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验收评估(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验收评估(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验收评估(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验收评估(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验收评估(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验收评估(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3温州十校联考)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是图中哪个箭头起到的关键作用()abc d2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a水文 b地貌c植被 d气候(2013临沂考试)读“我国某地区(40n45n)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甲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4乙地可能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a b. c d.(2013武汉调研)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6近二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灌溉面积增加 a b c d(2013江西师大附中检测)下图示意某山地峰顶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完成78题。7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8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2013太原诊断)读“我国自然区划图”,完成910题。9下列大区中,垂直地域分布最明显的是()a2区 b.4区c6区 d7区10由5区中部经过3区到6区中部,沿线地带性植被的变化情况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2013河北重点高中联考)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12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二、综合题(共40分)13. (2013福建“四地六校” 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1: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总面积约为15.3万公顷。受黄河作用,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地方。 材料2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多半。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1)分析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怎样?原因是什么?(4分)(2)简要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河径流量大量减少的人为原因。(6分)(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14、(2013青岛开发区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1:“非洲自然带分布图”。材料2: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判断图中a、b、c、d自然带的名称。(4分)(2)从图中可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为基础的。(6分)(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4分)(4)赤道以南的f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季。(4分)(5)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6分) 答 案阶段验收评估(五)1a2.d第1题,西北地区的绿洲的形成与水文有关。第2题,从描述上看可知两地差异是由气候造成的。3b4.a第3题,从经纬度位置和海拔、降水量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草原带。第4题,乙地位于西北地区,风能、太阳能丰富。5c6.b第5题,从图中可知与1990年相比,2012年河流流量较平稳,含沙量减小,说明植被覆盖率上升。第6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水库建设、植被覆盖率增加有关。7a 8.c第7题,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可知该山南坡为阳坡;从终年积雪分布高度可知,该山南坡为迎风坡。第8题,山地北坡为阴坡,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植被茂密。9d10.d第9题,7区位于青藏地区,垂直分异明显。第10题,从图中可知,5区中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6区东部为草原,中部为荒漠。11c12.d第11题,从图中有“原生常绿阔叶林”可知,该山上一定有原生落叶阔叶林,而此山缺失该自然植被。第12题,该植被的缺失与人类活动有关。13解析:第(1)题,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慢与河流含沙量大小有关。第(2)题,黄河径流减少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第(3)题,黄河断流,造成下游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影响河口生态平衡等。答案:(1)黄河带来泥沙量大,在入海口处沉积。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变慢。随着流域治理、水电站建设,黄河泥沙含量减少,中上游输送到入海口的泥沙减少。(2)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调蓄水的能力变差;人口激增、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增大;水资源管理不协调;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严重;中上游地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截留大量的水。(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质变差;海水倒灌,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减少;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变干旱,大陆性增强;土壤盐碱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及自然带的分异规律。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大体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反映了陆地环境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从美国西海岸到美国东海岸,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体现了经度地域分异规律;同时,沿途经过高山地区,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又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美国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