人类遗传病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都是可遗传的。单基因突变可引起单基因遗传病。这三类遗传病的发病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多基因遗传病更易受环境的影响。近亲结婚由于夫妇双方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大,所以婚后所生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答案:d29a30d二、填空题31(四)(2)淀粉糊等量的存量淀粉酶制剂(4)向试管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5)将试管a2、b2水浴加热,观察各试管中颜色变化(五)b1b2结论第一种可能蓝色无砖红色沉淀该存量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第二种可能蓝色有砖红色沉淀该存量淀粉酶制剂保留部分活性第三种可能褐色有砖红色沉淀该存量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六)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可能存在差异;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在催化效率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关键在于对照建立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理解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发生以及实验的检测手段。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非还原糖淀粉分解成还原糖,淀粉可以用碘液检测,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检测到还原糖存在,说明反应发生了,即酶有活性;检测到淀粉存在,说明反应未发生或反应不完全,分别对应于酶完全失活或保留部分活性。32【解析】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中自变量为沙氏变色蜥天敌的有无,天敌的存在对沙氏变色蜥起选择作用,其中的弱势个体易被捕食,而强势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如果上述两组实验继续下去,在足够长的地理隔离状态下,会使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产生较大的差异性,从而产生生殖隔离。答案:(1)在6座小岛上引入捕食沙氏变色蜥的大型卷尾蜥 另6座小岛保持原状(2)对照 有无大型卷尾蜥(3)生存斗争(4)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导致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33(1)ffee,ffee,ffee,ffee (2)ffee或ffee,ffee或ffee (3)1/1634(1)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2)甲乙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基因突变 (4)d【解析】准确判断图解中各种育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