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2016.06一、单项选择题(60分)读沿北纬30纬线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四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b.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c.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d.处因全年多雨,发育有众多大河2.关于四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所在国的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大b.地所在国是该大陆经济最发达国家c.地是本国主要的石油生产区d.地是亚太经合组织中最发达国家读图(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35题。3.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b.地形以山地为主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地森林资源丰富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c.g地为帕米尔高原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5.图中i河流上世纪末下游经常出现断流,近几年没出现断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流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年降水量减少b. i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使其下游停止断流c.i河上游的冰川融水补给量增加 d.南水北调使其下游停止断流国家耕地总面积(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1769500.67518852.68954670.082973190.30世界133796800.24下表反映了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四国19971999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68题。6.表中 、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印度b.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c.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d.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美国7.国的国土面积比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国大得多,原因是a.国河流众多,有广阔的冲积平原b.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c.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d.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8.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中,相同的是a.热带沙漠广布b.水旱灾害频繁c.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40140乙河流14845甲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910题.92011年2月乙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期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a b. c. d. 10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b按形成原因属于火山岛c方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 d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113题。11.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12.乙海域a.锰结核、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b.分布有世界性的大渔场c.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d.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海运繁忙13.假如丙地有一盐场,其产量最多的时期是a.3月5月b.6月8月c.9月11月d.12月次年2月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a处洋流属暖流b处景观为荒漠c处湿地为淡水沼泽d处山顶有终年积雪15当太阳直射图中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回答1617题。16.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17.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回答1820题。18.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d.乙地草原广布,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19.乙图中、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地:热带草原带,地形c.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地:热带草原带,洋流20.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下游补给量大c.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支流少,含沙量大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1-22题。21该游牧活动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2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该大陆为 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24.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读右图,回答2527题:25.下列数码与气候类型搭配错误的是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6.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c.该国首都同时又是最大的城市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a.abcdb.abcc.acdd.abd27.有关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畜牧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牧业主b.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c.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d.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306003012090中山站6030030中国某南极科考队10月25日乘船从上海港起航,12月6日到达中山站。次年1月18日,科考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冰盖最高点(8022s,7721e;海拔4093米)。据此并结合下图“科考船航行路线”回答2830题。28.科考船途经的a.海区底部为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b.海区表层有由南向北流动的寒流分布 c.沿海地区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d.海区风平浪静,向前航行方向为东北方 29.科考队员由中山站抵达南极冰盖最高点期间a.新西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c.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d.新加坡的白昼与黑夜时间几乎等长30.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更高 海拔更高 冰层更厚 下垫面的热容量更小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更远a.b.c.d.二、综合题(40分)31.(15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缅甸地理位置特征。(4分)(2)说出缅甸水稻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中缅作为友好邻邦, 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3)任选中国或缅甸,说明区域合作对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32.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4分)比较甲乙两图中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3分)甲图中主要河流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试分析其原因。(3分)甲图中a处水利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生态问题;乙图所示河流流域近年来也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请说明两河流域各自的主要生态问题。(6分)目前这两条大河流经的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有(多项选择) (2分)a.劳动力不足 b.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c.城乡差异悬殊 d.教育、就业压力大33.读“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表”,完成下列要求:(11分)(1)说出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之间分界线的名称。(2分)(2)俄罗斯东部经济带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 倍,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表(%)经济地带面积人口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科技力量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水力资源农业用池东部752120205907080949510西部25798080951030206590资源俄俄罗斯统计年鉴1999。(3)俄罗斯的货流以煤、石油、天然气、木材、建材和粮食为主。根据俄罗斯的国情,其运输量最大的两种运输方式应为 和 。(2分)(4)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为什么?(3分)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60分)acabb bcbda dcabb bdcba bdccd dabda31. (15分)(1)地处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西南临孟加拉湾,南濒安达曼海;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东北与中国接壤,东南接泰国与老挝,西北邻印度、孟加拉国。(4分)(2)特点: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河流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原因: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利于水稻耕作;较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沿河,灌溉便利;北回归线以南,热量较充足,利于水稻生长。人口多聚居于此,劳动力充足(7分)(3)缅甸: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利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输出;从缅甸获得资源(和能源);扩大市场;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发展。(4分)32. (14分)甲图河流较乙图河流流量小,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含沙量较大。(3分)该河流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流量较小,人口高度密集于下游河谷和三角洲(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 流经国家多(3分)甲河流域土壤盐分增加,下游土地肥力下降,水污染加剧,河口鱼类减少 乙河流域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6分)bcd(2分)33. (1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