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地理 课时训练15 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高三地理 课时训练15 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高三地理 课时训练15 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高三地理 课时训练15 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5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答案】1.a2.c【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看出,人口迁出国均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国均为发达国家。第2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即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答案】3.d4.a【解析】第3题,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第4题,父母迁移,婴幼儿也会出现相应的迁移,因而根据年龄段可知甲、乙的迁移关联性最强。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统计分布图,图例1、2、3、4、5、6依次表示迁移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读图完成57题。5农村人口迁出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四川、重庆和湖北 b四川、湖南和安徽c重庆、湖南和江苏 d重庆、湖南和江西6影响图示区域农村人口迁出量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 b农业现代化水平c交通条件 d耕地日益减少7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农村人口迁出量较低,其原因是()a农村人口比例很低,已没有可供迁出的农业人口b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大多通过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加以解决c农村人口比例较低,大多以省内人口迁移的方式转化为城市人口d农村人口的比例很高,大多通过就地实施工业化的途径进行人口转化【答案】5.b6.a7.c【解析】第5题,由图例可知人口的迁移量多少。第6题,我国农村人口迁出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化水平越高吸引人口迁入越多。第7题,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例低。下图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时期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关于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老城区周边区域流动人口急剧减少b南部区域流动人口呈减少趋势c最北端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d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9推动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因素 b交通因素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答案】8.d9.c【解析】第8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老城区周边地区流动人口有增加的也有减少的;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第9题,影响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下图为“2009年中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为自南部向东北部d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11针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答案】10.d11.a【解析】第10题,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我国农村人口婚育年龄较早,且农村人口较多,从而导致人口迁移峰值提前。第11题,读图可知,我国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婚育年龄,且该部分人口由于经济原因又向城市迁移,因而需要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国际移民是指为了在其他国家定居而跨越国境流动的人群,包括暂时性居住在内。据此回答1213题。12西亚地区外籍工人众多,该地区能够吸引大批外籍工人的原因是()a自然资源的开发b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c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短缺d农业迅速发展13有报道称,全球有1.5亿人表示想要移民美国。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移民移入国的原因不包括()a经济发达 b社会福利保障完善c环境优美 d科技、教育发达【答案】12.a13.c【解析】第12题,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第13题,美国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环境污染较严重。二、综合题(共48分)14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8分)(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四川民工流动,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4)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有什么影响?(5)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应如何吸收这些劳动力?【答案】(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川西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中。(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是由大量民工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3)四川民工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4)促进了流动地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也因此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5)给出优惠政策,让回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吸收回乡农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言之有理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电视剧闯关东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闯”意味着“犯禁”,代表着“冒险”,寓含着“开拓创新”。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跨距看,“走西口”属于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人口迁移。(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有:_。(3)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4)199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答案】(1)国内国际(2)传统习惯的影响;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条件好;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不安定等(3)有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林地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适宜。不利: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积温较低,秋季易发生霜冻等。(4)原因: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东北地区。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住房等方面的压力。【解析】本题以电视剧闯关东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第(1)题,“走西口”没有跨出国界,属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跨越国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