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九单元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九单元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九单元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九单元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九单元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第九单元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的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据此完成12题。1若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2“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季节性水文特征有()a流量平稳 b断流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34题。3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4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56题。5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a为石漠化面积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生物多样性b为生物多样性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石漠化面积c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石漠化面积为生物多样性d为石漠化面积为生物多样性为环境人口容量6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据此回答78题。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径流深度(mm)甲20020010乙2004002004001050过渡带40080030040050300丙8001 600400700300900丁1 6007009007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甲水土流失 b乙荒漠化c丙水土流失 d丁土壤的次生盐碱化8表中乙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a河流的综合治理 b水土流失的防治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d中低产田的治理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6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据此回答910题。9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b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d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肥力10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打坝建库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深耕改土 修水平梯田抽引水灌溉a bc d下表列出了我国某地区不同类型土地上的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统计数据。据此回答1112题。土地利用或覆盖物类型年平均径流量(立方米/年)年平均侵蚀量(吨/年)开垦地耕地42030.0草地4003.6林地废弃的田地800.04破坏的硬木林600.022人工松林100.00311从上表资料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耕地上的侵蚀量是人工松林地的1 000倍b人工松林地的径流量仅为草地的1/40c地表侵蚀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增加d地表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减少12从上表所揭示的原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地区若过度放牧,地表侵蚀量会大大减少b山坡上若毁林毁草,会增加地表径流量,加剧水土流失c森林地带侵蚀量是微小的,砍伐森林对区域环境影响却很大d我国幅员辽阔,耕地资源丰富,人地关系和谐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材料1: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材料2: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_。(4分)(2)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8分)(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10分)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4分)(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10分)(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8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第1题,我国北方春季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地面干燥而且多风,是扬沙天气的多发季节。第2题,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因此导致河流洪峰急涨猛落。答案:1.a2.c3、4解析:第3题,增施肥料增产效果微弱的主要原因是山坡地的坡度大,肥料易随水流失。第4题,将山坡地改造为水平梯田,减小了坡度,有利于保水保肥,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答案:3.c4.b5、6解析:第5题,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也必定随着下降,环境人口容量则先升后降;森林覆盖率越低,则石漠化面积越大,环境人口容量也随之减小。第6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石漠化的产生。答案:5.a6.d7、8解析:依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甲是缺水带,主要指西北的干旱地区;乙为少水带,主要指我国的半干旱地区;丙和丁主要为多水带和丰水带,主要指我国的湿润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气候湿润,水土流失严重,而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答案:7.c8.c(二)双项选择题9、10解析:第9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农、林、牧高效的农业生态体系。第10题,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起到效益互补的作用。其中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包括,其中为生物措施,为农业技术措施。答案:9.ac10.ac11、12解析:第11题,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耕地上的侵蚀量是人工松林地的10 000倍;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侵蚀量应该越小。第12题,山区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使地表径流量增加,流速加快,从而加大对地表的侵蚀力度,影响区域环境。答案:11.ac12.bc二、综合题13解析:第(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第(2)题,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第(3)题,比较具体措施的差异应考虑水土的运动特点,结合不同措施对水土运动的具体影响分析。答案:(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3)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等,可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14解析:第(1)、(2)题,q、r两地都处于西北地区,r地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是由于受地形、水源等因素的影响,q地灌溉农业发达,大水漫灌导致了土地盐渍化的产生。第(3)题,草方格沙障既能减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减少水分蒸发。答案:(1)土地盐渍化土地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