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过程与方法(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教师讲述,2分钟(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 介绍文体知识。 教师讲述,学生知记10分钟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新闻朗读,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学生默读、整理,11分钟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学生默读 讨论 整理,14分钟作业:a组(学优生):知记新闻的文体知识 完成练习册b组(中等生):知记新闻的文体知识c组(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生词、知记新闻的文体知识反思:板书设计: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第二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合作探究,画画地图。 学生默读绘图 5分钟画画地图: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可画在课本上的地图上) 二、朗读感悟。学生朗读 10分钟注意: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思考: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文章的主体】三、语言品味,学习提高。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学生探究10分钟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 “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泛,) “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 “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学生讨论10分钟“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第4小题句,对战况、战果的介绍比较笼统,不够准确之外,也不够鲜明。而句中,“整天激战”介绍了战况,“歼灭及击溃”更鲜明的报道了敌军惨败状况,“广大地区”既准确说明了并非全境,又鲜明指出了大局已定,“控制江阴要塞”鲜明的表述出“封锁长江”的确凿态势,更切实可信。将“东路军”改为“我军”在不影响准确明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了亲切自豪的感情色彩。 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学生自主探究 3分钟。例如“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布置作业:2分钟a组(学优生):复习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b组(中等生):复习语言的准确、概括。c组(后三分之一学生):复习语言的准确、概括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 锐不可当 西(较详) 中(略) 东(详) 反思:第三课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2分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二、检查作业教师抽查,5分钟三、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二十八宿(xiu)绥靖(suijing)阻遏(e)杜聿(yu)明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四、自主研讨1、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5分钟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结果:河南基本解放。2、理清新闻的结构10分钟标题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敌军南逃的背景、时间。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3、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五、质疑反思4分钟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2、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同:主题战争;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纵横挥写,儒雅广博。六、教师小结2分钟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课程方案及课标解读
- 群众性创新汇报
- 诗经《氓》上课用
- 护理主任年度总结报告
-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肛门直肠疾病肛瘘
- 亲一亲课件教学课件
- 脑血管病的护理管理
- 腰椎骨滑脱症护理查房
- 快递财务工作总结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解读
- 临床护理模拟情景案例教学
- 鞋类制作工艺流程
- 电信研发工程师L1认证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 数字经济学 课件全套 第1-15章 数字经济学基础 - 数字经济监管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校园消毒知识学习培训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关于成立低空经济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